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人行必有我师[必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最早是由孔子[孔子(英语:Confucius,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中国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提出的,出自于《论语·述而》。
2、原文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意思是:孔子说:“别人[《别人》——当代中国当红作家名作·跨世纪文丛,史铁生著。]的言行举止[【读音】yán xíng jǔ zhǐ【释义】指一个人的言语和行为,姿态与风度。],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释义:[Shortcoming;Defect;Weakness]形容事物的不完整状态。],反省自身有没有[《有没有》是华语女子双胞胎组合BY2演唱的一首舞曲风格的动感快歌,这首歌由Dr.]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