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熊百萱 给各位分享算盘子有什么用途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珠心算有什么好处(珠心算有什么好处 珠心算的口诀)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珠心算有什么好处
学霸牛博士
算盘和什么是我国古代发明的计算工具
算筹。
在算筹计数法中,以纵横两种排列方式来表示单位数目的,其中1-5均分别以纵横方式排列相应数目的算筹来表示,6-9则以上面的算筹再加下面相应的算筹来表示。表示多位数时,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用纵式,千位用横式,以此类推,遇零则置空。这种计数法遵循一百进位制。据《孙子算经》记载,算筹记数法则是:凡算之法,先识其位,一纵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百相当。《夏阳侯算经》说:满六以上,五在上方.六不积算,**单张。
请问算盘子有多少品种?谢谢!
我想知道一种草药算盘子这种植物有多少个品种是叫算盘子的!谢谢各位!
算盘子,中药名。为大戟科植物算盘子Glochidion puberum (L.)Hutch.的果实。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具有清热除湿,解毒利咽,行气活血之功效。常用于痢疾,泄泻,黄疸,疟疾,淋浊,带下,咽喉肿痛,牙痛,疝痛,产后腹痛。
别名很多:黎击子、野南瓜、柿子椒、算盘珠、八瓣橘、馒头果、水金瓜、红橘仔、地金瓜、血木瓜、野北瓜子、磨盘树子、山金瓜、山油柑、臭山橘、山橘子、山馒头、狮子滚球、雷打柿、万豆子、寿脾子、牛萘、八楞橘、八楞楂、百梗桔、野蕃蒲、金骨风、野毛楂、百荚橘、百荚结、小孩拳。
别的品种有:毛叶算盘子,毛果算盘子
算盘使用方法
关于十珠算盘的用法
1、拿出算盘竖起叫“清盘”,然后在桌面上放平。
2、左手扶着算盘框,拨加的时候用右手大拇指拨算盘(从下往上拨珠子),其他4根手指攥起来。拨减的时候用右手的食指(从上往下拨珠子),其他4根手指攥起来。
3、(1的连加连减)直接用右手大拇指一颗一颗往上拨1 2 3 4 5 6 7 8 9 10.拨到20-30。然后用右手食指往回减,20 19 18 17 一直到0 即可。要求手拨的同时读出声音,拨到几,读到几。
4、(2的连加连减)此方法可以帮助孩子练习分解组合:一次用大拇指拨2个珠子,(+2 +2 1和1是2,+2+2+2+2 1和1是2)连减:-2-2 1和1是2,-2-2-2-2 1和1是2 ,直到拨回起点 。
5、4的连拨。一次拨4个珠子,剩下1个。要想再一次拨四个的话,那么这剩下的1个拨上去的话,另外一档就要再拨上3个。也就是3和1组成4。那这一档就剩下2个,还想一次拨4个的话,那这两个拨上去去之后,再在另外一档拨上去2个。也就是2和2是4。剩下3个,再想一次拨四个的话,就是拨完3个再在另外一档拨上1个。3和1是4。剩下4个够一次拨上4个。
6、其他数的连拨和4的相同。
7、算盘的连拨主要练习孩子的数的分解的操作能力以及帮助孩子的思维从操作形象到抽象的转化,给孩子一个支架。在拨的时候一定要求孩子把每一档的珠子都拨完。
常用的算盘有两种,分别为什么和什么
老式算盘;现在会计人员所用的算盘。
它起源于中国,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在阿拉伯数字出现前,算盘是世界广为使用的计算工具。
现在,算盘在亚洲和中东的部分地区继续使用,尤其见于商店之中,可以从供应中国商品和日本商品的商店里买到。在西方,它有时被用来帮助小孩子们理解数字,而一些数学家喜欢体验一下使用算盘计算出简单算术问题的感觉。
扩展资料
算盘的新形状为长方形,周为木框,内贯直柱,俗称“档”。一般从九档至十五档,档中横以梁,梁上两珠,每珠作数五,梁下五珠,每珠作数一,运算时定位后拨珠计算,可以做加减乘除等算法 。
现存的算盘形状不一、材质各异。一般的算盘多为木制(或塑料制品),算盘由矩形木框内排列一串串等数日的算珠,中有一道横梁把珠统分为上下两部分,算珠内贯直柱,俗称“档”,一般为9档、1 1档或13档。档中横以梁,梁上1珠,这珠为5;梁下5珠,每珠为1。
传统的算盘是怎么操作的?
算盘
算盘(abacus)
中国传统的计算工具。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在阿拉伯数字出现前广为使用的计算工具。
现存的算盘形状不一、材质各异。一般的算盘多为木制(或塑料制品),算盘由矩形木框内排列一串串等数目的算珠,中有一道横梁把珠统分为上下两部分,算珠内贯直柱,俗称“档”,一般为9档、11档或15档。档中横以梁,梁上2珠(财会用为1珠,每珠为5;梁下5珠(财会用为4珠),每珠为1。用算盘计算称珠算,珠算有对应四则运算的相应法则,统称珠算法则。相对一般运算来看,熟练的珠算不逊于计算器,尤其在加减法方面。用时,可依口廖,上下拨动算珠,进行计算。珠算计算简便迅捷,为我国商店普遍使用的计算工具。
算盘的起源与普及
算盘是由早在春秋时期便已普通使用的筹算逐渐演变而来的。珠算最早见于文献的当推东汉《数术记遗》一书,可见汉代已出现用珠子计算的珠算方法及理论。算盘名称之见于算书者以宋代《谢察微算经》为最早,可以确定至迟在宋代,有横梁的穿档的大珠算盘已经出现。至元代,算盘的使用已十分流行。宋元之间的刘因就写有《算盘》诗。明代记载更多,如《瀛涯胜览》、《九章详注比类算法大全》诸书都有关于算盘的记载。明初时,中国算盘流传到日本,其后又流传到**,又从**传至西欧各国,对近代文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5世纪中叶,《鲁班木经》中有制造算盘的规格。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算盘材料有木、竹、铜、铁、玉、景泰蓝、象牙、骨等等。小的可以藏入口袋,大的要人抬。
随着算盘的使用,人们总结出许多计算口诀,使计算的速度更快了。这种用算盘计算的方法,叫珠算。在明代,珠算已相当普及,并且出版了不少有关珠算的书籍,其中流传至今,影响最大的是程大位(1533~1606)的《直指算法统宗》 (1592)。
《算法统宗》是一部以珠算应用为主的算书。全书共17卷,有595个应用题,多数问题摘自其他算书,但所有计算都改用珠算。书中载有算盘图式和珠算口诀,并举例说明如何按口诀在算盘上演算。其中开平方和开立方的珠算法是程大位首先提出来的。书末附录“算经源流”记载了宋元以来的51种数学书名,其中大部分已失传,这个附录便成了宝贵的数学史料。
算盘的种类
值得注意的是,算盘一词并不专指中国算盘。从现有文献资料来看,许多文明古国都有过各自的算盘。古今中外的各式算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沙盘类,算板类,穿珠算盘类。
①沙盘是在桌面、石板等平板上,铺上细沙,人们用木棍等在细沙上写字、画图和计算。②后来逐渐不铺沙子,而是在板上刻上若干平行的线纹,上面放置小石子(称为“算子”)来记数和计算,这就是算板。19世纪中叶在希腊萨拉米斯发现的一块1米多长的大理石算板,就是古希腊算板,现存在雅典博物馆中。算板一直是欧洲中世纪的重要计算工具,不过形式上差异很大,线纹有直有横,算子有圆有扁,有时又造成圆锥形(类似现在的跳棋子),上面还标有数码。③穿珠算盘指中国算盘、日本算盘和俄罗斯算盘。日本算盘叫“十露盘”,和中国算盘不同的地方是算珠的纵截面不是扁圆形而是菱形,尺寸较小而档数较多。俄罗斯算盘有若干弧形木条,横镶在木框内,每条穿着10颗算珠。在世界各种古算盘中,中国的算盘是最先进的珠算工具。
黄帝时代有没有算帐先生,或者说,有没有能打会算的“会计”?当今人不得知晓。
传说,算盘和算数是黄帝手下一名叫隶首的人发明创造的。至今在农村还流传着隶首当初算账时,发明的中国式的“阿拉伯”字母。80岁以上的年老人还会写、会用。这十个字母的写法:|、‖、�、×、�、�、�、�、夕、十。比如三斤八两的写法“��”二斗四升写法是“‖×”十八丈布写法“十�”;三尺四寸木材写法“�×”。
黄帝统一部落后,先民们整天打鱼**,制衣冠 ,造舟车,生产蒸蒸日上。物质越来越多,算帐、管帐成为每家每户每个人经常碰到的事。开始,只好用结绳记事,刻木为号的办法,处理日常算帐问题。有一次,**能手于则,交回7只山羊,保管猎物的石头只承认交回1只,于则一查实物,正好还是7只。为啥只记1只呢?原来石头把七听成1,在草绳上只打了一个结。又有一次,黄帝的孙女黑英替嫘祖领到9张虎皮,石头在草绳上只打了6个结,短少了3张。所以出出进进的实物数目越来越乱,虚报冒领的事也经常发生。黄帝为此事大为恼火。
有一天,黄帝宫里的隶首上山采野果,发现一树熟透的山桃。他爬上树边摘边吃,不知吃了多少,只觉得口流酸水,肚内发胀,再没敢多吃,跳下树来,坐在地上休息。
突然发现扔在地上的山桃核非常好看。他一个一个从地上拣起来,一数个,正好20个。他想:这十个桃核好比10张虎皮,另十个好比10只山羊皮。今后,谁交回多少猎物,就发给他们多少山桃核。谁领走多少猎物,就给谁记几个山桃核。这样谁也别想赖帐。隶首回到黄帝宫里,把他的想法告诉给黄帝。黄帝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就命隶首管理宫里的一切财物帐目。隶首担任了黄帝宫里总“会计”后,他命人采集了各种野果,分开类别。比如,山渣果代表山羊;栗子果代表野猪;山桃果代表飞禽;木瓜果代表老虎、豹子……不论哪个**队捕回什么猎物,隶首都按不同野果记下帐。谁料,好景不长。各种野果存放时间一长,全都变色腐烂了,一时分不清各种野果颜色,帐目全混乱了。为这事隶首气的直跺脚。最后,他终于想出一种办法。他到河滩拣回很多不同颜色的石头片,分别放进陶瓷盘子里。这下记帐再也不怕变色腐烂了。由于隶首一时高兴没有严格保管。有一天,他出外有事,他的孩子引来一群玩童,一见隶首家放着很多盘盘,里边放着不同颜色的美丽石片,孩子们觉得好奇,你争我看一不小心,盘子掉地打碎,石头片全散了。隶首的帐目又乱了。他一人蹲在地上只得一个个往回拾。隶首妻子花女走过来,用指头把隶首头一指说:“好笨蛋哩!你给石片上穿一个眼,用绳子串起来多保险!”聪明人就怕人点窍。隶首顿时茅塞大开,他给每块不同颜色石片都打上眼,用细绳逐个穿起来。每穿够 十个数或100个数,中间穿一个不同颜色的石片。这样清算起来就省事多了。隶首自己也经常心中有 数。从此,宫里宫外,上上下下,再没有发生虚报冒领的事了。随着生产不断向前发展,获得的各种猎物、皮张、数字越来越大,品种越来越多,不能老用穿石片来记帐目。隶首好像再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了。有一次,他上山寻孩子,发现满山遍野成熟红欧粟子。每株上边只结十颗,全部鲜红色的,非常好看。他顺手折了几枝,拿在手里左看右看;又想利用红欧粟子作算帐的工具,但又一想,不行,过去已经失败过。隶首独自一人坐在地上,越想越没主意了。这时,岐伯、风后、力牧三个人上山采草药,发现隶首手里几串红欧粟子。人坐在地上发呆。风后问隶首在想什么?隶首扭头一看,原是三位老臣,赶忙站起来,把刚才记帐,算帐的想法告诉了三位老臣。风后是指南车创始人之一。他听了隶首的想法,接过隶首的话说:“我看今后记帐,算帐不再用那么多的石片。只用100个石片,就可顶十万八千数。”隶首忙问:“怎么个顶法?”风后叫隶首把红欧粟全摘下来,又折回下十根细竹棒,每根棒上穿上十颗,一连穿了十串,一并插在地上。风后说:“比如,今天猎队交回5只鹿,你就从竹棒上往上推5颗红欧粟子。明天再交回6只鹿,你就再往上推6颗。”隶首说:“那不行!一根棒上只穿十颗,已经推上去5颗,再要往上推6个,那就没有红欧粟子可推了。”风后说:“我问你,5个加6个是多少?”隶首说:“当然是11个!”风后说:“对呀!你就该向前进一位。从颗数上看,只有两个。实际上是11个数。再有,如果猎队交回九只鹿,那你怎么记算?再进一位;9个加11个是多少?当然是20个。从竹棒上的颗数看;只有两颗红欧粟子,实际上顶20个数。就是说,每够十个数,每够100个数,都要向前进一位。比如,再有猎队交回80只鹿,那么怎么记算法?20加80,整100数,再进位,竹棒子颗数就成为一个红欧粟子。实际上它顶100个数。”隶首又问:“进位后,怎么能记得下!”力牧接着说:“这好办,进位后,应划个记号。比如,十个数后边划个圈(10);100个数后边划两个圈(100);1000个数后边划三个圈(1000);10000个数后边划四个圈(10000)。这就叫个、十、百、千、万。隶首明白了进位道理后,信心百倍增加。回家作了一个大泥盘子,把人们从龟肚子挖出来白色珍珠拣回来,给每颗上边打成眼。每10颗一穿,穿成100个数的“算盘”。然后在上边写清位数;如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从此,记数、算帐再也用不着那么多的石片了。算盘,中华民族当代“计算机”前身,5000年前就这样诞生了。随着时代不断前进,算盘不断得到改进,成为今天的“珠算”。特别是民间,当初认字人不多,但是,只要懂得了算盘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规程,人人都会应用。
所以,算盘在古老中国民间很快广泛流传和被应用。
算盘在现代社会还有哪些作用?
算盘世界觅奇珍
( 江志伟 2005.06.03 )
中国算盘在西周时期已初具雏型,在2000多年前的演进中,中国人创造了大量异彩纷呈的算盘珍品。兹从设在珠算宗师程大位故乡安徽省黄山市的我国第一座珠算资料馆的文物藏品里撷拾数珍,略加介绍。
戒指算盘
这只镶嵌在戒指上的微型算盘为清代文物,纯银精制,尺寸为1*0.5厘米,共有7档,为上2珠下5珠的7珠算盘样式,算珠直径不足1毫米。这49颗银制算珠为标准算珠样式,并非银丝绕制,放大镜看也难以发现算珠上的接缝痕迹,工艺难度可想而知。更令人称奇的是,算珠在银制珠杠上滑动自如,毫无涩滞。用它运算时根本无法用手指拨珠,因为再细小的手指尖也比整个算盘还大,而对于它的主要使用者——古代女性来说,这并非难题,因为她们发髻上的发簪就是很好的辅助工具。
针线包算盘
这是一只打破传统的算盘珍品,它没有一般算盘所必需的框架结构,而是将算盘的每一根珠杆作为一个**部分,再以相应的铁皮支架固定,并分隔出上边的1颗算珠和下边的5颗算珠,然后再把9根珠杆单元用线缝制在**帆布底板上,成为一只上1珠下5珠9档算盘。针线包算盘能收能放,便于携带和存放。据说该算盘出自北伐军一位事务长之手,也可视为行军算盘。
水烟筒算盘
这是一只以铜链牵引、空悬于水烟筒吸嘴弯道与底座平台的微型算盘。1986年8月被送往世界珠算大会展示,引起各国专家的极大兴趣,新华社记者还为此作了报道。
此上2珠下5珠9档微型算盘系清末民初遗物,整体用黄铜精制,算盘长2厘米,宽1.5厘米,远观似水烟筒上的挂饰。该水烟筒底座上插有一根用于疏通烟道的通针,它还可以用来拨动水烟筒上的算盘。关于它的使用情况,可以从《新绿林传》等历史小说中读到。
九层算盘
这是一件特大型清代算盘,边长60厘米,宽40厘米,全木结构,内分9层,每层均为标准、完整的上2下5珠24档算盘,全盘算珠总数多达1512个。该算盘是当年为了适应徽商的经营需要而产生的,一般置放在总帐房先生的办公桌上。每个下属部门报来的帐目在算盘上各占一层,最下一层用来进行各部门帐目汇总,无论是每日还是每月的营业情况,都一目了然,与现代的电子计算机功能相似。难怪李政道博士在1972年10月同***总理谈话时讲道:“我们中国的祖先,很早就创造了最好的计算机,这就是到现在还在全国通用的算盘。”
圆算盘
这也是一件清代算盘。四道圆框和珠杆均为铜材精制而成,算珠则为红木制。最外框直径31.8厘米,珠杆沿圆周均分为50档,每根珠杆被圆框划分为3个区间,从外到内分别串制算珠1颗、4颗、1颗,全算盘珠共计300颗。
圆算盘的使用功能首先表现在能方便地进行位数超长的数字运算,诸如开平方、开立方等;其次,它可以使多人围坐圆桌旁同时进行单独计算。
除了计算功能,圆算盘至少还有3个用途:1、可作为算盘棋,供消遣娱乐;2、可作艺术壁挂,寓意财源滚滚,无穷无尽,周而复始;3、可作为卜算工具。
无珠算盘
它有长15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红木边框,有带有定位标志的横梁,还有12档珠杆,这些都跟一般算盘无二,不同之处在于其珠杆上没有一颗算珠。对此,人们于惊讶之余更多的是狐疑——这是算盘吗?它到底有什么用?
无珠算盘当然是有用的,而且它的用途随着珠算事业的发展将越来越大。它是用来训练珠算式心算的极好算具,用它进行加、减、乘、除运算,速度已经超过计算器。所谓“珠算式的心算”,就是在计算时,并不拨打算盘,而在头脑中的虚算盘上作心算。在使用者眼中,无珠算盘是“有珠”的,通过反复训练,最终会彻底抛开无珠算盘实物进行心算。“珠算式心算”法是珠算事业的发展方向,目前已在我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广为推广。
梯形算盘
它由5只大小不一的算盘组成,呈阶梯状叠置。每只算盘都比相邻的上边一只多出一根珠杆,从上到下依次围杆、5杆、6杆、7杆和8杆。算珠则去难为菱形珠,上1珠下4珠,全盘共150珠。它主要用于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可以分别在不同梯级的算盘上运算,然后将各自得数在最下边的8档算盘上进行综合运算,免除了单用一只算盘时要不断清盘的不便和失误。梯形算盘本身也是置于书案的座右铭,激励人们不断进步。
金刚子算盘
它原是著名算具收藏家陈宝定先生的珍藏,早些时候为了支持珠算文物事业,他将其赠与黄山市珠算资料馆。此算盘乍看与一般算盘无异:红木框、梁,框与梁连接处有铜皮加固;圆竹珠杆,杆上串着上2下5算珠,因此参观者往往一视而过。其实这金刚子算盘是世间少见的珍宝,它的91颗算珠是采用一种叫“金刚子”的果实制成的,其珍贵之处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能够结出金刚子的古树在全国只有海南省的某些山野中偶存一两棵;第二,这种古树每年结出的果实数量稀少,且大小不一。据资料显示,海南省每年从各地搜集到的金刚子果实够标准的还不足以作做成一只金刚子算盘;第三,即使凑足了金刚子果实,也未必就能制出一只金刚子算盘,因为金刚子质地非常坚硬,一般的刃具很难在它表面碰划出一点痕迹,而加工过程中的废品率较高。据说当年有位外国收藏家慕名拜访陈宝定先生时,欲以当时相当贵重的3台电子计算机来换取这只金刚子算盘,被陈先生婉拒。
橡珠算盘
这是一只清代算盘,铁框、铁梁、铜珠杆,上2下5圆形珠,共5档,全盘算珠是用柔软而有弹性的黑色橡皮做成。这种在运算时不发出声响、不会影响他人的橡珠算盘体现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高尚情操的物化。
按摩算盘
在安徽珠算资料馆里,按摩算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例如:核桃珠算盘、山楂珠算盘、粒面珠算盘、盲人算盘等,均是这类算盘中的珍品。其算珠是用表面凹凸不平的干果制成的,或完整保持干果的原始皱纹,或人工造出凹凸颗粒或凸点划痕。人们在用其进行拨珠计算的同时,指部*位也得到多点式按摩,寓健身、益智于计算之中,一举两得。按摩算盘是中国珠算文化和传统医学有机结合的产物,同样是中华文明的结晶。
在计算机普遍使用的今天,珠算这一算术工具也不仅仅只在博物馆中供人瞻仰。从实践看来,在学前班或小学低年级进行过系统珠算学习的学生,左脑和右脑均能得到全面的开发,在小学以后的学习中,更多地能表现孩子在数学上的天赋。
一是算盘可以提高人的智力,二是算盘可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具来反映计算过程,电子计算器就不行,只能反映得数。三是珠算的速度和计算机相比各有所长。计算机的乘除要比算盘快,加减法算盘要比计算器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