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苗俊香 给各位分享车内货物检测标准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有人知道汽车VOC国际标准吗?(汽车voc国家标准)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有人知道汽车VOC国际标准吗?
所谓的VOC,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英文缩写。
美国ASTM d3960-98标准将VOC定义为任何能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美国联邦环保署(EPA)的定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除CO、CO2、碳酸、金属碳化物、金属碳酸盐和碳酸铵外,任何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碳化合物。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定义为,熔点低于室温而沸点在50-260℃之间的挥环保意义上的定义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一般可以将可挥发性物质分为两类,普通意义上的VOC只说明什么是挥发性有机物,或者是在什么条件下是挥发性有机物,而环保意义上的VOC是会产生危害的那一类挥发性有机物,即对人体或者生物的健康产生危害的可挥发性物质。
比较常见的易挥发有机物主要有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TVOC(6-16个碳的烷烃)、酮类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易挥发和亲油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鞋类、玩具、油漆和油墨、粘合剂、化妆品、室内和汽车装饰材料等工业领域。VOC对人体健康有巨大影响,会伤害人的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记忆力减退等严重后果,甚至可能致癌。
汽车行业VOC
很多车主都有这样的感受,新车购买后一段时间里车内都有刺鼻的气味,许多车主不以为然,然而一种“****”正在威胁车主的健康,那就是VOC,对人体健康有巨大影响。当居室中的VOC达到一定浓度时,短时间内人们会感到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时会出现抽搐、昏迷,并会伤害到人的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记忆力减退等严重后果。
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很多汽车厂商通过使用劣质内饰材料降低生产成本,随之带来的是车内VOC的增加。VOC对于人体健康有着重大影响,由于VOC本身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已经被社会喻为人类的“****”。目前,如何降低和消除车内的VOC已成为了汽车行业新的发展目标,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目前国内及欧、美、日均没有汽车车内空气质量的国家标准、法规。但有资料表明,国外主要汽车公司对于车内空气质量的控制,主要通过对配套零部件的管控来实现的。例如:有的日本汽车生产厂就有企业内部规定,从原材料环节控制车内异味的产生,在新车定型时还有专人针对“车内味道”进行感官评判。
欧盟制定了《有关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与限制制度》(67/548/EEC)对汽车相关材料做了部分规定。
德国环保机构与汽车制造公司协调制定了车内环境空气污染控制的条例,使得车内各种有害气体含量有了限制,如甲醛的浓度不得超过0.08ppm。奥迪汽车制造厂专门成立了车内气味评测小组,进行气味控制,甚至将环保当作自己产品的新卖点。丰田、大众、通用、日产、长安集团等参加了《车内空气污染物测量方法》标准编制组。大众、丰田、日产、长安、神龙、上汽等企业已经建立了环境采样舱。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7年12月7日发布了HJ/T400-2007《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2008年3月1日实施,2008年3月29日制订限值标准组启动。国内主机厂奇瑞、吉利、长城等企业已经全面启动车内污染空气的调查。目前大多企业都在进行整车环境舱采样以及对材料零部件VOC开始管控。
车内VOC主要来源于汽车内地毯、仪表板塑料件、车顶毡、座椅以及其他装饰用胶水。汽车使用的塑料、橡胶部件、织物、油漆材料、保温材料、粘合剂等材料中含有有机溶剂、添加剂以及助剂等释放到车内,也会造成汽车内部VOC值增加。由于其车内空间较小、密封性好,因此汽车内超标VOC对人体的影响要比房间内超标VOC对人体的危害程度更大。下表即车内产生VOC主要来源以及含量表。
汽车VOC相关法规
俄罗斯最早在1999年就制定并实施了P51206-98号《车辆车内污染物评价标准及方法》的国家标准,以防止汽车驾驶室(车舱)的空气被污染。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于2002年9月也制订了VDA 278的测试方法标准。
日本汽车工业协会(JAMA)于2005年发布了《小轿车车内空气污染治理指南》,该指南以自主行动计划的形式发布,希望日本主要汽车公司在2005年以后新生产的汽车中减少车内空气污染,该指南同时也发布JAMA建议的测试方法并于2007年3月制订了JASO M902:2007的测试方法标准。
韩国建设部在2007年底颁布了《新规制作汽车的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标准》,该管理标准规定了新生产车的挥发性污染物排放检测方法和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于2007年6月发布交通车辆检测标准ISO 16000-26,目前该标准方法还是修改意见稿,其检测限值未规定。
中国最早是在2003年开始关注汽车内VOC含量对人体的影响,随后2008年国家环保部于2008年3月实施了HJ/T 400-2007的整车测试方法标准。在2011年国家环保部与国家质检总局又联合发布《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GB/T 27630-2011,此指南对整车VOC检测值进行了限定,限定值如下表所示:
汽车VOC主要测试方法
针对汽车VOC含量测试,主要从整车VOC、总成(车内零部件)VOC以及材料VOC。下面将分别讲一下对应的测试方法。
整车VOC含量测试方法:
不同车系相应不同的测试标准,包括德国PV3938标准、日本《车内VOC试验方法》、俄罗斯GOST R51206-2004标准以及国内《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试方法》即HJ/T 400-2007测试标准,具体测试条件如下:
PV3938测试标准:测试条件:23oC、50% RH;测试方法:静态测试;采样方法:使用红外灯同时照射车内不同部位使其表面温度达到65oC,封闭一定时间后采集车内空气样品。
《车内VOC试验方法》:测试条件:23oC、50% RH;测试方法:半动态测试;温度调整到40oC,保持4.5h后使用DNPH采样管采集车内空气30min后测定甲醛;采样结束后启动汽车发动机,使其空调正常工作,测定VOC。
GOST R51206-2004标准:测试条件:23oC、50% RH;测试方法:动态测试;模式一:以速度50公里/小时匀速行驶行,行驶速度稳定20分钟后测试;模式二:以制造厂家规定的最小稳定转速空转20分钟后测试。
HJ/T 400-2007测试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7年12月7日发布,2008年3月1日实施。标准规定了测量机动车乘员舱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的采样点设置、采样环境条件技术要求、采样方法和设备、相应的测量方法和设备、数据处理、质量保证等内容。
环境温度:25.0±1.0 oC相对湿度:50 ±10%。测试方法:1、受检车辆放入符合规定的车辆测试环境中;2、新车应为合格下线28d±5d并要求内部表面无覆盖物;3、车窗、门打开,静止放置时间不小于6h;4、准备期间车辆测试条件应符合规定,安装好采样装置;5、关闭所有门窗,受检车辆保持封闭状态16h,开始进行采集。
对于不同有机挥发物质,设定的限定值如下表所示:
零部件(总成)VOC 含量测试方法:
测试标准:VDA 276
测试方法:平衡浓度排放气体
材料VOC含量测试方法:
美系,欧系以及日系主机厂对VOC测试的要求
目前对于汽车整车VOC含量的测试标准主要有美系、欧系以及日系三种,分别对应的是顶空方法(HS-GC/MS)、热脱附法(TD-GC/MS)以及袋子法(Bag-TD-GC/MS)。下面将分别介绍并对比三种VOC含量测试的差异:
1、美系—顶空标准(HS-GC/MS)
美系顶空法测试标准的主要装置图以及原理图如上图所示。顶空加热样品到120 oC;转移样品挥发出来的物质到GCMS;以样品峰面积与空气峰面积之间的比较作为样品挥发量的评估;通过质谱库检索样品挥发出来的是什么物质;评估这些挥发物质对人的影响风险。
2、欧系—热吸附标准(TD-GC/MS)
欧系热脱附法的主要装置以及原理图如上图所示。将小质量样品放在玻璃解析管中加热,释放出的挥发性物质随着惰性气体通过热解析仪被冷阱吸附;加热结束后,冷阱被迅速加热到280 oC,解析出来的挥发性有机物直接进入气质联用仪测试。
安全检查的主要方法有几种
安全生产检查的主要方法:\x0d\x0a\x0d\x0a1.常规检查\x0d\x0a常规检查是常见的一种检查方法。通常是由安全管理人员作为检查工作的主体,到作业场所的现场,通过感观或辅助一定的简单工具、仪表等,对作业人员的行为、作业场所的环境条件、生产设备设施等进行的定性检查。安全检查人员通过这一手段,及时发现现场存在的不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纠正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常规检查完全依靠安全检查人员的经验和能力,检查的结果直接受安全检查人员个人素质的影响。因此,对安全检查人员个人素质的要求较高。\x0d\x0a2.安全检查表法\x0d\x0a为使检查工作更加规范,将个人的行为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减少到最小,常采用安全检查表法。\x0d\x0a安全检查表(SCL)是事先把系统加以剖析,列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确定检查项目,并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这种表就叫做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是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制止违章行为的一个有力工具。\x0d\x0a安全检查表应列举需查明的所有可能会导致事故的不安全因素。每个检查表均需注明检查时间、检查者、直接负责人等,以便分清责任。安全检查表的设计应做到系统、全面,检查项目应明确。\x0d\x0a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主要依据:\x0d\x0a(1)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x0d\x0a(2)国内外事故案例及本单位在安全管理及生产中的有关经验。\x0d\x0a(3)通过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都是安全检查表的内容。\x0d\x0a(4)新知识、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新法规和新标准。\x0d\x0a3.仪器检查法\x0d\x0a机器、设备内部的**及作业环境条件的真实信息或定量数据,只能通过仪器检查法来进行定量化的检验与测量,才能发现不安全隐患,从而为后续整改提供信息。因此,必要时需要实施仪器检查。由于被检查的对象不同,检查所用的仪器和手段也不同。
汽车内饰需通过什么测试?那个测试叫什么?
汽车内饰检测,包括四个方面:
1、雾化测试。
汽车内装饰材料等,被阳光照射后容易挥发,挥发气体在汽车窗户或挡风玻璃上凝结,造成视线**,会影响驾驶者的视线和行车安全;还有些挥发物质会对人体有害,影响驾乘者的身体健康。为了合理控制挥发性物质的产生,对用于汽车内饰的材料进行雾化试验是十分必要的。
2、气味测试。
气味是挥发性物质**人体的鼻腔嗅觉神经而在中枢神经中引起的一种感觉,其能直观反应汽车内饰件的优劣,基于人嗅觉感官和舒适度的主观评价。现在各大主机厂均有自己的气味检测方法和标准。
3、甲醛含量测试。
甲醛是一种很强的聚合剂,但甲醛有较强的毒性对人体危害很大。而由于甲醛的广泛使用,因此甲醛很早就已被列入有害物质并在各行业都有管控。
4、VOC测试。
车内VOC的主要来源是车内的各种零部件(如座椅、地毯等),故严格、全面地管控车内零部件或者材料的VOC散发才能有效降低车内环境的VOC含量。
请问汽车检测的标准有哪些?
41、车轮动平衡机的平衡重也称配重,通常有卡夹式和粘帖式两种类型 42、制动跑偏:1)现象:汽车行车制动时,车辆行驶方向发生偏斜;汽车紧急制动时,车辆出现扎头或甩尾现象。2)原因:(1)左右车轮制动蹄摩擦片材料不一或新旧程度不一(2)左请问汽车检测的标准有哪些?
汽车内VOC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袋式法和箱式法
危险品运输车辆的安全装置检查包括哪些项目?
1、危险品运输车辆二级维护不超过3个月;
2、道路货物专用运输车辆二级维护周期不超过4个月(一级车4个月,二、**车3个月)。
3、危险品货物运输车辆必须在已备案的危险品运输车辆维修企业进行二级维护。
落实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六查验”制度:
1、查验车辆的危险货物运输资质**、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的危险货物运输从业资质**;
2、查验车辆及罐体与行驶证照片是否一致、罐体是否有渗漏、漆面是否完好;
3、查验危险货物运输警示灯具是否符合要求,其安装是否规范;
4、查验安全告示牌及警示标志;
5、查验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是否为定点专业生产企业生产,并在检验合格的有效期内;
6、查验车辆灭火器具的配备是否有效、轮胎胎纹是否符合安全行车要求等等。
车辆年检的项目及达到的数值是多少?
持小型车驾照的车主,车辆6年内每两年验车一次,6至15年每年验车一次,15年以上海半年验车一次,具体时间要注意行驶证上的新车上牌时间。
车主要按时年检不可后延:“否则一旦在道路上被执法的交警查到,要被处罚。”此外,在保险合同中,未及时年检的车,视为不合格车辆,一旦出险是不赔的。
年检前先处理违法曝光,有关违章曝光及交通事故应全部处理完毕。有事故未处理完的,找属地交警大队事故组。
需要提醒的是,在曝光点接受处理后,须持开出的行政处罚单,在15天内去银行缴纳罚款,否则将会产生进一步的法律后果,会被按照每天3%加处罚款。
只有拿到银行缴纳完罚款的凭证,才能到检验站来检车,否则,还是不能接受年检。
事先备齐各项材料
对于即将做年检的车,建议事先去4S店做一下常规保养或检测,及时更换有问题的部件。
正式到检测站年检时,事先备齐以下材料:行驶证和***、交强险保单第三联、250元相关检查费用。
年检流程共三步
外观检测包括车辆号牌、车辆类型、厂牌型号、车身颜色、发动机号、VIN代码、车架号、主要特征参数等。其次检验车身外观:对保险杠、后视镜、下视镜、车窗玻璃、漆面等细节,一一检查;还包括对发动机舱、驾驶室、发动机运转状况、灯光信号及客车内部和车轮等的细查:
上线检测依次检查车辆各机械系统的性能,包括尾气、制动、底盘、侧滑、喇叭、速度、车灯等。如有个别项目检测不合格,车辆就要被“打回”,进行维修调试后,重新检验,所有项目合格,才能通过。
总检审核检验全部合格车辆出线后,车主就可领取机动车定期检查表。其间,工作人员会通过车管所网络,核对发动机号、***等信息是否涉嫌被盗抢车辆,若没有问题,年检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