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秦英寒 给各位分享河源是什么源头地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河源在哪里?(广东河源在哪里)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河源在哪里?
河源市是广东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
河源又名茶城,是广东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 地处粤东北、东江中上游、汉江上游,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与长江经济带连接的“黄金通道”。 全市总面积1.57万平方公里,辖1区5县,还有河源国家高新区和江东新区。 截至2021年底,河源市常住人口284.09万人。 2021年,河源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73.99亿元,比上年增长8.0%
河源水环境质量继续位居全省首位。吕万湖、青龙湖为华南第一大人工湖,广东第二大人工湖,吕万湖入选首批“中国好水”水源地。 2018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位居全省第二。 钨、铁、萤石、**储量居全省第一。 世界首个超大型**铷矿床在中国探明。
河源是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广东省文明城市、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优质饮用水资源开发基地、全国节能减排20强城市。 广东省社科院的报告显示,2014年至2016年,河源连续三年排名全省第一。 2019年,河源在北部生态发展区五市区域竞争力排名中位列第一。
河源地方菜:
河源地方名菜有东江酿豆腐、源城三黄鸡、东源吕万海鲜、和平全牛宴、龙川车田豆腐、紫金八道汤、韭菜炒虾、上海菜等。 河源地区的菜肴以客家菜为主,客家菜强调“肥、咸、熟”
河源小吃和特产有马克杯、炸糕、铁勺棍、龙川牛筋饼、紫金椒酱、老鼠棍、发糕、巴赞、九折皮、炸桩、酥角等等。
河流的源头是哪来的?
在中国,主要大河的河源如下:
1、长江:长江正源是一个宽阔的地理单元,它包括昆仑山至唐古拉山间的广阔地域,东西长约400公里,南北宽约300公里,总面积达10万多平方公里。区内地形起伏和缓,平均海拔4400-4700米,年均气温-4℃以下。
2、黄河: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曲(另一说法是卡日曲),它是一个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约60公里的椭园形盆地,内有100多个小水泊,似繁星点点,又似晶莹的颗颗的珍珠。
盆地西南,有一个面积约三、四平方米的小泉,泉水喷涌翻滚,汇合盆地内的潺潺细流,逐步形成一条宽约10米,深约0.5米的溪流,这就是黄河之源。
3、珠江:珠江干流西江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马雄山麓。马雄山是牛栏江、南盘江、北盘江的分水岭,是珠江的正源,海拔2444米。
4、黑龙江:黑龙江有两个发源地,南源是我国***自治区的额尔古纳河,北源是蒙古人民共和国、俄罗斯境内的鄂敏河——石勒喀河,两河于恩和哈达山脚下汇合,始称黑龙江。额尔古纳河源头是发源于蒙古国肯特山的克鲁伦河与发源于库里尔山、骆驼脖子山的海拉尔河。
5、雅鲁藏布江:在雅鲁藏布江的的三个源头中,北源马攸木藏布发源于冈底斯山脉南麓,中源源地是海拔5590米的杰马央宗冰川在喜马拉雅山脉北麓,南源库比藏布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北麓的阿色甲果冰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河源
中国黄河源头在哪里
黄河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黄河源头流经几个省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 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脉, 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全长5464公里, 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9。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汇集有35条主要支流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洛河。两岸缺乏湖泊,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很小,流入黄河的河流很少。黄河的入海口河宽1500米,一般为500米,较窄处只300米,水深一般为2.5米,有的地方深度只1.2~1.3米 黄河还是世界第五长河。
什么是客家人,客家人由来又有什么故事
一、客家人是汉藏语系汉语族里面的一群人,使用的语言叫做客家语,所以叫做客家族群,英文里面是 Hakka。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客家人被描述为唐宋时期从中原、江南等地,南迁入赣、闽、粤三省交界处的汉族一支,他们使用的语言是宋朝贵族所使用的语音。
二、实际上汉藏语系汉语族,语言学上的名称,“汉语族”的语言,在当代,并非只被“汉族”所使用。使用汉语的少数民族有回族、畲族、满族等,他们都没有(几乎不使用)本民族语言。
三、“客家”这个名词,源于闽、粤沿海先居汉族,对宋来汉族的专称。闽语汉族,为晋朝南迁,其语言为晋朝贵族语言。粤语汉族,为唐朝南迁,其语言常称“唐语”。但事实上论血统,粤语、闽语、客家早已互相渗透,没有绝对。所以我们谈方言,应该单纯谈他们的语音。也就是说,客家宋音、粤语唐音、闽语晋音。
四、可惜清末以来,有一些学者以为,凡是从中原南迁闽粤的,都属于“客家”人,于是就有了“泛客家”学说。
五、而“客家纯种”学说的来源,则是由于广府族群(粤语)诽谤客家语族群为“非汉种、亦非粤种”。为了反驳粤语人士对客家族群的诽谤,一部分学者制造了矫枉过正的学说。但居然至今仍被某些客家人,奉为绝对真理。其实客家人、粤语人、闽语人,是先后南迁到华南一带的,而且相互之间互相融合,早已难从血统上分你我。某些学者的坚持,不能表扬为毅力,而应批评为固执。
六、“客家”这个名词,最早也是粤语族群对宋来族群的名称。闽语族群则是除了客家族群自己之外,最早接受来自粤语的这个词汇的,另一族群。早在清朝乾隆时期,就有记载说“广州人将惠潮嘉人称为客家”的说法了。至今“惠潮嘉仍被视为客家腹地”,即惠州市、潮汕(北缘,含大埔、丰顺、揭西)、嘉应(今梅州、兴宁等)。
七、除上述惠、潮、嘉三地之外,“客家大本营”里面的城市还有:福建龙岩、广东河源、韶关、江西赣州、吉安。除河源市为纯客家语地区外,没有第二个纯客家的地级市。梅州地级市被奉为客家方言根据,但梅州地级市也不是纯客家的地级市。
八、客家方言主要分为:粤台片(包含粤北片、汀南片)、粤中片(包含河源片、惠城片)、赣南片(包含宁龙片、于桂片)、汀北片(包含长汀片、宁化片)。以上方言,均属于客家方言。但事实上似乎只有“粤台片”、“汀北片”两大片的人们比较有客家认同感。~~~~汀北片又叫闽西片,但事实上汀南的客家话属于粤台片;只有长汀县及其以北的客家话,才属于汀北片。
九、虽然广东省粤中片(包括香港)、江西省赣南片的部分客家人搞不清楚自己属于客家系。但四川、广西、**等地的客家人,却很清楚自己的客家身份。客家籍的定型,是在广东梅州地区,凡是从梅州地区(清朝嘉应、大埔)外迁的,都比较有客家认同感。
十、客家地区,以闽、粤、赣三省交界处为“大本营”。位于五岭东段,几乎都属山区,或半山区,或山间平地。因此也借五岭的别称,称为“岭峤地区”。客家地区的别称,就是岭峤地区。客家话既略称为“客语”,也略称为“峤语”。客家人,也称为岭人或峤人。——滥觞总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