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项寒痕 给各位分享矿石储量估算标准规范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原则(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原则有哪些)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原则

9.2.1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必须在充分综合研究矿床地质条件,控矿因素的基础上,严格按投资者认可同意的工业指标圈定矿体,估算矿产资源/储量。预查,普查时可用我国**矿山数十年开采经验总结出的一般工业指标进行圈算(见附录I):详查、勘探所用指标应结合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依据当时的市场价格论证确定、投资者认可下达的工业指标进行圈算。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原则

9.2.2 根据矿体形态、产状和勘查工程控制程度,选择合理的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断面法(水平断面法和平行垂直剖面法)、地质块段法和地质统计法和最近出现的SD法等(见附录D)。

9.2.3 对**内生矿床应按矿体、矿产资源/储量类别、矿石类型、品级划分矿块(段)、分别估算矿石量、平均品位[w(REO),%]和****物量(REO,吨)。对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矿床还应根据**配分成果计算轻(LREO=La2O3+……+Nd2O3)、中(MREO=Sm2O3+Eu2O3+Gd2O3)、重(HREO=Tb2O3+……+Lu2O3+Y2O3)****物量及Y2O3、Eu2O3等计价元素的**物分量储量。其中储量用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可实际开采的数量表示。基础储量、资源量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示。相应的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图件上应标明各类矿产资源/储量在地质空间的分布。

9.2.4 达到工业要求(以投资者下达的工业指标为准)的共生组分,应分别圈定矿体估算矿产资源/储量,已查明赋存状态,可以综合回收,有经济效益的伴生组分,应分别估算矿产资源/储量。

9.2.5 参与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各项取样工程、样品测试质量均应符合有关规范、规程及规定的要求。

9.2.6 估算矿产资源/储量时,应扣除截至野外勘查工作结束时采空区的矿产资源/储量。

9.2.7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单位,矿石量为万吨,****物量为吨。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

9.1.1 矿床工业指标内容包括边界品位、最低工业品位、最低可采厚度、夹石剔除厚度等。它是评价矿床工业价值和圈定矿体、估算矿产资源/储量的依据。

9.1.2 预查、普查阶段可采用一般工业指标圈定矿体。参见附录E。详查、勘探阶段工业指标一般根据矿床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和选矿、加工试验资料通过多方案试圈比较确定,或结合(预)可行性研究论证确定工业指标。并执行国家规定的程序,才能作为圈定矿体的依据。

9.1.3 在勘探阶段,对能单独分采的矿体,应制定分采指标;凡能在采、选、加工过程中富集、回收利用的伴生组分和矿床内需开采的异体共生矿产,也应制定相应指标。必要时可规定有害组分最大允许含量。

对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要求

9.3.1 参与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各项参数在预查和普查阶段,可采用实测和类比法确定;在详查和勘探阶段必须实测,数据要准确可靠且具有代表性。

9.3.2 对矿产资源/储量有影响的因素,如盐泥坑、冲沟、裂隙、盐溶、风化淋滤等,应计算出影响系数和含矿系数,以求取实际矿体体积。

9.3.3 各矿种资源/储量估算单位:铷(Rb2O)、铯(Cs2O)、溴(Br)、碘(I)以吨(t)表示;石盐(NaCl)以亿吨(108t)表示;其他矿产钾盐(KCl)、镁盐(MgCl2/MgSO4)、芒硝(含钙芒硝、无水芒硝均以Na2SO4表示)、天然碱(Na2CO3+NaHCO3)、硼(B2O3)、锂(LiCl/Li2O)、钠硝石(Na2NO3)、水菱镁矿(矿石)以万吨(104t)表示。

矿产资源储量参数主要有哪些

矿产资源储量参数一般包括面积、品位、厚度、体重等。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性能的矿产,在估算矿产资源/储量时,还应考虑其特殊的参数:如砂矿常用的松散系数,淘洗系数,砾石系数,石灰岩、白云岩矿床的岩溶率,汞矿的含矿系数等。

军事地质学属于文科还是理科?

理工科。

本学科是研究与军事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地质学与军事学的交叉学科。它包括:矿产资源、地形地势、军事工程、军事信息等,现代军事地质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地质学和军事学的应用性的紧密结合。

随着能源的减少,**装备的精良,高科技越来越多应用到军事上,军事地质学必将受到各**事家的广泛关注,它必定有个良好的发展前景!从冷**到热**以及热核**,战争就没有离开金银铜铁等矿产,战争从它的诞生便和矿产结下了不解之缘,也就是没有那些金属和非金属矿产,便炼不出**,战争又从何打起。

军事地质学在当今世界军事理论与实际应用方面都占有一定的分量,已经引起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这也是大势所趋。随着高科技和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军事地质学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战争其实是对资源的争夺,随着资源的短缺、不可再生,未来的战争目的将更加的明确。战争争夺资源,战争又要由资源来支撑,**是由钢铁堆就的!而能源又是**躯体内的血液,离开了能源,战争**就移动不了躯体。

近现代的战争起因多数是因为能源,而石油更是这些军事家发动战争的潜在动力。二十世纪后半期以来随着苏联的解体以及冷战的结束,世界上的大国在陆地边界都已经趋于稳定之后都已开始了一些军事预言家早已预料到的能源之战。对矿产资源的争夺,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将是国际间冲突的重要***之一。对过去的战争史,无需做更多的回顾,就会发现对矿产资源的争夺是战争的重要***之一,即使不是直接的***,也是主要的背景因素。

地质与军事关系密切,前者是后者胜利的保障。在过去若干次大大小小的战争中,人们都能深切地感受到。《孙子兵法》有云:“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说的是地质地貌对排兵布阵的影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表面上谈的是后勤供应问题,实质则讲的是地质地貌之于后勤补给线畅通,矿产资源之于兵车*弹研制补给、水等资源之于兵士的生活生存的重要性。

现代军事地质学

就传**争而言,一场战争无非要经历如下过程:首先是情报收集:有待夺取或守卫的目标在何处?敌人可能来自何方?或者何处可能有敌人抵抗?何地有障碍物和机动路线?何处可以驻扎人马?接着是后勤补给:**能否顺利投入交战,决定于后勤是否切实可行,亦即可否进行作战,要受制于何地能补充兵员、补给物资、配置火力及补给线能否畅通可行。然后是作战:在情报部门提供了有关的地质地貌资料和后勤部门提出了最佳的后勤保障区域后,有待作出的决定是:何地投入何**?向何方机动?在何处展开?向何处发起进攻?何地应防御?应向何方推进?何处应撤退?何地应开辟通路,架设桥梁,开设**点,构筑防御工事?等等。从中可以感受到地质地貌资料和后勤对于作战主动权及坚守防御或进攻取胜的制约。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日本在侵占中国东北后,其满铁和石油两大公司就在我东北地区从事地质探矿工作,试图寻找石油和其它矿产资源,但因种种缘故,未能发现大庆油田。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如果当初日本发现了大庆油田,那么二战的历史就有可能改写。

详见【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hqVrMefLcSEmysDtf65FjQWsfTMC4oKTdHfMv4mMIXeDvmCblQsd6GCGBAvWVoa-Fzja96G2Yrf_BLLKwoGe_K

资源储量分类122、333表示什么意思

1、122含义是:控制的经预可行性研究的经济的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

2、333含义是:推断的经概略(可行性)研究的内蕴经济的资源量。

编码意义:第1位表示经济意义,即1=经济的,2M=边际经济的,2S=次边际经济的,3=内蕴经济的;

第2位表示可行性评价阶段,即1=可行性研究,2=预可行性研究,3=概略研究;

第3位表示地质可靠程度,即1=探明的,2=控制的,3=推断的,4=预测的。其它符号:?=经济意义未定的,b=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可采储量。

扩展资料:

一、分类及编码:

依据矿产勘查阶段和可行性评价及其结果、地质可靠程度和经济意义,并参考美国等西方国家及联合国分类标准,中国将矿产资源分为3大类(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16种类型。

储量是指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用扣除了设计、采矿损失的实际开采数量表述;

储量基础是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是经详查、勘探所控制的、探明的并通过可行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认为属于经济的、边际经济的部分,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达;

资源量是指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和潜在矿产资源。包括经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证实为次边际经济的矿产资源、经过勘查而未进行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的内蕴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预查后预测的矿产资源。

二、分类依据

(1)根据地质可靠程度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为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和预测的,分别对应于勘探、详查、普查和预查四个勘探阶段。

①探明的:矿床的地质特征、赋存规律(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连续性依照勘探精度要求已经确定,可信度高;

②控制的:矿床的地质特征、赋存规律(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连续性依照详探精度要求已基本确定,可信度较高;

③推断的:对普查区按照普查的精度,大致查明了矿产的地质特征以及矿体(点)的展布特征、品位、质量,也包括那些由地质可靠程度较高的基础储量或资源量外推部分,矿体(点)的连续性是推断的,可信度低。

④预测的:对具有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经过预查得出的结果,可信度最低。

(2)根据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

(3)根据经济意义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为经济的(数量和质量是依据符合市场价格的生产指标计算的)、边际经济的(接近盈亏边界)、次边际经济的(当前是不经济的,但随技术进步、矿产品价格提高、生产成本降低,可变为经济的)、内蕴经济的(无法区分是经济的、边际经济的还是次边际经济的)、经济意义未定的(仅指预查后预测的资源量,属于潜在矿产资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矿产资源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