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关凝彤 给各位分享细砂检验类别有哪些标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什么是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级配程度?指标是什么?配制混凝土最好选用哪种砂?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什么是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级配程度?指标是什么?配制混凝土最好选用哪种砂?

级配主要通过筛分实验测量出试样中不通直径内的骨料的质量确定的. 依次通过一套筛孔径为4.75、2.36、1.18、0.660、0.30和0.15的六个标准筛,测量各筛筛余量的质量mi,计算出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累计筛余量。
A,分计筛余量mi:砂子通过六个标准筛时各筛上的筛余量,即mi(其中i=1,2,3,4,5,6);
B,分计筛余率 :各筛上的分计筛余量占砂样总质量(500g)的百分率;
C,累计筛余率 :各筛与比该筛粗的所有分计筛余率之和;
级配划分的标准:按GB/T14684-2001标准规定,砂按0.60mm筛孔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计,可分三个级配,三个级配区:
I级配区砂: A4 =(85~71)%; II级配区砂:A4 =(41~70)%;
III级配区砂: A4 =(16~40)%。
砂的粗细程度:指不同粒径的颗粒混合物的平均粗细程度
砂的粗细程度用细度模数表示,一般分为粗砂、中砂和细砂等;
粗砂: =3.7~3.1; 中砂: =3.0~2.3;
细砂: =2.2~1.6 特细砂: =1.5~0.7。
普通混凝土优先使用中砂 MX =3.0~2.3;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什么是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级配程度?指标是什么?配制混凝土最好选用哪种砂?

现标准为JGJ52-2006。砂石筛分析、表观密度、吸水率、含水率、含泥量、压碎指标等等。查阅现标准JGJ52-2006全部有。

在配制混凝土时为什么要考虑骨料的粗细及颗粒级配?评定指标是什么?

因为砼是靠骨料、细集料和水泥浆三者形成密实的胶合体,而共同受力形成强度。骨料的粗细和级配直接关系到砼的密实度,所以一定要考虑的。评定的指标有砂的粗度械模数、材料的筛分结果(判定级配好坏)、材料的含泥量、有机物烧失量等。

什么是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级配程度?指标是什么?配制混凝土最好选用哪种砂?

级配主要通过筛分实验测量出试样中不通直径内的骨料的质量确定的. 依次通过一套筛孔径为4.75、2.36、1.18、0.660、0.30和0.15的六个标准筛,测量各筛筛余量的质量mi,计算出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累计筛余量。
A,分计筛余量mi:砂子通过六个标准筛时各筛上的筛余量,即mi(其中i=1,2,3,4,5,6);
B,分计筛余率 :各筛上的分计筛余量占砂样总质量(500g)的百分率;
C,累计筛余率 :各筛与比该筛粗的所有分计筛余率之和;
级配划分的标准:按GB/T14684-2001标准规定,砂按0.60mm筛孔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计,可分三个级配,三个级配区:
I级配区砂: A4 =(85~71)%; II级配区砂:A4 =(41~70)%;
III级配区砂: A4 =(16~40)%。
砂的粗细程度:指不同粒径的颗粒混合物的平均粗细程度
砂的粗细程度用细度模数表示,一般分为粗砂、中砂和细砂等;
粗砂: =3.7~3.1; 中砂: =3.0~2.3;
细砂: =2.2~1.6 特细砂: =1.5~0.7。
普通混凝土优先使用中砂 MX =3.0~2.3;

工地里用的砂原材料怎么取样送检,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不?

现在大部分地方环境保护的禁止开采河砂,工地使用的砂行业人士叫“洗水砂”,海砂淡化的砂。
主要检测项目有:1筛分析、2表观密度、3堆积密度、4含水率、5含泥量、6泥块含量;
送检取样要求:按同产地、同规格每400 m3或600吨为一批。
用50斤的米袋装满就可以了,希望能帮助到您!

重庆特细沙的砂浆配合比,能拿出依据的最好!!!

重庆市2008定额砼、砂浆配合比表章节说明一、本《混凝土及砂浆配合比表》(以下简称本配合比表),是在《施工机械台班定额 混凝土及砂浆配合比表》(CQXHL-206-2003)基础上,依据国家现行水泥混凝土、砂浆及沥青混凝土等技术规程、规范、标准,结合重庆市混凝土技术水平状况,按照行业平均水平进行编制的。�二、本配合比表引用的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特细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DB50/5028-2004;�《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DB50/5030-200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实施手册》JTG F40-2004;�《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6-98;�《微表处和稀浆封层技术指南》交工便字\[2005\]329号;�《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三、本配合比表中细集料分为特细砂、中砂、混合砂。特细砂指细度模数为0.7~1.5的天然河砂,中砂指细度模数为2.3~3.0的天然河砂,混合砂指由天然砂与机制砂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砂(机制砂指**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0mm的**颗粒)。�四、本配合比表按坍落度将混凝土划分为:干硬性混凝土(坍落度0~10mm),塑性混凝土(坍落度分别为:10~30mm、35~50mm、55~70mm、75~90mm),大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为:200±30mm)。�五、本配合比表中将特细砂混凝土所用粗集料的公称粒级界定在5~10mm、5~20mm、5~31.5mm、5~40mm范围,混合砂、中砂混凝土所用粗集料的公称粒级界定在5~20mm、5~31.5mm。�六、石屑指采石场加工碎石时,通过最小筛孔(4.75mm)的筛下部分。�七、本配合比表中部分混凝土配合比,如果仅用传统的四组分材料(水泥、砂、石、水)难以配制出满足要求性能的混凝土,因此采用了掺用高效减水剂或(和)矿物掺合料的技术措施,该措施通常又可将水泥用量控制在500kg/m\+3以内。表中的高效减水剂为粉剂,在推荐的最小掺量下,减水率要求不小于18%;若为水剂时,在推荐的最小掺量下,减水率仍要求不小于18%。表中抗渗等级P6混凝土膨胀剂掺量为胶凝材料的6%,P8混凝土膨胀剂掺量为胶凝材料的8%。 八、表中AC型混合料中矿料采用石灰石碎石,SMA型混合料采用破碎砾石,均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级配矿料按一定比例组合。九、表中沥青混合料中矿料采用砾石、石灰石、花岗石、破碎砾石和玄武**料加工而成。�十、表中AC型混合料中沥青也可采用70\+#沥青,SMA型混合料中采用的沥青为90\+#基质沥青的改性沥青制成,稀浆封层中*化沥青的蒸发残留物含量应大于60%,也可采用改性*化沥青。�十一、SMA型混合料中稳定剂可采用其他纤维素纤维或矿物纤维。�十二、本配合比表中的集料按自然状态考虑,含水率、含泥量、杂质含量,均不另计算。十三、本配合比考虑的温度为全年平均气温。�十四、配合比材料用量,均以凝固后的密实体积计算,配制损耗已计入材料用量中,不另计算。�十五、配合比内未包括人工、机械用量,其制作人工、机械用量已包括在各分部子目中,不另计算。�十六、本配合比表所采用的主要材料堆积密度见下表:�主要材料的堆积密度单位: kg/m3 材料名称堆积密度材料名称堆积密度水泥1300碎石1500特细砂1300砾石1700中砂1470~1550石灰膏1350机制砂1550粉煤灰900石屑1550矿渣粉1050注:堆积密度指集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