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袁义筠 给各位分享闽清是什么气候特点的地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福建省闽清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怎么样?(闽清经济发展)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中国福建省闽清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怎么样?
简介:中国福建省闽清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成立于1995年09月25日,主要经营范围为组织技术转让出口、提供兴办境内外合作合资企业咨询服务、组织农副特产出口、百货、针纺织品、五交化等。
法定代表人:祝忠坦
成立时间:1995-09-25
注册资本:75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50124100011746
企业类型:全民所有制
公司地址:梅城镇解放大街136号
闽清县的经济
2008全年生产总值62.57亿元,比上年增长10.7%。财政总收入6.1亿元,增长6.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5亿元,增长7.1%。工业总产值81.0亿元,增长15.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6.85亿元,增长17.8%。农业总产值19.6亿元,增长4.5%。出口总值(海关统计口径)6513万美元,增长27.5%。实际利用外资130万美元,增长10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亿元,增长1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6亿元,增长4.1%。农民人均纯收入5379元,增长1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66元,增长17.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9‰。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84.15亿元,比增11.9%。含水口财政总收入11.18亿元,比增42.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04亿元,比增49.5%。不含水口财政总收入8.55亿元,比增36.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38亿元,比增47.9%。工业总产值118.52亿元,比增18.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05.79亿元,比增19.3%。农业总产值25.90亿元,比增4.4%。海关出口总额8315万美元,比增11.6%。实际利用外资222万美元,比增38.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17亿元,比增6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2亿元,比增18.1%。农民人均纯收入6954元,比增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8元,比增11.4%。2012年全县生产总值106.42亿元,名义增速11.88%,实际增速13%。地方政财收入48733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19.9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0.63亿元,经济分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8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259元。 闽清属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适中,生物资源丰富,对发展农业生产颇为有利。新中国建立前,广大农民长期受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交通不便,经营单一,生产工具、耕作技术落后,粮豆产量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1949年,全县粮豆总产量仅26366.85吨,平均亩产86.5公斤,粮食不能自给。 新中国建立后,闽清农业生产虽有过波折,但总的趋势是向前发展。经过土地改革,农民分得土地,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从而解放了生产力,加上**执行中国***的一系列农业政策,兴修农田水利,推广良种,施用化肥,开展科学种田,提高了生产水平,粮食单产和总产量有较大增长。1955年全县总产43167.45吨,亩产139.5公斤,比1949年分别增长63.7%、61.3%。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依靠集体力量,大搞农田基本建设,进一步改善了生产条件,但由于主观**瞎指挥、定高指标、刮浮夸风和“**风”等“左”的失误,一时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1960年,全县粮豆总产下降到37913.6吨,比1955年下降12.17%。1962年开展整风整社后,纠正了“左”倾错误,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1965年,全县粮食总产量突破亿斤大关。“文化大**”期间,提出“割资本**尾巴”,限制农民多种经营,忽视经济规律,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粮食总产长期在1~1.4亿斤左右徘徊。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调整农业政策,进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又得到发展,粮食产量稳步上升。1979~1983年连续5年增产,1983年产量达117453吨(为历史最高年份),农业总产值达6346万元,随着粮食产量的增长,农村畜牧业相应发展,经济作物生产也得到促进。因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等原因,1987年全县粮豆总产为116522吨,亩产544公斤,分别比1983年减少5.1%、3%;但总产值达8496万元,比增33.8%。闽清粮食作物以谷物为主,1987年,水稻占耕地总面积的92.75%,其次为大豆、甘薯。经济作物有茶叶、花生、甘蔗、烟草、中药材等。园艺作物有柑桔、橄榄、蔬菜、白地瓜、西红柿、蕉芋等。其他作物有紫云英、食用菌等。 2008全年,闽清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3万公顷,种植蔬菜1.25万公顷,栽培食用菌9595万袋,造林面积0.32万公顷,建成梅溪等名优水果标准化生产基地200公顷;梅溪檀香橄榄等5种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产地认证;引进了**超甜玉米等一批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项目;19家农业龙头企业实现年销售收入5亿元。组织实施金沙、白樟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改造中低产田666.67万公顷。完成牛头洋等3座水库除险加固。新建38处人饮工程和102个山地蓄水池。2010年通过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资金1203万元,推广再生稻3.6万亩,建立超级稻示范片6万亩,年粮食产量8.56万吨,比增2.1%。积极扶持发展特色农业。新植油茶5000亩、金银花5000亩,新建优质茶园200亩,建成桔林乡100万袋反季节白木耳、上莲乡700亩菌草、雄江镇10万袋灵芝等食用菌生产基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立恒大、绿嘉等3个设施农业生产示范基地,新建成标准蔬菜大棚315亩。引进**雪莲果等一批海峡两岸农业合作项目。上莲乡脐橙、东桥镇金针菇等9种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产地认证。 南宋时期,闽清就有手工业作坊生产陶瓷。明代为福州府3个产铁县份之一。清代、除陶瓷、炼铁外,还有铸锅、土纸、纺织、榨糖、酿酒等生产。**时期,县内陶瓷生产开始向细瓷、艺术瓷发展,出现小型水、火力发电以及碾米等现代工业雏形。但至1949年底统计,全县工业产值仅55.03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5.3%。新中国成立初期,县人民**积极扶持**工业、手工业恢复生产,并着手创办地方国营工业企业。1956年完成对**工业、手工业的社会**改造,**工业全部公私合营,手工业组成纺织、碗瓷、铁竹木、缝纫、皮革、制鞋、建筑等生产合作社。195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329.13万元,比1949年增长4.98倍。1958年“***”时期,全民“大炼钢铁”,大办“五小”工业,全县一轰而起,办起全民企业76家。由于违反客观经济规律,加上多数厂场设备简陋,原料缺乏,产品粗劣,经济效益不佳,在1961~1963年国民经济调整时大部分停办,至1963年底只剩14家,工业总产值比上年有所下降。1964年开始回升。“文化大**”初期,工业受冲击。1968年11月县**委员会成立后,加强对工业生产的领导,经过整顿,原有企业的生产秩序得以恢复,并在不到5年内,先后筹集1000多万元资金,新建县合成氨厂、化工厂、水泥厂、钢铁厂、翻胎厂、水泥制品厂和耐火材料厂等7个企业,使本县工业生产有较大的发展。至1978年,县内27个全民所有制和20个县属集体所有制的工业企业总产值达3313.15万元,比1949年增长60.2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拨乱反正,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落实经济责任制,扩大企业自主权,调整县内工业产业、产品结构,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同时从实际出发,立足本县资源优势,新建县味精厂,扩建县造纸厂和第一、第二瓷厂等骨干企业,使全县工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1987年,县内全民所有制和县属集体所有制的工业计58家(含中外合资经营企业1家),职工8190人,工业总值8488万元。比1978年增长1.56倍,产值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49.9%。乡镇企业,由1978年的495家发展到1987年2330家,总收入13511万元,比1978年增长10倍,超过县属工业总产值59.17%。20世纪80年代,县内工业门类有陶瓷、冶金、电力、化工、造纸、机械、建材、酿造、食品、印刷、纺织、塑料等19个,产品有日用瓷器、建筑用瓷、高低压电瓷、碳酸氢氨、矽铁、水轮机、水泥及水泥制品、机制纸及纸板、耐火材料、雨伞、味精、蜜饯、海藻酸钠、塑料制品、翻胎、服装、家具等700余种,销往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日用瓷器、电瓷、机制纸、海藻酸钠、工艺竹编、雨伞、味精、山苍籽油、钨砂、钾明矾、瓷土、矽铁、蜜饯等16种产品,远销东南亚、中东、欧美、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7年工业品外贸出口总值达991.53万元,占全县外贸总值的93.78%。 2008年,全县47家规模以上建陶企业年创产值29.6亿元,其中5家建陶企业实现产值超亿元;30家规模以上电瓷企业年创产值7.8亿元。新东方陶瓷等18家企业实现增资扩产,新上亿邦等3个工艺品项目,雅顺板材等一批项目落地建设,工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修订**了《关于加快实施品牌战略工作的若干意见》,表彰了2006年度实施品牌战略先进企业17家。红叶、旭日陶瓷被评为省名牌产品;欧美陶瓷等5项产品获市产品质量奖;金盛公司“金盛”商标被评为省著名商标;金陶公司“凯佳丽”等5家企业的商标被评为市知名商标。2010年全县工业区共会审27个拟入区发展项目。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新上大业、盛利达、联兴等3家新型建材项目,引进联合电工电瓷、万腾电瓷附件等一批电瓷项目。全县在建和新建工业项目27个,总投资12.98亿元,其中新丰陶瓷扩产、汇农食品等项目已建成投产。34家企业共投入2.2亿元实施技改,其中金盛钢业完成炼钢车间技改,年新增产值4亿元;小神龙表业启动二期项目,年新增产值1亿元。积极推进陶瓷企业清洁生产,豪业等6家建陶企业和百纳等10家电瓷企业改用天然气,财政兑现企业使用天然气补助补贴177.5万元。金陶、中陶等3家企业安装了轨道式锅炉煤耗效率测量装置,燃煤节省率达10%以上。
福州的气候
福州位于欧亚**东南边缘,东临太平洋,具有典型的**带季风气候。福州气候资源丰富,温度适宜,温暖湿润,四季常绿,雨量充沛,少霜不下雪,夏长冬短,无霜期326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00 ~ 198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900 ~ 2100mm年平均气温16 ~ 2℃,1 ~ 2月冷月平均气温达6 ~ 10℃。最热的月份是7月至8月,平均气温24 ~ 29℃。最高极端温度为42.3℃,最低为-2.5℃。年相对湿度约为77%。近年来经常出现热岛效应,而福州是盆地地形,夏季中午气温高达36℃以上。福州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以偏南风为主。7-9月天气炎热,是台风活动的集中期。平均而言,台风每年会直接在该市**两次。最佳旅游季节是每年的4月至11月。
介绍一下闽清
你好 很高兴为你解答闽清县位于福建省东部,居闽江中下游,是福州市下辖的一个县。总面积1503.83平方千米。人口30万。邮政编码350800。县人民**驻梅城镇。
【经济社会概况】
全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53.84亿元,比上年增长7.6%。工业总产值73.81亿元,增长9.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9.87亿元,增长14.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07亿元,增长5.6%。不含水口电厂财政总收入24997万元,同口径增长11.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439万元,同口径增长13.1%。出口总值1482万美元,下降34.9%。实际利用外资604万美元,增长69.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4亿元,增长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90元,增长6.4%。农民人均纯收入4217元,增长10.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79‰。
工业经济。陶瓷发展以实现全县百条先进建陶生产线和建好池园电瓷城为目标,引导企业改燃降耗、信贷融资、确立品牌、开发产品、提升质量、组建集团。全年新上金陶、中陶等13家建陶企业,全县先进建陶生产线达73条,被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授予“中国陶瓷生产基地县”荣誉称号。池园电瓷城建设扎实推进,二瓷盘活后高压电瓷发展势头良好,全年新上崇业、沪云、杉一等电瓷企业25家,电瓷行业生产终端产品份额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5%,全县陶瓷业新增产值3.5亿元。工艺品等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引进了奇圣、恒达、福闽等9家工艺编织项目。金盛钢业、森尼味精分别投入6000万元和4200万元进行技改扩产。重视质量创新工作,自力等4家建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精艺瓷、微晶玻璃和福晶磁性材料等项目填补了福建省陶瓷产品的空白,豪业公司豪业牌干压陶瓷砖和老山精食品公司梅塔牌闽清糟菜获福建名牌产品,飞天公司“飞天牌”商标获省著名商标,大世界等10家企业被评为市十大陶瓷品牌,广安天然气项目投产供气。
农业经济。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40万公顷,其中优质稻面积1.23万公顷,粮食总产量达11.9万吨,增长10%。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继续培植壮大茶果、畜牧、林竹、水产、食用菌、蔬菜等六大产业。全面启动“环闽清绿色屏障工程”,扎实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全年造林0.15万公顷,完成林改205个村、面积14.49万公顷。种植西红柿等蔬菜1.23万公顷,栽培食用菌7200万袋,库区网箱养殖总规模突破1万箱。加强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老山精食品、茶口粉干厂、丰达农场等11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被评为2003~2004年 福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重点基地,茶口粉干厂还被列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完成昌溪水库除险加固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全年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040多人,其中外出务工2500多人。全面推行农村低保制度,登记参保人数6499人。
招商引资。加强项目平台建设,金沙、白中沿“白金”连接线的两个工业集中区已完成规划论证,8个县级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新入驻企业15家,其中坜埔工业集中区已摆满项目。利用水口电建公司的闲置土地,整合引进三德水泥、福闽工艺品及美洲水泥膏等3个规模以上工业项目。全县共引进62个项目,其中外资项目3个,总投资1405万美元,内资项目59个,总投资10亿元。已有富顺陶瓷、千顷现代农业、恒达工艺品等17个项目建成投产,沪云电瓷电器、福闽工艺品30个项目已落地建设。
社会事业。陶瓷、食用菌等一批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全年共引进推广新技术、新产品15项,实施星火项目7项。学校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投资1720万元用于中小学危房改造,实施各级改造项目14项,面积3.37万平方米。完成县卫生监督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建,县、乡(镇)、村**医疗保健网络逐步健全。连续5年获得省级计生工作“二类先进县”。
【改善发展环境】
京福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农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已完成190公里。修订完善了《城区总体规划》,梅溪斜拉桥、实验幼儿园综合楼、城区垃圾转运站、梅山陵园(殡仪馆)、县医院传染病区改扩建等工程投入使用,城区防洪堤二期工程已完成占总工程量的87%,新会场主体工程已完成,解放大街南侧中段整体拆迁改造已转入拆迁补偿、安置阶段。完成池园叶洋等6个村350人造福搬迁任务。外交学院福建博一学院一期工程已完成规划、可研、立项等工作。云龙220千伏变电站投入运行,嵩滩埔水电站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城区电网改造全面铺开。
【旅游业发展】
致力打造“名山、碧水、古民居”旅游品牌,成功举办了十八坂商品交易会暨第五届古民居文化旅游节。引进5000万元的白岩山开发项目,进山公路已铺设水泥路面10公里;雄江天江度假村建成营业;黄楮林温泉景区(一期)项目,对外试营业反映良好,双休日游客近千人;启源大酒店被评为三星级酒店;宏琳厝、水口电站正在申报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年共接待游客30.8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3696万元,比上年增长27%。
我是福州人,福州今天是多云天气,对吗?
是的,福州今天确实是多云天气
读图“世界上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单位:万平方千米)”,完成7~9题.7.福州电视台天气预报发出了“
根据国家的轮廓可知①为俄罗斯,②为加拿大,③为中国,④为美国,⑤是巴西;⑥是澳大利亚;联合国总部设在了美国的纽约.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