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巳,汉语一级字,读作sì或yǐ,最早见于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其本义是胎儿,也可能是一种求子之祭,引申指后嗣,借作十二地支的第六位,还可以表示十二生肖中的“蛇”和终止(即《说文解字》所谓的“巳也”)等。
2、巳,象形字[象形文字(Hieroglyphic)来自于图画文字,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甲骨文中的“巳”字有两种字形[汉字字形读音:zìxíngOBOL的字形在COBOL语言中,按照关于数、字母数字(十进制)小数点位置和长度的特定规则对每一数据元或数据项目作的符号描述。],其第一种甲骨文字形是婴儿形状,演变出其第一种金文字形,与其像尚未成形婴儿的第二种甲骨文字形演变出其第二种金文字形,由此演变出战国文字中的“巳”字和小篆中的“巳”字,其小篆字形经过隶书字形后楷书写作“巳”。在字义上,“巳”字的本义是“胎儿”,也可能是“一种求子之祭,今作‘祀’”,引申指“后嗣”,后借作“十二地支的第六位,与天干搭配来纪年、月、日、时”,还可以表示“十二生肖中的‘蛇’”和“终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