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周志凡 给各位分享玉米蓟马防治方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春玉米田蓟马用啥防治?联苯菊脂可以吗?(联苯菊酯治玉米的害虫有效)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春玉米田蓟马用啥防治?联苯菊脂可以吗?
蓟马 危害植株易造成**病等病害,严重的死亡。防治可用吡虫啉,啶虫脒,阿维菌素,功夫,甲维盐,氟虫氰等交替使用防治。间隔五至七天重喷一次。以上建议仅供参考使用,希望对您有用 联苯菊酯可以防治蓟马
玉米5,6片叶子有虫打啥药效果最好?
玉米5,6片叶子有虫,可能的害虫有以下几种:1.玉米螟,防治玉米螟的危害,可亩用3%广灭丹颗粒剂1——2公斤,或株用0.1%氟氯氰颗粒剂1.5克、14%毒死蜱颗粒剂1——2克、3%辛硫磷颗粒剂2克、3%丁硫***颗粒剂1——2克,撒施心叶内。2.黏虫,防治玉米黏虫危害,可选择早上或傍晚黏虫尚在玉米叶片上危害时,喷雾48%毒死蜱*油1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油1000——1500倍液,或3%啶虫脒*油1500——2000倍液。
杀蓟马用辛硫磷可以加白糖吗?
可以加。
辛硫磷是一种高效低毒有机磷杀虫剂,以触杀和胃毒为主,无内吸作用。杀虫谱广,击倒力强,对鳞翅目幼虫很有效,在田间使用,因对光不稳定,很快分解失效,所以残效期很短,残留危险性极小,叶面喷雾一般残效期仅2~3天,但该药施人土中,其残效期很长,可达1~2个月适合于防治**害虫,特别是防治花生、大豆、小麦的蛴螬、蝼蛄有良好的效果,对危害花生、小麦、水稻、棉花、玉米、果树、蔬菜、桑、茶等作物的多种鳞翅目芬蓟马害虫的幼虫也有良好的效果,对虫卵也有一定的**作用,也适于防治仓储和卫生害虫。
玉米摘心用什么农药?
天太汗了,保证水份的充足。
此种病害应及时喷施叶面肥及噻虫螓防治效果最好。
夏季拧心一般玉米蓟马危害引起。可以用吡虫啉进行防治。
根据不同原因天旱肥害荮害病害均可造成玉米拧心现象。
主要是搞好病虫害防治,已发生柠筋的要掐断让新叶能正常生长。
玉米明虫打药防治最佳时间?
一、虫害防治 1、玉米螟 玉米螟又称玉米钻心虫,田间防治可分为两个时期进行,即心叶末期和穗期。心叶末期防治:有虫株率达10%时,用 1.5%辛硫磷颗粒剂按1:15拌炉灰渣,每株1克撒入喇叭口内。穗期防治:抽穗后用50%辛硫磷*油1000倍液喷施雌穗和雌穗上、下几个叶的叶腋处。2、粘虫 粘虫俗语称夜盗虫,是一种暴发性的毁恶灭性害虫。当玉米地苗期百株有虫20个--30个,生长中后期百株有虫50--100个时,即应进行药物防治。可用2.5%敌百虫粉,每亩喷2—2.5公斤,或用2.5%敌百虫粉2公斤对细土10公斤--15公斤,拌匀后顺垄撒施。3、蚜虫 随着紧凑型杂交种的推广,蚜虫已成为玉米生长后期的主要害虫,防治方法有两种。拔节期喷药防治:玉米拔节后,逐行检查,发现危害中心株,用40%**乐果*油50毫升,加水50~75公斤。每亩用药液75公斤。玉米的大喇叭口末期防治:用40%乐果50毫升,对水0.5公斤,拌15公斤砂土,每株撒1克。4、红蜘蛛、蓟马 红蜘蛛一般在抽穗扣危害玉米,蓟马在苗期危害。防治方法:每亩用40%**乐果*剂0.1公斤,对水40公斤--50公斤喷雾。 二、病害防治玉米病害主要有大、小斑病、黑粉病、**病、青枯病、穗粒腐病等。1.玉米大斑病 也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1)症状和为害 主要为害叶片。受害叶片最初呈现水渍状青灰色小斑点,然后沿叶脉向叶片两端扩展成梭形病斑,病斑的中部为黄褐色或青灰色,边缘为暗褐色。不抗病品种的生育后期,病斑纵裂,甚至病斑融合连片,导致叶片枯黄坏死。潮湿条件下病斑上还可产生黑色霉层。一般是植株下部叶片先发病,再由下向上发展。干旱年份也可中上部叶片先发病。在种植密度大、空气潮湿的田间,病害发展很快,1个月左右即能使全株叶片枯死,呈现“走马干”现象。(2)防治方法: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洒,必要时隔7天再次喷药。2.玉米小斑病(1)症状和为害 主要为害叶片。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期中均可发病,抽穗后发病较重。发病初期在叶面上产生小病斑,呈椭圆形或纺锤形,周围或两端呈现褐色水渍状。有时病斑上出现2—3个同心轮纹。病斑大小不一。不抗病的品种病斑较大,不受叶脉限制。发病严重时,叶片上的病斑相互连片融合,变黄,枯死。田间湿度大时,病斑上还产生褐色霉层。病斑首先出现在植株下部叶片,由下向上蔓延。上部叶片感染后,发病速度加快,短时间内整个植株枯死。(2)防治方法:同玉米大斑病3.玉米丝黑穗病(1)症状和为害 主要侵害雌穗和雄花序。玉米苗期感染此病后,一般到穗期才显出症状。有些病株在生长前期即有异常表现。常在植株4—5片叶上产生出多条黄白色条纹,植株节间变短,茎秆基部膨大,下粗上细。叶色暗绿,叶片变硬且厚,上挺如笋状。有时分蘖稍有增多,或病株稍向一侧弯曲。雄穗染病后变黑,雄花变成黑粉。雌穗感病后明显变短变小,基部粗大而顶端尖小,不吐丝,整个玉米穗变成一团褐色粉末和许多散乱的黑色丝状物。也有的玉米穗苞叶变成丝生的细长畸形小叶状,黑粉极少,也不出现明显的**。受害植株雌穗发病而雄序正常。发病植株大多矮化。(2)药剂防治:可用25%粉锈宁或40%多菌灵,按0、3%的剂量拌种。4.玉米黑粉病(1)症状和为害 除为害雌穗和雄花序外,还为害茎、叶等部位,肿大成瘤。病瘤末成熟时,外表白色或淡红色,有光泽,轻压后有水流出,以后变成灰白色或灰黑色。病瘤的形状和大小因发生部位不同而异。叶片上的瘤小而多,常密集成串成堆,大小如豆粒,不产生或很少产生黑粉,只是逐渐变干硬。茎节和穗上的病瘤大如鸡蛋和拳头,外膜破裂后散出大量黑粉。受害植株多扭曲,矮小,玉米穗变小,甚至形成空秆。(2)药剂防治:同玉米丝黑穗病5.玉米粗缩病(1)症状和为害 发病后的玉米植株严重矮化。株高一般只有正常植株的一半或1/3。感病的叶片深绿色,宽短而硬,呈现对生状态。叶片背面的侧脉上常出现蜡白色的粗糙突起。病株有时产生分蘖较多,根系不发达,容易拔起。雄花序常被包在喇叭口内,发育**或败育。雌穗结实差。重病植株常常提前枯死,可造成绝收局面。(2) 药剂防治:应早期用40%**乐果3000倍液灭蚜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