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霍念旋 给各位分享苎麻生长在什么地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苎麻属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地方及其生态群类?(我国苘麻主要种植区域)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苎麻属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地方及其生态群类?

苎麻属约有12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带,少数达温带,其中有75种分布于亚洲,约30种分布于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也有少数分布。我国约有31种12变种,分布自西南、华中、华南、华北到东北等区,计21省(自治区),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四川和贵州,向北逐渐减少,北界达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南部:云南省16种5变种、广西壮族自治区14种6变种,广东省10种4变种、四川省9种1变种、贵州省8种2变种、江西省7种3变种、湖北省6种1变种、河南省6种,福建、浙江两省各5种3变种、西藏自治区5种1变种,山东、陕西两省各5种、湖南省4种1变种、**省4种3变种、安徽省4种2变种、江苏省3种、甘肃省3种1变种,山西、河北、辽宁等省各2种。其中我国特有种有12种和5变种,广布于云南、贵州、广西等省(自治区),有8种与喜马拉雅山南麓诸国共有,2种与泰国、越南共有,另有8种与日本共有。我国苎麻属五个组群的分布如下:腋球苎麻组Sect.Boehmeria在我国有3种1变种,分布于云南省南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苎麻组Sect.Tilocnide在我国有1种3变种,在秦岭以南各省(自治区)广布。帚序苎麻组Sect.Zollingerianae在我国有2种1变种,在我国分布于云南省南部。序叶苎麻组Sect.phyllostachys在我国有4种1变种,多分布于西南各省,其中序叶苎麻变种B.clidemioioides.var.diffusa分布较广,自西南向东达浙江、福建两省沿海一带。大叶苎麻组Sect.Duretia在我国有21种6变种,种数占我国苎麻属种的67.75%,内有6种2变种为我国所特有。大叶苎麻组的分布代表了苎麻属在我国的分布区,其中悬铃叶苎麻和细野麻两个种分布北界达辽宁省南部。云南、广西、广东三省(自治区)是我国苎麻属分布最多的省份,我国特有9种3变种也在这里。因此,云贵高原是我国苎麻属的多样性中心。目前**保存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和江西省麻类科学研究所的苎麻属野生近缘植物有21种11变种。

中国哪些地方还在种植苎麻

苎麻属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地方及其生态群类?

苎麻起源于中国,4700年前中国就有苎麻种植和苎麻纺织品,一直是主要麻类作物之一。其纤维是优良纺织原料,也是传统的重要出口物资。从长江口的启东县沿长江到安徽巢县,向西经河南固始县及信阳县,到河南嵩县(34°08′N)及陕西蓝田县为苎麻分布的北界,北界以南各省、区均有苎麻种植,但苎麻主产南方各省,以湖北、四川、湖南3省最多,3省面积占全国80%以上,2000年全国播种面积7.41万hm2,单产1613kg/hm2,总产119517t。

苎麻种植时间?

苎麻的播种时间在三月上旬至四月上旬这段时间。

养护方法

1、基质选择:苎麻对土壤的要求较低,任何土质基本上都能生长。但在深厚、具有较强排水能力,且肥沃的中性土壤中产量会更高。配置土壤时要多配一些,可以将豆渣、腐叶土、园土、适量小石块混合,增加土壤透气性的同时,也能保证它生长需要的基本养分。

2、温度管理:苎麻生长的最佳温度在16℃到30℃。冬季温度低于7℃会导致根部受冻,需要覆盖土层或稻草过冬,夏季温度过高会影响它开花。

3、水分管理:苎麻生长需要大量水分,适合生长在含水量21%到25%的土壤中,土壤含水量最高不能超过84%,否则影响苎麻的根部呼吸。

4、养分管理:生长期需养分较多,每亩可将24公斤氮肥,12公斤五**二磷,16公斤**合后施入。越冬前可将选择碧卡颗粒肥深埋在苎麻周围就行。

苎麻分布在我国哪些地方及年产量?

我国是世界苎麻生产国和输出国,常年产量占世界的90%左右,原麻及其制品远销美、日等国。产区分布在19°~35°N、98°~122°E,南起海南岛,北至秦岭山麓和淮河流域,主产地在22°~32°N的长江流域地区,其次为19°~22°N的华南地区,32°N以北的秦淮地区有少量种植。1986年我国苎麻生产达最高峰,种植面积为51.64万hm2,总产达56.7457万t。当前因国际苎麻生产日益萎缩,但对苎麻需求却不断增加,使我国苎麻生产近十余年来仍稳中有升。原有三大产麻省的湖南、湖北和四川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2001年全国苎麻总面积11.37万hm2,总产19.7044万t,上述三省的面积分别为4.70万hm2、2.14万hm2、2.22万hm2,分别占全国的41.34%、18.82%、19.52%;产量为9.42万t、3.67万t、3.09万t,分别占全国的47.82%、18.63%、15.68%。种植面积较大的还有江西、安徽两省。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浙江、福建、江苏、陕西、河南、**等省(自治区)都有分散种植。

1990—2002年我国苎麻种植面积、总产和单产

湖南省几乎各县(市)均产苎麻,以益阳、常德、郴州等地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湖北省麻区遍及全省50多个县(市),主要分布在赤壁、阳新、嘉鱼、咸宁、南漳等地,以咸宁面积最大,占全省总面积的58.7%左右;荆州地区也有种植。四川省集中产区达州市,面积占全省95%左右,大竹、渠县、宣汉均有一定面积。江西省苎麻分布较广,种植苎麻的有上高、宜春、万载、分宜、瑞昌、修水、吉安、吉水等县(市),以宜春、上高、瑞昌、分宜种植面积最大。安徽省主要分布在青阳、六安、寿县、霍山及贵池等县(市)。

"苎麻之乡"是哪里?

享有中国苎麻之乡、川东绿竹之乡美誉的大竹县,位于四川东部,达州南部。

苎麻名字的由来?

据现有史料查考,中国早在公元前14~12世纪,殷墟出土的《卜辞》中就有丝麻的像形文字。春秋中叶的《诗经》(约公元前6世纪)陈风中有“东门之池,可以沤紵(同苎)”之句。战国后期的古藉中也有记载。可见中国苎麻的栽培历史至少在三千年以上。苎麻于18世纪初先后输入到欧洲和北美。中国秦岭以南各省区栽培苎麻甚广,中国苎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5-80%。主产区在江西北部、湖南北部及四川中部等地区。

苎根始见于《别录》,《本草经集注》云:“苎麻,即今之绩苎尔,又有山苎亦相似,可入用也。”《本草图经》云:“苎根旧不载所出州土,今闽、蜀、江、浙多有之。其皮可以绩布。苗高七、八尺;叶如楮叶,面青背白,有短毛。夏秋间著细穗、青花,其根黄白而轻虚。二月、八月采。又一种山苎亦相似。”《纲目》云:“苎,家苎也;又有山苎,野苎也;有紫苎,叶面紫;白苎,叶面青;其背皆白。”《纲目拾遗》云:“野苎麻,生山上河堑旁。立春后生苗,长一、二尺,叶圆而尖,面青背白,有麻纹,结子细碎,根捣之,有滑涎。”以上记述,与本品原植物相符。

秦汉以前,苎麻已进入北方,故《诗经》中有“东门之池,可以沤苎”。但长期以来,苎麻的主要产区在南方。故王祯《农书》说:“南人不解刈麻(**),北人不知治苎”。不过在元代苎麻又有向北方扩展的趋势。当时的农书也开始积极致力于苎麻栽培技术的总结。元官修农书《农桑辑要》中就专门新添有“栽种苎麻法”,代表了当时苎麻栽培技术的最高水平。后来王祯《农书》“农器图谱”还专为苎麻设立一门,备载治苎纺织工具。

《农政全书》说:“无种子者,亦如压条栽桑,取易成速效而已。然无根处取远致为难,即宜用种子之法。”

元时农书,如《农桑辑要》,讲种苎由于旨在扩大推广苎麻种植,故对种子繁殖讲得较多。种苎从苗床整地开始,要求土壤松细湿润,俾幼芽易于萌发;要用蚕沙作为种肥;选种要用水选,取其沉者,播种采用和细土拌匀撒播。

这些跟《齐民要术》中的**种植方法大体相同。最大的不同在于

苗床管理方面,为了防止幼苗遭干旱、大雨冲散或冲乱,《农桑辑要》提出了搭棚覆盖的方法:即“可畦搭二三尺高棚,上用细箔遮盖。五六月内炎热时,箔上加苫重盖,惟要*密,不致晒死。但地皮稍干,用炊帚细洒水于棚上,常令其下湿润。遇天*及早、夜,撒去覆箔。到十日蝗,苗出,有草即拔。苗高三拔,不须用棚。如地稍干,用微水轻浇。”

《农桑辑要》指出:“约高三寸,却择比前稍高壮地,别作畦移栽。临移时,隔宿先将有苗畦浇过,明旦也将做下空畦浇过,将苎麻苗用刃器带土掘出,转移在内,相隔四五寸一栽。”

假植以后,“务要频锄,三五日一浇。如此将护二十日后,十日半月一浇。到十月后,用牛驴马生粪厚盖一尺”,以后再在“来年春首移栽”。移栽时宜,以“地气动为上时,芽动为中时,苗长为下时”。

《农桑辑要》中也提到了分根、分枝和压条等多种繁殖方法。“分根,连土于侧近地内分栽”;分枝“第三年根科交胤稠密,不移必渐不旺,即将本科周围稠密新科,再依前法分栽。”“压条滋胤,如桑法移栽亦可。”在实际使用中,中国古代常把多种繁殖方法综合运用于老苎园的更新和苎地的繁殖。

《***》载:“苎已盛时,宜于周围掘取新科,如法移栽,则本科长茂,新栽又多。或如代园种竹法,于四五年后,将根科最盛者间一畦,移栽一畦,截根分栽,或压条滋生。此畦既盛,又掘彼畦,如此更代.滋植无穷。”

苎麻

《农桑辑要》指出:“至十月,即将割过根茬,用牛、马粪厚盖一尺,不致冻死。”

《***》指出“十月后用牛马粪盖,厚一尺,庶不冻死。二月后,耙去粪,令苗出,以后岁岁如此。若北土,春月亦不必去粪,即以作壅可也”。

《农政全书》还对这段话作注说“如此厚盖,则栽得过冬,所以中土得种。若北方未知可否?吾乡三十度上下地方,盖厚一二寸即得矣”。认为河南能种苎麻是由于厚盖粪肥而能安全越冬,更北的地区如厚盖一尺是否可行则不能肯定,而长江流域可以盖得薄一些,也能越冬。冬季盖粪壅培,既是防冻,也是施肥。

明代《菽园杂记》指出:“若过时而生旁枝,则苎皮不长。生花则老,而皮粘于骨不可剥。”清末《抚郡农产考略》也说:“早则太嫩,迟则浆干。”古人主要是依据苎麻自身生长情况,如根旁小芽高度、根部颜色和麻皮色泽等来确定收割的时间。《士农必用》:“割时须根旁小芽高五六分,**即可割。**即割,其小芽荣长,即二次麻也。若小芽过高,**不割,芽既不旺,又损**。”这是看根旁小芽高度的方法。《农桑衣食撮要》提出“看根赤获刈”,根据的根部颜色。《种苎麻法》和《抚郡农产考略》等说:“视麻之皮转灰黑至梢,则可剥。尽半月内须剥尽。”这一方法依据皮色,比前两种更易掌握。

我市的阳新县是闻名于全国的苎麻之乡,某农民种植的苎麻因欠缺氮肥和磷肥而出现生长缓慢,叶色淡黄,且产

根据题意,某农民种植的苎麻因欠缺氮肥和磷肥而出现生长缓慢,叶色淡黄,且产量偏低情况,故应施用含氮元素和磷元素的化肥.A、尿素[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B、磷酸二氢钙[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C、磷酸二氢铵(NH4H2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素,属于复合肥.D、草木灰(主要含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