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叶曼悔 给各位分享湖南的地区环境特征是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湖南的特点是什么?(湖南的特点简单介绍)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湖南的特点是什么?
辣味”,这是湘菜的标志,也是湖南人秉赋个性的主调。著名湖南籍作家丁玲的个性气质就是“蛮”、“倔”、“辣”。***的《辣妹子》、何纪光的《辣椒歌》,唱出了湖南人的这一性格特点。著名歌唱家李谷一说“我们湖南人霸得蛮,吃得苦,耐得烦”。这是对湖南人群体性格特征的绝妙概括。
湖南人的性格——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湖南人真诚、率直,开朗,容易给人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他们的爱与憎,喜与怒,哀与乐,是十分鲜明的。湖南人稍欠幽默感,似乎是哪怕只轻轻一笑,也会减弱他们对生命沉重的体验和认知。他们不怕死,重义气和气节。普希金年纪轻轻为争一口气死于决斗,很多文明人不理解,湖南人懂。换了湖南人,也会这么做。沈从文说湖南人是乡下人,没错。
湖南人的性格是中国人中最有特色的一种,湖南人刚烈、直率、热情似火又爱很分明,这与中国人的传统性格是有很大区别的。关于湖南人的性格,汉代司马迁就在《史记》中称其十分骠悍,《隋书》中又谓“劲悍决裂”。
最有名的湖南的直爽人要算***元帅,毛**曾给彭大元帅赋诗:
“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
湖南人的基因---不信邪 不怕压 不怕辣
不信斜,不怕压,有时候可以解释成一种冒险的精神。湖南人有极强的冒险精神,吃得苦,耐得劳,不信邪,不怕鬼,不怕死。像毛**就是这种性格的典型代表。毛**的时代中国虽穷,然而超级大国美、苏皆望他而生畏。毛**对待不可一世的比自己强大很多的美军,照样“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南中国海周围的国家,也无一敢与他有领土纠纷。这是搞**、搞**不可缺的东西。这种不信邪的骡子脾气也是成就大人物的重要条件之一。有史为证,曾国藩,一介书生,根本就不懂得带兵打仗,居然敢训练湘军,还亲自带领湘军上沙场,如果没有这骡子脾气,恐怕是不行的。
有一则笑话,说的是各地打架的区别。东北人先吵后打,越吵越凶,凶到极处就“噼噼啪啪”的打起来;山东人则先打后吵,三句话不对路就要抄起家伙,把人抬进医院在认识非曲折;四川人则只吵不打,吵的青筋暴露,骂人的话伤筋伤骨,但握着的拳头就是不敢往人身上打;唯有湖南人是边打边吵,文攻武略,拳头不软,嘴里也不示弱。这就体现出湖南人的性格。湖南人懂得进退攻守,勇猛之余讲究谋略,所以湖南人做大官、做统帅的多。
湖南人的确给中国创了不少业,干了不少事情,但是他们性格中那种火的特质也使得他们少了一些包容的气质。
湖南人的世界观——实事求是
湖南人的实事求是一方面表现在思变和求新,是王船山的“道莫盛于趋变“的思变思想吹响了湖湘文化发展走向高峰的进军号,形成了王船山----曾国藩---杨昌济----毛**的发展源流。研究王船山的思变理念,对于理解中国***的现行指导思想中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灵魂和本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湖南人的实事求是表现在湖南人经世致用的哲学。《***.长沙》一词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热情就是这种湘湖文化特点的体现。
湖南人的感情是浓烈的,而且意气用事的时候也很多,但湖南人在真正做事的时候又是很务实的。湖南人不服从权威,但是服从真理,为了真理,他们即使是吃再大的苦也不会去委曲求全。
湖南人的方**——重战略轻战术
湖南人崇尚高明,但是不在意是否精明。湖南人做事特别讲究的是高明,就是一定要在谋略上胜人一筹,而不在乎那些做事的细节问题是不是精到。
只要是湖南人,大多都有一种要做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湖南人有句话:这辈子不做点事情,即使活得再好,活10年和50年没有任何区别。湖南人不是很崇尚做生意,挣大钱,他们认为即使挣了很多的钱也不能说明自己是在干大事。所以他们常常会选择从政、从军或者传播、文化等职业。
湖南人非常懂得人的作用,这也是湘湖文化的一个特点。在交朋友的时候,湖南人是不会特别在乎那几个铜板的。有什么事喜欢在桌面上摊开了讲。
湖南人做事很讲究谋略,他们不会表现出一种做事很小心谨慎的形象,而是运筹帷幄,张弛有度。
总之,可以概括成11个特点
1.质朴,务实而不务虚;� 2.倔犟,又谓“霸蛮”,头撞南墙而不回;� 3.傲岸,不拘细行琐德;� 4.吃苦耐劳,如同骡子负重行远;� 5.坚韧执著,屡败屡战,不胜不归,打脱牙齿和血吞;� 6.刚健,勇于任事,锐意进取,敢为天下先;� 7.自信,天降大任,舍我其谁,当仁不让;� 8.好学,虽武将亦能折节读书,求知欲旺盛;� 9.任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疾恶如仇,锄强扶弱;� 10.特立独行,具有**自由的思想和坚强不磨的志节,喜欢别出心裁,标新立异;� 11.不怕死,不要命,老子不信邪,要死卵朝天,不死变神仙,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湖南省最显著的地形特征是什么
地形 湖南地形为东西南三面环山,中北部低落,呈蹄形。位于石门县境内的壶瓶山海拔2099米,为省内最高点,中部大都为丘陵,多宽广的盆地和谷地,北部为洞庭湖平原,地势低平,海拨大都在50米以下
水文 洞庭湖水系的水文特征
(一)湘江流域的水文特征
湘江全长856公里,流域面积94,660平方公里,省内流 域面积 85, 383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 89. 2%,为洞庭湖 水系中流域面积最大的一条河流。
1.水位变化。
湘江及其支流水位的变化与流域的降水年内分配极为密 切。每年3月雨季开始,河水上涨,4月后进入汛期,降水陆 续增多,水位不断上涨,4—7月为最高水位的季节。
2.径流量。
湘江流域面积居“四水”之首,但年径流量次于流水。
湘江径流量的年内分配,主要取决于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其特征是汛期长而流量变化大,枯水期短而较平稳。3月下 旬,流量开始增加,4月急剧上涨进入汛期,5、6月份流量最 大,达到全年的最高峰。4—7月最大四个月连续平均径流量 约占全年径流量的 60%以上, 7月后径流量开始下降,但 8。 9月有时因台风干扰或暴雨影响,有时涨水,仍属汛期,汛期 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 70%以上。 10月后汛期结束,进入平 水期;12月至次年2月为枯水期,径流量最小,而且变化不 大,1月约占全年径流量的3%。
3.含沙量。
湘江流域,岩层较为复杂,各河段和各级支流的自然地理 条件不尽相同,人为因素影响也不一样,使流域含沙量具有时 106空变化的特点。各支流上游流经的山地,虽然比降较大,但多 属坚硬岩层,植被也较好,冲淤不严重,含沙量较小;中下游 及其一些支流,流经第四纪红土和疏松堆积物,以及部分花冈 岩分布的区域,风化壳较厚,土质疏松,每当暴雨,易被冲 刷,造成水土流失,尤其植被缺乏的一些小流域,冲刷更为严 重,含沙量沿程逐渐增加。
(二)资江流域的水文特征
资江干流长713公里,天然落差280米,流域面积为28, 142平方公里,省内面积26,738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 95%。
1.水位变化。
资江流经山区,比降较大,流域内多暴雨,下游山丘地带 又为降水的高值区,每当雨季山洪暴发,河水陡涨陡落,为一 山区性河流。一般4月进入汛期,水位不断高涨,4—6月降 水集中,5—6月水位最高,8月高水位开始下降,变化较为平 稳,但有时出现暴雨,也形成较大洪峰;至9月汛期结束,进 入平水期,11月后水位低落,12月至次年1月水位最低,为 枯水季节。资江流经山丘之间,水位变幅较大,一般在10一 20米之间。
2.径流量。
资江流域多山地和丘陵,加快了雨水的集流过程,径流量 较为丰富,以控制站桃江为例,年径流总量为227亿立方米, 径流模数为85.0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径流深860.3毫米。径 流在地区分布上不均匀,形成以雪峰山为主体的多个高值中 心,径流深度以邵阳盆地最低。
3、含沙量。
资江流域河流含沙量不大,大多在0.20公斤/立方米以 下。上游山丘盆地,岩层较为软弱,土壤疏松,为主要农耕地 区,每当雨季,暴雨冲刷较为强烈,河水的含沙量较高;中游 多为山区,植被较好,河水含沙量不大;下游由于所夹带的泥 沙大部分在拓溪水库淤积,故河水的含沙量大为减少,桃江站 多年平均含沙量仅0.143公斤/立方米。这说明资江含沙有从 上游向下游减少。
(三)沅江流域的水文特征
沅江全长1033公里,省内568公里,天然落差180米, 流域面积89,163平方公里,省内51,066平方公里,占流域 面积的 57. 3%。
1.水位变化。
沅江流贯于雪峰山与武陵山地之间,河床比降大,水位涨 108落明显。
2.径流量。
沅江流域,降水充沛,支流较多,径流丰富。
3.含沙量。
沅江河流含沙量具有地区分布差异和时间变化的特点。上 游在贵州省境,流经硬岩地区,据贵州省测定,河流含沙量在 0.20公斤/立方米以下。中游为软硬岩层交错地区,丘陵、盆 地错落其间,比降较大,冲刷较强,加之人类活动影响,土壤 侵蚀较严重,支流含沙量在0.229公斤/立方米以上;
2.径流量。
澧水流域降水丰沛,上游山多坡陡,降水易于汇集,径流 丰富。多年平均径流模数可达 100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产流 量为全省第一,控制站三江口的实测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48亿 立方米,年径流深997毫米。 澧水上游降水丰沛,为全省高值区之一。
3.含沙量。
澧水流域为湖南多雨和暴雨的地区之一,暴雨的次数多。 强度大。流域内岩层组合多样,上游山高坡陡,侵蚀剥蚀剧 烈,加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致使水土流失严重。最大最小输沙量 相差IO倍多。
六、荆江四口河道的水文特征
松滋、藕池、太平、调弦(1958年堵闭)径流汇入洞庭 湖以后,经过湖泊的调节作用,水位涨落减缓,尤其是在高水 位时,湖面广阔,容量加大,涨落更为缓慢。水位的年变化由 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形成一个圆肥大洪峰,大洪峰之上,亦常 出现小洪峰,但起伏不大。根据洪水主要来源的情况分析,四 口洪峰不高,但量大而时长,与长江干流宜昌以下相似。
荆江最高洪水位每年多出现于7—9月间,最低水位多出 现在2—3月间。。
长江干流通过四口分流进入洞庭湖,多年平均入湖径流量 1180亿立方米。
七、洞庭湖水位变化
洞庭湖的水位主要受流域降水及江、河水情变化的制约, 集中表现在来水的组成的和江、湖水流顶托的双重影响上。但 是,长期以来江河来沙淤积和河床的边界特征,也对湖泊水位 的变化带来一定的影响。
1.水位的季节变化。
洞庭湖水域广阔,为一吞吐型的大湖,具有一定的调蓄洪 水作用,因而水位变化一般较为平缓。4月开始,四水流域进 入雨季,河水不断上涨,3——6月或4——7月降水集中,最大雨 量出现在5月或6月,汛期连续出现几次较大的洪水过程,形 成单一或复式洪峰,峰形陡瘦,洪水进入湖区后,河面展宽, 且多湖水顶托影响,峰形较为肥胖,水位上涨没有河流剧烈; 6—8月为长江流域多雨季节,降雨同时集中。
2.水位升降程度和多年变化。
由于湖区地势从西北向东南降低,湖区各部分的最高水位 有所差别,西洞庭湖约35—36米,南洞庭湖34—35米,东洞 庭湖在33—34米之间,出口城陵机一般在33米以上。
八、调庭湖水系径流量
1.径流量。
洞庭湖的径流主要来自湘、资、阮澄四水,以及松滋。 藕池、太平调弦四口分泄入湖的长江来水。此外,还有直接注 入湖区的汨罗江和新墙河。。
2.径流量年内变化和年际变化。
四水入湖流量以4—8月最多,占全年四水入湖总量的 67. 9%, 9月至次年 3月,只占 32%,各月入湖流量中以 5月 为最大,6月次之,12月最小。四口入湖水量6—10月占四口 入湖总量的 90%,其中以 7月为最大
地质 我国华南是花岗岩地壳分部最广泛的地区,是世界上具有特色的一个地质单元,湖南的湘北、湘南多属燕山时期或晚期花岗岩,是**元素矿物的富集地方,其中湘北的洞庭湖周围,多产冲积型独居石砂矿,主要赋存于河流第四系冲积层中,如岳阳的相思山、大云山一带风化了的花岗岩,经湿热多雨水冲刷而下,沿整个流域有80公里河床可淘洗独居石砂矿,当地人认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综合起来,湖南**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资源分布广;(2)独居石储量大;(3)轻重**种类齐全;(4)综合利用价值高。 (主题词: **资源-赋存状态-湖南,**资源-特点-湖南,矿床成因论)
长沙的气候是什么样的?
长沙地区气候的特点是:冬寒夏热,四季分明;春秋短促,冬夏绵长,充分体现了**带**性委风气候类型的共同特点。
长沙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使长沙一带乃至整个湘中的气候都较为特殊。
影响长沙气候的原因主要有3个:
一是长沙位于我国东南部,属世界著名的季风气候区,由于受季风影响,季节变化很明显,冬冷夏热;
二是长沙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梯级,距海较远,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因此冬冷夏热的**性气候特征较明显;
三是长沙所处的湘中地区,由于地质时代的升降运动,造成南高北低的地势,特别是其南有五岭,东有幕阜山,西有雪峰山,北为洞庭湖区,使其地形为一向北开口的马蹄形,阻隔了东、南海洋委风的调节,使冬寒夏炎的特征尤为显著。
长沙地区气候的特点是:冬寒夏热,四季分明;春秋短促,冬夏绵长,充分体现了**带**性委风气候类型的共同特点。
湖南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湖南地处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岭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的地带。在全国总地势、地貌轮廓中,属自西向东呈梯级降低的云贵高原东延部分和东南山丘转折线南端。东面有山脉与江西相隔,主要是幕阜山脉、连云山脉、九岭山脉、武功山脉、万洋山脉和诸广山脉等。山脉自北东西南走向,呈雁行排列,海拔大都在1000米以上。
山体大体为东西向,海拔大都在1000米以上。西面有北东南西走向的雪峰武陵山脉,跨地广阔,山势雄伟,成为湖南省东西自然景观的分野。北段海拔500~1500米,南段海拔1000米~1500米。石门境内的壶瓶山为湖南省境最高峰,海拔2099米。
湖南省的地貌轮廓是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丘岗起伏,北部湖盆平原展开,沃野千里,形成了朝东北开口的不对称马蹄形地形。湖南省地貌类型多样,有半高山、低山、丘陵、岗地、盆地和平原。
扩展资料:
湖南的地理环境:
1、位置境域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省境绝大部分在洞庭湖以南,故称湖南;湘江贯穿省境南北,故简称湘。地处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8′~30°08′,东以幕阜、武功诸山系与江西交界;西以云贵高原东缘连贵州;西北以武陵山脉毗邻重庆;南枕南岭与广东、广西相邻,北以滨湖平原与湖北接壤。
2、地质
湖南省可划分为六个地貌区:湘西北山原山地区、湘西山地区、湘南丘山区、湘东山丘区、湘中丘陵区、湘北平原区。地貌按成因可分为:以流水地貌为主,占湖南省总面的64.76%,岩溶地貌次之,占25.97%;湖成地貌最小,仅占2.88%,水面积占6.39%。
3、水文
湖南省河网密布,流长5千米以上的河流5341条,总长度9万千米,其中流域面积在55000平方千米以上的大河11117条。省内除少数属珠江水系和赣江水系外,主要为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四水及其支流,顺着地势由南向北汇入洞庭湖、长江,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洞庭湖水系。
4、气候
湖南为**性**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光、热、水资源丰富,三者的高值又基本同步。第二,气候年内变化较大。冬寒冷而夏酷热,春温多变,秋温陡降,春夏多雨,秋冬干旱。气候的年际变化也较大。第三,气候垂直变化最明显的地带为三面环山的山地。尤以湘西与湘南山地更为显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