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梅辉蝶 给各位分享实验室中的故障项目是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几道数字电路实验的问题~(数字电路实验指导书)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几道数字电路实验的问题~
1。毛刺是因为同过门电路引起的延迟产生的,这个自己看书,一般都在第二章门电路里。形状就是一根突起的针吧。
2。首先CP接好脉冲信号(老师会给你波形产生器的),CLR接地,Q接示波器,然后7455有两个J和两个K,所以一共才0000-1111,8个状态而已,然后画出Q的图,分析逻辑功能啊,这个元件我没用过,我在网上看了下图,两个触发器是**的,所以结果应该是单个的特点,也就是JK=00保持,=01时,Q变1,=10时Q变0,=11时状态翻转,答案都给你了,心里应该有底了吧
实验室存在的危险及危险来源有哪些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风险
1.相互有影响的仪器设备放置在一起,相互干扰,数据不准;
2.仪器设备长期不校准/检定,准确性无保障;
3.仪器设备不做期间核査,性能不撑控;
4.仪器设备无状态标识或标识混乱,容易错用;
5.仪器设备无安全保护装备,对操作员有安全风险;
6.气瓶没有分类贮存,无固定和防漏设施,有爆燃隐患;
7.仪器设备气路交叉杂乱,有火灾安全隐患;
8.仪器设备使用无记录,出现异常无法追溯;
9.仪器设备档案信息不全,对维护造成困扰;
10.仪器设备无强排风装置,对操作人员有伤害。
实验室环境控制存在风险
1.操作间与仪器间无温湿度仪,实验环境条件不清楚;
2.无“三废”收集处理装置,对环境造成威胁;
3.房间墙壁脱落,地面粗糙不,杂物乱放,台面凌乱,环境感官不佳,有粉尘污染实验的危险;4.实验室无强制通风设备,无防火、防水、防腐和急救设施,有人身安全感风险;
5.废旧和长期停用设备未清出检测现场,有误用风险;
6.检测工作时无环境条件记录,检测结果无法复现;
7.微生物学实验室物流与人流未分开,一更、二更和三更不规范,有交叉污染风险;
8.致病性微生物实验室无生物安全装置,对操作人员有病菌感染风险;
9.相互有影的工作空间没有有效隔离,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
10.办公室、检测室、仪器室混用,相互交叉污染,存在安全隐患和结果准确性风险。
实验室标准和标准物质存在风险
1.标准无受控编号,标准变更后无法全部追溯变更,有错用废旧标准的风险;
2.标准长时间无查新,标准废替新发不掌握,有错用废旧标准的风险;
3.废旧标准无收回或无加盖“作费”章,有误用可能;
4.现行有效标准没有购买正式板本,有文本错误的可能;
5.新标准无宣贯记录,无法保证所有相关人员准确掌握;
6.新标准启用无审批程序和记录,技术负责人责任不到位;
7.标准物质与其它试剂混存,有交叉污染的风险;
8.标准物质无期间核查记录,标准质量不掌控,对检测结果有影响;
9.标准物质无法定证书,标准质量不保证,有结果失真风险;
10.用容量瓶贮存标准物质,有测量准确性下降的风险。
实验室化学药品及耗材存在问题
1.没有合格供应商名录,耗品质量无保障;
2.剧毒药品未实现双人双锁和使用**监督制度,有剧毒药品外泄风险;
3.易制毒药品未实现双人双锁,有易制毒药品外泄风险;
4.试剂药品无领用**记录,试剂药品管理不到位;
5.试剂贮存与操作间同室,对检验员健康有害;
6.试剂瓶标识信息不足,试剂过期失效不掌控;
7.标准试剂配制时未在恒温恒湿条件下进行,量具热涨冷缩,标准溶液无法配准;
8.批量采购或用量大试剂未再检验验证,试剂不合格会造成巨大损失;
9.耗材质量无风险分析评估,耗材质量不合格会造成巨大损失;
10.试剂没分类贮存,有交叉污染风险,试剂室或试剂柜无强排设施,对操作员健康有害。
实验室样品管理存在十大问题
1.样品编号混乱,无统一唯一性编号,易混淆;
2.收样时无进样品状态描述和风险评价,出现结果异常无法追溯;
3.样品没有流转卡,样品责任不明确;
4.样品无待检、在检、己检和留样状态标识,有漏检和重检的可能;
5.样品和留样无分类贮存和监控,存在交叉污染和霉变风险;
6.检毕样品回收和处置不规范,技术负责人责任不到位;
7.样品室与办公室混用,有安全风险;
8.样品处理室与检测室混用,有交叉污染风险;
9.样品贮存无环境监控记录,有样品损毁风险;
10.样品采集过程中代表性不强,抽样记录不祥,影响检测结果。
实验室人员管理存在的十大问题
1.关键岗位人员无任命文件,职权不明确;
2.检验项目无人员上岗证,能力不确认;
3.各类人员岗位交叉,岗位职责不明确;
4.关键人员无监督计划或记录,监控不到位;
5.技术和管理人员无培训计划或记录,技能不能持续提高;
6.人员技术档案与人事档案混淆,对准则理解不准确;
7.授权鉴字人职称和学历达不到要求,不能担任该职;
8.技术负责人职称学历达不到要求,不能担任该职;
9.检测人员无大型设备操作证,对设备和结果度不利;
10.人员的所学专业与从事专业跨度太大,必须继续教育和考核。
实验室检测报告中存在十大问题
1.报告信息量不足,不符合《准则》要求;
2.报告结论不正确,授权签字人责任不到位;
3.报告数据与原始记录不一致,报告审核人责任不到位;
4.报告无**审批签字,报告管理混乱;
5.报告格式多变,不严肃谨慎;
6.报告中加盖的“检验检测专用章”不符合《准则》要求,必须更换;
7.报告无骑缝章,有报告调换内页的风险;
8.报告或原始记录有不规范的涂改,由作假的可能;
9.分不清检验报告、检测报告、鉴定报告的区别;
10.报告的发送程序执行不严,有涉密风险。
答案来自
实验室容易发生哪些安全事故?
下午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一、注意防范生物安全事故
一些微生物实验室管理上的疏漏和意外事故不仅可以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感染,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人群感染;生物废弃物具有传染性的病菌、**、化学污染物及放射性有害物质,甚至比化学实验室的更危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污染都可能造成极大的危害。
二、注意防范设备损坏事故
因为线路故障或雷击造成突然停电,致使被加热的介质不能按要求恢复原来状态,从而导致设备损坏;或者高速运动的设备因不慎操作而发生碰撞或挤压,导致设备受损。上述这两类事故多发生在用电加热的实验室。
三、注意防范机电伤人事故
因为操作不当或缺少防护,造成挤压、甩脱和碰撞伤人;违反操作规程或因设备设施老化而存在故障和**,造成漏电触电和电弧火花伤人;使用不当造成高温气体、液体对人的伤害。这类事故多发生在有高速旋转或冲击运动的机械实验室,或要带电作业的电气实验室和一些有高温产生的实验室。
四、注意防范设备或技术被盗事故
因为实验室人员流动大,设备和技术管理难度大。如果实验室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就会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此类事故是实验室安全常发事件,不仅造成了财产损失,影响了实验室的正常运转,甚至有可能造成核心技术的外泄。
预防措施:
1、 要杜绝人为隐患
因为人的因素是导致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所以只有从“人”着手,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素养,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隐患。比如研究生在使用实验室前,均需接受大学安全与环境事务处安排的强制性安全训练及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对理工类本科生也要强制进行安全训练,既有大课教育,也有网络课程,并开设防火、逃生等一般性安全训练课程。
2、要构建安全环境
因为良好的安全环境是保证实验室安全的重要因素,所以实验室要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如消防器材、报警装置、紧急喷淋装置、洗眼器、急救箱、废弃物收集装置等。要经常对安全通道进行检查,保证安全通道的畅通,保证实验用电和用水安全、合格。针对各个实验室的潜在危害张贴明显标志,对各种仪器设备的安全注意事项、使用规则明确告知,对药剂的危害、应急处理措施予以明确标注。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开展安全学习和安全知识实验技术与管理竞赛,制定严格的奖惩措施,营造安全氛围。
3、要完善制度,提高安全意识
要建立完善、明确的实验室管理制度体系并严格执行,是实验室安全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安全准入制度运行的必要条件。
希望有帮助,谢谢。
9年级物理,在做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时,请思考一下可能出现的故障以及排除方法
1.电阻短路
2.变阻器没有调到最大电阻处
3.变阻器接下边两个接线柱了
4.电压表测的是变阻器的电压。
双级旋片式隔膜真空泵出现故障应如何维修呢?
双级旋片式隔膜真空泵www***petjy***m如使用不当,便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故障,那么出现故障应如何维修呢?请听上海巴玖工程师讲解。
1.在进行维修之前,准备好检测手段。
2.判断故障,确诊故障。判断准,可省事。确诊要验证。
3.排除故障,先简后繁,先易后难。无须拆卸的不拆。隔膜真空泵机组以减少由于缺少专用工具和操作不当引起新的损伤,减少变化和跑合运转时间。一般的说,拼接式转子是不可拆卸的,否则形位公差就不保,转子就报废了。
4.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的泵,应请用户先行清洗,并告知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障维修人员的健康。
5.故障分类
把故障分为运转故障和性能故障。
运转故障可包括泵不转,泵温太高,漏油,漏水,最大功率超标等。
性能故障可包括极限压力、极限全压力、抽气效率、噪声、喷油、气镇性能等不达标或不能满足要求。
6.故障判断与诊断例举
(1)泵不转。情况不明不能先开泵,以免加重故障。用手能盘动和不能盘动。
①泵能盘动而不转。原因可以是联轴器故障;打滑;电机接线有误;电机损坏;电源没电等。
②不能盘动或盘起来很重的,原因可以是因为起动泵温太低,泵油粘度太高;设计制造原因的停泵返油太多。水环隔膜真空泵油位太高引起的停泵返油太多(加油太多,或有水汽在泵中凝结,或在排气管中凝结的水流回泵中);有异物在泵内(进气管中的焊渣、**物;旋片弹簧等泵零件的碎屑;旋片变形卡住;发生了咬合(铜套、转子、中壁、泵盖、定子、轴承)。
(2)泵温太高。指低级排气阀附近测得的最高油温超过使用说明书值。由于泵温升高会使泵油粘度大幅下降,并使泵油的饱和蒸汽压升高,使泵的极限压力升高和抽气效率下降;使橡胶件容易老化;热膨胀使运转间隙缩小,特别是某些非金属旋片的厚度方向和铜套内孔间隙,影响泵运转的可靠性。泵温太高的原因可以是泵温度太高,进气温度太高,进气**装置失效,泵长期连续运转入口压力太高;水冷泵**水量不足,循环水设计效果不佳;温控水量调节阀失效等。
(3)漏油。可以发生在轴封,油箱与泵零部件的密封面,放油塞、油标、油孔闷头、定子部件与支座的通孔连接处,气镇阀(例如2X-8)等部位。可由密封件老化,安装不当,损坏失效,表面不平整、有杂质、粗糙和铸件疏松等引起。如果停泵后返油,油会进入气镇阀,不关气镇阀可能会漏油。
自制橡胶垫时,一定要用耐油橡胶,要按照原设计形状,密封面太大时压不紧会漏油。
(4)漏水可以发生在水管接头,水套闷盖平面,放水孔螺塞,放水阀等处,水套钻穿,铸件**,冻裂,也可能导致漏水。
(5)大功率超标。可由长期连续作入口压力太高、排气压力太高、杂物进人发生咬合、泵温太高、旋片等配合间隙太小、电压太高、泵液返入泵内太多等引起,会使电机损坏。应尽量避免在最大功率附近长期连续运转。如果表面有沉积物,要定期拆开清除。
(6)极限压力不达标。
可由外漏、内漏、油孔堵塞、泵油质量**或污染变质、有水汽等可凝性物质、仪器仪表失真、泵运转不正常等引起。
求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的如"实验还有什么不足?该如何改进?"这类问题如何回答?<物理和化学探究实验中>
嗯 我认为应该从实验装置图以及整个实验的设计思路下手,比如说一个化学的制取so2的实验装置图 最后的气体收集就不能用排水法 因为so2溶于水 会生成H2SO3,对了 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 就是整个实验设计的科学性,比如如何做到转化率最高,怎样制取这种东西最省钱,若可用便宜的药品代替那些银啊铜的化合物,高中的化学经常有这些思想涉及到,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