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诸葛依雁 给各位分享光伏国内十大公司排行山东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管业十大品牌排名(ppr十大名牌水管排名)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中国管业十大品牌排名
2018年中国管业十大品牌排名如下所示:
第一名:金牛角
武汉金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金牛角,知名(著名)管材品牌,湖北省名牌产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行业国家标准参编单位,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塑料管道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国内建材行业最具影响力品牌之一。
第二名:伟星
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管材十大品牌,上市公司,中国塑料管道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水立方、世博中国馆等国家重点项目供应商,国内最早、规模最大的塑料管道生产企业之一。
第三名:金德
金德管业集团有限公司,管材十大品牌,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辽宁省著名商标,辽宁省名牌产品,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重点推荐企业,沈阳市出口创汇先进企业,中国工程建设协会副会长,国内最有价值品牌之一。
第四名:光华
沈阳宏达塑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注册资本5000万元。是一家集塑料管道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安装服务为一体的新型现代化企业。
公司凭借先进的技术,科学的企业管理、一流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的跨越式发展。
产品覆盖PVC-U给排水管材、PVC-U电工穿线管材,PP-R冷热水管材、PE-RT地板辐射采暖管材、柔性接口管材等千余种管道产品。20多年来,宏达塑业始终坚持提供专业化、差异化的高端管道产品解决方案。
第五名:公元
永高股份有限公司是公元集团核心子公司,创建于1993年,系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塑料管道专委会理事长单位、浙江省化学建材会长单位、浙江省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浙江省第一批“三名”培育试点企业。
第六名:星德
杭州星德建材有限公司(原浙江康星管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星德”牌管道企业,与德国同行合作,引进高端管道生产线与技术,专注家装和工装管道系统,家装系列的产品包括:“星德”牌翡翠黄家装PPR管材系列、建筑排水用PVC-U管材管件、等系列产品。
采用国外现金设备生产,是一家集设计、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规模化企业。拥有产品成本检验、包装、运输等完整的一条龙服务,并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具有不断开发新产品的能力。
产品均采用进口原料,并全面通过ISO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经国内外权威部门检验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国内标准。
第七名:金萨特
浙江金萨特管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聚**PB管材管件、PP-R管材管件、铝塑PP-R、PB地暖管材、PE-RT地暖管材、铝塑复合管材等水暖配件的厂家,采用国外先进设备生产,是一家集设计、制造、销售、服务与一体的规模化企业。
拥有产品成品检验、包装、运输等完整的一条龙服务,并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具有不断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产品均采用进口原料。
并全面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经国内外权威部门检验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国内标准。
第八名:日丰
佛山市日丰企业有限公司,管材十大品牌,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中国管业极具成长性企业,国内地暖行业领先品牌,全球最大的铝塑管生产商之一。
第九名:联塑
中国联塑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塑,股份代号:2128.HK)是国内大型建材家居产业集团,产品及服务涵盖管道产品、水暖卫浴、整体厨房、整体门窗、装饰板材、净水设备、消防器材、卫生材料、海洋养殖网箱、环境保护、建材家居渠道与服务等领域。
第十名:保利
爱康企业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爱康企业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是国际知名新型塑料管道供应商,创建于2000年,专业致力于新型塑料管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集团总部座落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六大生产基地分别位于上海浦东、河南新乡、湖南浏阳、浙江湖州、天津宝坻、重庆江津。
历经多年的产业实践,在行业内处于的领导地位,先后荣获中国塑料管道行业十大品牌、地暖十大品牌、国家标准参编单位等诸多荣誉,得到国内外客户的一致认可。时至今日,爱康企业集团已成为亚洲高规模、高品质管道生产、出口企业。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热烈祝贺2018中国管材行业十大品牌榜单隆重揭晓
中国光伏企业前五十名有哪些?
光伏发电好不好?2020年是个什么趋势?
可以说:2020年的中国光伏产业,一边是火焰,一边是海水。
2020年上半年,光伏行业新增相关企业2.5万家,其中二季度新增量达到1.7万家,环比增长114%。截至上半年,我国光伏相关企业总数更是达到了29.2万家。
数据背后,有哪些问题值得注意?光伏产业在还有不到半年便到来的平价上网时代,又将经历怎样的考验?
企业数增量止跌回升,装机量与市值齐飞
今年上半年的2.5亿新增企业,放在光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并不显眼,但却将成为近三年来光伏产业的关键转折点。
历史数据显示,在近十年时间里,我国光伏领域相关企业的大量增长,起源于2013年。在这之前,我国光伏企业新增数波动不大,年均注册量维持在6400家左右。
2013年开始,由于**对国内光伏市场进行政策扶持,中国光伏产业从欧美双**得以脱身,大批光伏企业开始涌现。2014年到2017年,我国新增光伏企业每年以万为单位猛增,到2017达到顶峰,单年新增7.43万家。
而后,随着2018年531新政的实施,中国光伏产业进入短暂的冰冻期。光伏企业新增数也在连续5年上涨后,开始回落。到2019年,已经跌到4.67万家,还不如2016年的新增数多,可谓一朝回到解放前。
2020年,因为新冠疫情原因,光伏产业在新年伊始并不被看好。但随着二季度疫情的缓解,以及年度光伏政策的利好,光伏行业各项数据开始全面飘红。今年上半年的2.5万家只是一个开始,相信下半年会远远超出这一数字,全年将实现近三年来在增数上的止跌回升。
华夏能源网(****hxny***m)还发现,从地域分布看,截至今年上半年,山东省以4.86万家光伏企业成为排名第一的省份,占全国相关企业总量的13.8%;江苏、广东分别以4.78万家和2.74万家分列二三位。而山东和江苏,也是我国户用光伏排名前列的大省。
除去企业新增数量喜人,光伏产业和企业的其他数据在上半年也迎来飘红。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1152万千瓦;并且,全年竞价项目和平价项目总量的数据远超预期,引领着企业火热投入到下半年的抢装潮。
另外,光伏上市企业也开启了“涨涨涨”的模式:在疫情中,众多光伏企业的市值实现了翻翻,更是诞生了超2000亿市值的隆基股份和超1000亿市值的通威股份。在今年7月,光伏上市企业总市值更是突破了1.2万亿的关口。
2020年的中国光伏,怎一个“热”字了得!
平价上网时代的考验,刚刚开始
光伏行业在高歌猛进的同时,上中游原料价格也跟随躁动,让整个光伏产业粹不及防。
7月初,随着两家硅料龙头企业的新疆产线发生事故,导致硅料供应出现短期内紧张。于是,硅料开始跳涨,多晶硅价格从56元/公斤快速上涨到80元/公斤;而后,硅片,电池片,组件等价格受到波及,一路跟涨。
并且,光伏配套产品价格也一路上涨:光伏玻璃、封装胶膜POE及EVA、光伏背板、焊带、铝边框等纷纷涨价。
中上游的涨价潮,受影响最大的还是下游电站。本来竞价项目及平价项目拼的就是成本,但面对一边是抢装潮需求,一边是光伏发电硬件成本大增,电站业主及投资深受其苦。
以8月3日开标的华能5GW招标项目为例,四个标段、四种类型的组件,投标均价都在1.55元/W以上,并且出现了1.75元/W的高报价。而在今年第二季度中,相似项目中标结果显示,普通单晶组件中标价格在1.33~1.41元/W之间。
在光伏平价上网前夕,这轮涨价潮算是一个小插曲。它也在提醒着整个光伏产业,平价上网时代的考验,刚刚开始。
平价上网时代,行业及企业面临的首要考验,便是对价格的控制。近年来,众多光伏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大大降低了光伏发电的技术成本。可以说,光伏行业从技术上已经做好了平价上网的准备。但非技术成本以及补贴遗留问题,仍是将在平价时代困扰着行业。
再有,实现平价,意味着光伏发电像火电,水电等一样,迈向常规能源之列。那么,硅料的价格能否像煤炭,油气等形成可控,可调的稳定价格机制,也是摆在行业的一大问题。拥硅为王的场景,已经不适合平价上网时代。
火热之余,整个光伏行业都应冷静思辨:经历过大风大浪后,如何才能在平价上网的大江大河中稳稳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