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匹夫有责是一个成语,读音是pǐ fū yǒu zé,原指普通男性,后来泛指百姓。]的意思:国家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老百姓的拼音是lǎo bǎi xìng,1963年版《辞海》中没有“老百姓”词目,只有“百姓”,其定义是这样的:古代对贵族的总称。]都有义不容辞[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8回:“且玄德既为东吴之婿,亦义不容辞。]的责任。
2、“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是由“ 天下兴亡[**建立之初,***先生赞誉为“创立**之巾帼英雄”的唐群英,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女战友们寄希望于新时代的来临,能够给予妇女真正的权利。],匹夫有责 ”这句话演变而来,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句话最早是在顾炎武[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的《日知录[《日知录》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大思想家顾炎武的代表作品,对后世影响巨大。]·正始》中提出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古代把礼制规定的食肉的统治者称为“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