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石冬山 给各位分享湖北少数地区叫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谁知道鄂西北,鄂东北,鄂西南,鄂东南是怎么划分的,(鄂西南北部指哪里)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谁知道鄂西北,鄂东北,鄂西南,鄂东南是怎么划分的,
你好!
鄂东南:今咸宁地区
鄂东北:今黄岗与孝感两地区,多为低丘陵,有江南风景之致。
鄂中南:今荆州地区,号称千里江汉平原,富饶的鱼米之乡。地理上北近襄阳,南近洞庭湖。
鄂西南:今宜昌与恩施两地区。
鄂西北:今襄阳和郧阳两地区,地处我国南北交汇线略偏南。
如有疑问,请追问。
鄂北,鄂西北,鄂东,鄂东南,鄂南的中心城市分别是哪?
襄樊 十堰 黄石 咸宁 荆州
湖北有哪些少数民族
湖北为多民族省区之一,湖北省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共有55个。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全省少数民族常住总人口24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4.5%。过万人的少数民族有:土家族(210万)、苗族(17.8万)、回族(6.7万)、侗族(5.2万)、满族(1.3万)和壮族( 1.2万)蒙古族(1万)。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鄂西南民族自治地方和武汉市(5.4万)、荆州市(3.3万)等地。
扩展内容:
湖北省因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省。
湖北,简称“鄂”,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武汉,因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而得名。湖北地处中国中部,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介于东经108°21′42″—116°07′50″、北纬29°01′53″—33°6′47″之间,全省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
湖北省有佛教、道教、***教、天主教、**教,形成“东禅西道”的湖北省传统宗教文化格局。中国天主教第一位自选自圣主教董光清、中国道教史上第一位女方丈吴诚真、以及近年圆寂的湖北省籍高僧本焕大师、净慧长老、昌明法师等均诞生于湖北省。武当山李光富道长还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省首位当选全国性宗教团体主要负责人的宗教人士。
湖北省信教群众约167万人,依法登记宗教活动场所3418处,其中,佛教1891处,道教665处,其中,全国重点寺院宫观7处:黄梅五祖寺、当阳玉泉寺,武汉归元寺、宝通寺,武当山紫霄宫、太和宫,武汉长春观。
湖北省内有几种少数民族,是哪几个?
湖北省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共有55个。也就是说56个名族,在55个少数民族湖北都有分布。
湖北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56个民族俱全,全省少数民族常住总人口24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5%。过万人的少数民族有:土家族(210万)、苗族(17.8万)、回族(6.7万)、侗族(5.2万)、满族(1.3万)、壮族(1.2万)和蒙古族(1万)。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鄂西南民族自治地方和武汉市(5.4万)、荆州市(3.3万)等地。湖北是全国8个既有自治州又有自治县、还有民族乡的省份之一。
扩展资料
现有1个自治州即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个自治县即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12个民族乡(镇)即钟祥市九里回族乡、洪湖市老湾回族乡、仙桃市沔城回族镇、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松滋市卸甲坪土家族乡、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神农架下谷坪土家族乡、恩施市芭蕉侗族乡、宣恩县晓关侗族乡、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赤壁市周郎嘴回族镇、鹤峰县铁炉白族乡。
还设有37个民族村(街道)。湖北少数民族呈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格局,除土家、苗、侗族主要聚居在民族自治地方外,约有36万少数民族散居在全省各地,其中回族主要散(杂)居在武汉、襄阳等大中城市以及鄂西北和江汉平原的一些乡镇。
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区域面积2.9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6,均属武陵山区,是中国中西两个经济带的结合部,是湖北经济振兴崛起的战略后方。
全省81万城镇少数民族人口中,常年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达31万人,高峰期超过40万人,约占全省流动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集中居住于武汉、宜昌、襄阳等大中城市。
参考资料:湖北省人民**——湖北省概况
湖北省内有几种少数民族,是哪几个?
湖北省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共有55个。也就是说56个名族,在55个少数民族湖北都有分布。
湖北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56个民族俱全,全省少数民族常住总人口24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5%。过万人的少数民族有:土家族(210万)、苗族(17.8万)、回族(6.7万)、侗族(5.2万)、满族(1.3万)、壮族(1.2万)和蒙古族(1万)。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鄂西南民族自治地方和武汉市(5.4万)、荆州市(3.3万)等地。湖北是全国8个既有自治州又有自治县、还有民族乡的省份之一。
扩展资料
现有1个自治州即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个自治县即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12个民族乡(镇)即钟祥市九里回族乡、洪湖市老湾回族乡、仙桃市沔城回族镇、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松滋市卸甲坪土家族乡、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神农架下谷坪土家族乡、恩施市芭蕉侗族乡、宣恩县晓关侗族乡、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赤壁市周郎嘴回族镇、鹤峰县铁炉白族乡。
还设有37个民族村(街道)。湖北少数民族呈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格局,除土家、苗、侗族主要聚居在民族自治地方外,约有36万少数民族散居在全省各地,其中回族主要散(杂)居在武汉、襄阳等大中城市以及鄂西北和江汉平原的一些乡镇。
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区域面积2.9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6,均属武陵山区,是中国中西两个经济带的结合部,是湖北经济振兴崛起的战略后方。
全省81万城镇少数民族人口中,常年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达31万人,高峰期超过40万人,约占全省流动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集中居住于武汉、宜昌、襄阳等大中城市。
参考资料:湖北省人民**——湖北省概况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哪个地区
湖北中西部包括哪些城市
恩施,宜昌,荆门,荆州,十堰,襄樊,随州,仙桃,潜江,天门,孝感。百度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