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柯听耀 给各位分享立法有哪些标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制定法律的基本原则是啥)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法律制定的原则是指立法者在法的制定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它是立法的指导思想在法的制定过程中的具体化。我国现阶段立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一、科学性和**性原则(一)科学性原则立法首先应体现科学性原则。法律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它要为国家、社会以及普通公民确立一种合理的组织结构,一种规范的行为模式,一种正确的价值选择,这就决定了法律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立法的科学性原则,首先表现为它的理性化方面。法律是一种有确定性、明确性、普遍性的行为规范,它的制定是建立在人类能够鉴别、判断、评价和认识客观事物真理基础之上的一种高度自觉性的行为。立法的科学性原则的第二个体现是合理化。同理性化相比,合理化则更进一步地体现了科学性原则,合理性是对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恰当界定。立法的科学性原则的第三个体现,就是主观符合客观,法律既不是一种纯粹主观的现象,也不是一种纯粹客观的事物。是一种主观同客观、理性和经验相结合的产物。
(二)**性原则在法律制定过程中,贯彻**原则具有非常方泛和深刻的意义,它除了维护**本身的价值外,还对其他的一些法的价值诸如平等、自愿、自由、契约乃至法治等都奠定了一个基础性的条件和保证。
(1)只有在一个**的法律体制内,才能为全体公民提供一个平等地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权利机制,保证公民在立法上和司法上一律平等的法律地位,实现其平等权利。
(2)**可以为公民提供自愿和意志的机会,自愿地从事在法律规定和允许的范围内作为和不作为的事项,免受外力的强迫去干自己所不愿干的事情。
(3)一个体现**原则的立法体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公民以及法人的自主性,充分行使其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主发展等自主权,使公民和法人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这一点对于处于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期的我国各类市场主体显得格外重要,充分实现的自主性也是市场经济的要义之一。
文秘知识、时事**、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这个2010年1月-2011年2月考试时事**半月谈了望资料有没有用
2011 考 试 时 事 政 治 电 子 书(1103)
时事**和测试更新2011年2月;《半月评论》更新2011年第4期;《了望时评》更新2011年第8期;半月谈时事和小测验更新2011年第4期;112个申论写作模板及范文资料主题;新增《2010人民日报》社论合集、2010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一号文件等。
可以上网搜索一下“2011 考 试 时 事 政 治 电 子 书”的下载地址
《立法法》规定,立法应当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则。它是关于立法路线的原则,是辩证唯物**思想路线在立法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二)宪法原则。
(三)**立法原则。《立法法》第5条规定:“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四)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出发,立足全局,统筹兼顾原则。
(五)坚持法制统一原则。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六)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原则。
扩展资料:
立法应当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尊重社会的客观实际状况,根据客观需要反映客观规律的要求;要以理性的态度对待立法工作,注意总结立法现象背后的普遍联系,揭示立法的内在规律;应十分重视立法的技术、方法,提高立法的质量。
在中国当前的立法工作中,也要强调坚持总结经验与科学预见相结合原则,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和适应性相结合原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