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诸葛天刚 给各位分享辽宁哪些地区经济作物多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辽宁省种植的农作物是怎样分布的(辽宁地区适合种植什么农产品)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辽宁省种植的农作物是怎样分布的

主要农作物:水稻、玉米、高粱、小麦、谷子、大豆、花生和棉花,烟草,金州、熊岳的苹果,绥中的白梨,大连的黄金桃
(辽南苹果、辽西梨著名全国)

什么叫经济?什么叫贸易?

辽宁省种植的农作物是怎样分布的

经济就是生产或生活上的节约、节俭,前者包括节约资金、物质资料和劳动等,归根结底是劳动时间的节约,即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社会所需要的成果。后者指个人或家庭在生活消费上精打细算,用消耗较少的消费品来满足最大的需要。总之,经济就是用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获取较大的成果或收益;
 贸易,是自愿的货品或服务交换。贸易也被称为商业。贸易是在一个市里面进行的。最原始的贸易形式是以物易物,即直接交换货品或服务。现代的贸易则普遍以一种媒介作讨价还价,如金钱。

东北三省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

东北三省的主要农作物是大米、玉米、大豆、马铃薯、甜菜、高粱以及温带瓜果蔬菜等。

1,东北大米

东北大米主要种植于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的广大平原地区,种植在极其肥沃的黑土地中,吸收了足够的氮、磷、钾等多种矿物元素,阳光雨露充足,又有纯净无污染的灌溉用水,生长周期一般五个月左右。

2,玉米

玉米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它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广泛分布于美国、中国、巴西和其他国家。

3,大豆

原产中国,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亦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中国东北为主产区。

4,马铃薯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中国、俄罗斯、印度、乌克兰、美国等。中国是世界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家。

5,高粱

高粱喜温、喜光,并有一定的耐高温特性。分布于全世界热带、**带和温带地区。中国南北各省区均有栽培。高粱米在中国、朝鲜、原苏联、印度及非洲等地皆为食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铃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玉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北大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北地区

丹东城市特点一?

东是一个很适合居住的城市,就像丹东地图上的广告语:丹东真好。

对丹东人来说,一切都是虚的,只有生活是最实在的, 看着缓缓流动的鸭绿江水,再吃点黄蚬子、虾爬子什么的,很可能会发出这大概就是人生真谛的感慨。

好山好水好

俗语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丹东有山有水,鸭绿江虽不澎湃汹涌但恬静温柔养育一方人,丹东的山俊秀瑰丽一年四季皆有景。一方水土一方人,孕育出丹东人独特的个性,幽默乐观、实在、爱浪(美)、爱玩、爱生活。

对丹东人来说,一切都是虚的,只有生活是最实在的。

丹东人谈的最多的是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哪里新开了饭店,价格不贵又好吃,哪里新建了水上乐园,拉帮结伙组团玩,哪里打折,赶紧去买买买。

丹东人能说

为一个道听途说的消息争得脸红脖子粗,在丹东人看来是难以理解的,不是“彪”,就是“潮乎”。如是有一天你发现他们吵了起来,要么是因为麻友不讲究,要么是因为棋友不地道。丹东人的嘴皮子溜是出了名的,随便听一会儿两个丹东人聊天抬杠,知道的是聊天,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说相声,碰上谁能白话(huai轻声)的,那就**脱口秀一样,小嘴儿叭叭的,小磕儿一套一套的。语速快讲话赶趟儿,全程高能,处处皆有梗,不管是吐槽还是抬杠,唠的都是硬磕儿,热情健谈的多,木讷语塞的少。说起小嘴儿叭叭的,当下突然想起演话剧小品的马丽了,还有句号。这俩人绝对是丹东叭叭界的翘楚级人士。轻易不要惹呼丹东人,那嘴皮子不是开了挂,就是开了光。

丹东人爱玩儿

在丹东有一种打**叫打腿(tei三声),打五狼腿不仅是丹东人的共同话题也是共同记忆。好像每个人都和五狼腿有着一段不得不说的故事。爱打牌的人这样说,打腿能联络同学、朋友、邻居、同事、上下级之间的感情,是一项社交必备技能,打腿还开发智力放松身心。甚至还有电视节目做了五狼腿争霸赛,电视上播出打腿实况的。

丹东人知道,只有身体好了,才能吃麻麻香,于是,丹东人各种年龄段的人们都有着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与其说丹东人愿意锻炼身体,倒不如说丹东人爱玩,他们锻炼的项目基本上都是娱乐,打太极拳的、跳舞的、做各种健身操的、扭秧歌的、踢毽子的、打羽毛球的、跑步的、游泳的……

丹东人脚上工夫了不得,夏日的傍晚,站前广场、步行街上、抗美援朝纪念馆周围、居民小区……到处可见毽球高手的身影。丹东也是出了名的篮球之城,全国知名的篮球运动员很多都是来自丹东的小伙子。丹东的排球据说也很牛。还有各种各样的水上项目,鸭绿江上练个皮划艇也是常事儿。还有每年冬天丹东市都有冬泳节,参与冬泳的多数是有点年纪的大爷大妈,大冷天,一个猛子扎鸭绿江里畅游面不改色,真是让年轻人都佩服的竖大拇指。丹东市每年的徒步节、马拉松,都吸引了大批运动爱好者的参与,丹东市的户外运动更是群众基础深厚,爬山、攀岩、露营……驴友们玩的那叫一个花花。

街道两边的银杏树是丹东一特色,是丹东市市树,有200多年树龄了吧,到了秋天,铺满大地的银杏叶,那一片金黄灿烂、让人陶醉,这时,许多市民弯下腰来,在树下拣树叶,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景观,据说,用银杏树叶熬水喝可以软化血管。

中国各省市经济作物分布

中国经济作物包括棉花、油料、糖料、烟叶、麻类、药材等,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4.1%,此外,尚有茶、桑、水果、橡胶等木本经济作物未包括在内。经济作物产值约占种植业产值的30%。

中国经济作物具有广泛的地理分布特点。1990年全国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达2141.68万公顷,遍及各省、市、自治区,生产规模较大的棉花、油料、糖料等分布也很普遍,但地域差异明显。东部集中了中国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90%以上,是中国棉花、油料、糖、烟叶、茶叶、蚕茧、麻类、水果的主要产区。中国经济作物的南北差异也很大。在热带地区主要栽培橡胶、咖啡、可可、胡椒、椰子、油棕、香蕉、龙眼、荔枝、菠萝和特种药材等;在**带地区主要栽培甘蔗、茶树、油桐、柑橘等;在温带地区多种植棉花、苹果、梨、葡萄,是中国棉花及温带水果的集中产区;在中温带地区以种植甜菜为主,成为中国甜菜的主产区。

中国主要经济作物分述如下:

①棉花。1990年中国棉田面积约558.8万公顷,占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6%,1990年皮棉产量达450.8万吨,为世界上最大产棉国。棉花种植分布在北纬19°~45°,东经76°~125°范围内,但主要产于黄河流域(约占中国棉花产量59%)和长江流域(约占中国棉花产量35%),其中最大的集中棉区是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次为黄河中游(关中平原、晋南盆地)、四川盆地及南疆等地区。

②油料作物。1990年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50.9%,种类多而分布广。主要包括油菜籽、花生、芝麻、向日葵、胡麻等5大油料作物。1978年以来,油菜籽面积和产量均超过花生,分布遍及各省区,以冬油菜为主,绝大部分产于长江流域,在长城以北,***、西北、青藏等地区则种植春油菜。花生除青海、西藏、***、宁夏外,各省区均有种植,其中山东一省占中国产量1/3以上。主要集中产区有二:一是环渤海周围的山东、辽东半岛及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二是粤、桂、闽、台丘陵及沿海地区。芝麻以淮河中游的洪河、南汝河流域及汉江中游、南襄盆地等为主要产区。向日葵1978年以来在东北、华北、西北迅速扩种,日益成为北方地区主要油料之一。胡麻是长城以北的河北坝上、雁北、***、宁夏、青海、甘肃、新疆的主要油料作物。1990年中国油料作物产量达1613.2万吨,其中油菜籽产量为695.8万吨。

③糖料作物。包括甘蔗和甜莱,分别占糖料作物面积的60%和40%,但在全国食糖产量中,甘蔗糖占80%,甜菜糖占20%。甘蔗主要分布在粤、闽、桂、滇南、台等省区及四川盆地中南部。甜菜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北,以东北地区松嫩平原为最大产区,次为***河套及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等地区。1990年全国甘蔗总产量达5762万吨,甜菜为1452.5万吨。

④茶叶。1990年茶叶产量54万吨,居世界第2位。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南方丘陵地区均有种植。各类茶叶产量中,以绿毛茶产量最大,占茶叶总产量一半以上,次为红毛茶,约占茶叶总产量1/4,余为乌龙茶、紧压茶和其他茶类。就产茶省区而论,浙、湘、皖、川、闽为中国5大产茶省,产量占全国近70%,次为滇、鄂、粤、赣等省。

⑤烟叶。包括烤烟、晒烟和晾烟,以烤烟产量最大,产区集中。河南、云南同是中国最大烤烟生产基地,产量均占全国1/5,尤集中于许昌地区和玉溪地区。次为山东,产量占全国11.28%,主要集中于青州、临朐等地区。再次为黔、桂、皖、湘等省区。1990年烟叶总产量为262.7万吨,烤烟产量225.9万吨。

⑥蚕茧。中国蚕茧产量占世界40%以上,其中桑蚕茧占91.1%,柞蚕茧占9.9%。桑蚕茧以川、浙、苏、粤4省产量最多,占中国桑蚕茧产量86.98%,尤以太湖流域、嘉陵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最为集中。柞蚕茧为中国特产,全国产量约有3/4产于辽宁省,其次为山东的胶东半岛和豫西等地,1990年总产量为53.4万吨。

⑦麻类作物。包括黄麻、红麻、**、亚麻、苎麻、苘麻等。其中黄、红麻约占麻类作物种植面积之半。黄麻主要分布于浙、粤、桂、川、皖、苏等省区。红麻以鲁、豫、冀最多。**种植分散,以东北及华北各省为主。苎麻则以川、湘、鄂等省最多。1990年红、黄麻总产量为72.6万吨。

⑧水果。主要有苹果、梨、柑橘、柿、红枣、葡萄、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在水果总产量中,苹果占24.7%,梨占17.42%,柑橘占18.91%,是中国三大水果。苹果约有54.43%产于鲁和辽,梨以冀、鲁、辽、苏等省最多,柑橘主产于川、浙、粤、桂、湘、闽等省区。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以粤、桂、闽等省区为主产区。1989年中国荔枝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1.95%。1990年中国水果总产量达1874.4万吨。

⑨热带作物。以橡胶种植面积最大,占热作总面积80%以上,次为香茅、剑麻、椰子、腰果、胡椒、咖啡、油棕、南药等,分布于琼、粤、滇、桂、闽5省区的南部,尤以海南岛和西双版纳最集中,是中国以橡胶为主的热作生产基地。

⑩药材。包括野生种类近万种,其中名贵及常用者50~60种。主要有人参、*参、三七、天麻、杜仲、当归、黄芪、枸杞、砂仁、大黄、黄连、生地、羌活、川芎、白芍、淮北、茯苓、白术、半夏、霍香、麦冬等。20世纪50年代以前多以采集野生药材为主, 50年代以来,采、种相结合,产量有了很大提高。药材分布几遍及全国各省区,其中以川、甘、湘、粤、冀、滇、吉7省最多,合占全国54%,尤以四川居首位,素有“川广药材”之称,种类多达3000余种,产量占全国的1/3。

辽宁铁岭第4倒病人是什么地方人?

别在意到底是哪里人了,主要自己要做好防护工作。

中国各种主要农业经济作物的分布地点是哪些地方啊?

  水稻
  (1)南方稻谷集中产区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水稻面积占全国的95%左右。按地区差异,又可分为三个区。
  ①华南双季籼稻区。包括南岭以南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等五省区。该区属于热带和**带湿润区,水、热资源丰富,生长期长,复种指数大,是我国以籼稻为主的双季稻产区。海南等低纬度地区有三季稻的栽培。
  ②长江流域单、双季稻区。包括南岭以北、秦岭—淮河以南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上海等省市和豫南、陕南等地区。该区地处**带,热量比较丰富,土壤肥沃,降水丰沛,河网湖泊密布,灌溉方便,历年来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2/3左右,是我国最大的水稻产区。该区以长江三角洲、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鄱阳湖平原、赣中丘陵、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江汉平原以及成都平原等最为集中。长江以南地区大多种植双季稻,长江以北地区大多实行单季稻与其他农作物轮作。籼稻和粳稻均有分布。
  ③云贵高原水稻区。本区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水稻品种也有垂直分布的特点,海拔2000米左右地区多种植籼稻,1500米左右地区是粳、籼稻交错区,1200米以下种植籼稻。本区以单季为主。
  (2)北方稻谷分散区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是属单季粳稻分散区。稻谷播种面积占全国稻谷总播种面积的5%左右。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水源较充足的地区:东北地区水稻主要集中在吉林的延吉、松花江和辽河沿岸;华北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及安徽北部的河流两岸及低洼地区;西北主要分布在汾渭平原、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和河西走廊、新疆的一些绿洲地区。 北方分散产区的水稻以一季粳稻为主,稻米质量较好。


  小麦
  (1)春小麦区 我国春小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10%以上,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气候寒冷、无霜期短的地区,小麦只能在春天播种,当年收割,是一年一熟制作物。其中黑龙江、***、甘肃和新疆为主要产区。
  (2)北方冬麦区分布在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的各省区,包括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省。是我国最大的小麦生产区和消费区,该区小麦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2/3以上,有我国的“麦仓”之称。
  (3)南方冬麦区 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横断山以东地区。安徽、江苏、四川和湖北等省为集中产区,大部分为棉麦和稻麦两熟制。本区居民以稻米为主食,故小麦商品率较高。


  玉米
  玉米属高产作物,经济价值较高,是我国最主要的杂粮,在粮食作物中仅次于水稻、小麦,居第三位。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玉米对自然条件要求不严格,在我国分布很广,各地都有分布,其中以吉林、山东、河北、辽宁、四川产量最多。


  其他作物
  (1)高粱
  高粱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适应性强的特性,所以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涝洼及盐碱地区多有种植。高粱在我国分布很广,以东北平原最为集中,其次为黄河中下游和淮北平原一带。
  (2)谷子
  谷子是我国传统粮食作物。谷子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需水量少,比小麦低1.5倍左右,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生长期较短。谷子容易储藏,适宜作储备粮,营养价值较高,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直至黑龙江的克山地区。
  (3)薯类
  我国以甘薯为主,其次是马铃薯。甘薯主要分布在北纬42°以南地区,以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珠江流域为主要产区,其中以四川和山东产量最大。 马铃薯主要集中在东北北部、***西部、山西和河北北部,以及四川北部地势较高,气候较凉地区,以东北、***产量最多。


  油料作物
  油料作物品种繁多,主要有花生、油菜籽、芝麻、胡麻、大豆、向日葵等。我国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在经济作物中居首位,是世界上油料作物种植最多的国家。
  1.花生
  在各种油料作物中,花生的单产高,含油率高,是喜温耐瘠作物,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为最好。花生生产分布广泛,除西藏、青海外全国各地都有种植,主要集中在山东、广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广西、辽宁、四川、福建等省区,其中山东的产量居全国首位,其次是广东。目前,全国花生要集中在两个地区:一是渤海湾周围的丘陵地及沿河沙土地区,是我国最大的花生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二是华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的丘陵及沿海地区。
  2.油菜
  油菜是我国播种面积最大,地区分布最广的油料作物。是世界上生产油菜籽最多的国家。油菜是喜凉作物,对热量要求不高,对土壤要求不严。根据播种期的不同,可分为春、冬油菜,春、冬油菜分布的界限,相当于春、冬小麦的分界线而略偏南。我国以种植冬油菜为主。长江流域是全国冬油菜最大产区,其中四川省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之首。其次为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贵州等省。春油菜主要集中于东北、西北北部地区。
  3.芝麻
  我国是世界上生产芝麻最多的国家之一。芝麻是一种含油率很高的优质油料作物,我国芝麻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北、安徽、山东等省,其中河南省产量居全国首位。
  4.大豆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早在5000年前,大豆就扎根于华夏沃土,中世纪以后,大豆经阿拉伯传入西方。美国大面积种植大豆只有70年余的历史,却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大豆生产国,2000年产量达7500万吨,占全球大豆总产量的50%。而中国却成为世界第一大豆进口国,年进口量达1400万吨。年产量目前在世界排在美国、巴西之后,居第三位。大豆既是粮食作物,又是油料作物,同时也是副食品的重要原料,营养价值高,因而大豆在农业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大豆是喜温作物,生长旺季需要高温,收获季节以干燥为宜,很适宜在我国北方温带地区栽培。我国大豆分布广泛,而以东北松辽平原和华北的黄淮平原最为集中。松辽平原是我国最主要的大豆生产基地,主要集中于松花江、辽河沿岸和哈大线沿线。其中,哈尔滨、辽源、长春被称作我国大豆的“三大仓库”


  糖料作物
  糖料作物主要包括甘蔗和甜菜,其中以甘蔗为主。甘蔗主要分布在南方沿海各省区,甜菜分布在北方各省区,所以有“南蔗北菜”的特点。
  1.甘蔗
  甘蔗是热带和南**带经济作物,具有喜高温、喜湿、喜肥的特性,生长期长。我国甘蔗主要分布在北纬24°以南的地区。其中以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四川等省区种植面积最大,广东是**上种植甘蔗最多的省份。
  2.甜菜
  甜菜喜温凉气候,有耐寒、耐旱、耐碱等特性。我国甜菜主要分布在北纬40°以北各省区。黑龙江、***、新疆、吉林、甘肃、宁夏为主要产地。黑龙江是我国甜菜的最大产区。甜菜生产基地有:黑龙江松嫩平原西部、吉林西部、***河套地区和新疆玛纳斯地区。


  其他作物
  其他经济作物种类繁多,这里仅介绍烟草和茶叶。
  1.烟草
  烟草原产于南美洲,按初加工的方法不同,分为烤烟和晒烟两种,我国以烤烟为主。 烟草具有喜温、喜光、好肥、怕旱、怕涝等特点,生长期间对热量、水分、土壤、肥料等条件要求高。我国烟草分布很广,河南、山东、云南、甘肃、湖南五省是我国重要的烤烟产地。其中河南是我国最大的烤烟产区,其产量占全国的1/3,主要分布在许昌、南阳、周口和驻马店等地。山东烤烟主要分布在潍县到淄博的胶济铁路沿线,以昌潍地区的益都、临朐两地最为集中。云南的烤烟质量最好,分布在曲靖、玉溪、昭通等地。
  2.茶叶
  我国是茶叶原产地,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就成为我国重要的出口物资,曾长期独占世界市场。后来生产遭到严重破坏,1949年年产仅4.1万吨。建国后,我国茶叶生产恢复和发展很快,1996年茶叶产量达59万吨,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 我国茶区辽阔,广泛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山地和丘陵地带,以浙江、湖南、安徽、四川、福建五省产量最多,是我国著名的五大产茶省,其次是云南、广东、湖北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