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唐依岳 给各位分享小学算术方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最全小学数学公式归纳?(最全小学数学公式归纳图)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最全小学数学公式归纳?
一、小学一年级数学公式:
(一)小学数学加减运算公式
加数 + 加数 = 和(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被减数 – 减数 = 差。
和 = 加数 + 加数 差 = 被减数 – 减数。
和 – 加数 = 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 – 差 = 减数。
另一个加数 = 和 – 加数 减数= 被减数 – 差。
差 + 减数 = 被减数。
被减数 = 差 + 减数。
求大数比小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求小数比大数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大数=小数+多出来的数小数=大数—多出来的数多出来的数=大数—小数。
在“”下面就是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在“”上面就是求部分,用减法(-)计算。
(三)时针与分针(时针短,分针长)
1时=60分
60分=1时
1刻=15分。
分针指着12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
分针指着6是半时,时针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
(四)元角分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五)图文应用题
先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确定用加法或减法计算,最后记得要写答。
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求还有、还剩、剩下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二、小学二年级数学公式
(一)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除数×商+余数=被除数.比
(二)四则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三)四则混合运算
在四则运算中,加法和减法称为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称为第二级运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一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再做第一级运算。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四)小学数学减法的基本性质
a-(b+c)=a-b-c
a-b-c=a-(b+c)
三、小学三年级数学公式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周长:围成一个封闭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周长
正方形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周长 或 边长*4=周长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相等,四个直角
长方形周长:长+长+宽+宽=周长 (长+宽)*2=周长
长方形的特点:对边平行且相等 四个直角
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平行且相等 容易变形 没有直角且对角相等
四、小学4~6年级数学公式
(一)正方形面积(周长C、面积S、边长a)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二)正方体体积(体积V 、棱长a)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三)长方形面积(周长C、面积S、边长a)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四)长方体体积(体积V 、棱长a、长a、宽b、高h)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五)三角形(面积s、底a、高h)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六)平行四边形(面积s、底a、高h)
面积=底×高
s=ah
(七)梯形(面积s、上底a、底b、高h)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八)圆形(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九)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十)小学数学相遇问题的公式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十一)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十二)小学数学算术方面公式
1.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2.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3.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4.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5.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6.真分数:分子**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7.假分数:分子**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100以内算术方法?
100以内的算术方法,100以内的算术方法,这时也是小学一年级二年级的学生学的,所以说这是初级的小学基础知识,必须在在算100以内的加减法,所以说100以内的算术方法基本上就是。那一年级二年级的来说就是加法和减法。比方说20+30=5030+50=80.70+30=100.
小学数学高效方法,加减法心算速算技巧?
方法/步骤加法心算**再凑整数加法;比如;8+5=13,先把“5”**成“2”和“3”;那么就是8+2+3=10;比如;77+8=85,先把“8”**成“3”和“5”;那么就是77+3+5=85;变整数再减去比如,26+18=44,把“18”变成“20-2”,那么就是26+20-2=44;比如;387+983=1370,把“983”变成“1000-17”,那么就是387+1000-17=1370;错位数相加比如,个位加十位得数是个位的;51+15=66;这样算:5+1得6;1+5得6;两**拼72+27=99;这样算:7+2得9;2+7得9;两9合拼63+36=99;这样算:6+3得9;3+6得9;两9合拼52+25=77;这样算:5+2得7;2+5得7;两7合拼比如,个位加十位得数是十位的;78+87=165;这样算:7+8=15,再把“15”两个数字“1”和“5”相加得6,把这个“6”放在“15”的中间,得出“165”;67+76=143,这样算:6+7=13,再把“13”两个数字“1”和“3”相加得4,把这个“4”放在“13”的中间,得出“143”;减法心算减凑整数再加上比如;52-7=45,这样算:把“7”变成“10-3”;那么,52-10+3=45;错位数相减十位数与个位数相减得差再乘以9比如;83-38=45;这样算,8-3=5,5X9=45;比如;97-79=18,这样算,9-7=2,2X9=18;如此类推。多位数连续相减比如,387-50-42-31=264;先算容易的,387-50=337,然后,再把42与31再加得73;然后,337-73,可以变成337-80+7=264。十以内的加减法1 先易后难 家长可以将生活融入到孩子的数学学习中,例如去超市买糖果,让孩子一边数一边挑选,然后每次给他的时候都要问他还剩多少颗。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在生活中不知不觉的接触数学并学习数学,可以提高孩子对数学的兴趣,而且也能够帮助孩子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2 运用分解技巧 从分解组合开始教孩子,一边分,一边用语言表述,一定要用嘴巴说出来,能说出来的孩子,表示她自己真的掌握了。从5以内的开始。先从分解2开始。每次分开后表述完,要记得在合起来。3 大数记心里,小数上下加减 加法:大数记心里,小数往上数,如4+2= 把4记在心里,往上数两个数,5、6, 之后得出结果4+2=6 减法:大数记在心里,小数往下数,如6-3= 把6记在心里,往下数三个数,5、4、3, 之后得出结果6-3=3 家长需配合每日为宝贝出30道10以内加减法,提升幼儿的算术能力,注意不要让孩子数指头,养成习惯不好改,培养心算能力。4 需要幼儿掌握的一些识记的东西第一个需要识记的是:10加几就等于10几,例如:10+1=11 10+2=12,一直加到9,第二个需要识记的就是1+1=2 2+2=4 3+3=6 4+4=8 5+5=10 6+6=12 7+7=14 8+8=16 9+9=18 10+10=20,这样记住了以后,进行20以外的加减法运算,对孩子来说,就不会很难学; 5 巩固成果 家长要经常给孩子出题目,只要有空闲时间就提问,而且问的时候语速要快,要给孩子一种紧迫感,这样可以锻炼孩子思维的效率,而且多次练习能够让孩子的思维能力不断增强,从而提高算术能力。如果家长在问的时候孩子能够快速的答出来,家长需要对孩子进行表扬,例如“真棒!”,“真厉害!”这些话语,会激发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有一定的成就感,对数学算术产生兴趣,认为学习数学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6 辅导技巧要想提高幼儿数学加减法能力,一定要让孩子对十以内的加减法熟练,最好要达到脱口而出的效果,作为家长一定要有新,总结方法,把方法教给孩子,让孩子更快地掌握。
有什么办法能让孩子学算术更简单?
孩子原本不需要为学习而苦恼,凡是因为学习感到痛苦的孩子,都因为他遇到了不正确的引导。只要观念和方法改一改,孩子的学习就可以变得轻松愉快。 ——摘自《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继续阅读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今天选择其中一篇《开“小卖部”》来做读书笔记,它讲述了尹老师和女儿圆圆玩“开小卖部”,通过这个游戏教孩子学加减乘除,促进孩子的数**算能力。从圆圆4岁一直玩到她上小学二三年级,期间她读完二年级直接上四年级,数学成绩一直是班级里最好,和这个游戏带给她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有很大关系,让她学数学很轻松。当我翻到这一页的时候,不禁觉得和尹老师很有缘分,就在前几天我和4岁女儿琳琳也玩了买买东西的游戏,形式差不多,意在给予孩子数学启蒙,培养数学思维。这个游戏最开始是琳琳在暑假期间和姥姥姥爷玩的,妈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加减内容,让孩子能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数**算。书中提到圆圆在4岁左右,可以心算五百以内的加减法,基本上都是通过“开小卖部”学来的。这让我看到孩子的学习潜力是无限的,只要我们用对方法,学会知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学习为什么非得是“苦的”不可?学习也可以在快乐中进行。而且,在快乐中进行的学习会让孩子学得更好。我们都希望孩子喜欢学习,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欢;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牛黄解毒丸,孩子又如何能喜欢?“开小卖部”给出的启示是:和生活结合的学习效果更好,源于生活的教育无处不在。除了“开小卖部”,还可以“摆菜摊”,在小纸片上画各种蔬菜水果,或找蔬菜的模型玩具,再配上一杆小秤就更像回事了,这都来源于尹老师的智慧,下一步我计划和琳琳玩“摆菜摊”。再大一些还可以玩“当小老师”,当孩子上了小学,可以让她当“小老师”给家长讲课,从而让孩子巩固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想当年,我自己就最喜欢玩过家家、当老师等游戏了,总是给邻居的小朋友上课,拿着教鞭,面对黑板,像模像样的讲课,玩的特别开心。所以,教孩子学习并不一定非要坐在书桌旁,只要有心,处处能发现教育的机会。除了“开小卖部”、“摆菜摊”、“当小老师”,肯定还有更多好玩的形式,多给孩子创造实践机会,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那学习又怎能不轻松愉快呢?
一年级大于等于比较方法?
做这种题的时候首先得认清大于、小于、等于这些符号,两数比大小,左边的数大就填大于号,右边的数小就填小于号,刚学的时候都是两个数比大小,等学会了就是等式比大小。把得数算出来,在比大小,就不会出错了,得数相同的就写等于号。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