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楚迎平 给各位分享双减政策哪些地区实行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双减试点城市有哪些?(双减试点城市是什么意思)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双减试点城市有哪些?
在全面开展治理工作的同时,确定北京市、上海市、沈阳市、广州市、成都市、郑州市、长治市、威海市、南通市为全国试点,其他省份至少选择1个地市开展试点。
先行先试有利于降低改革成本,通过部分地区的试点工作,可以积累经验、发现问题,为后期在全国逐步推广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
介绍
试点地区在全面落实“双减”工作要求的基础上,主要针对以下三方面问题进行试点。
一是对现有线上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要全面排查,重新审核登记,解决过多过滥的问题;
二是可探索适当引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由教育部门负责组织遴选,供学校选择使用,并建立评估退出机制;
三是强化培训收费监管,将学科类培训纳入**指导价,通过第三方托管、风险储备金等方式,对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进行风险管控,预防“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发生。
双减政策是什么?
双减政策指的是减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日常作业的负担和校外培训的负担。根据《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第二十四条规定,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对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逐步大大压减,解决过多过滥问题。”控制作业总量,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鼓励布置介层、灵活、个性化的作业;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提供“菜单式”课后服务项目供学生自愿选择,加强和优化免费在线学习服务;促进区域内干部和教师的流动。小学一年级坚持“起点”教学,学校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招生分班考试,严禁分重点班和实验班。
中办国办公布义务教育“双减”政策,“双减”政策指的是什么?
“双减”政策的“减”主要包含两点:一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二是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
减轻作业负担的措施,包括量化各个年级的作业时间,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要求教师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等。
但真正引发关注的,还是对校外培训的规定。
我们来看看具体的内容:
1. 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2. 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
3. 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4. 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学习方法;
5. 严禁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培训活动。
这份规定,可谓有的放矢,招招击中要害。
首先,不再审批新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就是让资本进不了场,已经进场的,也得调整为非盈利性机构,就是你不能以赚钱为目的,赚到钱也要用来提升服务,而不是自己揣进兜里。
简单来说,就是没钱赚了。
其次,一律不得上市融资,进行资本化运作,就意味着你没办法做大做强形成垄断,扰乱行业秩序。
第三条不得占用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更可以说是釜底抽薪,让学科类培训彻底“凉凉”。
所以说,这份史上最严减负令,是动真格的!
规定一发布,便引发了学科培训行业的大地震,新东方、好未来、高途等头部公司的股价急速暴跌。
更重要的是,在这份规定背后,我们看到了国家正在进行一场重大的教育改革,不惜一切代价,推进教育公平,降低学生和家长的焦虑,让教育回归本质。
那么,面对“双减”政策的**,家长们又是什么态度?
其实从官方消息一出来,家长们就炸开了锅,各种声音都有:
“当分数不再是唯一,穷人真就更没办法出头了啊”
“孩子马上面临初升高,如果以后没有补习班,真不知道孩子没学透的知识要怎么补”
“如果明补变暗补,接下去要花的钱更多了,越减负担越重”
“一刀切,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家长的鸡娃焦虑,中、高考的成绩压力依旧存在,人的中年还得捡课本,白天当社畜,晚上当老师,怎么感觉更卷了?”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接下来就是拼爹拼妈了”
“支持是支持,就是不知道效果咋样,孩子假期不上补习班的话,没人带,还怕他学坏...”
显而易见,这些关于“双减”的声音,或多或少都藏着家长们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