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穆云晏 给各位分享南亚地区西部为什么降水少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南亚西北地区降水少,为什么(南亚西北地区降水少,为什么气温低)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南亚西北地区降水少,为什么
南亚西北部降水稀少,形成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影响因素为气压带风带影响。此处处于北纬23°26′--北纬30°之间,在副高带或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少雨,西南季风难以到达那里。
为什么印度南亚的降水自东向西递减
因为印度和南亚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随季风和内陆位置决定。根据季风的进退,南亚地区一年之中可分凉、热、雨三季。11~2月,从**吹向海洋的东北季风带来晴朗、干燥、凉爽的天气,为凉季。在凉季里气温日较差较大,西北部有一定的气旋雨,印度半岛东岸也有较多的降水。3~5月,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气温迅速增高,气候炎热干燥,称为热季。德干高原中部气温达到35℃,塔尔沙漠的绝对最高温度曾达50℃以上,有时出现沙尘暴。6~10月,由于南亚地区的持续高温,在印度西北部产生热低压,强烈地吸引着由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来的西南季风,从而使西南季风的势力进一步加强。西南季风经过辽阔温暖的热带海洋,饱含水汽,给南亚大部分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形成雨季。年降水的90%集中于雨季。雨季来临的时间,半岛西部最早,印度西北部最晚,西南季风的晚来早退是南亚雨量变率大的一个主要原因。10~11月为雨季末期,气温开始逐渐降低,北部一带的气压也逐渐增高,这样海陆间的气压梯度也逐渐变弱,因此西南季风开始退缩,降水随之减少,很快又重新转入凉季。
为什么南亚地区降水东多西少
南亚南部德干高原,高原上大多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孟加拉湾,故地势西高东低,因此降水东多西少。
南亚降水空间差异及成因
南亚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热季(3-5月)、雨季(6-10月)和凉季(11月至次年2月),全年高温,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极其丰富,是世界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如印度的乞拉朋齐)。西北部则降水稀少。
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以北和北纬30°以南,除印度西北部和巴基斯坦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外,其它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季风气候的形成,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以及青藏高原的地形作用等都有密切关系。
根据季风的进退,南亚地区一年之中可分凉、热、雨三季。11~2月,从**吹向海洋的东北季风带来晴朗、干燥、凉爽的天气,为凉季。在凉季里气温日较差较大,西北部有一定的气旋雨,印度半岛东岸也有较多的降水。3~5月,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气温迅速增高,气候炎热干燥,称为热季。德干高原中部气温达到35℃,塔尔沙漠的绝对最高温度曾达50℃以上,有时出现沙尘暴。6~10月,由于南亚地区的持续高温,在印度西北部产生热低压,强烈地吸引着由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来的西南季风,从而使西南季风的势力进一步加强。西南季风经过辽阔温暖的热带海洋,饱含水汽,给南亚大部分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形成雨季。年降水的90%集中于雨季。雨季来临的时间,半岛西部最早,印度西北部最晚,西南季风的晚来早退是南亚雨量变率大的一个主要原因。10~11月为雨季末期,气温开始逐渐降低,北部一带的气压也逐渐增高,这样海陆间的气压梯度也逐渐变弱,因此西南季风开始退缩,降水随之减少,很快又重新转入凉季。
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林在南亚地区占有广大面积,其分布与降水量有密切关系。西高止山西侧,东部喜马拉雅山的南侧和阿萨姆地区以及斯里兰卡岛大部,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为热带雨林区;德干高原大部年降水量为1,000~2,000毫米,树木为了减少热季的蒸发,形成干季落叶;德干高原内部和印度半岛西北部,年降水量在500~1,000毫米之间,多为灌木和草原植被;塔尔沙漠及其周围,雨量很少,为荒漠和半荒漠,仅生长稀疏草本植物和多刺灌木。西南季风强弱和来得早迟,对南亚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
南亚降水分布特点
南亚大部分地处赤道以北和北纬30°以南的低纬地区,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北有高山阻挡亚洲中部的冷空气侵入,南临热带海洋,受暖湿气流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性)季风气候。仅西北部冬季受高压控制,干燥少雨;夏季气压虽低,但海洋暖湿气流不易到达,仍很干燥,形成热带荒漠气候。马尔代夫和斯里兰卡南部为赤道多雨气候。南**带季风气候十分显著。一年可分三季:4~5月为热季,此时西南季风尚未来临,各地气温很高,德干高原中部的月均气温可达35℃,降水稀少,蒸发强烈;6~9月为雨季,降水量大,约占全年降水的80~90%;11 ~2月为凉季,盛行干燥的东北信风,多晴朗干燥天气。南亚的降水量分布受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区域差异很大。半岛西岸、恒河中下游及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和高原东北部等地,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左右;恒河上游及高原中部在500~1000毫米之间;印度河中、下游及塔尔沙漠,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为灌溉农业区。由于西南季风到来的迟早和强弱各年不一,故降水年际变率大,易发生旱涝灾害。南亚有三条著名大河,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为季风型水系,水量丰富,利于灌溉和航运;而印度河因流经南亚西部干旱地区,水量较少,是巴基斯坦重要的灌溉水源度气候绝大多数为热带季风,西北部少数地区为热带沙漠度气候绝大多数为热带季风,西北部少数地区为热带沙漠。 楼主先了解清楚,通常情况下热带季风的自然带是热带季雨林,其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多雨,一年可分为旱雨两季。但印度半岛却有特殊性,他的气候一年分为凉热雨三季(印度独有) 季6-9月,南半球东南季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南季风,掠过湿热的印度洋,给本区带来丰沛的降水。 凉季10-12月,盛行来自**的东北季风,天气凉爽。 热季3-5月,由于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是印度半岛气温迅速上升正是由于印度的气候特点特殊,使得它的自然带也变化(水分不足,没有形成热带季雨林的条件),形成热带草原自然带
1,为什么印度德干高原西北部适合生长长绒棉
因为棉花的生长条件决定了它不能分布在地形低平的地方,这样不易于排水,位于德干高原西北部有利于棉花更好的生长。
原因在于:高原东缘是东高止山脉,西缘是西高止山脉,阻挡了来自印度洋的水汽的深入影响,在东西两侧降下丰富的地形雨;高原中部有北回归线穿过,受到副高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不易形成云雨而降水。而随着太阳直射点的运动,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也会随着变动,因此,在夏季时此地受亚洲低压影响,形成西南季风,西南季风带来北印度洋海区上的水分在此地形成降雨。
南亚地区江水的总体分布特点是?降水量最多的地区分布在哪里?为什么?德干高原西侧降水为何比东侧多?
印度河发源于中国的狮泉河,流经印度沙漠(塔尔沙漠),注入阿拉伯海。
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坡,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恒河三角洲),注入孟加拉湾。
布拉马普特拉河在孟加拉国与恒河交汇注入孟加拉湾。
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是乞拉朋齐(世界雨极),位于印度与孟加拉国的边界处。原因:乞拉朋齐东、西、北三面都有高山屏障,仅南面的季风涌入(尤其北面)山地挡住了西南季风由海洋吹来的湿热气流,使包含水汽的气流**上升,凝结而形成大量的地形雨。
印度德干高原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带来大量印度洋的水汽,受地形阻挡,迫使水汽抬升,使德干高原西侧降水比东侧多。
读图7-17,说一说,南亚的气候类型分布有什么特点
(1)以三种热带气候类型为主
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岛的南部是热带雨林气候
印度西北部、巴基斯坦南部是热带沙漠气候
印度半岛、恒河平原、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是热带季风气候
(2)南**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一年分凉、热、雨三季.
凉季:每年十月的次年二月,盛行东北季风,晴朗、干燥、凉爽;
热季:每年三月到五月,盛行东北季风,晴朗、干燥、炎热;
雨季——每年六月到九月,盛行西南季风,高温、湿、降水丰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