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端木邪青 给各位分享游动孢子鞭毛有什么用途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几道生物题(生物100道题和答案)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几道生物题
1)尿液是样品( A)理由是( 不含蛋白质、尿素含量最高)
(2)原尿是样品(B ) 理由是( 仅含微量蛋白质、含葡萄糖)
(3)血浆是样品(C )理由是(蛋白质、葡萄糖含量都较高 )
2、空气污染(如SO2污染)——影响人的呼吸系统(损害呼吸道)
水质污染(如含重金属)——损害人的神经系统
食品污染——如农药残留导致人消化系统的损害
等等。
菌毛和鞭毛有什么不同
一、性质不同
1、鞭毛:长在某些细菌有机体上生长的一种细长的、弯曲的活动蛋白丝。
2、菌毛:革兰氏*性菌表面密被短而直的丝状结构,电镜下可见。有很多头发。每个细菌都有100-500根毛发。
二、化学性质不同
1、鞭毛化学性质:抗原性强,可用于细菌的鉴定和分型。
2、菌毛化学性质:蛋白,具有抗原性,可被胰蛋白酶或其他蛋白酶降解。
三、主要类型不同
1、鞭毛主要类型:
(1)古菌鞭毛。
(2)细菌鞭毛。
(3)真核生物鞭毛。
2、菌毛主要类型:
(1)普通菌毛。
(2)性菌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菌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鞭毛
菌毛和鞭毛有什么不同
一、性质不同
1、鞭毛:长在某些细菌有机体上生长的一种细长的、弯曲的活动蛋白丝。
2、菌毛:革兰氏*性菌表面密被短而直的丝状结构,电镜下可见。有很多头发。每个细菌都有100-500根毛发。
二、化学性质不同
1、鞭毛化学性质:抗原性强,可用于细菌的鉴定和分型。
2、菌毛化学性质:蛋白,具有抗原性,可被胰蛋白酶或其他蛋白酶降解。
三、主要类型不同
1、鞭毛主要类型:
(1)古菌鞭毛。
(2)细菌鞭毛。
(3)真核生物鞭毛。
2、菌毛主要类型:
(1)普通菌毛。
(2)性菌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菌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鞭毛
真菌就是以孢子的形式繁殖的吗?
真菌的繁殖方式有营养繁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三种。
营养繁殖中常见的如菌丝断裂,每一条断裂的菌丝小段都可发育成一个新的菌丝体。有些单细胞真菌,如裂殖酵母以细胞**方式进行繁殖。有的从母细胞上以出芽方式形成芽孢子进行繁殖,如酿酒酵母。有些真菌在**环境中,其菌丝中间个别细胞膨大,细胞质变浓形成一种休眠细胞,即厚壁孢子。
无性生殖产生各种类型的孢子,如孢囊孢子、分生孢子等。孢囊孢子是在孢子囊内形成的不动孢子。分生孢子是由分生孢子梗的顶端或侧面产生的一种不动孢子。这些无性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形成芽管(germtube),芽管又继续生长而形成新的菌丝体。
有性生殖是很复杂的,方式是多样的,有同配生殖、异配生殖、接合生殖、卵式生殖;通过有性生殖也产生各种类型的孢子,如子囊孢子、担孢子等。真菌在产生各种有性孢子之前,一般经过三个不同阶段。第一是质配阶段,由两个带核的原生质相互结合为同一个细胞。第二是核配阶段,由质配带入同一细胞内的两个细胞核的融合。在低等真菌中,质配后立即进行核配。但在高等真菌中,双核细胞要持续到相当长的时间才发生细胞核的融合。第三是减数**,重新使染色体数目减为单倍体,形成四个单倍体的核,产生四个有性孢子。
^_^
藻类植物是用什么进行繁殖的?
藻类植物的繁殖有:营养体生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营养体生殖:藻类植物营养体生殖方法有很多,有的利用特殊的营养枝,如黑顶藻的繁殖枝,掉地后则**生长为新的个体。有的依靠假根的繁殖方式,如海扇藻。也有依靠盘状幼体以度夏或度冬。
无性生殖:主要依靠孢子,有自由游动的能力进行繁殖。如蓝藻门的内孢子,红藻门的四分孢子,绿藻门的厚壁孢子等。
有性生殖:依靠配子。可以是同配或异配。同配由形状大小一样的配子相互接近,融合形成厚壁的合子。而异配则由大小不同,甚至形状不一样的配子融合形成合子。
植物细菌**害的防治药剂有哪些
1、噻菌铜
在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时,按照500—600倍稀释喷雾或者灌根,是防治蔬菜(白菜、黄瓜)、
果树(柑橘、桃树、猕猴桃)、果类(西瓜、甜瓜)和水稻等农作物细菌**害的新型理想药剂。
2、噻枯唑
对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和白叶枯病有效。
由于在水稻上登记时间超过20多年,水稻已经产生了很大的抗药性,叶枯唑防治效果在不断**降。
由于登记企业过多,市场竞争无序,价格非常混乱,其已处于没落状态。
3、氢**铜
在水稻上未曾登记,在经济作物如蔬菜(黄瓜、辣椒和西瓜)、果树(柑橘、葡萄和荔枝)和烟草登记广泛,是常见的防治蔬菜细菌**害的无机铜制剂。
在花期和幼果期比较敏感,不可与酸性农药混用,宜单独喷洒。
与春雷霉素的混剂对苹果、葡萄、大豆和藕等作物的嫩叶敏感,因此一定要注意浓度,宜在下午4点后喷药。
由于登记企业比较多,价格悬殊大,真假难辩,市场也极其混乱。
4、乙蒜素
登记作物广泛,对细菌和真菌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也是比较常见的防治细菌**害的药剂。
5、春雷霉素
登记作物广泛,在果树、蔬菜和水稻上均有应用,杀菌谱比较广泛,对细菌、真菌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对大豆、葡萄、柑桔、苹果等有轻微药害,在邻近大豆地使用时应注意。
6、菌毒清
登记作物广泛,杀菌谱也比较广。曾经是防治水稻细菌**害的传统药剂。本品不宜与其它药剂混用。
因气温低,药液出现结晶沉淀时,应用温水将药液温至30℃左右,将其中结晶全部溶化后再进行稀释使用。
7、王铜
登记作物广泛,防治对象也比较多。对苹果、葡萄、大豆和藕等作物的嫩叶敏感,
因此一定要注意浓度,宜在下午4点后喷药。不能与硫代氨基甲酸酯杀菌剂混用。
8、氯溴异氰尿酸
登记作物广泛,杀菌铺也非常广泛,对细菌、真菌和**等病害都有一定的效果,属于“万金油”式的农药。
9、三氯异氰尿酸
对细菌和真菌等病害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勿与酸、碱物质接触,,以免分解失效和**燃烧。
产品如遇碱、酸分解燃烧,应以砂石扑灭或采用化学灭水剂抑制。
10、乙酸铜
复配(混配)登记主要防治****害,单剂登记细菌**害比较少的。
11、琥胶肥酸铜
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都比较广泛,对细菌和真菌均有一定防治效果。使用时药液浓度不得过大,否则易产生药害。
12、中生菌素
现在国内仅剩有2家企业2个**尚在临时登记中。
此外,近年来临时登记防治细菌**害的单剂,还有如荧光假单孢杆菌、噻森铜、噻唑锌、噻菌茂(青枯灵)和辛菌胺、***等新型药剂,均属于充满潜力的朝阳型产品,值得期待和关注。
实际上,在植物病害防治中,我们可采取的方法还有很多,像加强植物检疫,防止外来病虫害入侵;
加强农业防治,比如使用无病繁殖材料、建立合理种植制度、保持田园卫生、加强栽培管理、轮作等;
选用抗病性品种;采用生物防治;实施物理防治如:热处理、温汤浸种、高脂膜防病等。
孢子游动?
不明白什么意思
什么是鞭毛菌亚门?
Mastigomycotina
余永年
无性孢子或配子具有鞭毛并能在水中游动的一类真菌。鞭毛菌多数水生,少数两栖或陆生。其营养方式有腐生、寄生、专性寄生和共生。寄生于藻类、蕨类、种子植物、鱼类、水生小动物以及其它水生真菌上,引起不同程度的损失。腐霉可转化甾体;链壶菌可用于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绵霉可测定抗癌物质;水霉可测定和鉴定污水;异水霉和小芽枝霉为研究真菌的形态建成提供工具。鞭毛菌还可作为研究真菌演化的理想材料。一般常用诱饵法搜集鞭毛菌,如用果实、种子、枝条、花粉、皮革、毛发、玻璃纸、昆虫等诱捕,也可将水样、土壤和其他有机体残骸,稀释后加诱饵进行分离,煮沸的**籽和果蝇是常用的最好诱饵。本亚门一般分4纲10目204属约1200种。
研究简史
鞭毛菌与接合菌由于具有无隔菌丝,长期归属藻状菌。20世纪60年代以后,因鞭毛菌无性繁殖产生能动的孢子,有性繁殖形成卵孢子或休眠孢子囊。根据英国安斯沃思(G.C.Ainsworth,1971年)真菌门分五个亚门的分类系统,鞭毛菌亚门划分3个纲:壶菌纲、丝壶菌纲和卵菌纲。1973年美国斯帕罗(Fredrick Kroeber Sparrow)又将根肿菌纲放入此亚门。至此,鞭毛菌亚门就含4个纲,并为多数学者所接受。与接合菌产生的不能动的孢囊孢子和接合孢子有本质的区别,从而被分为两个**的亚门(见菌物分类系统)。
形态特征
鞭毛菌营养体形态复杂多样。无性繁殖形成孢子囊或游动孢子囊,有性生殖产生休眠孢子囊或卵孢子。
营养体
最低等的鞭毛菌营养体单细胞,为一团*露的原生质,无细胞壁;稍进化的为单细胞但以假根固着于基物上;再进化一点的为根状菌丝,粗细不匀,常无细胞核;高等的为无隔多核、分枝繁茂的菌丝体。当菌丝老化,形成繁殖**,或受伤时,可形成封闭式的隔膜。细胞壁主要含几丁质或纤维素。高等鞭毛菌菌丝分布寄主细胞间,以各种吸器进入细胞内吸取养料(见真菌营养体)。进入繁殖阶段,营养体全部转变为一个或多个繁殖结构的称整体产果式;营养体仅部分形成繁殖结构,其余部分仍继续行使营养体功能的称分体产果式。
无性态
无性繁殖阶段形成线形、瓣形、梨形至球形的孢子囊,或称游动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或芽管。在有些种中,最初形成的游动孢子为梨形,顶生双鞭毛;游动孢子休止后,萌发形成肾形游动孢子,侧生双鞭毛。这种出现两种不同类型游动孢子的现象称为两游现象(diplanetism)。在空孢子囊内或底部重新形成孢子囊的现象称为层出现象(proliferation)。孢子囊以液泡割裂方式或泡囊包围方式,或二者结合,将孢子囊内多核的原生质体分割成许多小块,每一小块逐渐变圆,被以薄膜而形成游动孢子。游动孢子梨形、肾形或椭圆形,具一或两根鞭毛。在鞭毛的驱动推拉下,游动孢子以滑行或旋转的方式向前游动或滚转。
从超微结构观察到游动孢子内含一梨形细胞核,近核尖处有一对动体(kinetosome),鞭毛自动体推出,向前方的称为茸鞭(tinsel),向后方的称为尾鞭(whiplash)。茸鞭具长轴,两侧生羽毛状茸毛,茸鞭在孢子游动时起着方向盘的作用,并以波浪方式拖着孢子前进。尾鞭的基部比顶部长而坚实,顶部细短而具弹性,有的在顶端还生一至数根极细的茸毛,尾鞭推动孢子向前游动。鞭毛的膜与孢子的质膜相连。膜内含11组纤丝,其中9组构成圆形包围着由2组构成的中轴纤丝,即所谓“9+2结构”的鞭毛。这是真核生物的共性,在原核生物中是不存在的。每组纤丝外面的膜一般为螺旋状,消解后可见纤丝是由2~3根微管组成。周围每组纤丝是2根或3根微管所构成。这些微管具有伸缩性,控制鞭毛的运动(图1)。
图1 真核生物鞭毛的横剖面示意图
1.微管;2.质膜(仿Margulis和Schwartz)
动体与细胞核之间有纤维状根丝体连接。与根丝体结构相同的条状小根,可延伸到细胞质中或核膜或其他细胞器中,如中心粒、第二动体或线粒体。单根微管是小根系统的一部分,将鞭毛固定于细胞结构上使活跃的鞭毛在运动时不会从细胞上脱落。在有的类型中,两个动体仅生出一个鞭毛,成为单鞭毛菌,因此有人认为单鞭毛菌起源于双鞭毛菌。鞭毛的形态、结构和数目在真菌的系统发育、亲缘关系和分类、演化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游动孢子除含有上述细胞器和内含物外,还含有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核帽、脂肪滴、γ-粒、泡囊等(图2)。
图2 异水霉(Allomyces)(左)和疫霉(Phytophthora)(右)游动孢子细微结构示意图
1.细胞核;2.核帽;3.核仁;4.液泡;5.茸鞭;6.尾鞭;7.侧泡;8.线粒体;9.γ-粒;10.微管;11.动体;12.高尔基体(仿Olsen和Reichle)
鞭毛菌的无性态还有芽孢、厚垣孢子和菌丝膨大体等。
有性态
鞭毛菌的有性生殖是通过同型或异型配子的结合、异型配子囊的接触和菌丝体的结合交配,经质配和核配,最后形成休眠孢子囊或卵孢子。鞭毛菌的有性生殖常受生理的控制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如温度、水分的变化和营养物质的匮乏影响有性孢子的形成。
图3 游动孢子的类型
1.后生尾鞭(壶菌纲);2.前生茸鞭(丝壶菌纲);3.双鞭不等长(根肿菌纲);4.双鞭等长(卵菌纲)(仿Web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