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陈玉阳 给各位分享肺部感染用什么草药功效好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草药鱼腥草可以不可以治疗痘痘吗(鱼腥草能治痘痘吗?)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草药鱼腥草可以不可以治疗痘痘吗

病情分析:鱼腥草的主要功能是杀菌解毒,痘痘的发病原理是激素分泌多,所以理论上鱼腥草不能直接治疗痘痘,但它有清火的作用,所以多吃可以缓解。意见建议:

中药黄芩的功效与作用

草药鱼腥草可以不可以治疗痘痘吗

黄芩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以根入药。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应用抗菌比黄连还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我们借助广谱抗菌作用强的特点,用在真菌培养杂菌感染特厉害,用黄芩提取液效果很好,它是农业病害防治最理想的一味药。产于河北、辽宁、陕西、山东、***、黑龙江等地。
【临床应用】   黄芩-原植物
1.用于湿温发热、胸闷、口渴不欲饮,以及湿热泻痢、黄疸等症。对湿温发热,与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应用;对湿热泻痢、腹痛,与白芍、葛根、甘草等同用;对于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可与茵陈、栀子、淡竹叶等同用。   2. 用于热病高热烦渴,或肺热咳嗽,或热盛迫血外溢以及热毒疮疡等。治热病高热,常与黄连、栀子等配伍;治肺热咳嗽,可与知母、桑白皮等同用;治血热妄行,可与生地、牡丹皮、侧柏叶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与金银花、连翘等药同用。   此外,本品又有清热安胎作用,可用于胎动不安,常与白术、竹茹等配合应用。

肺炎吃什么药最好啊

肺炎患者吃什么药好呢?医生坦言:或由多种致病菌引起

肺部感染要打什么针水才最好

病情分析:你好,有肺部感染,如果能做药敏试验,查到致病菌后,并且能找到敏感的药物,这样治疗效果会更好些的。但一般都会用些常用广谱抗生素来治疗,只要对症,很快就可以痊愈的。

肺炎用什么药

肺炎最常用的是抗生素药物,控制肺内炎症,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及喹诺酮类。但喹诺酮类药物不适合18周岁以下的青少年使用。如果炎症比较明显,注射或者口服一种抗生素无效,可以进一步检查痰培养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最敏感的抗生素药物,必要时可以联合用药或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可以口服中成药,如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蓝芩口服液等清热解毒药物。如急支糖浆、蜜炼川贝枇杷膏、强力枇杷露、肺力咳合剂等清热化痰药物。也可以使用祛痰药物,如**溴己新、**氨溴索、乙酰胺半胱氨酸等,能够提高抗生素疗效。

肺炎在中医中怎么解释?

肺炎病证名。出《麻疹活人全书》。为内、儿科常见病之一。又名肺闭喘咳、肺风痰喘。以发热、咳嗽、痰多、喘憋等为特征。

起因多为外感风寒、风热之邪侵袭肺部。跟个人体质也有关系。

治疗宜疏风宣闭、祛痰平喘、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用麻杏石甘汤加银花、连翘、黄芩、板蓝根、鱼腥草等。重症用三黄石膏汤加减。热极伤*,心烦气短,可加用生脉散,或沙参麦冬汤加减。如肺炎病灶经治后久久不易吸收,可配合在背部拔火罐。

跟生气有关,中医认为“肺主一身之气”,调节气的升降出入。如果郁闷的话,体内的气会淤滞,久了机体的免疫也会低下。如果病邪侵袭人体,人的抵抗力下降,不能驱邪外出,本来可能得个感冒就好了,现在就可能会得肺炎。

治疗肺炎的中草药

  中草药效果不一定好
  得对症治疗
  (一) 抗菌药物治疗
  抗生素主要用于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及有继发细菌感染的**性肺炎。治疗前应作咽部分泌物或血液、胸腔穿刺液培养加药敏试验,以便于针对性选用有效药物。在病原菌未明,对未用过抗生素治疗的患儿,应首选青霉素,每次20~40万U,每日肌内注射2次,直至体温正常后5~7天为止。重症者可增加剂量2~3倍,静脉给药。年龄小或病情严重者需用广谱抗生素联合治疗,可用氨苄青霉素,每日50~100mg/kg,分2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加用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等。青霉素疗效不佳或对青霉素过敏的患儿改用红霉素,每日15~30mg/kg,用10%葡萄糖溶液稀释成0.5~lmg/ml,分2次静滴。疑为金葡菌感染可用新青霉素Ⅱ,Ⅲ加庆大霉素或氯霉素等,亦可应用先锋霉素、万古霉素等。疑为革兰*性杆菌感染可用氨苄青霉素加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等。病原体己明确者,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治疗。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首选红霉素。真菌感染应停止使用抗生素及激素,选用制霉菌素雾化吸入,每次5万U,4~6小时一次,亦可用克霉唑、大扶康或二性霉素B。
  (二) 抗**药物治疗
  国内用**唑治疗早期腺**肺炎有一定疗效,对晚期的病例疗效不明显。该药尚可试用于流感**肺炎。呼吸道合胞**对上药疗效不明显。
  近年来国内运用免疫制剂治疗**性肺炎,如特异性马血清治疗腺**肺炎,对早期无合并感染者疗效较好。干扰素(interferons)可抑制细胞内**的复制,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治疗**性肺炎有一定疗效。
  用*清液雾化剂气雾吸入治疗合胞**肺炎,对减轻症状缩短疗程均有-定作用。
  (三) 对症治疗
  咳嗽有痰者,不可滥用镇咳剂,因抑制咳嗽而不利于排痰。为避免痰液阻塞支气管,可选用祛痰剂如复方甘草合剂、10%氯化胺溶液、吐根糖浆、敌咳糖浆等。
  痰液粘稠可用n-糜蛋白酶5mg加生理盐水15~20ml超声雾化吸入,也可用鱼腥草雾化吸入。干咳影响睡眠和饮食者,可服用0.5%可待因糖浆,每次0.1ml/kg,每日偶用1~3次,该药能抑制咳嗽反射,亦能抑制呼吸,故不能滥用或用量过大。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每次0.3mg/kg,每日3~4次,有镇咳作用,但不抑制呼吸。

肺炎药方由哪些药材组成?

肺炎是指肺实质的炎症,按病因可分为细菌性、霉菌性、**性和支原体性肺炎。临床常见的是细菌性肺炎,其中约90%~95%是由肺炎球菌引起。临床有突发的寒颤、高热、咳嗽、血痰、胸痛等症状。肺炎的诱发因素有受寒、**感染、酒醉、全身**、镇静剂或麻剂过量等。这些因素会削弱全身抵抗力和会厌的反射作用,破坏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减损细胞吞噬作用,使致病物能轻易地吸入而引起感染。此外,心力衰竭、有害气体的吸入、长期卧床的肺水肿、肺淤血,以及脑外伤等都有利于细菌的感染和生长繁殖,导致肺炎。

【方一】白头翁汤

【出处】《伤寒论》

【组成】白头翁16克,黄连6克,黄柏6克,秦皮9克。

【功用】发汗解表,止咳平喘。

【主治】大叶性肺炎。症见:高热汗出,气促痰鸣,痰色铁锈,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方解】白头翁、秦皮凉血解毒;黄连、黄柏燥湿清热。

【用法】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方二】活肺汤

【出处】《新中医》

【组成】丹参30克,毛冬青30克,桃仁15克,赤芍15克,牡丹皮15克,生地黄20克,川芎10克,柴胡9克,红花9克,枳壳9克,甘草6克。

【功用】活血化瘀,清热化痰。

【主治】**性肺炎。症见:发热,头痛,乏力,咳嗽咯黄痰,胸闷气急,发绀,舌暗红,苔黄腻,脉滑数。肺听诊可听见湿性罗音。

【方解】丹参、赤芍、牡丹皮、毛冬青、生地黄凉血解毒;桃仁、川芎、红花活血化瘀;柴胡、枳壳开提肺气。

【用法】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方三】清肺化痰汤

【出处】流传民间

【组成】银花12克,连翘12克,薄荷6克(后下),荆芥6克,杏仁10克,冬瓜仁12克,生苡仁12克,桃仁6克,黄芩10克,浙贝母10克,芦根20克。

【功用】清热化痰。

【主治】肺炎。

【方解】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杏仁、冬瓜仁、生苡仁、桃仁、浙贝母、芦根、黄芩清化痰热;薄荷疏风清热;荆芥辛温解表。

【用法】先将药物用水浸泡30分钟,再在火上煎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之药液混合。每日1剂,早晚分服。

【按语】加减若热甚加石膏;口渴加花粉;气喘加桑皮;便秘加大黄;痰稠加金荞麦。

【方四】退热平喘汤

【出处】流传民间

【组成】麻黄6~15克(先煎),生石膏30~90克(先煎),芦根30~60克(先煎),杏仁10~15克,银花15~30克,连翘15~30克,黄芩15~30克,生苡仁30~60克,前胡10~15克,苏叶10~15克,蝉蜕6~9克,柴胡15~30克,甘草6~10克。

【功用】清泄肺热,宣肺平喘。

【主治】大叶性肺炎。

【方解】麻黄、生石膏、杏仁宗麻杏石甘汤之意,宣肺泄热;银花、连翘清热解毒;黄芩、生苡仁、前胡清热化痰;芦根润肺生津;苏叶辛温解表;蝉蜕清火利咽;柴胡引药上行,解肌退热。

【用法】先煎生石膏、麻黄、芦根30分钟,同时将余药浸泡30分钟后,合一起再煎30分钟,每剂煎2次,滤取药汁300毫升。每日1剂,分3次温服;病重者,每日2剂,分4~6次温服。

【按语】便秘加大黄;恶心呕吐加竹茹、半夏;高热昏谵加安宫牛黄丸;高热抽搐加羚羊角、钩藤、白芍,药后取微汗,无汗加重药量,汗多则下次减量,热退则麻,杏、苏、柴等当随之而减。辛温之品不可多服,以免汗多伤津,反助里热。

【方五】贝龙银黄汤

【出处】《甘肃中医》

【组成】银花30克,连翘10克,知母10克,浙贝母10克,地龙10克,甘草10克,黄连5克。

【功用】宣肺平喘、清热化痰。

【主治】支气管肺炎。症见壮热烦渴,喉鸣痰涌,咳嗽喘憋,甚则鼻翼煽动,颜面口唇发绀。

【方解】支气管肺炎属于中医“肺炎喘嗽”,肺气郁闭是其主要病理机制,痰热是其主要病理产物。方中银花、连翘辛凉透表,清热解毒,重用银花,意在清热解毒,抑制细菌、**。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药理实验证实其对多种细菌和各型流感**均有一定抑制作用,特别是组成复方后抗菌效力明显提高。知母清热滋*;浙贝母、地龙、甘草化热痰利咽喉,其中地龙解毒力强,并有显著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和镇静抗惊厥的作用,对肺炎喘嗽欲内陷厥*之变证有防微杜渐的作用。方中银花、连翘、知母、黄连是针对“热”字而设,贝母、地龙、甘草是针对“痰”字而用,诸药化瘀清热,功效颇佳。

【用法】水煎分次温服,每日1剂。

【方六】龙虎汤

【出处】《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组成】麻黄5克,生石膏10~15克,知母10~15克,杏仁10克,地龙10克,甘草15克。

【功用】清热解毒,止咳祛痰。

【主治】支气管肺炎。

【方解】龙虎汤为麻杏石甘汤、白虎汤加地龙而成,其中生石膏、知母对细菌、**、支原体等有广谱治疗作用;杏仁、甘草祛痰止咳;麻黄、地龙、甘草具有抗过敏、解痉定喘作用。诸药配伍,既有清热解毒抗感染,又有止咳祛痰定喘,标本兼治的综合功效。

【用法】水煎分次温服,每日1剂。

【方七】麻杏芩柴汤

【出处】《新中医》

【组成】麻黄5~10克,川贝母5~10克,天竺黄5~10克,牛蒡子5~8克,桔梗5~8克,知母5~8克,法半夏6~8克,苦杏仁6~10克,柴胡8~10克,黄芩10克,茯苓10克,连翘10~15克,板蓝根10~15克,石膏20~50克。

【功用】清泄肺热,宣肺平喘。

【主治】支气管肺炎。

【方解】小儿肺炎因风热犯肺、阻遏肺气者,治疗上应针对病因选用辛凉清热解毒的药物,在这一前提下,解决肺气壅郁及少阳气机失和最为关键。麻杏石甘汤以辛凉宣肺为主,而小柴胡汤则以枢转少阳气机为要,两方合用则肺气宣通,少阳气机枢转正常,从而使全身气机升降开合的功能恢复正常。另方中连翘、板蓝根辛凉透邪清热;牛蒡子、桔梗宣肺利咽;知母、川贝母、天竺黄清热化痰止咳;法半夏、茯苓燥湿化痰。

【用法】水煎分次温服,每日1剂。

【方八】肺炎合剂

【出处】《新中医》

【组成】生石膏30克,炙麻黄9克,桑白皮12克,瓜蒌21克,青天葵12克,天竺黄12克,苦杏仁9克,桃仁9克,地龙12克,甘草6克。

【功用】清泄肺热、涤痰宣肺、止咳平喘。

【主治】支气管肺炎。

【方解】方中石膏清气泄热,甘寒生津;青天葵清泻肺中壅塞之气,性味甘凉无毒,祛邪而不伤正,苦杏仁、麻黄宣肺透邪,平喘止咳;加大黄旨在上宣肺气,下通腑气,一宣一通,气机通畅,则肺气得舒,痰热可泄;桑白皮、天竺黄、瓜蒌清肺豁痰;地龙祛风解痉平喘;桃仁活血化瘀,且可止咳平喘;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全方配伍,则热清气平,肺降有权,喘咳自止。本方辛宣清热,旨在顿挫热势,保存正气。

【用法】浓煎取汁90~120m1,分2~3次服,每日1剂。水煎分次温服,每日1剂。

【方九】沙参麦冬汤加味

【出处】《河北中医》

【组成】沙参8~12克,麦门冬8~12克,百合8~12克,桑叶6~10克,白扁豆6~10克,杏仁6~10克,桔梗6~10克,地骨皮6~10克,百部6~8克,甘草3~6克。

【功用】滋*润肺,清肺化痰。

【主治】支气管肺炎,气*两虚型。

【方解】小儿肺炎,风热毒邪虽是主要致病因素,然温热之邪易伤津耗气,加之小儿*常不足,因而临床所见,无论在肺炎初期、中期、恢复期均有不同程度*伤之象。故不能一概而论地清热解毒、降逆平喘。肺为一身之华盖,朝百脉,喜润恶燥,为病最多,治其**唯有清润。故以桑叶、地骨皮清泻肺热,止咳平喘;百合、沙参、麦门冬、玉竹滋*润肺;山药、白扁豆益气养胃;杏仁、炙枇杷叶润肺化痰;百部、桔梗清肺化痰。本方适用于气*两虚型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运用随证加减:热重*伤者加生石膏12~18克,竹叶6~10克;久病*伤者加太子参6~10克,山药、白术各6~8克;痰多者加桑白皮、炙枇杷叶6~8克。

【用法】水煎取汁100~200毫升。分2~3次服,每日1剂。

间质性肺炎吃什么药效果好

间质性肺炎是肺的间质组织发生炎症,主要侵犯支气管壁肺泡壁,特别是支气管周围血管周围小叶间和肺泡间隔的结缔组织而且多呈坏死**变,大多由**所致。**性肺炎的治疗以对症为主,卧床休息,居室保持空气流通,注意隔离消毒,预防交叉感染。给与足量维生素和蛋白质,多饮水及少量多次进软食,酌情静脉输液及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消除上呼吸道分泌物等。原则上不宜应用抗菌药物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一旦明确已合并细菌感染,应及时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目前已证实有效的**抑制药物是: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奥司他韦、金刚烷和阿糖腺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