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蓝峰荷 给各位分享划分标准的种类有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标准是如何分类的?(标准是如何分类的教学设计)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标准是如何分类的?
根据制定标准的部门和标准适用程度的不同,标准可以分为国际标准、国际性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供全世界统一使用。国家标准由国家标准局统一按GB××××—××的编号方式发布,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地方标准由地方标准主管部门按DB××××—××××××的编号方式发布,在当地有效。
中国各种煤炭分类具体国家标准是什么?
回收应该是回收率, 特征表示煤的粘结性和煤化程度, 计数表示固定碳含量。 简单地, 一)从成分上说: 1.碳:主要可燃成分,占50-95%,含碳越高,燃点越高,越容易着火。 2.氢:占2-4%,H的发热量很高。会占煤的一部分发热量,越大越好。 3.氧:起到助燃的作用。 4.硫:是煤中的有害成分,要避免。 5.氮:燃烧时,随着烟气一同排出,损失热量。 6.灰分:含的越少越好,是垃圾。 7.水分:对煤的燃烧有影响。含适量的水分,可以放出H,但含水太多了,着火难,烟气含水大。 8.磷:是占很少的,有的煤种基本不含,磷也可以燃烧放出热量。 二)要从工业分析: 1.挥发分:占15-20%,越高越好,越高发热量越高。 2.固定碳:燃烧C和CO都可提供热量。 3.灰分及溶渣:占2-5%,灰分高的煤,易熔渣和结焦。 4.水分:像上面说的。 新制定的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首先根据煤的煤化程度,将所有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对于褐煤和无烟煤,再分别按其煤化程度和工业利用的特点分为2个和3个小类。烟煤部分按挥发分大于10~20%、大于20~28%、大于28~37%和大于37%的4个阶段分为低、中、中高及高挥发分烟煤。关于烟煤粘结性,则按粘结指数G区分:0~5为不粘结和微粘结煤。大于50~65为中等偏强粘结煤,大于65则为强粘结煤。对于强粘结煤,又把其中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大于25mm或奥亚膨胀度b大于150%(对于Vdaf大于28%的烟煤,b大于220%)的煤定为特强粘结煤。这样,在烟煤部分,可分为24个单元,并用相应的数码表示。编号的十位数中,1~4代表煤的煤化程度,编号的个位数中,1~6表示煤的粘结性。在这24个单元中,再按同类煤性质基本相似,不同煤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分类原则将部分单元合并为12个类别。再煤类的命名上,考虑到新旧分类的延续性和习惯叫法,仍保留气煤、肥美、焦煤、瘦煤、贫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长焰煤8个煤类。
概念的种类有哪些?
1、根据概念所指称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划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如,成年人与未成年人。
2、根据一个概念外延的大小,即指称的对象的数量不同,划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比如,长江与河流。
3、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为一个不可分割的集合体,划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比如,森林(集合)与树木(非集合)。
集合概念用来指称集合体,是由许多对象有机聚合构成的集合体,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其构成部分未必具有。集合体与其构成部分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非集合概念用来指称一类对象,其所指称的对象不是一个集合体,而是许多对象组成的一类。
类和集合体不同,类是由许多对象组成的,类与其对象之间是类与分子的关系。类与分子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属性,构成类的分子自身也具有类所具有的属性。
注意,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是集合概念,也可以是非集合概念。区分是集合还是非集合,其标准在于是否指向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标准文件的类别划分
属于技术标准类。
凡是规定什么东西应该怎么样的,和东西相关的,全部是技术标准。
凡是规定什么事情怎么样的,就是管理标准。
凡是规定人应该怎么样的,就是工作标准。
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不太好区分,因为它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但即使分错也没关系,只是一个文件而已。现在新出了一种分类方法是只区分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管理标准纳入工作标准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