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董凡岚 给各位分享大月氏古代是什么地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古代大月氏国在现在什么地方?(大月氏国是哪个朝代)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古代大月氏国在现在什么地方?
乌兹别克斯坦的铁尔梅兹市。
法国考古学家在乌兹别克斯坦的铁尔梅兹市发现了一处古城遗址。这座古城在2000多年前曾繁荣一时,是当时中亚大国贵霜王国的商业和文化中心之一。
最新出版的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期刊称,该中心考古学家莱里希领导的小组经过几年努力,在阿姆河河谷沿岸地区发现了古代铁尔梅兹的城墙遗址。这段用于军事防御的城墙长500米,墙周围至少还发现了15座方形的塔。有关专家目前正在对这些遗址进行进一步发掘。铁尔梅兹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南部阿姆河地区,邻近阿富汗。
考古资料显示,铁尔梅兹兴起于公元前3世纪左右。公元前1世纪,贵霜王国建立并逐渐强盛,由于建国的大夏人原先臣属于大月氏国,中国古代也称贵霜王国为大月氏。贵霜王国所处地域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因而成为沟通欧亚经济文化联系的咽喉要道和中转站。
2017年,以王建新教授为首的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在乌兹别克斯坦拜松市拉巴特墓地发掘了52座墓葬,根据史料记载及墓葬文化特征专家初步判断,此处应为西迁中亚后的大月氏文化遗存 。
扩展资料:
月氏本是世居我国河西、祁连山一带的游牧民族,公元前二世纪为匈*所败,西迁伊犁河、楚河一带,后又败于乌孙,遂西击大夏,占领妫水(阿姆河)两岸,建立大月氏王国。月氏西迁伊犁河、楚河时,逐走了原居该地的塞人(Saka),迫使塞人分散,一部分南迁罽宾,一部分西侵巴克特里亚(Bactria)的希腊人王国,建立大夏国。
后来月氏复占大夏,月氏王亲辖巴克特里亚平原的沃野,而将东部贫瘠的山区分封五部翕候治理。关于休靡、贵霜、肸顿、高附五部翕候究竟是月氏人还是大夏人(塞人)的问题争论很大,近人余太山在《塞种史研究》中力辨五翕候是大夏人,为月氏王所扶植的亲奉月氏的大夏国原小长的后裔或亲族,其说甚是。
据《魏书·西域传》,可以考定五翕候领地都在东部山区,绝非大夏国的全部领地,大月氏王未必会将亲族置于这些贫瘠的地方,而起用原大夏国的小长或其后裔来管理这些并非要害的地区是很有可能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月氏
汉朝时的大月氏,大食等国家都是如今的哪些地方
大月氏约当今甘肃省兰州以西直到敦煌的河西走廊一带。大食则是而阿拉伯帝国的向东扩张,使波斯、中亚地区讲伊朗语的民族逐渐改奉***教,讲伊朗语的穆斯林也被误视为阿拉伯人,并被某些相邻的民族称为大食人,所以大食就是阿拉伯帝国所在的西亚,中亚,阿拉伯半岛的地区,安息等地则位于当今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所在的中亚地区,而在北方草原,则是我们所熟悉的匈*国等游牧民族。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谢谢!
历史书上说得到的大月氏是现在的什么地区?
公元前 2世纪以前居住在中国西北部、后迁徙到中亚地区的游牧部族。在中国先秦时代的古籍中,或译作禺知、禺氏、牛氏等,后来也有译作月支的。
月为肉字的古体(氏古音读作支)。(大月氏读成dà ròu zhī)公元前5~前2世纪初,月氏人游牧于河西走廊西部张掖至敦煌一带,势力强大,为匈*劲敌。约在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汉使张骞至其国,以后往来渐密。国内分为休密、双靡、贵霜、胖顿、都密五部歙侯。公元前 177年前不久,月氏击破敦煌附近另一个小游牧部落乌孙,杀其王难兜靡,夺其地,难兜靡子猎骄靡初生,其部落逃奔匈*。公元前 177 ~前176年间,匈*冒顿单于遣右贤王大败月氏。公元前 174年,匈*老上单于立,不久又大败月氏,杀其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大多数部众遂西迁至伊犁河流域及伊塞克湖附近,原居此地的塞种大部分**南迁到兴都库什山以南。 月氏在河西走廊留下小部分残众与祁连山间羌族混合 ,号称小月氏, 而西迁之月氏从此被称为大月氏。至公元前139~前129年间,乌孙王猎骄靡长大,为其父**,遂率部众西击大月氏,夺取伊犁河流域等地。大月氏再次**南迁,过大宛,定居于阿姆河北岸。公元前 1 世纪初叶,大月氏又征服阿姆河南的大夏。至公元初,五部歙侯中贵霜独大,建立贵霜帝国。大月氏人的两次迁徙对中亚地区的历史影响至巨。它造成希腊化的巴克特里亚王国(大夏)灭亡,促使塞种入侵印度北部,并引起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从而开辟丝绸之路。
至于往东南迁至今日中国甘肃及青海一带的小月支,由于当时的甘肃和青海尚在中国以外,为匈*所管治,这一班居住在匈*人中间的月氏人,渐渐地与匈*本族融入,被称为匈*别部卢水胡。其中沮渠家族推後凉汉官段业为主,在现甘肃地区建立北凉。後沮渠蒙逊杀段业,自立为北凉主。後被鲜卑人拓跋氏北魏所灭。
麻烦多用用百度百科、维基百科。多用用百度,一搜索瞬间多少解释
古代大月氏国在现在什么地方?
乌兹别克斯坦的铁尔梅兹市。
法国考古学家在乌兹别克斯坦的铁尔梅兹市发现了一处古城遗址。这座古城在2000多年前曾繁荣一时,是当时中亚大国贵霜王国的商业和文化中心之一。
最新出版的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期刊称,该中心考古学家莱里希领导的小组经过几年努力,在阿姆河河谷沿岸地区发现了古代铁尔梅兹的城墙遗址。这段用于军事防御的城墙长500米,墙周围至少还发现了15座方形的塔。有关专家目前正在对这些遗址进行进一步发掘。铁尔梅兹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南部阿姆河地区,邻近阿富汗。
考古资料显示,铁尔梅兹兴起于公元前3世纪左右。公元前1世纪,贵霜王国建立并逐渐强盛,由于建国的大夏人原先臣属于大月氏国,中国古代也称贵霜王国为大月氏。贵霜王国所处地域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因而成为沟通欧亚经济文化联系的咽喉要道和中转站。
2017年,以王建新教授为首的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在乌兹别克斯坦拜松市拉巴特墓地发掘了52座墓葬,根据史料记载及墓葬文化特征专家初步判断,此处应为西迁中亚后的大月氏文化遗存 。
扩展资料:
月氏本是世居我国河西、祁连山一带的游牧民族,公元前二世纪为匈*所败,西迁伊犁河、楚河一带,后又败于乌孙,遂西击大夏,占领妫水(阿姆河)两岸,建立大月氏王国。月氏西迁伊犁河、楚河时,逐走了原居该地的塞人(Saka),迫使塞人分散,一部分南迁罽宾,一部分西侵巴克特里亚(Bactria)的希腊人王国,建立大夏国。
后来月氏复占大夏,月氏王亲辖巴克特里亚平原的沃野,而将东部贫瘠的山区分封五部翕候治理。关于休靡、贵霜、肸顿、高附五部翕候究竟是月氏人还是大夏人(塞人)的问题争论很大,近人余太山在《塞种史研究》中力辨五翕候是大夏人,为月氏王所扶植的亲奉月氏的大夏国原小长的后裔或亲族,其说甚是。
据《魏书·西域传》,可以考定五翕候领地都在东部山区,绝非大夏国的全部领地,大月氏王未必会将亲族置于这些贫瘠的地方,而起用原大夏国的小长或其后裔来管理这些并非要害的地区是很有可能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月氏
汉武帝时,大月氏国是什么民族的?
汉武帝时,大月氏国是北方的少数民族,具体是蒙古族还是藏族的祖先至今没有定论。
月氏(读作“越知”yuèzhī,或“肉知”rouzhi)为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一个民族名称。早期以游牧为生,住在北亚,并经常与匈*发生冲突,其后西迁至中亚。这时,月支开始发展,慢慢具有国家的雏型。由于大月氏位处于丝绸之路,控制着东西贸易,使它慢慢变得强大。到后来被匈*攻击,一分为二:西迁至伊犁的,被称为大月氏;南迁至今日中国甘肃及青海一带的,被称为小月氏。《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月氏“被服饮食言语略与羌同”,说明月氏的语言很可能属于汉藏语系。
西汉时期的大月氏国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月氏人是吐火罗人的一支,按语言学分类属于印欧语系吐罗火语族,按体质人类学分类属于欧罗巴人种(白种人),其族称也被华夏族翻译成“月支”、“禺知”、“禺氏”。最初月氏人在祁连山以北的河西走廊游牧,就是今天甘肃省很狭长的河西走廊,还包括青海省北部及***自治区阿拉善盟南部。
公元前174年,匈*冒顿单于派右贤王西征西域,一直打到了今巴尔喀什湖,大部分月氏人**西迁中亚。西迁今新疆和阿富汗的那部分月氏人被华夏人叫作“大月氏”,迁入青藏高原东北部今青海省的那部分月氏人被华夏人叫作“小月氏”。大月氏人先到了今新疆伊犁州,击败塞人游牧民族政权乌孙(最初在今新疆东部游牧,后西迁到今伊犁河谷地至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之间)。其后在匈*和乌孙联合进攻下,**再次西迁,越过帕米尔高原迁入大夏(古希腊人叫那里“巴克特里亚”,英文写作“Bactria”,在今阿富汗北部),征服了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BC256~BC145),成为了巴克特里亚即今中亚兴都库什山以北的阿富汗地区的统治者。
后来,大月氏人建立了贵霜帝国(Kushan Empire,55~425)。贵霜帝国地跨中亚、南亚,强盛时期疆域北至阿姆河、锡尔河之间的河中地区乃至咸海,南至印度河入海口的塔尔沙漠,东至恒河上游,西至今伊朗东部边境克尔曼省。
西汉(BC202~AD8)人所说的“大月氏国”指的就是统治巴克特里亚的前期月氏王朝(贵霜帝国前身),主要疆域是今天中亚的阿富汗及塔吉克斯坦东部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