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欧阳晶潇 给各位分享国家标准化动物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何谓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包括哪些内容?(实验动物标准化的内容包含)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何谓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包括哪些内容?
健康度,清洁度,体型大小,年龄大小等等,总的说就是看这个动物是否符合试验标准,是否能进行试验
实验动物国家标准有那些
实验动物国家标准
发布时间:2013-03-27来源方式:武汉市万千佳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序号标准号中文标准名称状态备注Standard No.Standard Title in ChineseStateRemark1GB 14922.1-2001实验动物 寄生虫学等级及监测现行2002-05-01实施,代替GB 14922-19942GB 14924.1-2001实验动物 配合饲料通用质量标准现行2002-05-01实施,代替GB 14924-19943GB 14924.2-2001实验动物 配合饲料卫生标准现行2002-05-01实施,代替GB 14924-19944GB/T 18448.1-2001实验动物 体外寄生虫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代替GB/T 14926.33-19945GB/T 18448.3-2001实验动物 兔脑原虫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代替GB 14926.35-19946GB/T 18448.4-2001实验动物 卡氏肺孢子虫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代替GB/T 14926.36-19947GB/T 18448.5-2001实验动物 艾美耳球虫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代替GB/T 14926.37-19948GB/T 18448.6-2001实验动物 蠕虫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代替GB/T 14926.38-20019GB/T 18448.10-2001实验动物 肠道鞭毛虫和纤毛虫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代替GB/T 14926.40-199410GB/T 14926.1-2001实验动物 沙门菌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代替GB/T 14926.1-199411GB/T 14926.3-2001实验动物 耶尔森菌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代替GB/T 14926.3-1994,GB/T 14926.7-199412GB/T 14926.4-2001实验动物 皮肤病原真菌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代替GB/T 14926.4-199413GB/T 14926.5-2001实验动物 多杀巴斯德杆菌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代替GB/T 14926.5-199414GB/T 14926.6-2001实验动物 支气管鲍特杆菌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代替GB/T 14926.6-199415GB/T 14926.8-2001实验动物 支原体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代替GB/T 14926.8-199416GB/T 14926.9-2001实验动物 鼠棒状杆菌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代替GB/T 14926.9-199417GB/T 14926.11-2001实验动物 大肠埃希菌0115a,c:K(B)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代替GB/T 14926.11-199418GB/T 14926.12-2001实验动物 嗜肺巴斯德杆菌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代替GB/T 14926.12-199419GB/T 14926.13-2001实验动物 肺炎克雷伯杆菌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代替GB/T 14926.13-199420GB/T 14926.14-2001实验动物 金**葡萄球菌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代替GB/T 14926.14-199421GB/T 14926.15-2001实验动物 肺炎链球菌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代替GB/T 14926.15-199422GB/T 14926.16-2001实验动物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代替GB/T 14926.16-199423GB/T 14926.17-2001实验动物 绿脓杆菌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代替GB/T 14926.17-199424GB/T 14926.41-2001实验动物 无菌动物生活环境及粪便标本的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代替GB/T 14926.41-199425GB/T 14926.18-2001实验动物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代替GB/T 14926.18-199426GB/T 14926.19-2001实验动物 汉坦**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代替GB/T 14926.19-199427GB/T 14926.20-2001实验动物 鼠痘**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代替GB/T 14926.20-199428GB/T 14926.22-2001实验动物 小鼠肝炎**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代替GB/T 14926.22-199429GB/T 14926.23-2001实验动物 仙台**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代替GB/T 14926.23-199430GB/T 14926.24-2001实验动物 小鼠肺炎**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代替GB/T 14926.24-199431GB/T 14926.25-2001实验动物 呼肠孤**Ⅲ型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代替GB/T 14926.25-199432GB/T 14926.26-2001实验动物 小鼠脑脊髓炎**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代替GB/T 14926.26-199433GB/T 14926.27-2001实验动物 小鼠腺**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代替GB/T 14926.27-199434GB/T 14926.28-2001实验动物 小鼠细小**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代替GB/T 14926.28-199435GB/T 14926.29-2001实验动物 多瘤**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代替GB/T 14926.29-199436GB/T 14926.31-2001实验动物 大鼠细小**(KRV和H-1株)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代替GB/T 14926.31-199437GB/T 14926.32-2001实验动物 大鼠冠状**/延泪腺炎**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代替GB/T 14926.32-199438GB/T 14926.30-2001实验动物 兔轮状**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代替GB/T 14926.30-199439GB/T 14924.9-2001实验动物 配合饲料 常规营养成分的测定现行2002-05-01实施,代替GB/T 14924-199440GB/T 14924.11-2001实验动物 配合饲料 维生素的测定现行2002-05-01实施,代替GB/T 14924-199441GB/T 14924.12-2001实验动物 配合饲料 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测定现行2002-05-01实施,代替GB/T 14924-199442GB/T 18448.7-2001实验动物 疟原虫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43GB/T 18448.8-2001实验动物 犬恶丝虫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44GB/T 18448.9-2001实验动物 肠道溶组织内阿米巴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45GB/T 14926.42-2001实验动物 细菌学检测 标本采集现行2002-05-01实施46GB/T 14926.43-2001实验动物 细菌学检测 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现行2002-05-01实施47GB/T 14926.44-2001实验动物 念珠状链杆菌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48GB/T 14926.45-2001实验动物 布鲁杆菌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49GB/T 14926.48-2001实验动物 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50GB/T 14926.49-2001实验动物 空肠弯曲杆菌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51GB/T 14926.50-2001实验动物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现行2002-05-01实施52GB/T 14926.51-2001实验动物 免疫酶试验现行2002-05-01实施53GB/T 14926.52-2001实验动物 免疫荧光试验现行2002-05-01实施54GB/T 14926.53-2001实验动物 血凝试验现行2002-05-01实施55GB/T 14926.54-2001实验动物 血凝抑制试验现行2002-05-01实施56GB/T 14926.55-2001实验动物 免疫酶组织化学法现行2002-05-01实施57GB/T 14926.59-2001实验动物 犬瘟热**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58GB/T 14926.60-2001实验动物 猕猴疱疹**Ⅰ型(B**)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59GB/T 14926.61-2001实验动物 猴逆转D型**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60GB/T 14926.62-2001实验动物 猴免疫****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61GB/T 14926.63-2001实验动物 猴T淋巴细胞趋向**毒Ⅰ型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62GB/T 14926.64-2001实验动物 猴痘**检测方法现行2002-05-01实施63GB/T 14926.57-2008实验动物 犬细小**检测方法现行2009-03-01实施,代替GB/T 14926.57-200164GB/T 18448.2-2008实验动物 弓形虫检测方法现行2009-03-01实施,代替GB/T 18448.2-200165GB/T 14927.2-2008实验动物 近交系小鼠、大鼠免疫标记检测法现行2009-03-01实施,代替GB/T 14927.2-200166GB/T 14927.1-2008实验动物 近交系小鼠、大鼠生化标记检测法现行2009-03-01实施,代替GB/T 14927.1-200167GB/T 14926.46-2008实验动物 钩端螺旋体检测方法现行2009-03-01实施,代替GB/T 14926.46-200168GB/T 14926.56-2008实验动物 狂犬病**检测方法现行2009-03-01实施,代替GB/T 14926.56-200169GB/T 14924.10-2008实验动物 配合饲料 氨基酸的测定现行2009-03-01实施,代替GB/T 14924.10-200170GB/T 14926.10-2008实验动物 泰泽病原体检测方法现行2009-03-01实施,代替GB/T 14926.10-200171GB/T 14926.21-2008实验动物 兔出血症**检测方法现行2009-03-01实施,代替GB/T 14926.21-200172GB/T 14926.47-2008实验动物 志贺菌检测方法现行2009-03-01实施,代替GB/T 14926.47-200173GB/T 14926.58-2008实验动物 传染性犬肝炎**检测方法现行2009-03-01实施,代替GB/T 14926.58-200174GB 14924.3-2010实验动物 配合饲料营养成分现行2011-10-01实施75GB 14923-2010实验动物 哺*类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控制现行2011-10-01实施,代替GB 14923-200176GB 14925-2010实验动物 环境及设施现行2011-10-01实施,代替GB 14925-200177GB 14922.2-2011实验动物 微生物学等级及监测现行2011-11-01实施 列表中的国家标准,可以通过登录到“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网站查看标准的原文。
国家保护动物分几个等级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怎么分
1、分为两级。
2、《野生动物保**》第九条: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划分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两种,并在其他条文中规定了不同的管理措施,但它们的法律地位是相同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已于1988年12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1989年1月14日由林业部、农业部发布施行。
3、国家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名录及其调整,由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何谓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包括哪些内容?
健康度,清洁度,体型大小,年龄大小等等,总的说就是看这个动物是否符合试验标准,是否能进行试验
麻雀是不是国家保护动物?什么等级的?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麻雀,其实也是国家保护动物,抓麻雀要承担这些责任
熊猫是哪一科?是属于熊类还是猫科动物?
主持人:我不知道熊猫给你留的印象是什么?
赵明杰:它真的是蛮奇特的一个物种,以它黑白相间,看起来又那么憨厚,大概是人见人爱的动物。尤其是以它现存的数量那么少,又有那么多的故事可以来说明,不管是相关的这些专家,研究者或者是民众,我想对它都是非常的有兴趣。
主持人:王教授,我刚才注意到了赵教授的用词叫猫熊,娜亚也叫猫熊,**人都叫猫熊,我们叫熊猫,为什么两岸会有不同的称呼,应该是怎么称呼?
王鹏彦:物种它的称呼在历史上也许有很多种,过去叫貔貅,后来我们叫猫熊,现在我们叫大熊猫,实际上在它的栖息地老百姓叫它“花熊”这样的。
主持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两个非常相似,有不同的称呼呢?
王鹏彦:据说这个事是当时在一个展出的时候,当时是猫熊,但是在念的时候念误了,就念成熊猫了,就约定俗成了,形成了“熊猫”这个概念。 主持人:就是早期解放前的时候念“猫熊”,后来人从左往右念成了“熊猫”了,两岸的不同表达其实是一个物种,很多人关心说叫“猫熊”是因为它是属于猫科,熊猫到底属于什么科?
王鹏彦:熊猫的分类地位一直有争议,目前来说我们更倾向于把熊猫叫做大熊猫科。
主持人:单独的一个科?
王鹏彦:对,**的一个科,但是有的学者认为它接近熊,应该是熊科,有的学者认为它是浣熊,是浣熊科的。
红鳍东方鲀的生活习性
红鳍东方鲍育苗养成后,对养殖各阶段的管理投喂方式特别是越冬期间配合饲料投喂进行了初探,总结如下,给广大同行提供参考。红鳍东方纯的人工养殖(北方)我们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当年6—7月份(全长30毫米以上的幼鱼苗)至1O一11月份越冬入室前的养殖。第二阶段:室外水温降到10℃,及时移到保温大棚窜内越冬,直到第二年室外海水温度稳定在12~C以上将苗种移到室外池中养殖。第三阶段(时间10月底左右到翌年4月初左右):越冬苗种移到室外养殖到商品鱼规格为止(时间约为4月至lO一11月),在北方的养殖者绝大多数是投喂小杂鱼等鲜活饵料,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现象引起细菌性、**性、寄生虫等疾病的发生,给养殖者带来巨大损失的东方鲍大量死亡现象时有发生,如何减少饲喂不当带来的损失,实现健康养殖,现就各阶段饲喂实用技术分述如下。一、投喂原则与标准i.投喂速度 鱼投喂驯化形成条件反射后,每次投喂是先慢投到快投再到慢投,越冬期投喂膨化配合饲料,一天的投喂量可一次直接投池。2.投喂次数第一阶段前期鱼苗小时投饵2~3次/日。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投喂l~2次/日,上午8点前、下午落日前喂完。遇恶劣天气,出现非正常状态停止投喂。3.投喂数量 投饵量在各种资料上的报道各 相同,可作参考,但是根本的标志是以每次投饵后鱼不再争吃饵料为准。二、投喂方式1.第一阶段苗种培育投喂 重视基础饵料培养,投放30毫米以上体长鱼苗后第一个月,以投喂大卤虫、糠虾、毛虾、鱼糜为好。加工鱼糜投喂时,添加矿物质和复合维生索。特别是添加维生素C 0.1%和维生素E0.01%对提高鱼的抗应激、抗病能力,防营养性疾病发生,防疾病传染能力效果良好。随鱼的增长,投喂鲜杂鱼或冰冻鱼,要洗净切成龟能吞下的小块为准。增长速度不可追求过快,室内越冬体重达到150克就可满足养成需求。鱼体以健壮活力强,体表无寄生虫和咬伤及机械损伤,身体细长的鱼种为首选。防L卜为养大规格负种而超量投喂优质鱼饵,造成营养过剩,引起脂肪肝、肝硬化、瞎眼鱼苗的大量出现。超营养饲喂后表面看似肥壮的鱼,有着巨大潜在的危险,越冬甚至第二年的养成期间都会有大量的死亡现象发生。2.第二越冬保种投喂 自然水温降至lO℃将室外培育苗种移入保温大棚进行室内越冬,越冬用水为**海水井,水温可达13~14℃, 间断充气,因水温因素鱼的摄食量较小,因鱼越冬密度较大(4千克/米3以上)水质易坏,投饵量更要严控, 同时注意吸污,减少残饵粪便对水质的污染,投喂的主要饵料为冰冻鲜鱼,投喂时鱼要洗净,并定时添加维生素及矿物质进行投喂。2006年我们研制膨化饲料在越冬期进行了试喂,效果良好。因东方纯是出口产品,所有原料由威海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监测,符合出口标准。配方设计:鱼粉30%、虾粉5%、膨化豆粕8%、花生粕6.5%、血球蛋**5%、啤酒酵母2%、鱿鱼粉5%、面粉22%、海藻粉3%、大豆磷脂4%、鱼油4.5%、预混料5%。制作工艺是:原料混合经100日以上微粉碎,蒸汽湿法膨化制粒,后喷鱼油,风冷降温十燥包装。室内越冬投喂配合饲料,开始先驯化形成条件反射后,直接一次性投放足量饵料于保苗池中即可,肉是浮性料,在水中2天不溃散,据实际摄食情况适时调整,不会有残饵沉淀池底,对水质污染小,因配合饲料营养平衡全面,基本能满足苗种的营养健康需求,管理成本和劳动强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3.第三阶段成鱼养成投喂 水温稳定在12℃以上,越冬保苗即可结束,室内苗种移到室外进行各种模式的养殖,前期投喂适宜用低质杂鱼虾投喂,使鱼体长增长相对明显,保持细长体型。中后期,水温低于27℃后足量投喂营养丰富的多品种高质量冰冻或鲜活杂鱼,满足增重育肥的营养需求。创造符合鱼生活发育规律的条件,使鱼的生长潜能得到最好发挥,前期促长保体长,高温保健确保健康,中后期育肥增重量。全部措施的合理得当,符合鱼生长发育规律对营养的需求,就一定能获得良好的收益。目前我国的东方鲍养殖,因饲养习惯和对养殖规范的要求不严,仍以投喂鲜杂鱼为主。受资源的限制和市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人工配合饲料的使用势在必行,国外的红鳍东方纯养殖已大量使用配合饲料,我国的研制生产更有广阔市场,愿我们共同努力,使适应各阶段养殖、适应巾场需求的饲料早日面市。
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的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濒危动物等级的划分,有两种方法:
1.两级法 这是我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划分的标准,它是根据物种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资源数量、濒危程度以及是否为中国所特有等多项因素综合评价、论证而制定的。
I级:指我国特产稀有或濒于绝灭的野生动物。
II级:指数量稀少,分布地区狭窄,有绝灭危险的野生动物。
2.六级法 这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其著名的《红皮书》中对受危胁物种的分级方法,近年来我国出版的部分《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也开始用此法。
绝灭(Ex):指野生状态下已经绝迹,但人工饲养或放养的尚有残存,如麋鹿。
国内绝迹(Ex):指国内野生状态的已经绝迹,国外尚有野生的,如高鼻羚羊。
濒危(E):野生种群数量已降低到濒临灭绝或绝迹的临界程度,且致危因素仍在继续,如朱鹮、华南虎。
易危(V):野生种群数量明显下降,如不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势必沦为"濒危"者,或因接近某"濒危"级别,而必须予以保护以确保"濒危"种的生存,如金猫、云豹。
稀有(R):从分类订名以来,总共只有为数有限的发现纪录者,如沟牙鼯鼠。
不足(I):情况不甚明显,但有迹象表明可能属于或疑为濒危或趋危者,如普氏原羚、假吸血蝠。
《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发布有何意义?
8月10日,一直备受业内关注的《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这一标准的**填补了行业标准空白,对于规范行业操作,保障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知情权,促进三文鱼产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三文鱼是全球重要的高经济价值鱼类,因其营养丰富,肉质鲜嫩,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是水产品国际贸易的重要品种。近年来,中国市场三文鱼消费量持续增加,但因目前标准缺失,引起了不必要的分歧及安全隐患的担忧,对产业和市场造成了**影响,对此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同三文鱼分会成员单位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上海荷裕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等十三家单位成立标准起草组,经过充分调研和征求意见,严格把握关键控制点,结合专家科学支撑与企业实践状况,顺利通过标准审定。
据了解,该标准基于科学分类和命名方式,明确规定三文鱼的定义,标准规定“三文鱼是鲑科鱼类的统称,包括大西洋鲑、虹鳟、银鲑、王鲑、红鲑、秋鲑、粉鲑等”。同时,对寄生虫进行了严格规定,针对目前我国水产品中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的寄生虫——线虫、吸虫和绦虫,结合寄生虫的生活史,参照GB10136中即食水产品中寄生虫的要求,对三种寄生虫的感染人体阶段(吸虫囊蚴、线虫幼虫及绦虫裂头蚴)进行了限定。此外,对产品标签作出明确要求,并标注原料鱼产地以及种名,让消费者清楚原料鱼来自哪里,知晓产品的商品名及种名。另外,标准还对产品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安全卫生指标等做了严格要求。
来源: 青海省人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