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刘雨和 给各位分享尾生抱柱有什么功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典故”尾生抱柱”是什么意思?(“尾生抱柱”完全不可取吗?有何现实意义?)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典故”尾生抱柱”是什么意思?
尾生的故事出自《庄子•杂篇•盗跖》里面,说的是尾生约了个小姐姐,约会地点在一座桥下面,尾生还没等来小姐姐,却等到了河水上涨,尾生很执着也不换个地方,就在那一直等,最后被水淹死了,之后出了个成语叫尾生抱柱,用来比喻坚守承诺。
尾声的典故是什么?
尾生抱桥而亡!!
尾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为情而死的青年,“尾生与女子期于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尾生抱柱而死。” ——《史记-苏秦列传》 战国时代,九月十一,杭州,断桥畔,尾生站在桥畔,望着桥下的流水,依然是那样的波光粼粼、如同湖面上撒下了无数的碎银。水涨了,那女子也没来,尾生就傻等,一直抱着柱子到水把他淹没掉。唉,呆,当然,这是一个古老得不能再古老的爱情故事,后人誉为守情有义的典范。
《史记-苏秦列传》中首倡信若尾生:“今有孝如曾参,廉如伯夷,信如尾生。得此三人者以事大王,何若?”王曰:“足矣。”苏秦曰:“孝如曾参,义不离其亲一宿于外,王又安能使之步行千里而事弱燕之危王哉?廉如伯夷,义不为孤竹君之嗣,不肯为武王臣,不受封侯而饿死首阳山下。有廉如此,王又安能使之步行千里而事行进取于齐哉?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⑥,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有信如此,王又安能使之步行千里却齐之强兵哉?”
班固《汉书》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也提到了尾生守信的故事:
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炫鬻者以千数,其不足采者辄报闻罢。
朔初来,上书曰:“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臣朔昧死再拜以闻。”
典故”尾生抱柱”是什么意思?
尾生的故事出自《庄子•杂篇•盗跖》里面,说的是尾生约了个小姐姐,约会地点在一座桥下面,尾生还没等来小姐姐,却等到了河水上涨,尾生很执着也不换个地方,就在那一直等,最后被水淹死了,之后出了个成语叫尾生抱柱,用来比喻坚守承诺。
尾生抱柱,至死方休是什么意思?
尾生抱柱,至死方休指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一般用以比喻坚守信约。
尾生抱柱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wěi shēng bào zhù。出处:《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扩展资料:
《论语》记载
《论语》中既有“微生高”,又有“微生亩”。《宪问》载其语曰:“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孔子既斥微生高为不直,微生亩又讥孔子为佞,互相排诋,皆属微生,故明郑晓、焦竑竝以为一人,云:“微生名亩,字高。
”兹又牵涉抱柱之尾生,则合三人以为一,故《焦氏笔乘》曰:“生以直、信立标,其固甚矣。”
一“直”一“信”皆以“固”为出发点,则更可由性情以证其同。然为情而死大抵皆青年一时狂热冲动,而微生亩直称孔子曰“丘”,犹孔子之称门人然,必是孔子前辈,年已老矣,**衰矣,何乃更与妇人约,暮夜会于梁下,且甘为之死?
故吾人又此种种资料测之,若曰尾生为战国所胜传,群视其行谊为“信”之最高表现,与孝之曾参、廉之鲍焦、忠之伍胥并为卓特之模范,即已握得其故事之真实性;固不必断断计较其人之时与地,作不妥帖之安排也。
此故事甚简单。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梁者桥也,卑暗之地便于幽会。北方河道深浅不常,平日涓涓之流仅存河中一线,不难揭衣而涉,梁架其上,柱下几尽成陆地.
一旦秋水暴至,或雨后山洪突发,人苟不登高岸即有灭顶之灾。尾生与女子期会于是,水至本当疾趋岸上,徒以守信不肯去,遂致抱柱而死。其人虽行涉佻挞而爱出至诚,故此事一经传播,时人美其守死善道之精神,直与曾参辈之苦行比而称焉。
李商隐《过楚宫》诗云:
巫峡迢迢旧楚宫,至今云雨暗丹枫。
微生尽恋人间乐,只有襄王忆梦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尾生抱柱
语言学与文学的关系是什么?
中国语言文学下面分为两个学科,一个就是语言学,另一个就是文学。他们是一个大类学科下的两个分支。
语言学是比较侧重对语言的理解和认知,如果选择学习语言学的话,我们一般会学习到的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纲要语言学概论这样。
袁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区分了语言和言语的关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抽象的言语是一种个人现象是具体的,再研究语言学中我们主要研究的是语言的社会现象。
文学在学习文学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注重对文学气质的培养,文学一般是日积月累的一种知识。如果选择学习文学一般,我们会学习到五代文学现代文学甚当代文学。
无论是语言学还是文学都是中文下面滴两个分支的学科,具体选择哪一个学科要对要看自己对某一方面滴。
民间传说,“尾生抱柱”到底讲述的是什么,他至死等的又是谁?
其实这个传说讲述的是一个爱情故事,而且还是一个悲剧。后来民间就用“尾生抱柱”形容那些有信誉的人。
尾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介书生,他为人正直,在成年之后他遇上了一个姑娘,那名姑娘美丽大方,让尾生一见倾心。姑娘也觉得尾生正直善良,对他很有好感。但是姑娘的父母却觉得他家境贫寒,配不上姑娘,就拆散了一对有缘人。
姑娘深深爱着尾生不愿意和他分开,就和他约定好在城外的木桥见面。但是在那天下午的时候突然乌云密布,下起了大雨。当时的电闪雷鸣,狂风怒吼。大雨倾盆而至,没过一会儿山洪就爆发了,水直接上涨到了他的膝盖。
尾生本来想走,可是想到他与心爱姑娘的誓言,就死死抱住了桥柱,苦苦等待姑娘的来临。但是眼看洪水越来越上涨,还是不见姑娘的影子,尾生就要被淹死了,虽然如此,但他还是在心中相信着姑娘一定会来。
结果尾生就在对姑娘的痴心等待之中被淹死了,姑娘因为私奔被父母发现,囚禁在了家中。所以才没能及时赶到,当洪水褪去的时候,她**跑出了家门,等到了桥头,就看到了已经淹死的尾生,她抱着他痛声大哭,因为自己的恋人已死,姑娘自己也不想独活。姑娘就纵身跳进了滔滔不绝的洪水之中,就这样两个年轻的生命就消失在了这个世界上。
后世之中很多人都对这件事有记载,还写了很多关于这个传说的文艺作品,这件事也让众多的文人借鉴吟诵。
关于尾生还有一个故事那就是他与孔子的辩论,曾经有人向他借过一瓶醋,尾生告诉来借醋的亲戚家里有。其实上他家并没有醋,而是向邻居借了一点,给那个借醋的人。孔子批评他说,这是欺骗别人,但是尾生觉得帮助别人是应该的,一些善意的谎言不要紧。
当然后世对于也是尾生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他是信守承诺,有的人则认为他是过于死板,不会思考变通。甚至庄子也曾经对此事表示过怀疑,认为这样的做法是道德绑架,是一非正常的社会,如果人人都是如此,那社会就变成了一个人人自危的社会。所以庄子认为此人不值得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