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唐一元 给各位分享标准的生态城市是指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什么是生态城市?(什么是生态城市的基本性质)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什么是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应用生态、社会、系统等工程技术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和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人类聚居地。生态城市应满足以下标准:(1)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2)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3)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率高;(4)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生活质量高;(5)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环境质量高,(6)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7)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8)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
联合国《21世纪议程》把什么思想由理论变成了各国人民的行动纲领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自测试卷 第1题 联合国 《21 世纪议程》 把什么思想由理论变成了各国 人民的行动纲领? A.实现现代化 B.发展工业化 C.实现共同富裕 D.推行可持续发展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题 国际上讨论循环经济, 有所谓的“3R 原则”, 指的分 别是 Reducing(减量化)、Recycling(循环)以及 Reusing(资源化),3R 原则中,居于最优先地位的 应该是? A.Reducing(减量化),即减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 和消耗 B.Recycling(循环),即资源要循环利用 C.Reusing(资源化),即将废弃物变为可利用的资 源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题 当前我国环境发展的形势是 A.局部有所改善,整体仍在恶化 B.整体有所改善,局部出现恶化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4题 世界范围内,第一个制定清洁生产促进法,且到现在 为止是唯一的一个有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国家是 A.美国 B.德国 C.中国 D.日本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5题 以下各项措施中,能有效防治酸雨的是 A.禁止排放氟氯烃,研制新的制冷系统 B.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率 C..减少二**硫和氮**物的排放 D.发展煤炭生产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6题 .联合国提出的生态城市的几个原则包括 A.保护生态 B.建设生态基础设施 C.提高居民的生活标准 D.保护文化历史 E.将自然融入城市 答案:A,B,C,D,E 您的答案:A,B,C,D,E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7题 环境伦理观核心意涵包括 A.要尊重和善待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活,不要违背自 然的规律和自然的生活 B.我们每个人都要关心自己,并且关心人类 C.做任何事情,既要着眼当前,并且思虑未来 D.先保证 GDP 的发展,后思考环境问题的改善 答案:A,B,C 您的答案:A,B,C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8题 “清洁生产”的核心是 A.生产采用的原料是清洁的 B.减少生产的过程对环境的污染 C.生产的车间和工人要保持要清洁干净 D.减少生产对环境产生危害的产品 答案:A,B,D 您的答案:A,B,D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9题 生态工业园区应该做到 A.园区中所有的工业都采用清洁生产 B.园区中不同工业之间要实现废物的交换和利用 C.园区中不同工业产业、 工业企业之间建立物质和能 量的梯级利用 D.园区的基础设施应该共享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 10 题 以下哪些行为不值得被提倡 A.为了提高居民消费水准, 城市兴建大型高尔夫球场 B.为了方便,大量使用一次性消费品 C.亲朋互访,互赠礼物,减少过度精美的包装 D.逢年过节,宴请招待讲究排场 答案:A,B,D 您的答案:A,B,D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 11 题 生态文明对于城市的水工业而言, 提出了以下哪些具 体的要求 A..保障安全的饮用水 B.保护清洁的水环境 C.防止出现城市的洪涝灾害 D.城镇化过程中解决水问题坚持节水优先、治污为 本、多渠道开源的基本原则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 12 题 以下哪些理念符合生态文明发展的要求 A.“天地之性人为贵,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草木荣华滋硕之时, 则斧斤不入山林, 不夭其生, 不绝其长也;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 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D.“天地与我并存,而万物与我合一” 答案:A,C,D 您的答案:A,C,D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 13 题 *的“***”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几个方面包括 A.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B.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C.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D.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 14 题 使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进行生产、生活,一定是绿 色的、清洁的生产、生活模式.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 15 题 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符合当代人类的需求又不至损 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模式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 16 题 中国的耕地总量大, 人均耕地面的大, 可以效仿国外, 将大量的农作物用以生产生物质能源.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 17 题 2008 年 8 月召开的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的**宣言 中写到, 1992 年里约会议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已 经实现,人类已经较好的解决了当下的环境问题.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 18 题 贫困问题、地区冲突、跨国犯罪、恐怖**等不属于 环境问题,不属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该考虑的问题.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 19 题 我国二**碳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 在世界所有国家 中是第一排放大国.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 20 题 近年来我国每年 GDP 占世界 GDP 总量的比重较大, 但 是其背后是各种资源的巨大消耗, 使得我国的人均能 耗远高于日本、美国等国家.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 21 题 我们中国的水资源总量大, 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基本达 到了世界人均水平.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 22 题 我国城市居民的人均能耗低于农村居民的人均能耗.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 23 题 我们每年增加的二**碳排放量是世界总的增加值 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减排任务刻不容缓.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 24 题 想要减少发展之于环境的影响, 不是人为的降低人口 数量、减缓 GDP 的发展,而是要设法提高生态效率.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 25 题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 发展生产力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全国有几个“国家生态城市”
第一批(1992年) 北京市、合肥市、珠海市
第二批(1994年) 杭州市、深圳市
第三批(1996年) 马鞍山市、威海市、中山市
第四批(1997年) 大连市、南京市、厦门市、南宁市
第五批(1999年) 青岛市、濮阳市、十堰市、佛山市、三明市、秦皇市岛、烟台市、上海浦东区(国家园林城区)
第六批(2002年)江门市、惠州市、茂名市、肇庆市、海口市、三亚市、襄樊市、石河子市、常熟市、长春市、上海市闵行区(国家园林城区)
第七批(2003年)上海市、宁波市、福州市、唐山市、吉林市、无锡市、扬州市、苏州市、绍兴市、桂林市、绵阳市、荣成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富阳市、开平市、都江堰市
第八批(2006.01.23)武汉市、郑州市、邯郸市、廊城市、长治市、晋城市、包头市、伊春市、日照市、淄博市、寿光市、新泰市、胶南市、徐州市、镇江市、吴江市、宜兴市、安庆市、嘉兴市、泉州市、漳州市、许昌市、南阳市、宜昌市、岳阳市、湛江市、安宁市、遵义市、乐山市、宝鸡市、库尔勒市
第九批(2006.09.26)成都市、焦作市、黄山市、淮北市、湖州市、广市安、青州市、偃师市、太仓市、诸暨市、临海市、桐乡市、宜春市、景德镇市
第十批(2008年)石家庄市、迁安市、沈阳市、调兵山市、四平市、松原市、常州市、南通市、江*市、衢州市、义乌市、淮南市、铜陵市、永安市、南昌市、新余市、莱芜市、胶州市、*山市、文登市、新乡市、济源市、舞钢市、登封市、黄石市、株洲市、广州市、东莞市、潮州市、贵阳市、银川市、克拉玛依市、昌吉市、奎屯市。
天津市塘沽区、重庆市南岸区、重庆市渝北区同时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区”。
2009年国家园林城市、县城和城镇命名名单
一、国家园林城市(共41个)
重庆市、河北省承德市、河北省武安市、山西省太原市、山西省潞城市、山西省侯马市、辽宁省铁岭市、辽宁省开原市、江苏省宿迁市、江苏省泰州市、江苏省金坛市、浙江省台州市、浙江省平湖市、浙江省海宁市、安徽省池州市、江西省萍乡市、江西省吉安市、山东省潍坊市、山东省临沂市、山东省**市、山东省章丘市、山东省肥城市、河南省三门峡市、河南省安阳市、河南省商丘市、河南省平顶山市、河南省巩义市、湖北省鄂州市、湖南省湘潭市、广东省韶关市、广东省梅州市、广东省汕头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四川省遂宁市、云南省昆明市、云南省玉溪市、云南省景洪市、陕西省西安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
二、国家园林县城(共31个)
重庆市荣昌县、重庆市云阳县、河北省乐亭县、山西省怀仁县、山西省武乡县、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吉林省抚松县、江苏省溧水县、江苏省高淳县、江苏省金湖县、浙江省海盐县、安徽省歙县、福建省沙县、江西省吉安县、山东省广饶县、山东省沂源县、山东省平邑县、河南省修武县、河南省夏邑县、河南省桐柏县、四川省金堂县、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云南省弥勒县、甘肃省华亭县、陕西省凤翔县、陕西省千阳县、陕西省麟游县、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源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巴河县
三、国家园林城镇(共5个)
江苏省江*市新桥镇、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云南省安宁市青龙镇
生态城市的特征包括什么?
一、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仅所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与自然共生共荣,人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更重要的在人与人关系上。人类活动促进了经济增长,却没能实现人类自身的同步发展。
二、高效性
生态城市一改现代工业城市"高能耗"、"非循环"的运行机制,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优化配置,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物流畅通有序、住处舒适便捷,废弃物循环再生,各行业各部门之间通过共生关系进行协调。
三、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兼顾不同时期、空间、合理配置资源,公平地满足现代人及后代人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不因眼前的利益而以"掠夺"的方式促进城市暂时"繁荣",保证城市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协调发展。
内涵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和谐。
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失业率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什么是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应用生态、社会、系统等工程技术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和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人类聚居地。生态城市应满足以下标准:(1)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2)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3)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率高;(4)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生活质量高;(5)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环境质量高,(6)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7)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8)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
什么是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从广义上讲,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狭义地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生态城市是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高度协同和谐的复合生态系统,其内部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构成环环相扣、协同共生的网络,具有实现物质循环再生、能力充分利用、信息反馈调节、经济高效、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的机能。
内涵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和谐,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失业率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什么是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从广义上讲,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狭义地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生态城市是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高度协同和谐的复合生态系统,其内部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构成环环相扣、协同共生的网络,具有实现物质循环再生、能力充分利用、信息反馈调节、经济高效、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的机能。
内涵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和谐,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失业率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标准
根据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的时空规律,基于协同论的观点指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的评判标准并构建了二者之间的协调度模型。模型分为功效函数、协调度函数和序参量体系,其中序参量的选取及其上下限的确定是模型能正确应用的关键。
国家级生态县建设指标
1、基本条件
(1)制订了《生态县建设规划》,并通过县**审议、颁布实施。国家有关环境保**律、法规、制度及地方颁布的各项环保规定、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2)有**的环保机构。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乡镇*委、**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3)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三年内无较大环境事件,群众反映的各类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
(4)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在全省名列前茅。
(5)全县80%的乡镇达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并获命名。
2、建设指标
序号
名称
单位
指标
说明
经济
发展
1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元/人
约束性指标
经济发达地区
县级市(区)
≥8000
县
≥6000
经济欠发达地区
县级市(区)
≥6000
县
≥4500
生态
环境
保护
2
单位GDP能耗
吨标煤/万元
≤0.9
约束性指标
3
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
m3/万元
≤20
约束性指标
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0.55
4
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
%
≥60
参考性指标
5
森林覆盖率
%
约束性指标
山区
≥75
丘陵区
≥45
平原地区
≥18
高寒区或草原区林草覆盖率
≥90
6
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
%
约束性指标
山区及丘陵区
≥20
平原地区
≥15
7
空气环境质量
——
达到功能区标准
约束性指标
8
水环境质量
——
达到功能区标准,且省控以上断面过境河流水质不降低
约束性指标
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
9
噪声环境质量
——
达到功能区标准
约束性指标
10
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
千克/万元
(GDP)
约束性指标
化学需氧量(COD)
<3.5
二**硫(SO2)
<4.5
且不超过国家总量控制指标
11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
%
≥80
约束性指标
工业用水重复率
≥80
12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90
约束性指标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
≥90
且无危险废物排放
13
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m2
≥12
约束性指标
14
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
%
≥50
参考性指标
15
秸秆综合利用率
%
≥95
参考性指标
16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
%
≥95
约束性指标
17
化肥施用强度(折纯)
千克/公顷
<250
参考性指标
18
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
100
约束性指标
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
19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
≥95
参考性指标
20
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
%
≥3.5
约束性指标
社会进步
21
人口自然增长率
‰
符合国家或当地政策
约束性指标
22
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
%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