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赵水悔 给各位分享外国的贫困地区叫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造成目前非洲贫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导致非洲贫困的原因)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造成目前非洲贫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社会不稳定,非洲国家的部落,部族,民族成分复杂,而**制度不完善,根基不牢固,常发生不稳定的现象,这影响了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也影响了外资的投资.
2.人口多,出生率高,非洲人口增长很快,客观上加剧了贫困.
3.西方殖民五百多年,对非洲进行资源上的疯狂掠夺,文化上的侵略,经济上的压榨,甚至还有非人性的黑*贸易.所以非洲的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经济形式单一,畸形.
4.非洲教育落后,人才匮乏,基础设施也很落后.
5.非洲农业是靠天吃饭,农业的减产,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破坏性的耕作方式(毁坏热带雨林,热带草原导致沙漠化),影响了其他行业的发展.

你知道贫困地区有哪些

造成目前非洲贫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农村尤其不发达。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目前和较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的贫困标准还只能是一个低水平的贫困标准。

中国现行的农村贫困人口的标准是1986年由国家统计局在对67万户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支出调查的基础上计算得出的。经测算,1985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扶持标准为206元,此后根据物价指数变动逐年调整。到1990年这一标准相当于300元,1999年为625元。中国的贫困标准是一个能够维持基本生存的最低费用标准。虽然这一标准与国际上通用的每人每天1美元的消费支出贫困标准有很大差异,但是确定扶贫标准已从基本解决温饱向接近国际标准方向转变。

中国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哪里?中国现有绝对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山区、降水量小的地区和其他承载力有限的地区。除贫困人口越来越集中在西部地区外,中国大多数贫困人口生活在山区县和山区乡镇。大量观察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贫困问题大部分发生在山区(ICI MOD 1994,MFO 1995,H an 1998,Wang 1998),而且中国的扶贫项目长期以来一直以山区为重点。

中国贫困地区生活怎么样?中国贫困 地区具有如下共同特征(1)自然条件恶劣。(2)资源贫乏,基础设施薄弱。(3)人口增长过快,教育、卫生等基本社会服务水平太低。(4)财政收入水平低,公共投入和基础投入严重不足。

为什么非洲土地肥沃 资源丰富,却是世界上最穷的**

科学技术不发达,没有能力是这些丰富的资源变为现实财富,所以现在好多国家想在非洲获取利益,但是又不舍得付出成本,只有中国是为非洲人民真正着想的。

中国河北省内的贫困地区有哪些?

截至2019年5月,河北省的贫困地区有阜平县、涞源县、张北县、康保县、沽源县、尚义县、蔚县、阳原县、怀安县、赤城县、隆化县、丰宁县、围场县。

1、阜平县

阜平县,隶属河北省保定市,东与曲阳、唐县交界,东北与涞源为邻,西与山西省五台县相接,西北与山西省繁峙县接壤,南与行唐县、灵寿县毗连,北与山西省灵丘县交接。

全县面积2496平方公里,辖5镇8乡1个社管会。汉族为主 ,有蒙古、回、满、藏、苗、壮等少数民族。

阜平县情的特点是老区、山区、贫困地区“三区合一”。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第二十四军挺进阜平,在这里建立了中国北方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阜平县**。

**战争时期,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敌后****根据地,被誉为“模范根据地的模范县”。

2013年时任国家**习**来阜平考察后,各方提供年均3亿元的扶贫资金,该数字是阜平过去20年扶贫资金总和的1.5倍。

2、涞源县

涞源县是隶属河北省保定市的一个县,位于河北省保定地区西北部,太行山北端,取涞水源头之意。

全县总面积2448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285个行政村,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东北距北京160公里,东距天津210公里,东南距保定89公里。

涞源县域面积2448平方公里,人口27万(截止2006年),是**老区、扶贫开发“三合一”重点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河北省环首都扶贫开发示范区重点县)。

3、张北县

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地处河北省西北部,***高原南缘的坝上地区,境域东西109公里,南北67公里,东南部与崇礼县交界,桦皮岭为全县最高点,海拔2128米;北、中部地势平坦,向西北渐低,安固里淖为最低点,海拔1300米。

全县总面积4185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366个行政村、1167个自然村,总人口37.2万人。居民以汉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8%,还有蒙古族、回族、满族等。张北县是离京津地区最近的高原地区,夏天气候凉爽是避暑胜地。

4、阳原县

阳原县,隶属于河北省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东接宣化,南连蔚县,西与山西大同毗邻,北与怀安县和山西省天镇县交界。

距北京市280公里、大同市78公里、张家口市140公里。阳原县全境东西长82公里,南北宽约27公里,总面积1849平方公里(2013年)。

2013年。阳原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50819万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998元,增长5.1%,财政收入37986万元,增长7.3%,占GDP的比重为6.89%,经济运行质量急需提高。

5、尚义县

尚义县,隶属于河北省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高原南缘,地处三省六县交界区域。截至2018年末,尚义县总人口15.5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万人,辖7镇7乡,172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

尚义县1936年建县,取“崇尚礼义”确定尚义县名,截至2017年末,全县总面积2632.47平方公里,林草盖度76.8%,森林覆盖率33.8%。

尚义县河流淖泊众多,拥有华北面积最大的察汗淖尔湿地,有大青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石人背地质公园,鸳鸯湖国际露营公园和中小型水库13座。

2018年,尚义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1.43亿元,增长4.8%;全部财政收入完成3.5亿元,增长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51元,同比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59元,同比增长12.9%。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家级贫困县

国内外农村生活资料

中国农业生产方式与美国的比较

中国农业发展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比较中美两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对于做好当前的农业发展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都属世界最发达农业之列。美国农业之所以成功,有其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的因素,但更是与经历百年的历史演化和市场竞争所形成的农业及相关产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机制构成的、有竞争力的生产方式密切相关。中国农业是世界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及实现现代化的前景,不能不与美国的农业联系起来,从而借鉴和吸收其经验和教训。

(一)中国农业的生产主体在专业化和规模上与美国差距明显

美国的农业以家庭农场为主,约占各类农场总数的87%,合伙农场占10%,公司农场占3%(1987年)。由于许多合伙农场和公司农场也以家庭农场为依托,因此美国的农场几乎都是家庭农场,可以说美国的农业是在农户家庭经营基础上进行的。

与此同时,由于农产品市场开拓、科技进步和大范围配置资源,促使农户分工分业,使生产要素向优势农户集中。专业化、集约化生产,加速了农户之间的兼并与重组。从农场数量和土地规模来看,1950年农场总数为565万个,拥有土地48645.71万公顷(包括耕地、牧场和饲草用地,下同),平均每个农场拥有土地86.20公顷。到1998年农场总数下降为219万个,拥有土地38598.87万公顷,平均每个农场拥有土地176.04公顷。农场数量下降了61%,平均规模扩大了一倍。但这一过程不是均衡的,农场数量减少的速度在逐步放慢,二十世纪50年代平均每年减少l6.85万个,60年代平均每年减少l0.13万个,70年代平均每年减少5.10万个,80年代平均每年减少2.94万个。进入90年代,农场总数己趋于稳定。农场总数的下降增强了农户的产业竞争力。同时,使那些不适合现代农业经营的农户重新定位,转换职业,进入城市,自然而然地完成了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向城市的转移。现在美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由1910年的32%降到l.8%。

中国的农业生产主体自80年代初期的农村改革后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户家庭逐渐成为中国农业生产活动的主体,与美国相似。但由于中国人多地少,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低,农户家庭的土地经营规模很小,户均只有0.5公顷,而且农田结构零散。从农村就业结构来看,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农业)的就业比重仍高达70%,农村非农业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仍很低。大量的农村人口滞留于农业,制约了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

(二)与美国相比,中国农业生产经营的现代化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

农业现代化即用先进农业机械和农业技术去改造传统的落后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过程。它大体包括三个内容:一是农业机械化,即用现代的耕作机械、水利灌溉设备等代替手工和耕畜动力、农具,尽量投入机器设备,节约劳动力:二是技术现代化,通过采用化学的、生物的技术,改善与增加农作物品种,提高单产水平:三是管理现代化,即把在工业部门中先发展而后成熟的管理办法、经验引入农业,形成生产、加工、销售农业一体化,实现产业化经营。

美国农业资源结构的特征是人少地多,劳动力供给短缺。因此,在要素市场上,劳动力价格相对较高。这种市场价格信号,诱导农民偏向劳动替代型技术的选择,所以美国农业的技术**是从机械技术开始的。农业现代化经历了农业机械**、化学**和生物**以及管理**(并不排斥它们的相互交织)。美国的农业机械化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相继为南北战争前后至1910年的农业半机械化时期,1910年至1940年的农业基本机械化时期,二十世纪40年代初至二战结束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时期和二战以后农业全面高度机械化时期。二十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土地价格的高涨,土地利用率的提高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突出矛盾。美国就把农业现代化的焦点集中到采用生物、化学技术,以提高土地产出率上。与此同时,农业机械自身的改革和运用仍旧伴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不仅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同时也十分重视农业组织管理现代化,大力推行农业专业化、一体化、社会化,其专业化形式主要有三种:地区专业化、部门专业化、作业专业化。到1969年,美国以经营一种产品为主的专业化农场己达农场总数的90%以上。据美国专家计算,仅此一项,使美国农产品大约增产40%,而成本降低50%?80%。同时,美国加速进行农业管理**,一方面把工业部门的管理技术运用于农场管理;另一方面,在建立高度发达的农业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组成为一个统一的农业综合体,实现了产业化经营。美国业的发展以二战为分界线,现代化的特征逐渐表现出来,设施农业得到加强,支撑了它在世界农业中的强势地位。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从二战以后到60年代中后期,是各种农业机械迅速增加的时期,1945-1965年拖拉机增长103%,谷物联合收割机增长179%,其它种类的机械数量也有大幅度增加,此后,机械数量增长缓慢,渐趋稳定,有些机械数量还有所下降。但是机械质量和性能大大提高,1965年平均每台拖拉机功率为36.8马力,1986年增加到66.6马力。在一些高难度作业领域,如马铃薯、甜菜、西红柿及葡萄等的采收都实现了机械化。畜禽饲养实现了自动化和工厂化,目前,农业机械与计算机、卫星遥感等技术结合,正在向高度自动化和精确化方向发展。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720937.html?si=6

初到非洲,一切的感受只有两个字:新奇。在南部非洲高大的椰子树摇曳出的热带草原旖旎的风光里,穿梭着一个个头顶杂货、疾步而行的黑人,扑面展现出异域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多姿的风俗民情。在很多干旱的地区和一些贫穷的地方,人们要跋涉很远的路程,顶着水盆或塑料桶,运输生活用水。即使在城市,妇女们顶着盛水工具,到楼下的自来水管或固定的供水点采水,仍是街区永不褪色的一道风景线。这也是国内报刊在介绍非洲风情时经常刊登的图片类型之一。我真正认识黑人的“头功”是在半个月之后,那时我们从国内发出的货柜已抵达目的地港口,清关公司找了几位劳工负责装运和码货。货物装在大号硬纸箱里,有些是特大号纸箱,令人意外的是黑人们干活不是肩扛、背背、手提等方式,一律用头。不管纸箱有多沉,只要搁到头上,立马搞掂,拔腿走人。记得有一特大号纸箱,两个劳工费尽力气方勉强抬起,另一劳工赶紧身去顶。由于货物特重,纸箱在黑工头顶跳起8字舞,压得他双眼外凸变了脸色,头因不堪重负而像弹**一样高频率地左右打颤颤,让人心惊肉跳,大家本认为他不能为之而不为,可不,这位老兄依然摇晃着保持平稳。最终,包装箱屈服了——给顶破了,他的头也被镶进纸箱里。靠着感觉,此人硬是将这个特大特重纸箱顶进仓库。当时就把我们几个初来乍到的中国人震了一把,无不肃然起敬,纷纷叫绝于黑人的头上功夫。后来,时时看到黑工用头顶米袋、面袋、麻包等等,依然为之惊叹,担心对方折了脖子。妇女们常用一布巾缠个圈,置于头顶,以缓冲压力保持平衡,除了顶水,她们还顶蔬菜、柴草、水果等一切可顶之物。你可以在大街上,随意之间就会看到换煤气的妇女,顶着或空或满的煤气罐,悠哉游哉地走着,令我不得不想起我们ChineseWomen的柔弱与享福。曾见过一个卖面包的人,与玩杂技无异;头顶着一块木板,上面不清楚摞了多少层面包,甩开两手,沿街叫卖,全然不顾有个闪失时,那些面包劈呖啪啦地滚到大街上而引起交通阻塞。男人们顶东西注重的是硬功及气力,而女人们顶东西讲究的是技巧和耐力。头不仅是他们的人体**,也是他们以劳动养家糊口,籍以生存的工具。

黑人头顶无“旋”。我们头上个个有“旋”,没“旋”是怪物,还有人据此推算人之性格,讲一个“旋”温(和)二个“旋”凶三个“旋”恶什么的。就此事我专门询问过一黑人医生,他讲黄、白两种人的头上有,黑人就是没有。当一些混血儿出生后,他们的家人及近邻常依据其头发、肤色、五官特征为其最终的人种定位问题而争执不休并乐此不疲。后来,大家的意见终归一致并约定俗成:查看混血儿的头上有没有“旋”,有就划拨黄、白人种之中,没有则回归黑种人之列。

黑人的五官组合明显不同于其他人种:大眼、扁鼻、阔口、翻唇。他们的睫毛很美,翘翘的,弯弯的,正是我们做美容时想要的那种。长得挺棒的还有他们的牙齿,大小厚薄,整齐划一,不像我们许多同胞的牙齿扎得张牙舞爪,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黑人嘴大,笑起来能从左拉到右,特夸张,都瞧不见腮了,见到的是满口白牙,因排列整齐,也就反射出更强的光,这就是我们看电视或与他们面谈时,常见其牙齿和眼白部位雪白透亮,闪耀着光芒,挺招人羡慕的。反过来讲,人的牙齿和眼白或许是一样的亮,只不过一粒珍珠放在黑布上要远比放在白布上打眼得多。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9528249.html?si=9

1)建设社会**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十一五”时期,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新农村建设。

(2)围绕社会**新农村建设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十一五”时期是社会**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的关键时期,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取得突破进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十一五”时期要高举***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的建设。当前,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

(3)扎实稳步推进社会**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

(4)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和建设社会**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2006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并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要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提高耕地占用税税率,新增税收应主要用于“三农”。抓紧制定将土地出让金一部分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管理和监督办法,依法严格收缴土地出让金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部分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都要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建设标准农田。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金融机构要不断改善服务,加强对“三农”的支持。要加快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实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征地、户籍等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5)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在机构设置、人员聘任和投资建设等方面实行新的运行机制。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国家在财税、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继续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针对农业生产的迫切需要,加快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繁育、动植物疫病防控、节约资源和防治污染技术的研发、推广。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在国家科技投入中的比重。继续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加强种质资源和知识产权保护。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扩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加强气象为农业服务,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6)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促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鼓励商贸企业、邮政系统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改善农村市场环境。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连锁化“农家店”。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快农业标准化工作,健全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农业生产资料和饲料质量管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供销合作社要创新服务方式,广泛开展联合、合作经营,加快现代经营网络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提供服务。2006年要完善全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实现省际互通。

(7)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种粮收益,不断提高生产能力,适度利用国际市场,积极保持供求平衡。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继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加快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产业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不断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坚持和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持合理的粮价水平,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调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继续执行对粮食主产县的奖励政策,增加**财政对粮食主产县的奖励资金。

(8)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继续实施种子工程。大力发展畜牧业,扩大畜禽良种补贴规模,推广健康养殖方式,安排专项投入支持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试点。要加强动物疫病特别是禽流感等重大疫病防控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突发疫情应急机制,加快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稳定基层兽医队伍。积极发展水产业,扩大优质水产品养殖,发展远洋渔业,保护渔业资源,继续做好渔民转产转业工作。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园艺、畜牧、水产等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强农产品对外贸易磋商,提高我国农业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能力。

(9)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各级财政要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并可通过龙头企业资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发展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和“订单农业”。通过创新信贷担保手段和担保办法,切实解决龙头企业收购农产品资金不足的问题。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改革试点。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立法进程,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信贷、财税和登记等制度。

(10)加快发展循环农业。要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制定相应的财税鼓励政策,组织实施生物质工程,推广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等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材料,培育生物质产业。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努力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加大力度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三、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l1)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实现增值增效。要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乡镇企业发展,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业。着力发展县城和在建制的重点镇,从财政、金融、税收和公共品投入等方面为小城镇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外来人口较多的城镇要从实际出发,完善社会管理职能。要着眼兴县富民,着力培育产业支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引导企业和要素集聚,改善金融服务,增强县级管理能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扶贫生态移民是什么意思

在西部有一些人是跟随煤矿的开采而定居下来,现在这个地区没有了煤矿,人们的生活又没有其他来源,**组织他们整体迁移,而且迁移的地方是经过思考和科学讨论后的。
三峡大坝建设的也叫生态移民,但不是扶贫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但与此同时,中国仍有261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年人均纯收入668元以下)。如果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即年人均纯收入924元人民币,贫困人口将达到8000—1亿人。 在这些贫困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生活在中西部不适于人类生存的地区。他们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生态环境也遭到了极大破坏。

为此,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中国开始尝试通过移民扶贫。2001年中国又启动了生态移民工程。 2009年10月17日,在联合国确定的第17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当日,在北京召开的“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发言介绍,国家正着手完善扶贫开发战略和政策体系,其中重要的一项是制定未来十年的扶贫规划,

即《中国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据了解,新规划将在过去十年扶贫规划的基础上,调整目标、任务和政策重点。在扶贫瞄准对象上,中国的扶贫对象将增加到4000万人以上;在政策瞄准点上,将把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结合起来,各种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区域开发将得到强调。

同时,在国家正在制定的“十二五”扶贫规划中,“整村推进”和“扶贫移民”两个专项规划,已经过国家发改委原则同意,该规划制定后,将纳入国家“十二五”基本建设计划中。

“贫困地区的孩子”翻译为英文是什么

贫困地区的孩子
children in impoverished area

children in poverty-stricken area

都可以!

jim每年都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捐款英文翻译

Jim donates money to the children who live in poor areas.

插花贫困县

插花贫困地区是国家重点贫困县和省定贫困县之外、相对比较发达的县(市、区)内的贫困乡(镇)、村。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县在大多数人口都已经脱贫致富的情况下,还有一少部分人或地区处于贫困状态且零星、分散地分布在整个县域范围,插花贫困概念是相对于区域性、普遍性的贫困来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