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柳元蕾 给各位分享脱水的分类标准为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何谓脱水?分为哪几个类型(脱水的定义和分类)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何谓脱水?分为哪几个类型

脱水指人体由于病变,消耗大量水分,而不能即时补充,造成新陈代谢障碍的一种症状,严重时会造成虚脱,甚至有生命危险,需要依靠输液补充体液。细胞外液减少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根据其伴有的血钠或渗透压的变化,脱水又分为低渗性脱水即细胞外液减少合并低血钠;高渗性脱水即细胞外液减少合并高血钠;等渗性脱水即细胞外液减少而血钠正常。

临床上最常见的缺水类型是什么其病理特点是什么?

何谓脱水?分为哪几个类型

临床上最常见的脱水类型是_等渗性脱水。

体内水分和盐类等比例丢失,称为等渗性脱水,又称混合性脱水。其病理特点是:

血浆渗透压保持不变;

水的丧失比钠盐稍多一些。

等渗性脱水发生原因

等渗性脱水是疾病过程中等渗性液体大量丧失而引起的,多见于急性肠炎及大面积烧伤等疾病。

急性肠炎时,由于肠液分泌增多,吸收障碍和严重的腹泻;大面积烧伤时,体表失去皮肤遮盖,使大量浆液从创面流出等。

上述这些病变,均可使体内的水和盐大量丧失而引起等渗性脱水。

什么叫做脱水,根据失水和失钠的比例,脱水可分为哪几种情况

脱水反应指有机化合物分子在脱水剂(如***)作用下,有水分子析出的反应过程。但通常不包括由水合晶体或其他水合物中脱除水分子的过程。脱水可在加热作用下进行,也可在与脱水剂反应下进行;可以发生在化合物分子内部,即分子内脱水,也可以发生在同一化合物的两个分子之间,即分子间脱水。

脱水性是***的性质,而非稀硫酸的性质,即***有脱水性且脱水性很强。

脱水性是***的化学特性,物质被***脱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反应时,***按水分子中氢氧**数的比(2∶1)夺取被脱水物中的氢**和氧**。

蔗糖、木屑、纸屑和棉花等物质中的有机物,被脱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碳化),并会产生二**硫,故实验一定要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进行,否则有一定危险。

反应过程分两步,先是蔗糖在***作用下脱水,每个蔗糖分子生成十二个碳**,脱去十一个水分子(试验后蔗糖会变黑,黑的的就是碳颗粒):C12H22O11==H2SO4(浓)==12C+11H2O;

第二步,脱水反应产生的大量热让***和碳发生反应:

C+2H2SO4(浓)=加热=CO2↑+2SO2↑+2H2O。

利用脱水性,能够催化一些有机反应。

乙烯实验室制法(***作催化剂,脱水剂)

CH3CH2OH=***170℃=H2O + CH2=CH2 ↑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人脱水是因为什么引起的?

1.高渗性脱水的原因:(1)摄入水分不足,如长期禁食、食管癌致吞咽困难、重危患者的给水不足、昏迷等。(2)水分丧失过多,,例如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暴露疗法、气管切开术后等。(3)利用高渗性溶液引起渗透性利尿等。
2.低渗性脱水的原因:(1)胃肠道消化液持续性丢失,如反复呕吐、长期胃肠减压引流或慢性肠梗阻,以致大量钠随消化液而排出;(2)大创面的慢性渗液;(3)应用排钠利尿剂如氯噻酮、依他尼酸等时,未注意补给适量的钠盐,以致体内缺钠程度多于缺水;(4)等渗性脱水治疗时补充水份过多。
3.等渗性脱水的原因:(1)消化液的急性丧失,如肠瘘、大量呕吐等。(2)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如腹腔内或腹膜后感染、肠梗阻、烧伤等。

如何确定儿童的补液类别和速度

答:确定补液的种类根据脱水的性质而定(定性)。一般情况下是低渗脱水补等张~2/3张含钠液,如2:1液或4:3:2液;等渗脱水补2/3张~1/2张含钠液.如4:3:2或2:3:1液;高渗脱水补1/3张~1/5张含钠液,如1:2或1:4液。当临床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可先按等渗脱水处理,同时应测血钠、钾、氯含量,以确定脱水性质,指导补液a补充继续损失量一般用1/3张~1/2张含钠液。生理需要量用1/4张~1/5张含钠液补充。
  如何确定患儿的补液速度?
  答:补液的速度取决于脱水的程度,原则上先快后慢。累积损失量应在8—12小时内补足,滴速约为每小时8~lOml/kg。重度脱水或有周围循环衰竭者应首先静脉推注或静脉快速滴入2:1等张含钠液20ml/kg,总量不超过300ml,于30~60分钟内静脉输入,以扩充血容量,改善血循环和肾功能。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则在补充累计损失量以后的12—16小时内均匀滴入,滴速为每小时5ml/kg。
  在实际补液过程中,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治疗效果,随时进行调整。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