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花一霜 给各位分享显微镜标准代表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显微镜上标:40×1600是什么意思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显微镜上标:40×1600是什么意思
应该是40倍-1600倍吧
显微镜物镜上的数字个代表什么?
10是指10倍 0.25是指数值孔径
160是共轭距离 0.17是针对0.17mm厚度盖玻片校正像差。
谢谢!请采纳!
显微镜目镜头上的p字母表示什么?
显微镜上的目镜表示的参数意义是: 1、分辨率显微镜的分辨率是指能被显微镜清晰区分的两个物点的最小间距,又称"鉴别率"。其计算公式是σ=λ/NA 式中σ为最小分辨距离;λ为光线的波长;NA为物镜的数值孔径。可见物镜的分辨率是由物镜的NA值与照明光源的波长两个因素决定。 2、放大率和有效放大率经过物镜和目镜的两次放大,所以显微镜总的放大率是物镜放大率和目镜放大率的乘积,显微镜放大倍率的极限即有效放大倍率。 3、数值孔径(NA) 数值孔径简写NA,数值孔径是物镜和聚光镜的主要技术参数,是判断两者(尤其对物镜而言)性能高低的重要标志。其数值的大小,分别标刻在物镜和聚光镜的外壳上。它是物镜前透镜与被检物体之间介质的折射率(n)和孔径角(u)半数的正弦之乘积。用公式表示如下:NA=nsinu/2。它与分辨率成正比,与放大率成正比,与焦深成反比,NA值增大,视场宽度与工作距离都会相应地变小。 4、焦深焦深为焦点深度的简称,即在使用显微镜时,当焦点对准某一物体时,不仅位于该点平面上的各点都可以看清楚,而且在此平面的上下一定厚度内,也能看得清楚,这个清楚部分的厚度就是焦深。焦深大, 可以看到被检物体的全层,而焦深小,则只能看到被检物体的一薄层。焦深 目镜的视场 5、视场直径所看到的明亮的圆形范围叫视场,它的大小是由目镜里的视场光阑决定的。视场直径也称视场宽度,是指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圆形视场内所能容纳被检物体的实际范围。视场直径愈大,愈便于观察。视场直径=目镜视场数/物镜倍率 6、覆盖差由于盖玻片的厚度不标准,光线从盖玻片进入空气产生折射后的光路发生了改变,从而产生了相差,这就是覆盖差.国际上规定,盖玻片的标准厚度为0.17mm,许可范围在0.16-0.18mm,在物镜的制造上已将此厚度范围的相差计算在内。物镜外壳上标的0.17,即表明该物镜所要求的盖玻片的厚度。 7、工作距离(WD) 工作距离也叫物距,即指物镜前透镜的表面到被检物体之间的距离。
请问显微镜上的目镜是10X 物镜是4/0.16 10/0.25 40/0.65是什么意思?
目镜是10X 代表放大10倍,目镜是16X 代表放大16倍
物镜是4/0.16 代表放大4倍,如果目镜是10X,那么总共放大倍数就是 10×4=40倍,如果目镜是16X,那么总共放大倍数就是 16×4=64倍;
物镜是10/0.25 代表放大10倍,如果目镜是10X,那么总共放大倍数就是 10×10=100倍,如果目镜是16X,那么总共放大倍数就是 16×10=160倍;
物镜是40/0.65 代表放大40倍,如果目镜是10X,那么总共放大倍数就是 10×40=400倍,如果目镜是16X,那么总共放大倍数就是 16×40=640倍;
至于物镜斜杠(/)后面的数字(0.16,0.25,0.65)代表镜口率,也叫数值孔径,代表显微镜的分辨率
显微镜的物镜上有 40/0.65 160/0.17 是什么意思??
40/0.65表示放大倍数是40倍,数值孔径(镜口率)是0.65 。
160/0.17表示放大倍数是160倍,数值孔径(镜口率)是0.17 。
数值孔径也叫镜口率,数值孔径表征物镜的聚光能力,是物镜的重要性质之一,通常以“NA”表示。物镜的数值孔径大小决定了物镜的分辨能力(鉴别)及有效放大倍数。
扩展资料:
根据理论推导得出:NA=nsinθ增大物镜的数值孔径有两个途径:
1、增大透镜的直径或减小物镜的焦距即设计短焦距的物镜,以增大孔径半角θ。但此**导致像差增加及制造困难,一般不采用。实际上sinθ的最大值只能达到0.95。
2、 增大物镜与观察物之间的折射率n。干系物镜是以空气为介质的,折射率n=1,一般用于低倍物镜。油系物镜常以松柏油(n=1.515,NA=1.4)、α-壹代溴萘(n=1.658,NA=1.60)为介质,用于高倍物镜。油物镜的数值孔径此时可达1.30~1.40,其放大倍数可达100~140倍。但干系物镜不能随便用油作为介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物镜
显微镜是什么?
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时代的标志。显微镜是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
金相显微镜可以检测成分吗
金相显微镜下 对于普通的碳钢,可以通过其所经历的热处理过程和相组成大致判断成分,但是不够精准,如果你使用检测这两个字的话,那只能回答是不可以,因为既然检测,那就要求准确,我的回答是不能检测,可以大致估计。
显微镜物镜上标注的上行40/0.65,下面160/0.17各代表什么?
40是放大倍率,指的是边长,如果是面积放大倍率要平方。
0.65是数值孔径,=n*sinα,n指的是样品和物镜前端的介质折射率,比如空气。
160是指机械桶长,以mm为单位。
0.17指所需盖玻片的标准厚度,以mm为单位。
希望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显微镜的物镜上的一些数字,代表什么意思?
例:10倍物镜上标有10/0.25和160/0.17,其中10为物镜的放大倍数;0.25为数值孔径;160为镜筒长度(单位mm);0.17为盖玻片的标准厚度(单位 mm)。10倍物镜有效工作距离为6.5mm,40倍物镜有效工作距离为0.48mm。
物镜的工作距离与物镜的焦距有关,物镜的焦距越长,放大倍数越低,其工作距离越长。
物镜的放大倍数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直接在物镜上刻度出如8×、10×、45×等;另一种则是在物镜上刻度出该物镜的焦距f,焦距越短,放大倍数越高。
前一种物镜放大倍数公式为M物=L/f物,L是光学镜筒长度,L值在设计时是很准确的,但实际应用时,因不好量度,常用机械镜筒长度。机械镜筒长度是指从显微镜目镜接口处之直线距离。每一物镜上都用数字标明了机械镜筒长度。
由于物镜的像差是依据一定位置的映像来校正的,因此物镜一定要在规定的机械镜筒长度上使用,一般显微镜的机械镜筒长度多为160mm、170mm、190mm。
数值孔径表征物镜的聚光能力,是物镜的重要性质之一,通常以“NA”表示。物镜的数值孔径大小决定了物镜的分辨能力(鉴别)及有效放大倍数。
扩展资料
物镜的作用是将标本作第一次放大,是决定显微镜性能的最重要的部件—分辨力的高低。
分辨力的大小是用分辨距离(所能分辨开的两个物点间的最小距离)的数值来表示的。在明视距离(25cm)之处,正常人眼所能看清相距0.073mm的两个物点,这个0.073mm的数值,即为正常人眼的分辨距离。
显微镜的分辨距离越小,即表示分辨力越高,也就是表示性能越好。
显微镜的分辨力的大小由物镜的分辨力来决定的,而物镜的分辨力又是由数值孔径和照明光线的波长决定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物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