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独孤沛狂 给各位分享什么现象是介质故障导致的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数据库高手请进(数据库牛人)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数据库高手请进

这个也分很多情况,比如我有一个表a, 版本是oracle 10.2.0.5
SQL> select * from a;

ID NAME LOGO
---------- ---------- ----------
1 aaa aaa.jpg
2 aaa
3 bbb
4 ccc
5 bbb bbb.jpg
6 ddd ddd.jpg
用户a连接上来,执行update

SQL> update a set logo='abc' where id=1;

1 row updated.
用户b再连接起来,对同样一行执行update,会怎么样呢
SQL> update a set logo='bcd' where id=1;
会hang在这里。因为这时候,用户a已经锁定了id=1这一行, 在用户a的操作没有提交或者回滚之前,其他用户是不能更新这行的。
由用户b取消它的更新
SQL> update a set logo='bcd' where id=1;
update a set logo='bcd' where id=1
*
ERROR at line 1:
ORA-01013: user requested cancel of current operation
然后试试更新其他的行

SQL> update a set logo='bcd' where id=2;

1 row updated.
更新成功了。没有问题,因为id=2这行没有被锁定。

如果是读取会是什么样子呢。
在用户b中,查询id=1这一列

SQL> select * from a where id=1;

ID NAME LOGO
---------- ---------- ----------
1 aaa aaa.jpg
我们看到,虽然在用户a中,已经修改了这列,但是在用户b看来,并未改变,因为用户a还没有提交它的事务。
这就是数据库中有关事务和行锁定的基本原理

数据库系统中故障可以分为哪几类?

数据库高手请进

事务故障
系统故障
介质故障
一、事务故障
什么是事务故障
某个事务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未运行至正常终止点
事务故障的常见原因
输入数据有误
运算溢出
违反了某些完整性限制
某些应用程序出错
并行事务发生死锁
事务故障(续)
事务故障的恢复

事务故障的恢复:事务撤消(UND)
恢复程序要在不影响其它事务运行的情况下,强行回滚(RBACK)该事务,即清除该事务对数据库的所有修改,使得这个事务象根本没有启动过一样
二、系统故障
什么是系统故障
由于某种原因造成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突然停止,致使所有正在运行的事务都以非正常方式终止。
发生系统故障时,内存中数据库缓冲区的信息全部丢失,但存储在外部存储设备上的数据未受影响

系统故障(续)
系统故障的常见原因
操作系统或DBMS 代码错误
操作员操作失误
特定类型的硬件错误(如CPU 故障)
突然停电
系统故障(续)
系统故障的恢复
1. 清除尚未完成的事务对数据库的所有修改
如果DBMS 无法确定哪些事务已更新过数据库,则系统重新启动后,恢复程序要强行撤消(UND ) 所有未完成事务,使这些事务象没有运行过一样。

2. 将已完成事务提交的结果写入数据库
如果DBMS 无法确定哪些事务的提交结果尚未写入物理数据库,则系统重新启动后,恢复程序需要重做(RED ) 所有已提交的事务。
三、介质故障
什么是介质故障
硬件故障使存储在外存中的数据部分丢失或全部丢失
介质故障比前两类故障的可能性小得多,但破坏性最大。
介质故障(续)
介质故障的常见原因
硬件故障
磁盘损坏
磁头碰撞
操作系统的某种潜在错误
瞬时强磁场干扰
介质故障(续)
介质故障的恢复
装入 数据库发生介质故障前某个时刻的数据副本
重做自此时始的所有成功事务 ,将这些事务已提交的结果重新记入数据库
故障的种类小结
数据库系统中各类故障对数据库的影响
数据库本身被破坏 (介质故障)
数据库处于不一致状态
数据库中包含了未完成事务对数据库的修改(事务故障、系统故障)
数据库中丢失了已提交事务对数据库的修改(系统故障)

不同类型的故障应采用不同的恢复操作
故障的种类小结(续)
恢复操作的基本原理:简单
原理:利用 存储在系统其它地方的冗余数据 来重建 数据库中已经被破坏或已经不正确的那部分数据

恢复的实现技术:复杂
一般一个大型数据库产品,恢复子系统的代码要占全部代码的10% 以上

机械密封介质泄漏故障原因有哪些?

1.机械密封介质泄漏的故障原因
(1)静压试验时泄漏。机械密封在安装时由于不细心,往往会使密封端面被碰伤、变形、损坏,清理不净、夹有颗粒状杂质,或是由于定位螺钉松动、压盖没有压紧,机器、设备精度不够,使密封面没有完全贴合,都会造成介质泄漏。如果是轴套漏,则是轴套密封圈装配时未被压紧或压缩量不够或损坏。(2)周期性或阵发性泄漏。机械密封的转子组件周期性振动、轴向窜动量太大,都会造成泄漏。机械密封的密封面要有一定的比压,这样才能起到密封作用,这就要求机械密封的弹簧要有一定的压缩量,给密封端面一个推力,旋转起来使密封面产生密封所要求的比压。为了保证这一个比压,机械密封要求泵轴不能有太大的窜量,一般要保证在0.25mm以内。但在实际设计当中,由于设计的不合理,往往泵轴产生很大的窜量,对机械密封的使用是非常不利的。(3)机械密封的经常性泄漏。机械密封经常性泄漏的原因有很多方面。第一方面,由于密封端面**引起的经常性泄漏。第二方面,是辅助密封圈引起的经常性泄漏。第三方面,是弹簧**引起的泄漏。其他方面,还包括转子振动引起的泄漏,传动、紧定和止推零件质量不好或松动引起泄漏,机械密封辅助机构引起的泄漏,由于介质的问题引起的经常性泄漏等。(4)机械密封振动偏大。机械密封振动偏大,最终导致失去密封效果。但机械密封振动偏大的原因往往不仅仅是机械密封本身的原因,泵的其它零部件也是产生振动的根源,如泵轴设计不合理、加工的原因、轴承精度不够、联轴器的平行度差、径向力大等原因。
2.处理故障采取的措施
如果机械密封的零件出现故障,就需要更换零件或是提高零件的机械加工精度,提高机械密封本身的加工精度和泵体其他部件的加工精度对机械密封的效果非常有利。为了提高密封效果,对动静环的摩擦面的光洁度和不平度要求较高。动静环的摩擦面的宽度不大,一般在2~7毫米之间。

引起微机系统故障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常见故障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即硬故障和软故障。

硬故障是指电脑硬件系统因使用不当或硬件物理损坏所造成的故障。比如,主机无电源显示、显示器无显示、主机喇叭鸣响报错且无法使用、显示器提示出错信息但无法进入系统等。
硬故障又可分为“真”故障和“假”故障两种。

所谓“真”故障是指各种板卡、外设等出现电气故障或机械故障,属于硬件物理损坏。“真”故障会导致发生故障的板卡或外设功能丧失,甚至整机瘫痪,如果不及时排除,还可能会导致相关部件的损坏。造成“真”故障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外界环境、操作不当、硬件自然老化或产品质量低劣等引起。

所谓“假”故障主要是指电脑的主机部件和外设均完好无损,但由于用户使用不当、自然形成的接触**、CMOS设置错误、负荷太大、电源的功率不足、CPU超频使用等原因所导致的整机不能正常运行或部分功能丧失的故障。“假”故障一般与硬件安装、设置不当或外界环境等因素有关。
无论是“真”故障还是“假”故障,我们只要了解各种配件的特性及常见故障的性质,就能比较容易地找出故障的起因,然后将其迅速排除。

软故障是指因软件运行出错所产生的故障。引起软故障的主要原因有:
(1)系统配置不当,未安装驱动程序或驱动程序之间产生冲突;
(2)内存管理设置错误,如内存管理冲突、内存管理顺序混乱、内存不够等;
(3)**感染,如OVE和DBF等数据文件打不开、屏幕显示出现异常、运行速度变慢、硬盘不能正常使用、打印机无法工作等;
(4)CMOS参数设置不当;
(5)软、硬件不兼容;
(6)软件的安装、设置、调试、使用和维护不当等。

实践表明,大部分电脑故障多为软件故障或假故障,比如Windows初始画面出现后的故障大部分是由软件引起。因此,在未确定是硬件真故障前最好不要大动干戈,匆忙将整机拆卸维修或盲目送回商家检修。

1. 检修电脑时的注意事项如下:事先断电!
(1)切勿带电拆装任何零部件,要随时留心静电;
(2)备妥工具和替换部件,还要准备一个小空盒,以便放螺钉、弹簧等一些小物件;
(3)清楚检修过程中每个操作步骤的目的、危害和挽救方法;
(4)保持维修环境的干净、整洁,注意对电场和磁场的屏蔽;
(5)维修场地应有良好的供电系统,电压要稳定;
(6)加电前,要将各部件充分固定,严格认真检查各种芯片、控制卡和信号线是否安装正确,确认后方能开机,开机后要注意防震。

2. 识别故障的几条原则
(1)要充分了解情况。要详细了解故障机的工作性质及所用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了解故障机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了解故障机的配置情况和工作要求;了解系统近期发生的变化,如移动、安装软件、卸载软件等;了解诱发故障的直接或间接原因与当时的现象。

(2)要掌握处理原则。原则可以概括为先静后动,先假后真,先外后内,先软后硬。先静后动是指遇到电脑故障,不要急于动手,应先分析、判断导致故障的原因,然后再动手处理;先假后真是指先假定故障是由操作系统出错、应用程序出错、操作过程不当、连线不可靠等引起,在逐一排除以上假定后,再去考虑真故障;先外后内是指应先检查机箱外部,然后再考虑打开机箱,即使必须打开机箱时,也不要盲目拆卸部件;先软后硬是指应先分析是否存在软故障,再去考虑硬故障。

(3)要注意表面现象。应尽量通过识别文本、图像和声音信号等线索找到所提示的潜在故障点。
(4)运用已知的知识或经验,将问题或故障分类,寻找方法和对策。
(5)做好安全措施和故障记录。在拆机检修的时候千万要切断电源,也要预防静电。待维修完成后,应记录故障信息和排除方法,这有助于积累维护和维修经验。

3.处理故障
处理故障的一般思路是:
(1)熟悉常见故障的起因。比如,电脑使用过程中经常有不正常的死机和退出现象,一般应先用杀毒软件查杀**,因为此类故障绝大部分是由**所致。
(2)检查是否人为假故障。遇到任何故障先重新开机启动一下电脑,看故障是否真的存在。操作人员疏忽大意或应用水平不高,操作者对于电脑的某些设置或特性不熟悉是造成假故障的主要原因。

常见的假故障有:供电电压太低、电源未接通、数据线接头脱落或接触**、设备设置或调整不当(彩显在刚开始使用时,一般都需要调整场幅等)、对硬件设备或软件系统的新特性不了解、对基本操作的细节不了解(比如,U盘和软盘的写保护)、对硬件设备的软件环境不了解或设置不当、硬件驱动程序的安装不完善或版本太低、硬盘上的垃圾文件太多、操作系统非正版等。这些都能造成某些设备不能正常工作,但常被误认为硬件有问题。

(3)注意从可听、可视的线索中找出潜在故障。可听的线索主要有风扇速度、软光驱读盘声、显示器或电源内部的异常声、自检警示音等;可视的线索主要有风扇转度、指示灯、电缆是否破裂或绝缘层是否良好、松动或丢失的螺钉、可能掉进电路中的物件和文字提示信息等。
(4)注意检查系统设置情况。CMOS参数设置、动态链接库(DLL)文件、常驻内存程序 (TSR)或虚拟设备驱动程序(VXD)的不当设置,都能引起系统出错。
(5)其他方面。要充分查杀计算机**、查看资源是否冲突、观察硬件接口插接是否正确等。

4. 故障检测的常用方法
目前微机系统硬故障的维修,主要是指板卡级的维修。也就是说,只要找出有故障的板卡,更换成好的板卡,就可以排除微机系统的硬故障。因此在通常情况下,微机系统硬故障的维修重点就在于故障的定位,只要发现故障点,更换成好的部件,就可以排除硬故障。
下面介绍几种微机故障定位法。

(1)直接观察法。直接观察法是微机硬故障维修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通过看、听、摸、闻等方式检查比较典型或比较明显的故障。着重查找电路板是否有过热、火花、烧焦、变形等现象;是否有插头松动、电缆损坏、断线或碰线、声音异常、短路等现象;检查各种连接线是否接好、供电电压是否正常、有关插头是否松动等等。

(2)替换法。替换法是把相同的插件或器件互相交换,观察故障变化的情况,帮助判断、寻找故障原因的一种方法。一台电脑出现故障后,用另一台工作正常的电脑的部件加以替换,可以十分准确、迅速地查找到故障部件。在进行部件替换前,应首先检查故障机器的各工作电压是否正常,各部件界面是否有短路现象,只有在确认这两点都正常后,才能进行部件的替换。否则,当好部件换到坏的机器上时,有可能造成好部件的损坏。

常见的电脑故障大致分为:启动时黑屏、自检出错、 硬盘引导失败、无法进入操作系统、驱动器、板卡、外设和应用软件等几大类。下面分别介绍这些故障的分析和处理方法。

1. 启动时黑屏故障的分析和处理
电脑启动时出现黑屏,是一种常见的电脑故障,其特征是:开机后屏幕上无任何显示,俗称“点不亮”且对新、旧电脑都时有发生。
导致黑屏的原因很多,但绝大多数都是硬件故障所引起,比如主板的BIOS芯片损坏或接触**、电源损坏、内存条损坏、CPU损坏或接触**、超额过度等等都有可能导致启动黑屏。

启动时黑屏故障的一般检查方法为:
(1)检查是否“假”黑屏。假黑屏是指主机或显示器电源插头未插好、电源开关未打开、显示器与主机上的显卡数据连线未连接好、连接插头有松动等。当出现启动黑屏时,首先要认真检查是否存在以上现象。
(2)检查主机电源是否工作。只需用手移到主机机箱背部的开关电源的出风口,感觉是否有风吹出,如果无风则表明是电源故障。同样,从主机面板上的电源指示灯、硬盘指示灯和开机瞬间键盘的3个指示灯的状态都可初步判断电源是否正常。如果电源不正常或主板不加电,显示器便接收不到数据信号。

(3)观察在黑屏的同时其它部分是否工作正常。比如,启动时驱动器是否有自检的过程、喇叭是否有正常启动时的鸣响声等。如果其它部分工作正常,可检查显示器是否加电,显示器的亮度调节电位器是否关到了最小等等。甚至还可以通过替换法用一台好的显示器接在主机上进行测试。
(4)打开机箱检查显卡是否已正确安装,且与主板插槽是否接触良好。若因显卡没插好而导致黑屏,计算机在开机自检时会有一长二短的声音提示(对于Award BIOS)。这时可拔出后重新安装,如果确认安装正确,可以取下显卡用酒精棉球擦一下插脚或者换一个插槽安装,如果还不行,可以换一块好的显卡重新测试。

数据库运行中可能产生的故障有哪几类?哪些故障影响事务的正常执行?哪些破坏数据库数据?

在我上的“数据库系统实现”课程中是分为一下四类:

错误数据输入

介质故障

灾难性故障

系统故障

但是有些书上给出的是:

一、事务内部的故障; 二、系统故障; 三、介质故障; 四、计算机**;五、用户操作错误

这个很难说谁的匪类对错,比如计算机**,这个可以算作系统故障,错误数据输入可以分为事务内部和用户操作

按照我自己课程的分类,错误数据输入和系统故障是影响事物正常执行的,而介质故障和灾难性故障是破坏数据库数据的

具体要看你们用什么教材,毕竟不是我判卷:)

数据库系统中故障可以分为哪几类?

事务故障
系统故障
介质故障
一、事务故障
什么是事务故障
某个事务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未运行至正常终止点
事务故障的常见原因
输入数据有误
运算溢出
违反了某些完整性限制
某些应用程序出错
并行事务发生死锁
事务故障(续)
事务故障的恢复

事务故障的恢复:事务撤消(UND)
恢复程序要在不影响其它事务运行的情况下,强行回滚(RBACK)该事务,即清除该事务对数据库的所有修改,使得这个事务象根本没有启动过一样
二、系统故障
什么是系统故障
由于某种原因造成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突然停止,致使所有正在运行的事务都以非正常方式终止。
发生系统故障时,内存中数据库缓冲区的信息全部丢失,但存储在外部存储设备上的数据未受影响

系统故障(续)
系统故障的常见原因
操作系统或DBMS 代码错误
操作员操作失误
特定类型的硬件错误(如CPU 故障)
突然停电
系统故障(续)
系统故障的恢复
1. 清除尚未完成的事务对数据库的所有修改
如果DBMS 无法确定哪些事务已更新过数据库,则系统重新启动后,恢复程序要强行撤消(UND ) 所有未完成事务,使这些事务象没有运行过一样。

2. 将已完成事务提交的结果写入数据库
如果DBMS 无法确定哪些事务的提交结果尚未写入物理数据库,则系统重新启动后,恢复程序需要重做(RED ) 所有已提交的事务。
三、介质故障
什么是介质故障
硬件故障使存储在外存中的数据部分丢失或全部丢失
介质故障比前两类故障的可能性小得多,但破坏性最大。
介质故障(续)
介质故障的常见原因
硬件故障
磁盘损坏
磁头碰撞
操作系统的某种潜在错误
瞬时强磁场干扰
介质故障(续)
介质故障的恢复
装入 数据库发生介质故障前某个时刻的数据副本
重做自此时始的所有成功事务 ,将这些事务已提交的结果重新记入数据库
故障的种类小结
数据库系统中各类故障对数据库的影响
数据库本身被破坏 (介质故障)
数据库处于不一致状态
数据库中包含了未完成事务对数据库的修改(事务故障、系统故障)
数据库中丢失了已提交事务对数据库的修改(系统故障)

不同类型的故障应采用不同的恢复操作
故障的种类小结(续)
恢复操作的基本原理:简单
原理:利用 存储在系统其它地方的冗余数据 来重建 数据库中已经被破坏或已经不正确的那部分数据

恢复的实现技术:复杂
一般一个大型数据库产品,恢复子系统的代码要占全部代码的10%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