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董辉霜 给各位分享牧草的成分有哪些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牧草干燥过程中造成营养物质损失的因素有哪些?(牧草的营养成分表及影响)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牧草干燥过程中造成营养物质损失的因素有哪些?

希望下面能帮到您!牧草在干燥过程中养分损失的原因①生理—生化过程中的损失在自然干燥过程中,由于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营养物质发生一些损失,以苜蓿为例,其损失一般占苜蓿青干草总养分的5%-10%.②机械作用造成的损失在收获干草过程的总损失中,由于机械作用引起植物细嫩部分折断的损失占有最大的比重。通常以豆科牧草的叶、嫩枝、花序的损失最大(15%-35%),而禾本科牧草的这些细嫩部分的损失却很少(2%-5%)。机械损失的多少与牧草各类、刈割时期及干燥技术有关。为减少机械损失,应适时刈割,并在牧草细嫩部分尚未脱落时,及时集成各种草垄或小草堆进行干燥,已经干燥的牧草,进行压捆时,应在早晨或傍晚湿度较大时进行。有的国家在牧草水分降到30%-40%左右时,就打捆或放进干草棚内进行人工通风干燥,这样可大大减少养分的损失。③雨淋损失 被割倒的牧草遇到大雨时,其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磷酸、钾等无机成分被溶脱出来。与刚刈割之后的相比,干燥到一定程度的牧草的损失更大,刚刈割的牧草细胞尚未死亡,*雨天延长了干燥时间,增加了由于呼吸作用消耗营养物质而造成的损失。但生活着细胞,依靠原生质膜可阻碍细胞内含物渗出细胞壁外,所以,受雨淋损失的营养物质相对较少。降雨量、降雨时间、牧草种类、气温、集草状态、草地的排水状态等与其损失量大小有关。据报道因雨淋引起的损失达到5%-14%,也有报道说其损失为20%-40%。另外,也引起磷酸30%、钾65%、粗蛋白质20%、无氮浸出物35%的损失。遇到大雨可以想象与浸泡在水中一样,其损失更大。在试验室条件下将含水量80%的白三叶在水中浸泡24小时时,其干物质损失量为26%,而含水量为20%的情况下,其损失将达到38%。植物体内可溶性养分,如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被雨淋之后就会自由地通过死亡的原生质膜而流失掉,留下难溶解的成分,从而降低消化率。经过8小时的人工降雨之后,梯牧草、意大利黑麦草、鸭茅、紫花苜蓿和红三叶的消化率分别下降7.5、3.0、9.1、10.5、12.1个百分点。通常豆科牧草下降程度大,而禾本科牧草的小。④微生物作用引起的损失微生物在干草上繁殖取决于干草的含水量、气温与大气湿度。细菌活动要求植物体含水量为25%-40%,气温25-30℃。当空气相对湿度在80%-90%以上时,细菌就更加活跃,导致干草发霉变质,营养成分下降,甚至丧失饲养价值。⑤光化学作用造成的损失晒制干草时,阳光直射(紫外线的漂白作用)和体内**酶的作用下,结果使牧草所含的胡萝卜素、叶绿素及维生素C等,因光化学作用,大部分被破坏而损失,其损失程度与日晒时间长短和调制方法有关。

请问那种牧草营养成分好,产量高?

牧草干燥过程中造成营养物质损失的因素有哪些?

建议首选种植巨菌草第一、巨菌草亩产量高;南方保守估算有32吨左右,北方18吨左右。第二、巨菌草食草动物都爱吃;巨菌草粗蛋白含量高,富含多种食草动物所需的微量元素,且适口性强,爽脆鲜甜。第三、巨菌草易种植;巨菌草是多年生牧草,种植一次可以收割几十年,按需收割,随割随长。无需过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