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鲍双斐 给各位分享公认的骈文大家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兰亭集序是骈文吗?(兰亭集序是骈文吗还是散文)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兰亭集序是骈文吗?
不是。兰亭集序是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组织文人墨客饮酒赋诗而作的序文,是现场所写的诗序草稿,全文三百多字,记述了当时的情景。兰亭集序写明了时间、地点和人物,故事情节都一一描写,这是一篇非常好的记序文。兰亭序能流传至今是因为王羲之的书法,妍美流畅,用笔变化多端,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
唐代四大才子是哪四位?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王勃
王勃,唐朝文学家,儒客大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
王勃聪敏好学,六岁能文,下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秘书监颜师古《汉书注》,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进士及第,授朝散郎、沛王(李贤)府文学。
因写作《斗鸡檄》,坐罪免官。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授虢州参军,私杀官*,二次被贬。上元三年(676年)八月,王勃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年二十七岁
2、杨炯
杨炯(650年-693年),字唐朝大臣、文学家,常山郡公杨初曾孙,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聪敏博学,文采出众。文学才华出众,善写散文,尤擅诗歌。现存诗30余首,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以突破齐梁“宫体诗风”为特色,在诗歌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明代童佩辑有《杨盈川集》十卷。
3、卢照邻
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唐朝诗人。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工诗歌骈文,诗以歌行体为最佳。著有《卢照邻集》《幽忧子》。
4、骆宾王
骆宾王字观光,唐代大臣、诗人、儒客大家,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骆宾王诗作辞采华胆,格律谨严。长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自伤兼而有之;小诗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凉慷慨,余情不绝,有《骆宾王文集》存于世。清代陈熙晋辑有《骆临海集笺注》。
贡献意义:
四杰齐名,原指其诗文而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四杰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四杰正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人物。
卢、骆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王、杨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骈文也在词采赡富中寓有灵活生动之气。陆时雍《诗镜总论》说“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子安其最杰乎?调入初唐,时带六朝锦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