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苗飞菱 给各位分享以太网安全标准要求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以太网的特点是什么?(以太网的特点是什么和什么)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以太网的特点是什么?
以太网是什么东西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以太网的带宽标准是什么
最开始以太网只有10Mbps的吞吐量,它所使用的是CSMA/CD(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的访问控制方法,通常把这种最早期的10Mbps以太网称之为标准以太网。以太网主要有两种传输介质,那就是双绞线和同轴电缆。所有的以太网都遵循IEEE 802.3标准,下面列出是IEEE 802.3的一些以太网络标准,在这些标准中前面的数字表示传输速度,单位是“Mbps”,最后的一个数字表示单段网线长度(基准单位是100m),Base表示“基带”的意思,Broad代表“带宽”。
·10Base-5 使用粗同轴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500m,基带传输方法;
·10Base-2 使用细同轴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185m,基带传输方法;
·10Base-T 使用双绞线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100m;
·1Base-5 使用双绞线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500m,传输速度为1Mbps;
·10Broad-36 使用同轴电缆(RG-59/U CATV),最大网段长度为3600m,是一种宽带传输方式;
·10Base-F 使用光纤传输介质,传输速率为10Mbps。
网络是什么?
近来,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人们说:"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已经是网络时代了。
"网络"一词有许多种含义,但人们通常指的则是电脑网络。用电话线把无数台电脑像蜘蛛网一样连接起来,这恐怕就是一个最形象的比喻了。
网络最先出现在美国的一家电脑公司。当时的电脑技术水平比较低,单个电脑的配置对于研究工作来说非常吃力。于是大家就考虑,是不是能够找到一种办法,把许多台电脑连接起来"网络"于是就产生了。
电脑之间可以通过电缆直接连接,这是最早的连接方式。后来,人们又研制出专门进行网络连接的设备,成熟的网络方案逐渐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网络的基本单位,叫做"局域网"———就是把离得很近的一些电脑相互连接形成的小网络。比如某一个房间,一栋办公楼或者一个学校的全部电脑,都可以连接成一个局域网。
现在,不少大学的宿舍楼里都有大学生们自己动手连接的局域网。
随着人们之间信息的广泛交流,仅仅有局域网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本地需要外地的信息,外地需要本地的信息,于是这些小网络之间也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连接起来。
这样就出现了把远距离的小网络连接起来的大网络,叫做"广域网"。人们经常说起的"因特网",就是"广域网"中的一种,它的前身是美国国内最大的**性网络,现在许多国家都与因特网连接起来,形成了很大规模的网络。
网络
以太网的标准?
IEEE组织的IEEE 802.3标准制定了以太网的技术标准,它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子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
以太网标准即以太网规定的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该标准规定了总线结构网上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协议——CSMA/CD协议。
美国施乐公司与Digital公司和Inte|合作,提出了ETHE80以太网规范,1982年修改为第二版Ethernet V2。Ethernet标准后来成为了802.3标准的基础,它们都以CSMA/CA为核心协议。
扩展资料
802.3局域网标准不断向高速发展,依次推出了100M、1000M甚至10G的以太网标准。
系列标准如下:
IEEE 802.3:10M以太网标准;
IEEE 802.3u:100M的快速以太网标准;
IEEE 802.3ab和IEEE 802.3z:1G比特以太网标准;
IEEE 802.3ae:10G比特以太网标准。
IEEE 802.3系列通信标准仅描述了OSl分层模型中的最低两层协议(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由于低层都采用802协议标准,所以他们都是可以互通的。
什么是互联网➕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下**体介绍一下:
1、“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
2、通俗的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3、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拓展资料:
互联网(英语:Internet),又称网际网络,或音译因特网(Internet)、英特网,互联网始于1969年美国的阿帕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通常internet泛指互联网,而Internet则特指因特网。这种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覆盖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网络称互联网,即是互相连接一起的网络结构。互联网并不等同万维网,万维网只是一建基于超文本相互链接而成的全球性系统,且是互联网所能提供的服务其中之一。
参考资料:互联网百度百科
以太网的特点是什么?
以太网是什么东西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局域网的种类有哪些?
什么是以太网供电?它遵循的标准是什么?
以太网供电 PoE (Power over Ethernet) 以太网供电(Power over Ethernet,PoE)是一种将供电集成到标准局域网设备中的技术。它可通过使用同一根用于网络连接的电缆,将电源供应到网络设备上,例如IP电话机或网络**机。这样一来,在**机所在位置就无需再通过电源插座对**机进行供电,可通过集中使用UPS(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ies)的方式来确保设备7x24小时不间断的运行,同时简化了管理。 PoE技术遵循于IEEE 802.3af标准,并且在不降低网络数据通讯性能、缩小网络范围的基础上对网络设备进行供电。当支持PoE的终端设备接入局域网后,局域网设备将会自动自动激活并供电,当不支持PoE的终端设备接入时,局域网设备将会自动阻止供电。这一特性使用户可以自由的在其网络中混用原有设备和PoE兼容设备。 这一标准可在交换机或中跨(midspan)端提供15.4W的电源,转换到设备/**机端为最大12.9W的电源 – 非常适合于室内**机的使用。类似PTZ**机和快球的室外**机,他们的功率通常会超过上述的值,因而PoE功能显得不太适合。一些厂商也提供了非标准的产品来满足此类应用的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因为这些产品是非标准的,在不同品牌的产品间也就没有了互操作性。802.3af标准也提供了对电源分级的支持,可使PoE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进行功率协商。这也就意味着一台智能的交换机设备会为终端设备(**机)提供足够(不多余)的电源,可使交换机有能力服务更多的PoE输出。 使用以太网供电 PoE通过标准的网线(例如:5类线),直接从网络设备连接的交换机数据传输端口对进行供电。 现在,大多数厂商提供的网络交换机都已内置了PoE功能支持。如果已有相应的网络/交换机设备,客户只需通过给交换机增加中跨(Midspan)就可体验到PoE的功能,中跨的主要作用是给网线加入电源。所有没有内置PoE功能的网络**机,都可通过使用Active分路器集成到PoE系统中来。 下图显示了网络**机是如何通过网线接收电源的,哪怕是掉电发生后,系统仍可通过UPS的支持持续正常的工作。
万兆以太网介质标准有哪几种
万兆以太网标准和规范都比较繁多。
在标准方面有:2002年的IEEE
802.3ae,
2004年的IEEE
802.3ak,2006年的IEEE
802.3an和IEEE
802.3aq,以及2007年
的IEEE
802.3ap。
在万兆以太网规范方面,仅由上述IEEE标准中
发布的规范就有10多个,如2002年在IEEE
802.3ae标准中发布的基于光纤的规范包括:
10GBase-SR、10GBase
–LR、10GBase
–
ER、10GBase-LX4、10GBase-SW、
10GBase
–LW、10GBase
–EW;2004年
在IEEE
802.3ak标准中发布的基于双绞线
的10GBase
–CX4;2006年在IEEE
802.3an标
准发布的基于双绞铜线的10GBase-T;2006年
在IEEE
802.3aq标准中发布的基于光纤的
10GBase-LRM;2007年在IEEE
802.3ap标准
中发布的基于铜线的10GBase-KR和
10GBase-KX4。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不是由
IEEE发布的万兆以太网规范,如Cisco的
10GBase-ZR和10GBase-ZW,这些规范所
对应的标准具体如图6-40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