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杨雨宇 给各位分享青藏地区有什么矿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青藏高原有哪些矿藏?(青藏高原有哪些矿藏类型)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青藏高原有哪些矿藏?

在山脉纵横、盆地宽谷相间的大高原上,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有号称“万宝山”的祁连山、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这样一些矿藏集中的地区。

屹立在高原东北缘的祁连山拥有黄铁矿、铬铁矿,还有铜、铅、锌、镍、磷以及**元素铈、镧、钇等矿藏。镜铁山的铁矿是酒泉钢铁企业的原料基地。祁连县郭米寺等铅锌矿还伴生有金、银、锑、镓、硒等有用元素。大通河流域煤的储量很大,素有“青海的黑腰带”之称。西宁附近的石膏、芒硝等储量大、质量好。祁连玉石更是闻名中外,唐代诗人王翰写的《凉山词》中“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夜光杯”就是用祁连山的“玉石”经精工雕琢成为世界名贵酒器的。

青藏高原是我国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占我国高温地热资源量的80%。

随着青藏铁路的建设,2004年我国启动了对青藏铁路沿线高温地热资源考察工作,为青藏铁路建成后沿线经济建设所需的能源提供资源保障。

从目**察情况来看,青藏铁路沿线,自拉萨-尼木-羊八井-那曲-错纳湖-温泉一带,蕴藏有丰富的高温地热资源,目前已查明的地热显示点有20余处,具有一定规模的地热田有12处,是西藏地热储量最集中的地带,这为将来铁路沿线客站供电及对沿线地区供电、供热提供了条件,并将有效改善和缓解藏中电网用电难的现状。

多吉院士指出,地热资源是目前全球倡导的绿色可再生的安全资源,具有技术成熟、利用方便等优势,它不受昼夜和季节变化的限制,不仅可供电、供热,还可以用于旅游、温泉保健、养殖热带鱼等,西藏地热资源开发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高原腹地藏北广大内陆湖泊中除食盐、芒硝外,硼砂和石膏的储量也名列我国前茅。唐古拉山的铁矿床具有工业价值。西藏境内的铬铁矿矿床,储量居全国之冠,规模可观、品位较富,亦具有较大的工业价值。

南北纵列的横断山区也拥有许多矿产资源,如昌都有一中型铁矿,江达有我国最大的斑岩铜矿床。丹巴云母储量丰富,是我国最大产地之一。康定一带有铅锌矿。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及岷江等沿河地区则以产沙金著称,淘沙金是当地群众的一种副业。

地处高原北部的柴达木盆地有着储量巨大的多种矿藏。现已探明的氯化钾、氯化钠、氯化镁、锂、碘、溴和石棉等矿的储量均占全国第一;天然碱、钙、芒硝及硼矿等的储量在全国也都名列前茅。

柴达木盆地是高原内陆沉积盆地,生油、储油条件好,目前已发现几十处油气田,并探明了大量油气贮藏构造。如尕斯库勒油田是一个压力大、产量高的油田。油田面积37平方公里,储量近5,000万吨,计划建设规模为年产90万吨。整个柴达木盆地累计石油地质储量3—5亿吨,天然气贮量89亿立方米。现已建成原油开采能力年产3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为年产20万吨。

盆地中的察尔汗盐湖是已发现的最大钾镁盐矿床,其中汇集了大约500多亿吨以氯化物为主的近代盐类沉积矿物质。已探明的储量是:氯化钾2亿吨、氯化镁19亿吨、氯化钠533亿吨。丰富的钾镁盐资源为建立大型盐化工基地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铁山位于柴达木盆地的东北边缘,是我国著名的三大铅锌矿床之一。现已探明铅锌储量270万吨,伴生有金、银、锡、锑、钼等多种贵重金属。铅锌矿石含铅品位高,**矿达9%以上,比一般矿高二倍多。锡铁山铅锌矿年产量为3万吨铅、4万吨锌,还有相当数量的黄金、白银及其它稀有金属。

茶卡盐湖(茶卡为蒙语,即盐海的意思),位于柴达木盆地东缘,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以盛产“青盐”而闻名。茶卡盐湖已有200多年的开采历史,1949年产盐仅1200吨,现在已实现了生产和运输的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年产原盐已达30万吨。

在西宁市大通县境内正在筹建我国规模最大的铝厂,建设规模为年产普通铝锭20万吨,将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降低能耗、控制污染,提高经济效益。青海铝厂的建设将有利于把高能耗生产从东北、华北地区向我国西部地区转移,它将充分利用黄河上游丰富的水电资源,促进我国铝工业的发展,加速高原地区经济建设的步伐。


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冰雪覆盖的面积大,水向低流,丰富的冰雪融水自然能孕育出众多的大江大河。太阳能主要受二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年日照时数,二是空气稀薄度,空气越稀薄,对太阳光的削弱程度就越小。青藏高原空气稀薄这一点不言而喻,至于年日照时数,由于青藏高原纬度不高,降水量少而晴天数目占了一年里绝大部分时间,年日照时数自然多。另外太阳能资源与气温没有太必然的联系,比如海南,雨天多,太阳能资源远不及青藏高原



海拔较高,1000米左右;
地势相对平坦,没有障碍物;
地面多为草原,地势起伏小;
昼夜温差大,使得空气流动更加强烈。
以上原因使得青藏地区风力资源特别丰富。



神圣、神奇、神秘,青藏高原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她所拥有的独特历史文化、浓郁民族风情、雄浑山河湖泊以及丰富的高原生态赋予了青海独特的旅游资源,除了独特的自然文化景观,横空出世的青藏铁路亦令人充满悬念。

据介绍,即将开行的青藏铁路旅游观光列车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卧车设有带洗浴设施的包房,餐车提供餐饮服务。观光车设有宽敞的玻璃、舒适的座椅,客车内部装饰既豪华现代,又充分展现青藏地区的民族风情,旅客可以尽情观赏沿线风光。

青藏铁路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该铁路2001年6月29日开工,2005年10月12日全线铺轨贯通,2006年7月1日将进行试运营。届时,青藏铁路将与1984年运营的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紧紧相连,构成一道跨越青藏高原的独特旅游风景线,青藏铁路开通后,宛如一条金色的纽带,把青藏高原上一个个神奇美丽的景观串连在一起。一个极具特色的青藏铁路精品旅游带将展现世人面前。青藏铁路沿线分布着青海湖、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那木错湖、布达拉宫等9处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包括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金银滩**城、察尔汗盐湖、玉珠峰、拉萨古城、八廓街等在内的23处国家级旅游资源以及6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193处普通级旅游资源。

青藏高原上有哪些矿产资源呢?

青藏高原有哪些矿藏?

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中国最大的高原、同时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就目前的资料显示,青藏高原已发现的矿产资源约有100多种,其中经过勘探,已探明其中一部分储量的有大约七十多种,其中铅、锌、铬、铜、水晶、盐湖、石棉、水热矿产储量都比较大;而值得一提的是金、银、锡、铂族元素与**元素的资源储量也是比较令人可喜的。

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有“世界屋脊”之称,再加之面积广阔,据现在的资料显示,它的范围西边起始于帕米尔高原上,东边直到横断山脉,北起昆仑山脉、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南部抵达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的总面积在二百五十万平方公里以上,所以现在对青藏高原的勘探方面的投入正在进行当中,今后肯定还会有更多的矿产资源被探明,以及更多的矿物种类被发现。青藏高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后备力量和西南方向的天然屏障。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从地貌形态来说,地形相当复杂,其中高山大川密布,而且地势险峻复杂多变,它的平均海拔都大大超过周边同纬度地区。并且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也是比较脆弱的,主要表现在土地沙化方面与水土流失方面,而且冰原地区积雪融化速度比其他的地方速度更快,所以现在对其的开发也是以环境保护为主,国家也是**了许多严厉的措施,来保证其开发与环境保护共同发展,以此达到最小的环境伤害。

青藏高原现在已发现的矿床类型多,其中伴生矿产也非常多,现今以铜矿分布最广泛,但其通常情况下是与银、铅、锌等矿种共生的复合型多金属矿床,其中最典型的铜矿是玉龙铜矿,初步探明铜金属资源储量达六百五十多万吨。

其实青藏高原这么广阔的地域,现在我们的勘探成果只有一小部分,对其的认知可以说还是有限的,现在国家的资源勘查重点方向也在向西部转移,所以今后肯定还会取得更多的勘探成果,相信由于地质构造的特点,其矿产资源丰富程度也肯定是令人欣喜的,也希望早日获取重大的找矿成果。

其他精彩文章(点击可查看):

搞地质工作的人出野外带的锤子是干什么用的?

挖的多深才能找到恐龙骨头?

关注地质知识分享局,每天都有地质小知识!

青藏地区主要金属矿产有哪些?

青藏高原地域广阔,有着漫长而复杂的地质历史,有形成于各种环境下的丰富物质。已发现的100多种矿产资源中,已探明部分储量的有近70种,其中铬、铜、铅、锌、水晶、石棉、盐湖、水热矿产储量较大;银、金、锡、铂族元素、**元素矿产储量也比较可观。

青藏高原的铜矿分布广泛,规模和储量都较大,矿床类型多,伴生矿种多,常常是与铅、锌、钻、银等矿共生的复合型多金属矿床。最典型的铜矿是藏东的玉龙铜矿,初步探明铜金属资源储量达650万吨。

西藏居民***开头6位号码

西藏自治区居民***开头6位号码是540000,第3-6位要视地区所在而定。规则如下:

西藏地址码的第一、二位“54”表示西藏自治区中南局

第三、四位表示市(地级市、自治州、盟及国家直辖市所属市辖区和县的汇总码)。其中,01-20,51-70表示省直辖市;21-50表示地区(自治州、盟)。

西藏下辖6个地级市:拉萨市:540100; 日喀则:540200; 昌都:540300; 林芝:540400

山南:540500; 那曲:540600。

第五、六位表示县(市辖区、县级市、旗)。01-18表示市辖区或地区(自治州、盟)辖县级市;21-80表示县(旗);81-99表示省直辖县级市。

如拉萨市城南区为540102。

扩展资料:

西藏七市地均可办理异地***

西藏自治区已全面开展跨省异地居民*****工作,设立了13个跨省异地证办理点,覆盖西藏地区7市(地),均可受理跨省(市、区)居民***异地**申请。

一、受理对象

自治区**厅作出明确规定:离开常住户籍所在地省(市、区)在西藏自治区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就学、居住的非西藏户籍群众,可申请居民***到期换领、损坏换领、丢失补领业务。

二、办理所需材料

符合条件的人员可持以下材料到实际就业、就学、居住地的居民***异地**点办理。

未办理居住证的办理异地证时除持本人《居民户口簿》或居民***外,还需提供以下材料:就业的,提供聘用合同、工作证等相关材料;就学的,提供学生证、学籍证明等相关材料。

有居住证的,提供租赁房合同、房产证明等相关材料。另外,申请换领**的除提供以上相应材料外,还需提供原居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居民***号码

人民网—西藏七市地均可办理异地*** 4类情况不予受理

百度百科—拉萨市城关区

百度百科—那曲

百度百科—日喀则

青藏地区的自然资源有哪些

青藏高原的自然资源特别丰富,如以冬虫夏草为代表的中药材,以钾盐、可燃冰为代表的各种矿藏资源,还有黄河、长江为代表的水力资源等。

有关青藏高原的简短资料

青藏高原,被喻为“世界屋脊”,一向以其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闻名于世,是科学探险、考察和生态旅游的胜地。而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形形**的自然保护区,又是世界屋脊上生态环境最奇特、生物资源最丰富的自然资源宝库,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1]   青藏高原地域辽阔,面积24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1/4。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的一大特色是面积大。位于西藏北部高寒地区羌塘自然保护区,面积达24.7万平方公里,不仅冠居中国和亚洲,在全世界也是数一数二的特大面积自然保护区。此外,西藏申扎、珠峰等保护区的面积也达到了3至4万平方公里。这对于内地的自然保护区来说,是无法与之相比的。 青藏高原
在漫长的地质发育与自然演替过程中,青藏高原不仅形成了与世了迥异的高寒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还兼有沙漠、湿地及多种森林类型自然生态系统。在这特殊的地理环境中保有许多蔚为奇观的地质遗迹和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蕴育了极其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因此,青藏高原的自然保护区的类型也极为丰富多彩。   在青藏高原,人们既可以看到以保护高原特有的综合性自然生态系统为目的的保护区,如拥有高山寒漠、草原与森林等山地垂直带的珠穆朗玛峰保护区;也可以见到以保护某一特殊植被类型或珍稀物种为目 的的保护区,如以保护热带季雨林为主的墨脱保护区和专为保护林芝巴吉的古老巨柏林而设置的保护点。   青藏高原特殊的生态环境中生存着一些极具特色的珍稀野生动物,而专为保护这些“国宝”建立的保护区,更为全球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和动物学家所瞩目。如为保护大熊猫为主的川西卧龙保护区就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横断山区,还有藏东类乌齐马鹿自然保护区和昌都芒康滇金丝猴保护区等。   青藏高原地区自然风光奇丽,具有许多特有的地质地貌类型,为保护这些自然遗迹而建立的保护区,对于一般旅游者来说,更显得魅力无穷。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的四川南坪九寨沟保护区。此外,距九寨沟不远的松潘黄龙石灰泉钙华地貌保护区、贡嘎山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青海卓尼莲花山保护区和云南中甸碧塔海保护区等,也各具特色,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青藏高原的自然保护区丰富多彩,涵盖着深邃的科学内容。在全球最高、自然环境最为独特多样的区域内所建立的各类保护区,几乎包括了我国境内所有的主要陆地生态系统,尤其高原特有的高寒草地、荒漠及湖泊湿地等生态系统与有关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奇异的自然景观相结合而放射出的异彩,为世界罕见。它们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高原自然界的原始“本底”,保存了许多珍稀濒危动植物,而且也为开展有关青藏高原的地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基地和天然实验室。
美丽的青藏高原(6张)  青藏高原的自然保护区,为在这一地区独特多样的生态环境中生存的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较为安全的繁衍场所。在青藏高原上,生活着大约210种野生哺*动物,占全国总种数的50%左右。在这些野生动物中国家一、二级保护种占有很**例,大熊猫、金丝猴、藏羚、野牦牛、藏野驴、 盘羊、雪豹、羚牛、白唇鹿、梅花鹿等著名动物都在其中。青藏高原地区有维管植物12000种以上,占全国总种数的40%左右,桫椤、巨柏、喜马拉雅长叶松、喜马拉雅红豆杉、长叶云杉、千果榄仁等珍稀濒危植物都在这一地区有分布或特产于此。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杜鹃花种类最为丰富的地区,有“杜鹃花王国”之誉。而这些珍稀动植物均是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   由于青藏高原地广人稀,人为干扰破坏相对较轻,大部分保护区自然生态系统保存完好,又由于高原自然生态系统较脆弱,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破坏,所以大多数采取封闭式的保护方式,禁止在保护区内进行非法或不合理的经营活动。对于一些已经开放旅游的森林公园和保护区,应提倡生态旅游,严格禁止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和动植物资源的旅游活动,正确处理好旅游与保护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