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诸葛尔松 给各位分享加油站管道有哪些标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加油站工艺管道设计的要求有哪些(加油站工艺管道设计的要求有哪些方面)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加油站工艺管道设计的要求有哪些

GB50341-2003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 SY/T5170-1998 石油天然气工业用-钢丝绳规范 SY/T6556-2003 大型地面常压储罐防火和灭火
SY/T6516-2001 石油工业电焊焊接作业安全规程SY/T0048-2000 石油天然气工程总图设计规范
SY/T0003-2003 石油天然气工程制图标准
SY/T0452-2002 石油天然气金属管道焊接工艺评定SY/T0082.1-2006 石油天然气工程初步设计内容规范 第1部分:油气田地面工程
SY/T0082.2-2006 石油天然气工程初步设计内容规范 第2部分:管道工程
SY/T0082.3-2006 石油天然气工程初步设计内容规范 第3部分:天然气处理厂工程
GB/T19830-2005 石油天然气工业 油气井套管或油管用钢管
GB/T20173-2006 石油天然气工业 管道输送系统 管道阀门
GB/T20660-2006 石油天然气工业 海上生产设施的火灾、**控制、削减措施 要求和指南
GB/T20972.1-2007 石油天然气工业 油气开采中用于含硫化氢环境的材料

“蝶阀”设计标准有哪些?

加油站工艺管道设计的要求有哪些

这方面的标准很多的,要看具体情况选用相应的标准。
国标如:
GB/T 12238 法兰和对夹连接蝶阀
JB/T 8527 金属密封蝶阀标准
CJ/T 92 供热用偏心蝶阀
美标如:
API 609 凸耳对夹式和对夹式蝶阀
MSS SP68 偏心结构的高压蝶阀
AWWA C504 橡胶密封蝶阀

加油站油气回收管道属于gc2吗

输送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设计压力P<4.0MPa的管道。工业管道为GC2级

输送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设计压力P≥4.0MPa的管道;此工业管道为GC1级


加油站油气回收管道设计压力P<4.0MPa,属于gc2级工业压力管道。

建一个液化气站都需要 什么技术?

  50*2立方是国家最低的储量标准。大概投资55万吧,不包括***所支付。有储罐,无缝管,压缩机,液压泵。应先到工商,城建,手续下来,再到安检,技监消防 。建好后请消防,技监,气象分次验收。城建上很严,也很重要。
  第一、液化气压缩机进气口没有设置气液分离器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以下简称《规范》)第6.3.28条规定“液化石油气压缩机进口应设置气液分离器,出口应设置油气分离器。”但是,目前一些液化石油气气站中,在压缩机前并没有设气液分离器,由于气站的气相管线绝大多数未加保温设施而暴露在大气中,当压缩机的功率比较大或者是天气比较寒冷时,气相管线中再液化的液化石油气随着气流进入压缩机,虽然有些国产和进口压缩机自身在入气口设有小容积气液分离器,但同样会引起液化石油气压缩机经常自动强制性停机,甚至导致压缩机损坏事故,严重影响安全生产。

  第二、液化石油气泵进、出口管线不安装防振胶管

  《规范》第6.3.21条规定“液态液化石油气泵进、出口均应安装长度为0.5 m左右的高压耐油铠装橡胶管或采用其他防止振动措施。”但是,多数气站的液化石油气泵并没有安装防振的胶管,而是采用常见的在管架上固定泵进、出管线。因此,出现液化石油气泵连接的管线随着泵的脉动一起振动,一些气站由于泵进液管太长或安装工艺较差而产生气蚀,甚至连接泵管线上的压力表也经常被振坏,造成极大的隐患。而正确按照规范要求安装了防振胶管的液化石油气泵,则是平稳运行而且没有出现压力表频繁损坏的现象。

  第三、消防用水管一般无隔栅、过滤阀等措施

  虽然有关规范对消防用水的水质没有严格的规定,但多数液化气站的消防取水管一般无隔栅、过滤阀等过滤措施,而各地的水质状况变化很大,消防泵一旦工作时,水中的杂质会使储罐、管道、阀门锈蚀加剧并堵塞喷头,严重锈蚀导致维修费用大增,喷头的堵塞将严重影响水泵的正常供水量和供水压力。因此,易燃易爆的液化石油气储罐的消防用水,应当在建设初期适当考虑消防水池的设计,虽然增大了初期投资,但可以有效地提高液化气站消防的安全可靠性和喷淋效果。在事故初发阶段可以有效地遏止事故蔓延、提高消灭事故的能力。

  第四、液化石油气储罐喷淋装置采用在环形消防管上钻孔的方法

  根据《规范》第6.9.1条“液化石油气储罐应设置固定喷淋装置。喷淋装置的供水强度不应小于0.15L/s.m2。”一些液化气站在液化石油气储罐固定喷淋装置,采用在环形的消防管道上直接钻孔开洞方式,虽然新竣工的液化气气站使用该种喷淋装置的喷淋强度直观效果基本令人满意,雾化效果能勉强合格,但当液化气气站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所钻孔在空气中被自然腐蚀,导致孔的方向发生倾角、直径发生变化,喷淋强度、雾化效果就不能达到规范的要求,而且会大大降低消防系统水压。而采用安装雾化喷头方式的固定喷淋装置,除了可能出现部分喷头堵塞以外,喷淋强度、雾化效果、消防系统水压基本能达到使用要求和规范要求,而且喷头堵塞问题可以通过工艺安装和设计改进来解决。所以,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固定喷淋装置,应坚持采用喷淋喷头方法,不能因为施工的方便和为了降低一时的投入成本,而采用在环形消防管上直接钻孔的方式。

  第五、储罐区操作平台面应采用防滑钢板网

  在一些液化气站中,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操作平台地面一般均采用花纹钢板铺设,虽然一般都作了简单的防腐漆处理,但由于花纹钢板容易积水而且生产人员经常在上面行走,所以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就出现大面积的锈蚀,而且很难返修好,同时平台锈水导致储罐的外观充满了锈迹,长时间后,花纹钢板严重锈蚀,可能导致上平台检修的工作人员出现工作意外。因此,罐区的操作平台面不应该采用花纹钢板敷设,而应该考虑采用可以有效漏水的防滑钢板网或者镀锌钢隔栅等材料。

  第六、安全阀排放管口未引向高处

  许多气站的压缩机、泵及出口管线上的安全阀的排放口并没有用管线引至高处,安装结构比较随意,甚至有人认为安全阀起跳时排放出的那点气体无关紧要。事实上,有些气站由于操作人员误操作而导致压缩机、泵后管线超压力而起跳,高速喷出的气体和液体冲击力十分惊人,并且伴有尖啸声,如果此时有人站在安全阀排放口处,就有可能导致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因此,为保护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应将安全阀排放口用专门的管线引至室外安全处或垂直引至室外的高处。

  第七、液化石油气管道与管架接触处锈蚀现象严重

  液化气站普遍存在液化石油气管道与管架接触处锈蚀现象,因为接触处很难进行除锈返修防腐,也很难检测该处腐蚀的程度,同时雨水易积聚而湿度较大,如气站施工质量比较差,生锈情况更加严重,竣工短短几年就会出现管道与管架处穿孔漏气的严重后果。应采取以下措施:①加强定期维护和检查,并认真做好返修防腐工作;②在筹建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在管线接触部位加焊一块同口径钢板,以增加耐腐蚀的厚度。

  第八、储罐上安全阀放空管设计简单

  一些液化气站的液化石油气储罐安全阀放空管很简单,放空管口直指天空,根据《规范》6.7.11条第3款“管口应高出储罐操作平台2m以上”。但是,这样会带来两个严重问题:①大量雨水积存在安全阀的出口处,而且由于空气质量恶化,酸雨现象比较严重,所以积存的雨水一般呈弱酸性,长期作用导致安全阀内部生锈严重,甚至导致安全阀报废;②一些飞鸟在排放管内筑巢,筑巢所用的枯叶、树枝等杂物积存在安全阀排放口,导致安全阀起跳困难甚至无法起跳,而形成隐患。而有些气站为了避免雨水灌入的问题,将安全阀排气口近口处直接加装90°弯头,指向水平方向,由于没有缓冲余地,容易导致紧急排放时不能及时充分扩散,尤其是在储罐发生着火事故时情况更加复杂。根据一些较好的经验,排气管口应指向天空,但管口也应设防雨水、飞鸟的措施,比如在管口上套上一管径稍大的轻质(如铝质)管筒或在排放管最低位置处。设置无阀门的泄水管等方法。

  由于多数液化石油气储罐站在设备保养、员工素质、档案管理上都不尽人意,又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安全隐患非常严重。主要原因是行业规划失控,重复建设过多而导致市场过度竞争,企业薄利甚至亏损经营。但是无论怎样,作为易燃易爆的液化气站这样的重大危险源,必须规范设计、施工和运行,必须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气站安全生产,并不断完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才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请教理工高手们,蒸汽管道内的压力如何计算啊?

压力表已经测量出了此处管道内蒸汽压力,你还需要计算什么呢?而且标高(大气压)对弹簧式的压力表也没有什么影响啊,所以不明白你强调标高、重力加速度是想表明什么意思。
如果你是想计算这条管道其他点的压力需要知道蒸汽流速、密度、管道管径、长度等参数,然后用伯努利方程计算

请问次高压燃气管道与加油站的安全距离是多少,哪本规范中有涉及

  次高压燃气管道与加油站的安全距离无明确规定,但对次高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有规定。《城镇燃气设计规范》中规定:
  1、次高压燃气管道分: A 0.8<P≤1.6 、 B 0.4<P≤0.8两级。
  2、**燃气管道不得从建筑物的下面穿过。
  3、**燃气管道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表6.3.3-1的规定,即次高压燃气管道距建筑物的外墙面(出地面处)为不小于5米( B 0.4<P≤0.8)和不小于13.5米(A 0.8<P≤1.6 )。
  4、当次高压燃气管道压力与表中不相同时,可采用直线方程内插法确定水平净距。
  5、如次高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的外墙面水平净距受地形限制无法满足表6.3.3-1,经与有关部门协商,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后,可适当缩小水平净距,但不应小于3米。
  6、对次高压A燃气管道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或当管道壁厚度不小于9.5毫米时,管道距建筑物外墙面不应小于6.5米,当管道壁厚度不小于11.9毫米时,管道距建筑物外墙面不应小于3米。

关于石油天然气管道施工的各种标准规范

SY0470-2000 石油天然气管道跨越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9711.1-1997 石油天然气工业 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 第1部分:A级钢管
GB/T9711.2-1999 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 交货技术条件 第2部分:B级钢管
GB50341-2003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
SY/T5170-1998 石油天然气工业用-钢丝绳规范
SY/T0330-2004 现役管道的不停输移动推荐做法
SY/T6556-2003 大型地面常压储罐防火和灭火
SY/T6516-2001 石油工业电焊焊接作业安全规程
GB/T14164-2005 石油天然气输送管用热轧宽钢带
SY/T4079-95 石油天然气管道穿越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Y0402-2000 石油天然气站内工艺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Y0470-2000 石油天然气管道跨越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Y/T0048-2000 石油天然气工程总图设计规范
SY/T0003-2003 石油天然气工程制图标准
SY/T0452-2002 石油天然气金属管道焊接工艺评定
SY/T0327-2003 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对接环焊缝全自动***检测
GB50128-2005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9711.3-2005 石油天然气工业 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 第3部分:C级钢管
GB50369-2006 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代替SY0401-98 )
SY/T4109-2005 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
消防技术标准规范汇编(2007上下)
SY/T0082.1-2006 石油天然气工程初步设计内容规范 第1部分:油气田地面工程
SY/T0082.2-2006 石油天然气工程初步设计内容规范 第2部分:管道工程
SY/T0082.3-2006 石油天然气工程初步设计内容规范 第3部分:天然气处理厂工程
GB/T19830-2005 石油天然气工业 油气井套管或油管用钢管
GB/T20173-2006 石油天然气工业 管道输送系统 管道阀门
GB/T20660-2006 石油天然气工业 海上生产设施的火灾、**控制、削减措施 要求和指南
GB/T20972.1-2007 石油天然气工业 油气开采中用于含硫化氢环境的材料 第1部分:选择抗裂纹材料的一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