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司马真冰 给各位分享生态景区定义标准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目前我国旅游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哪些(目前我国旅游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哪些规定)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目前我国旅游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哪些
景观生态学中本底的概念
你所说的本底(matrix)也叫基底,一般是指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
判断哪种景观类型是景观中的本底或基底,主要有3个标准:
一是相对面积,一般认为相对面积最大的景观类型就是基底,比如在***草原区,草地生态系统就可以看做是本底,它面积最大,对景观的过程以及功能都有决定性的影响。而其它的如道路、河流就是廊道,村镇、湖泊就是斑块。
二是看连通性,如果景观中的一些组分其面积虽然是不是最大,但是它在景观中的连通程度很高,对于景观的物流、能流以及物种的传输都有很重要的影响,那么这种景观类型也可以称为基底或本底。
三是看对景观动态的控制作用的大小,一般来说基底或本底对景观生态系统有主导性的结构、功能以及过程的控制作用。
上述三个标准一般情况下是不冲突的,但有时会比较难于判断。前二个标准比较容易量化、比较,第三个标准难以量化,而且需要对景观生态系统有比较深入的了解,碰到这种情况可以咨询该区域对景观生态系统比较了解的专家意见。
什么是生态旅游区以及生态旅游区游客管理的概念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Lascurain)于1983年首次提出。 当时就生态旅游给出了两个要点,其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其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
生态旅游规划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1、生态旅游规划中,应注重运用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保持其稳定性,从而使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不被破坏 2、一定要充分发挥其生态旅游潜力,把握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挖掘其文化的内涵,开发出适销对路、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产品,展现出地方资源的特色。3、认真分析生态旅游活动与环境承载力、生态旅游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有效协调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系统及其组分间的相互关系,全面考虑生态旅游规划所涉及的因素,实现整体优化利用。
什么是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这里强调两点:其一,生态旅游的物件是自然景物;其二,生态旅游的物件不应受到损害。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标准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一、一般性要求
1.应用生态学与系统学原理来规划建设城市,城市性质、功能、发展目标定位准确,编制了科学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纳入了城市总体规划,制定了完整的城市生态发展战咯、措施和行动计划。城市功能协调,符合生态平衡要求;城市发展与布局结构合理,形成了与区域生态系统相协调的城市发展形态和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发展体系。
2.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有良好的市域生态环境,形成了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自然地貌、植被、水系、湿地等生态敏感区域得到了有效保护,绿地分布合理,生物多样性趋于丰富。大气环境、水系环境良好,并具有良好的气流循环,热岛效应较低。
3.城市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和谐融通,继承城市传统文化,保持城市原有的历史风貌,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持地形地貌、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态,具有独特的城市人文、自然景观。
4.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完善。城市供水、燃气、供热、供电、通讯、交通等设施完备、高效、稳定,市民生活工作环境清洁安全,生产、生活污染物得到有效处理。城市交通系统运行高效,开展创建绿色交通示范城市活动,落实优先发展公交政策。城市建筑(包括住宅建设)广泛采用了建筑节能、节水技术,普遍应用了低能耗环保建筑材料。
5.具有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城市公共卫生设施完善,达到了较高污染控制水平,建立了相应的危机处理机制。市民能够普遍享受健康服务。城市具有完备的公园、文化、体育等各种娱乐和休闲场所。住宅小区、社区的建设功能俱全、环境优良。居民对本市的生态环境有较高的满意度。
6.社会各界和普通市民能够积极参与涉及公共利益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对城市生态建设、环保措施具有较高的参与度。
7.模范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保**律法规,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三年内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无重大破坏绿化成果行为、无重大基础设施事故。
二、基本指标要求
(一) 城市生态环境指标
序号 指标 标准值
1 综合物种指数 ≥0.5
2 本地植物指数 ≥0.7
3 建成区道路广场用地中透水面积的比重 ≥50%
4 城市热岛效应程度(℃) ≤2.5
5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45
6 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m2) ≥12
7 建成区绿地率(%) ≥38
(二) 城市生活环境指标
序号 指标 标准值
8 空气污染指数小于等于100的天数/年 ≥300
9 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100
10 城市管网水水质年综合合格率(%) 100
11 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 ≥95
12 公众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满意度(%) ≥85
(三) 城市基础设施指标
序号 指标 标准值
13 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完好率(%) ≥85
14 自来水普及率(%) 100,实现24小时供水
15 城市污水处理率(%) ≥70
16 再生水利用率(%) ≥30
17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90
18 万人拥有病床数(张/万人) ≥90
19 主次干道平均车速 ≥40km/h
生态旅游规划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1、生态旅游规划中,应注重运用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保持其稳定性,从而使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不被破坏 2、一定要充分发挥其生态旅游潜力,把握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挖掘其文化的内涵,开发出适销对路、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产品,展现出地方资源的特色。3、认真分析生态旅游活动与环境承载力、生态旅游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有效协调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系统及其组分间的相互关系,全面考虑生态旅游规划所涉及的因素,实现整体优化利用。
5A级景区的评定标准
细则一: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
(一)旅游交通
1、可进入性
2、自备停车场
3、内部交通
(二)游览
1、门票
2、游客中心
3、引导标识
4、宣教资料
5、导游服务
6、游客公共休息设施和观景设施
7、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8、特殊人群服务项目
(三)旅游安全
1、安全保护机构、制度与人员
2、安全处置
3、安全设备设施
4、医疗服务
5、救护服务
(四)卫生
1、环境卫生
2、废弃物管理
3、吸烟区管理
4、食品卫生
5、厕所
(五)邮电服务
1、邮政纪念服务
2、电讯服务
(六)旅游购物
1、购物场所建设
2、购物场所管理
3、商品经营从业人员管理
4、旅游商品
(七)综合管理
1、机构与制度
2、企业形象
3、培训
4、游客投诉及意见处理
5、征询游客意见
6、国际互联网宣传
7、电视宣传
8、报刊宣传
9、电子商务
10、社会效益
(八)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1、空气质量
2、噪声指标
3、地表水质量
4、景观、生态、文物、古建筑保护
5、出入口
6、区内建筑及设施与景观的协调性
7、周边环境与景观协调性
8、绿化或美化
9、清洁能源的设施、设备
10、环保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