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吕辉刀 给各位分享毛遂个人资料出炉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战国四公子分别是?(战国四公子指的是哪四公子)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战国四公子分别是?

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申君黄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田文:又称文子、薛文、薛公,战国时齐国人。靖郭君田婴子。后得父赏识令主持家务,广罗宾客,名声闻于诸侯。父死袭封于薛(今山东滕州南)。食客数千人,无贫贵贱,皆招致之。齐愍王时,任齐相,采取远交近攻策略,联合韩、魏攻楚、燕。齐愍王七年 (前294),因田甲叛乱事出奔魏,任魏相,发兵联合燕、赵攻齐。齐襄王继位后,他居薛,中立于诸侯,无所属。死后诸子争立。齐、魏共灭薛,绝嗣无后
赵胜:喜宾客,养食客数千人。赵孝成王七年(前259),秦围赵都邯郸(今属河北),他在城中坚守三年,后率毛遂等门客求救于楚、魏,击败秦军,遂存赵国。
黄歇:用计助太子完为王,楚王(楚考烈王)以他为令尹,赐给淮北地十二县,号称春申君。后改封于吴(今江苏苏州)。有食客三千人考烈王六年(前257),率兵救赵邯郸之围,七年,北伐灭鲁。二十二年,楚从陈(今河南淮阳)徙都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他就封于吴而执楚国政。考烈王卒,他为李园伏兵刺杀。
信陵君:窃符救赵门下养食客三千。魏安厘王二十年(前257),秦兵围赵都邯郸(今属河北),赵向魏求救。魏遣将军晋鄙救赵,此时适逢秦遣使遍告诸侯:"吾旦暮且下赵,诸侯敢有救赵者,下赵之后,即引兵攻之。"魏王听说后,下令晋鄙驻军边境,坐观成败。魏无忌收到**平原君赵胜的求救后,义愤填膺,令魏王宠姬如姬窃得兵符,后与晋鄙合符,欲引兵救赵。晋鄙未得魏王令,拒不交权,魏无忌身旁勇士朱亥即出袖中铁锤,击杀晋鄙,夺取兵权,解赵之围。后十年,为上将军,联合五国击退秦将蒙骜的进攻,当时是,公子威震天下,诸门客进兵法,公子皆名之,故世俗称《魏公子兵法》。后三年,秦国日夜遣使恭贺魏无忌取代魏王称王,被魏王猜忌,遂退隐。

毛姓氏的由来?起源在哪里?

战国四公子分别是?

1、 源于姬姓,属于以国名为氏。毛氏,本姓姬,是黄帝后裔,周武王母弟毛叔郑之后。毛叔郑(毛伯郑)始建有毛国,后迁于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再后举国避难于河南荥阳地区。2、出自周文王姬昌之子伯聃的封地毛邑,属于以封邑为氏。伯聃(伯明)受封于毛邑(今河南宜阳),在周王室任司空之职,负责土木工程建筑事务,为周成王六卿之一。在后世子孙中,有以封地命姓者。3、源于改姓而来:源于蒙古族、源于氐族、源于回族、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得姓始祖:毛叔郑。他不仅是毛国的首领,还在周王朝中担任司空之职,总管土木建筑工程等事务,他的伯爵爵位可以由其子孙世袭继承。扩展资料毛姓名人1、毛遂 毛遂 ( 公元前285年- 公元前228年),战国时期(有争议,一说山东滕州、一说河北鸡泽)人,身为赵公子平原君赵胜的门客,居平原君处三年未得展露锋芒。公元前257年,他自荐出使楚国,促成楚、赵合纵,声威大振,并获得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毛遂猝后葬于距鸡泽县城西北15公里的永年区境内,毛遂墓墓冢高大,被永年列为“平干八景”之一,称之为“毛遂高峰”。 由**拨款重新修砌了墓冢,竖起“毛遂之墓”的新墓碑。2、毛宝毛宝(?~339年),字硕真,荥阳郡阳武县(今河南原阳县)人。东晋将领,清漾毛氏祖先。初为临湘县令,转平南将军温峤府参军,打败叛将祖约有功,拜庐江太守。击退叛将韩晃进攻,平定苏峻之乱,封为州陵县开国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