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耿智彤 给各位分享江南地区什么茶好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杭州龙井茶是江南最好的名茶吗?(杭州龙井茶排名)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杭州龙井茶是江南最好的名茶吗?
龙井茶确实是江南最好的名茶,有1200年的历史,乾隆六次下江南的时候,曾经四次喝过这种茶
龙井茶有一种淡而远,香而清美誉在众多茶品中独具一格龙井茶口感比较清香,色彩翠绿,尤其是泡在玻璃水杯中,看起来更像一幅艺术画
采摘比较清纯
水中如画,龙井茶
江南人对喝茶有什么讲究
1、讲究四季有别,即: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其道理在于:春季,人饮花茶,可以散发一冬积存在人体内的寒邪,浓郁的香苛,能促进人体阳气发生。夏季,以饮绿茶为佳。绿茶性味苦寒,可以清热、消暑、解毒、止渴、强心。秋季,饮青茶为好。此茶不寒不热,能消除体内的余热,恢复津液。冬季,饮红茶最为理想。红茶味甘性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助消化,补身体,使人体强壮。
2、讲究喝茶有量,每日饮茶2~6克。虽然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饮茶对于清油解腻,增强神经兴奋以及消食利尿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饮茶。一般来说,每天1—2次,每次2—3克的饮量是比较适当的,对于患有神经衰弱、失眠、甲状腺机能亢进、结核病、心脏病、胃病、肠溃疡的病人都不适合饮茶,哺*期及怀孕妇女和婴幼儿也不宜饮茶。
3、不饮过浓的茶。浓茶会使人体“兴奋性”过度增高,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不利影响。有心血管疾患的人在饮用浓茶后可能出现心跳过速,甚至心律不齐,造成病情反复。
4、临睡前不饮茶。这点对于初期饮茶者更为重要。很多人睡前饮茶后,入睡变得非常困难,甚至严重影响次日的精神状态。有神经衰弱或失眠症的人,尤应注意。
5、进餐时不大量饮茶。进餐前或进餐中少量饮茶并无大碍,但若大量饮茶或饮用过浓的茶,会影响很多常量元素(如钙等)和微量元素(如铁、锌等)的吸收。应特别注意的是,在喝牛奶或其他奶类制品时不要同时饮茶。茶叶中的茶碱和丹宁酸会和奶类制品中的钙元素结合成不溶解于水的钙盐,并排出体外,使奶类制品的营养价值大为降低。
6、酒后不宜饮茶。饮酒后,酒中乙醇通过胃肠道进入血液,在肝脏中转化为乙醛,乙醛再转化为乙酸,乙酸再分解成二**碳和水排出。酒后饮茶,茶中的茶碱可迅速对肾起利尿作用,从而促进尚未分解的乙醛过早地进入肾脏。乙醛对肾有较大**作用,所以会影响肾功能,经常酒后喝浓茶的人易发生肾病。不仅如此,酒中的乙醇对心血管的**性很大,而茶同样具有兴奋心脏的作用,两者合而为一,更增强了对心脏的**,所以心脏病患者酒后喝茶危害更大。
长江中下游有哪些名茶
益阳茯砖茶,洞庭湖君山银针,安化红茶,南岳云雾茶,石门银针,宁乡沩山毛尖,庐山云雾,婺源茗眉,井冈翠绿,修水宁红,上饶白眉,六安瓜片(淮河流域),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太平猴魁,太湖洞庭碧螺春,南京雨花茶,阳羡雪芽,二泉银毫,安吉天目白茶,西湖龙井
我国的四大产茶区分别位于那些省份?都适宜种植那些茶?
中国的四大产茶区分别是:
一、西南茶区
又称“高原茶区”。
云贵高原为茶树原产地中心。地形复杂,有些同纬度地区海拔高低悬殊,气候差别很大,大部分地区均属**带季风气候,冬不寒冷,夏不炎热。土壤状况也较为适合茶树生长,四川、贵州和西藏东南部以黄壤为主,有少量棕壤;云南主要为赤红壤和山地红壤,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其他茶区更丰富。
本区具有立体气候的特征,年平均气温为15--19℃,年降水量为1000--1700毫米。
二、华南茶区
又称“南岭茶区”。
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区内水热资源丰富,土壤肥沃,茶区土壤以砖红壤为主,部分地区也有红壤和黄壤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该区以生产红茶、乌龙茶为主。还是生产乌龙茶、白茶、六堡茶、花茶等特种茶的重要生产基地
年平均气温为19--22℃,年降水量在12O0毫米--2000毫米。
三、江南茶区
又称“中南茶区”。
种植的茶树以灌木型为主,少数为小乔木型。茶区大多为低丘、低山,只有少数在千米以上的高山,如安徽的黄山,江西的庐山,浙江的天目山、雁荡山、天台山、普陀山等。这些高山,既是名山胜地,又是名茶产地,黄山毛峰、武夷岩茶、庐山云雾、天目青顶、雁荡毛峰、普陀佛茶均产于此。茶园分布于丘陵地带,土壤多为黄壤,部分为红壤。
全区基本上属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5℃--18℃,冬季气温一般在-8℃,年降水量1400毫米--1800毫米。
四、江北茶区
又称“中北茶区”。
种植的是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茶树,生态环境和茶树品种均适宜绿茶生产。茶区土壤多属黄棕壤或棕壤,是中国南北土壤的过渡类型。加之,本区不少地方,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茶树有机质的积累,因此,所产绿茶具有香气高、滋味浓、耐冲泡的特点,如信阳毛尖等。
最北的茶区,茶区年平均气温为 15℃--16℃,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一般为-10℃左右。年降水量较少,为800毫米--1100毫米。
五,我国四大茶区总括
我国茶区辽阔,分布极为广阔,南自北纬18度的海南岛,北至北纬38度的山东蓬莱,西至东经95度西藏东南部,东至东经122度的**东岸。在这一广大区域中,有浙江、安徽、湖南、**、四川、重庆、云南、福建、湖北、江西、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江苏、陕西、河南、山东、甘肃等共有21个省(区、市)967个县、市生产茶叶。全国分四大茶区:西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
由于在土壤、水热、植被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垂直分布上,茶树最高种植2600米高地上,而最低仅距海平面不足百米。地域的差异,对茶树生长发育和茶叶生产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在不同区域内,生长着不同类型和不同品种茶树,从而决定着茶叶品质及其适制性和适应性,形成了一定茶类结构。
我国有几个茶区,各茶区分别生产哪些茶类
我国的许多的省份都出产茶叶,但主要集中在南部各省。目前我国茶区分为四大茶区,即江北茶区、江南茶区、西南茶区、华南茶区。
江北茶区:长江以北,包扩甘南、陕西、鄂北、豫南、皖北、苏北、鲁东南等地。江北茶区地形较复杂,茶区多为黄棕土,部分茶区为棕壤;不少茶区酸碱度略偏高。茶树大多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
江南茶区:在长江以南,包括粤北、桂北、闽中北、湘、浙、赣、鄂南、皖南、苏南等地。江南茶区基本上为红壤,部分为黄穰。该茶区种植的茶树大多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以及少部分小乔木型中叶种和大叶种。是发展绿茶、乌龙茶、花茶、名优茶的适宜区域。
西南茶区:包括黔、渝、川、滇中北和藏东南。在滇中北多为赤红壤、山地红壤和棕壤;在川、黔及藏东南则以黄壤为主。西南茶区栽培茶树的种类也多,有灌木型和小乔木型茶树,部分地区还有乔木型茶树。该区适制红翠茶、绿茶、普洱茶、边销茶和花茶等。
华南茶区:包括闽中南、台、粤中南、海南、桂南、滇南。华南茶区水热资源丰富,在有森林覆盖下的茶园,土壤肥沃,有机物质含量高。全区大多为赤红壤,部分为黄壤。茶区汇集了中国的许多大叶种(乔木型和小乔木型)茶树,适宜制红茶、普洱茶、六堡茶、大叶青、乌龙茶等。 仟福茗茶资料提供,请审阅哦,谢谢您的提问……
江南丘陵几月采茶
这个要看具体季节,一般在清明前后,佳采茶的时间是在上午9-11点.
1:春茶;春茶又分早春(明前)和正春(明后)两种。
早春茶(明前茶):采摘季节应该在公历的3月5日左右,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中就是“惊蛰”这一天开始的,茶树冬眠了整整一个冬天,经过春雨这么轻轻一浇,苏醒过来吐处嫩芽。
早春茶的大规模采摘是在3月20日左右也就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那时的茶树大部分都发第二茬芽了。早春茶的采摘工作在“清明”过后十天左右就结束了。
正春茶(明后茶):早春茶的采摘结束后就到了采摘正春茶是时候了这时候也到了二十四节气的“谷雨”随着降雨量的逐渐增加,茶树在次发出新芽。至此正春茶(明后茶)开始采摘到5月20日也就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小满”的前一天春茶就全部采摘结束。
春茶——条索肥嫩紧实,芽毫丰满,色泽乌润灰白,嫩度优于夏、秋茶;汤色金黄、橘黄或淡黄,明亮剔透,银豪涌动。香气沉稳,日光味鲜明。滋味清醇,茶汤入口茶气饱满,口腔收敛性较强。
2、夏茶(雨水茶):每年5月5日前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立夏“此时春茶采摘以接近尾声到了5月21日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小满”就进入夏茶的采摘了,夏茶是一年之中产量最高,采摘季节最长的,从“小满”到立秋后的“白露”前都是夏茶。
夏茶——条索肥硕紧结重实,芽长紧细显毫。色泽乌褐油润稍显灰带花。汤色黄亮,银毫飘逸。香气平和沉闷,略有水腥味。滋味平和,茶汤入口稍淡薄,苦底较重,口腔收敛性强。
3、秋茶(谷花茶):“立秋”后的“白露”随着降雨量的减少,天气也逐渐转凉了,这时就进入了秋茶的采摘季节了,同时茶花也基本含苞欲放了。秋茶从“白露”到“霜降”后“立冬”前采摘就结束了。
秋茶——条索紧结粗大,稍显芽毫。色泽乌黑油润稍显灰带棕。汤色清亮。香气飘逸,多有松烟味,滋味纯和,茶汤入口柔和,苦、涩味稍重,口腔收敛性强。
一般春茶采摘1-2次,夏茶采摘1次,秋茶采摘2-3次。
清明前后的茶叶最好喝,当然根据气候的变化,也会有所推迟,比如今天由于雪灾,影响了南方春茶的采摘.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江南丘陵盛产的茶叶
西湖龙井茶(杭州西湖)
洞庭碧螺春(苏州太湖洞庭山)
君山银针(湖南岳阳)
黄山毛峰(安徽黄山)
武夷岩茶(福建武夷山)
安溪铁观音(福建泉州安溪)
祁门红茶(安徽黄山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