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叶雁南 给各位分享什么是土壤标准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土壤样品的采取有哪些方法?(土壤样品取样方法)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土壤样品的采取有哪些方法?

(1)采样时间:一般认为,在果园果品采摘后至第一次施肥前采集土壤样品,即采样时间以秋季为佳。也有学者认为,在果树开花前的1~2个月均可采样。由于春季采样留给化学分析的时间有限,因此,建议最好在秋季采样。

土壤样品的采取有哪些方法?

(2)采样方法:应根据研究目的和果树树龄的不同确定果园土壤的采样方法。

对于定植前或刚栽植的幼树,土壤化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土壤肥力的基本性状,为果园土壤长期管理提供依据。由于这时土壤受果树生长和不均匀施肥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土壤肥力相对一致。这时采集土壤样品时,可以参照农田土壤采样方法进行。在田间按分对角线、棋盘式或蛇形等方法采集多点混合样。每个采样点的取土深度及采样量应均匀一致,土样上层与下层的比例要相同,取样工具应垂直于地面入土,深度相同。若选用小铁铲取土,应先挖成一与铲一样宽、与耕作层或取样要求深度相同深的土坑,将土坑一面铲成垂直面,然后从垂直一面铲取1~2厘米厚的土样。

将各点采集的土样充分混合。混合后的土壤样品往往太多,尚需采用“四分法”去掉多余的土样。具体方法为将混合的土壤摊成圆形,中间划十字分成四份,然后对角线去掉两份,若样品还多,将样品再混合均匀,再反复进行四分法,直至样品最终重量要求0.5~1千克左右为止。每个混合样的样点数量,应根据地形地貌、肥力均衡性和采样地块的大小而定。地形地貌较复杂要多采些,肥力差异较大的地块相应要比肥力均匀的田块要多一些,田块大的要比田块小的多。一般地块面积小于10亩,取5~10个点;10~40亩,取10~15个点;大于40亩取15个点以上。

对于成龄果树,土壤化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价土壤养分供应状况,以指导果园施肥。因此,采样位置应考虑根系的分布范围和果树施肥的不均匀性。采样应遵循随机、多点、覆盖整个果园的原则。对土壤类型相对一致的果园,可采用X或S形方法,在测定果园选择不少于5~6个果树,在每个果树树冠投影边缘线30厘米左右的范围(因这一区域是吸收根分布相对集中的区域),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采4个样;为真实地反映果园土壤的养分供应现状,建议采样点应避过当年和先一年的施肥沟。同一果园的不同样点充分混合,组成混合样,混合方法同上。采样可用土钻或铁锨,深度一般为0~20厘米或0~30厘米。同一果园,若土壤类型和果树树龄等差异较大,建议应分区采样。采样时应将果园土壤表层未分解的有机物、杂草等清除后,再开始采样。

考虑到果园多采用局部施肥方法,且一些果园行间可能套种农作物,施肥量会不同于果树,有学者建议,分区域分别采集混合土壤样品。

生产中常常发现,一些果树生长异常,若怀疑是土壤因素引起,可采集土壤样品。这时采集土壤时,应准确区别健壮树和异常树,分别选5~6株,采集根际及其下层土壤样品;各样点土壤不要混合,送专业实验室分别进行测定。

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以2摩尔/升KCl提取的无机氮(包括铵态氮和硝态氮)作为果园土壤氮素营养诊断指标。这时采样的深度一般在0~60厘米或0~100厘米的范围内,按每20厘米一层采集土壤样品。

采集的样品放入统一的样品袋,用铅笔写好标签,内外各一张。标签内容包括编号、采样地点、采样深度、地块位置、农户、采样时间、采样人等。

在采样的同时,应进行果园生产及土壤施肥等相关内容的调查,以为正确地作出施肥决策提供参考。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果园土壤类型、果园面积、建园时间、栽植密度、主栽品种、果树长势、果树产量,近年来的施肥状况(包括施肥种类、数量、时期等),是否有缺素等。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将土壤分为几类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将土壤分为三类,分别是一级标准、二级标准、**标准。一级标准主要用在国家界定的自然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源地、牧场、茶园以及更多保护地区的土壤,使这些地方的土壤质量能够维持在自然背景的水平。

二级标准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标准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简介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是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容许含量。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残留积累,以不致造成作物的生育障碍、在籽粒或可食部分中的过量积累(不超过食品卫生标准)或影响土壤、水体等环境质量为界限。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将土壤分为几类?

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 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标准分级
一级标准 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
二级标准 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
**标准 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
各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标准的级别规定如下:
Ⅰ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级标准;
Ⅱ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二级标准; Ⅲ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标准;

场地环境调查中土壤取样的标准是什么?

境调查技术规范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场地中土壤和**水环境调查的原则、内容、程序和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场地环境现状调查、污染风险评估和场地修复的环境调查。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水质量标准HJ/T164**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HJ/T□□□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场地site某一地块范围内一定深度的土壤、**水、地表水以及地块内所有构筑物、设施和生物的总和。本标准中的场地仅限于某一地块内一定深度的土壤和**水。3.2场地环境调查environmentalsiteinvestigation采用系统的调查方法,确定场地是否被污染及污染程度和范围的过程。3.3**水监测井groundwatermonitoringwell用来监测**水且能够提供获取**水水样的通道,包括井管、过滤管、滤料等组成部分。3.4敏感目标sensitivetargets指污染场地周围可能受污染物影响的住宅、学校、医院、行政公区、商业区以及公共场所等地点。3.5土壤质地soiltexture根据土壤的颗粒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4场地环境调查的基本原则和工作程序4.1基本原则4.1.1针对性原则根据场地的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为场地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4.1.2规范性原则采用程序化和系统化的方式规范场地环境调查的行为,保证调查过程的科学性和客观性。4.1.3可操作性原则综合考虑调查方法、时间、经费等,使调查过程切实可行。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土壤标准值是什么

应该是土壤ph值吧
土壤肥力、ph值二合一分析计
分析土壤之前
——种植前,最好采集土地不同位置的土壤进行分析,以保证所取土样具有代表性,分析土壤ph值是否满足作物的酸碱度要求。
如何测定ph值
1.
先移去被测土壤表土约5厘米;然后向下将土壤捣碎至15厘米深。并清理土壤中一切会影响测试结果的有机杂质,如叶子、根系等;
2.
将土壤用水浸透,调匀成泥状。(最好使用雨水或蒸馏水);
3.
将此装置功能键向上拨至"ph"处;
4.
湿润探棒。用购买时随附的特殊清洁棉片将探棒擦净;
5.
将探棒完全插入被测土壤中;
6.
等待1分钟后即可读取数据;
7.
测试结束后,将探棒擦净并晾干;
8.
如需继续分析其他土壤,请重复以上步骤。

道德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道德的评价标准是善与恶。
道德是公正的法官。道德评价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和人们内在的意志力量。道德是人以评价来把握现实的一种方式,它是通过把周围社会现象判断为“善”与“恶”而实现。
道德评价是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标准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荣辱、正当或不正当等道德价值的评论和断定。通过赞扬、褒奖或批评、谴责,激励人们扬善弃恶。
延伸:道德
道德是以文明为方向,以礼义廉耻忠孝节悌为核心内容的一种社会主流价值观下的非强制性约束法则。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顺理则为善,违理则为恶,以善恶为判断标准,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 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道德作用的发挥有待于道德功能的全面实施。道德具有调节、认识、教育、导向等功能。与**、法律、艺术等意识形式有密切的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中,形成了以仁义为基础的道德。

什么是土壤环境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