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蓝潇雁 给各位分享什么是食用油的质量标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食用油等级怎么划分?(食用油等级怎么划分级别)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食用油等级怎么划分?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食用油按照其精炼程度,一般分为四个等级,4级到1级,级别越高,其精炼程度越高。
一级油和二级油的精炼程度较高,经过了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过程,具有无味、色浅、烟点高、炒菜油烟少、低温下不易凝固等特点。精炼后,一、二级油有害成分的含量较低,但同时也流失了很多营养成分。
**油和四级油的精炼程度较低,只经过了简单脱胶、脱酸等程序。其色泽较深,烟点较低,在烹调过程中油烟大。由于精炼程度低,三、四级食用油中杂质的含量较高,但同时也保留了部分营养。
扩展资料
鉴别掺假花生油的方法:掺假后透明度下降,把油从瓶中快速倒入杯内,观察泛起的油花,纯花生油的泊花泡沫大,周围有很多小泡沫且不易散落,当掺有棉籽油或毛棉油时,油花泡沫略带绿**或棕黑色。闻其气味可闻出棉籽油味。掺有米汤、面汤等淀粉物的油,在其蓝紫色或蓝黑色。或者放入透明杯中放置两天后再观察,必然会出现云状悬浮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食用油
我国食用油的质量标准
棉籽油》
、
《葵花籽油》
、
《油茶籽油》
、
《玉米油》
、
《米糠油》五项食用植物油国家标准,已
于
2003
年
5
月
14
日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将于
2003
年
10
月
1
日起实施。
1
标准制修订的主要内容
1.1
规范名词术语
根据《化工标准名词术语》的规定,对专业名词术语进行了规范,统一定义和表述。将文
本中的名词术语逐一进行阐述。
1.2
明确强制条文
本次修订的标准主要采取了条文强制的形式。强制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2.1
限定了食用油中的酸值、过**值、溶剂残留量等指标
酸值、过**值、溶剂残留量这
3
项指标,既是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指标,又是产品
的卫生安全限制指标。
它们的高低不但反映了加工工艺的控制、
产品品质的状况,
而且也反
映了油脂的分解速度和**、劣变情况。上述指标过高,都会对人体的健康有害。
1.2.2
限定了食用油质量的基础等级指标
对第四个等级的压榨成品油和第四个等级的浸出成品油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强制。这是对
食用植物油产品的最低质量要求。
不仅是维护广大消费者的根本利益,
也是为了避免低质量
的产品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1.2.3
增加了保护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条款
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为了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对用转基因油料加工的原
油、成品油、压榨油,浸出法加工的原油、成品油和原料原产国等都必须分别用“转基因”
、
“压榨”
、
“浸出”
、原料原产“国名”等字样在标签中标识。
1.3
重新明确产品分类的等级
根据产品的用途、加工工艺和质量要求的不同,将油脂产品分为原油和成品油,成品
油又分为压榨成品油和浸出成品油。
原油即指未经精炼等工艺处理的油脂(又称毛油)
,不能直接用于人类食用,只能作为
成品油的原料。
增加原油这个类别,
使原油在进行贸易时有章可循,
同时也防止将原油直接
投放市场,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健康。成品油则是经过精练加工达到了食用标准的油脂产品。
压榨成品油是指用机械挤压方法提取原油加工的成品油;
浸出成品油是指用符合卫生要求的
溶剂,采用浸出方法提取的原油加工的成品油。
成品油分为一级、二级、**、四级
4
个质量等级,分别相当于原来的色拉油、高级
烹调油、一级油、二级油。
1.4
对部分质量指标进行了调整
油脂的质量要求包括
4
个方面:特征指标、质量指标、卫生指标、其他(掺伪试验)
。
1.4.1
特征指标
特征指标中的项目和指标值的设定,等同采用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
CAC
)标准,这
样既有利于与国际标准接轨,也可为植物油掺伪试验提供参考。
1.4.2
质量指标
增加了“过**值”和“溶剂残留量”两项指标。这两项指标既是卫生指标又是质量
控制指标,
也是衡量油脂加工工艺及设备的重要参数,
可以更加全面的反映油脂产品的质量。
原油“质量指标”**设
6
个项目,包括气味、滋味、水分及挥发物,不溶性杂质,
酸值,过**值,溶剂残留量;成品油分为四个等级“质量指标”**设
12
个项目,包括:
色泽,气味、滋味,透明度,水分及挥发物,不溶性杂质,酸值,过**值,加热试验,含
皂量,烟点,冷冻实验和溶剂残留量。
1.4.3
卫生指标
执行
GB2716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和
GB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
1.4.4
其他
注明不得混有其他食用油或非食用油外,也不得添加任何香精和香料
1.5
标签
本次标准强调了标签的重要性,除应遵循
GB7718
的规定外,特别规定了转基因、压榨、浸
出产品和原料产国必须标识,以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2
五个标准的质量指标内容
注:
1.
划有“—”者不做检测。压榨油和一、二级浸出油的溶剂残留量检出值小于
10mg/kg
时,视为未检出。
2.
黑体部分指标强制。
2.1
棉籽油
GB1537-2003
表
1
棉籽原油质量标准
项
目
质
量
指
标
气味、滋味
具有棉籽原油固有的气味、滋味,无异味
食用油标准是什么 ?
一、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16-1988)规定:
1、酸价--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葵花油、胡麻油、茶油、麻油、玉米胚芽油、米糠油≤4;棉籽油≤1
2、过**值(meq/kg)--花生油、葵花油、米糠油≤20;菜籽油、大豆油、胡麻油、玉米胚芽油、棉籽油、茶油、麻油≤12
3、浸出油溶剂残留量(mg/kg)≤50
二、色拉油卫生标准(GB 13103-1991)规定:
1、酸价≤0.3
2、过**值(meq/kg)≤10
三、精炼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15197-1994)规定:
1、酸价≤0.5
2、过**值(meq/kg)≤10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食用油按照其精炼程度,一般分为四个等级,4级到1级,级别越高,其精炼程度越高。
一级油和二级油的精炼程度较高,经过了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过程,具有无味、色浅、烟点高、炒菜油烟少、低温下不易凝固等特点。精炼后,一、二级油有害成分的含量较低,但同时也流失了很多营养成分。
**油和四级油的精炼程度较低,只经过了简单脱胶、脱酸等程序。其色泽较深,烟点较低,在烹调过程中油烟大。由于精炼程度低,三、四级食用油中杂质的含量较高,但同时也保留了部分营养。
扩展资料
鉴别掺假花生油的方法:掺假后透明度下降,把油从瓶中快速倒入杯内,观察泛起的油花,纯花生油的泊花泡沫大,周围有很多小泡沫且不易散落,当掺有棉籽油或毛棉油时,油花泡沫略带绿**或棕黑色。闻其气味可闻出棉籽油味。掺有米汤、面汤等淀粉物的油,在其蓝紫色或蓝黑色。或者放入透明杯中放置两天后再观察,必然会出现云状悬浮物。
怎样辨别食用油的质量
1、要看颜色,一般来说,精炼程度越高,油的颜色越淡。当然,各种植物油都会有一种特有的颜色,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精炼至没有颜色。
2、要看透明度,要选择清澄透明的油,透明度越高越好。
3、要嗅无味,取一、二滴油放在手心,双手摩擦发热后,闻不出异味(哈喇味或**味),如有异味就不要买。
食用油标准分为了四个级别,在平常的生活中要学会去鉴别,根据颜色、透明度以及气味这些基本的物理特征来判断,真正明白自己所用食用油的规格与各项参数,做到心中有数,清清楚楚,保证做出来的饭菜的可口程度与安全问题,有一个依据可以判断。
食用油标准是什么 ?
一、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16-1988)规定:
1、酸价--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葵花油、胡麻油、茶油、麻油、玉米胚芽油、米糠油≤4;棉籽油≤1
2、过**值(meq/kg)--花生油、葵花油、米糠油≤20;菜籽油、大豆油、胡麻油、玉米胚芽油、棉籽油、茶油、麻油≤12
3、浸出油溶剂残留量(mg/kg)≤50
二、色拉油卫生标准(GB 13103-1991)规定:
1、酸价≤0.3
2、过**值(meq/kg)≤10
三、精炼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15197-1994)规定:
1、酸价≤0.5
2、过**值(meq/kg)≤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