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以食为天,手中有粮才能心中不慌。自然灾害频发对粮食生产的不利影响难以避免,但在粮食产量[粮食产量是全社会粮食作物的生产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节约便是增收。近年来的粮食供求关系无论从国际市场看还是从国内市场看,都处于“紧平衡”状态,厉行节约[厉行节约,严格地实行节约。]对于国家粮食安全[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2009年的主题是“应对危机,实现粮食安全”。]和人民生活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值此大灾之年,节约粮食[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2、勤俭节约[勤俭节约的意思是勤劳而节俭,形容工作勤劳,生活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统美德是一个汉语词汇,传统美德的内容可谓博大精深,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浪费粮食历来被视为可耻行为。国民生活中注意节约粮食的必要性无需赘言,当前还需重视的是其他相关活动。
3、全国**代表薛少仙2009年调研后指出,种子消耗、收获损耗、饮食浪费以及储藏、加工、运输等环节,都存在严重的粮食损耗现象。据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大米分会最近公布的数据,仅大米被加工成特制米一项,全国每年损失的大米就相当于2000多万人一年的口粮。公众普遍感觉,月饼、元宵等时令性短档期食品也存在明显浪费现象。不过,粮食浪费到底有多严重,还有待有关部门调查统计。
4、节约粮食,除了倡导国民减少饮食浪费外,还需加强制度设计,促使粮食生产、流通环节堵住粮食损耗漏洞,这是影响更大的粮食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