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端木听仞 给各位分享波兰音乐学院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波兰国立音乐学院排名?(波兰国立音乐学院排名世界第几)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波兰国立音乐学院排名?

第一名,比得哥熙音乐学院。全名为比得哥熙诺沃维伊斯基音乐学院。第二名,格但斯克音乐学院。格但斯克音乐学院位于波罗的海东南部的波兰城市格但斯克,是一所建成于1947年的高等音乐学院。第三名,卡特维兹音乐学院。卡特维兹音乐学院位于波兰南部西里西亚省的古城卡托维兹,是一所创建于1929年的高等音乐学院。第四名,克拉科夫音乐学院。克拉科夫音乐学院位于波兰小波兰省的首府、波兰南部最大的工业城市克拉科夫(全称克拉科夫皇家首都),是一所成立于1888年的高等音乐学院。第五名,罗兹音乐学院。罗兹音乐学院,全名为:罗兹巴切维茨音乐学院。位于波兰第三大城市罗兹市中心。第六名,波兹南音乐学院。波兹南音乐学院全名波兹南帕德莱夫斯基音乐学院,位于波兰波兹南市,建立于1920年,该音乐学院以波兰著名钢琴家、**家帕德莱夫斯基的名字命名,是波兰八大音乐学院之一。

科隆音乐学院有些什么专业?

波兰国立音乐学院排名?

科隆音乐学院成立于1850年, 为欧洲音乐院校联合会会员. 该校是欧洲最大的音乐专业院校. 现有学生1700人左右, 其中有来自3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近200人; 有讲师以上的教师近300人( 教授100余人, 包括俄罗斯\匈牙利\波兰的音乐家). 该大学在亚琛\杜塞尔多夫\乌伯塔尔等地设有分校.专业设置:室内乐,教堂音乐,作曲,指挥,电子音乐,音乐史,节奏学,爵士音乐,音乐理论,音乐教育,歌剧,艺术歌曲伴奏,声乐,表演艺术,铜管乐器,木管乐器,打击乐器,管风琴,弦乐器,钢琴,低音维奥尔琴

代特莫尔德音乐学院世界排名第几?

在下面这个排名里代特莫尔德音乐学院世界排名52位。2020年底,欧洲著名古典与爵士音乐杂志《Rondo》发布了一份世界音乐学院排名清单,用于梳理在过去10年来世界范围内音乐教学领域的变化。《Rondo》是欧洲老牌音乐杂志,主要在德国和瑞士发行,这份新鲜出炉的榜单具有较高的权威性。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全球排名前100的音乐学院究竟有哪些:1. 朱莉亚音乐学院(美国)2. 柯蒂斯音乐学院(美国)3. 维也纳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奥地利)4. 柏林艺术大学(德国)5. 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英国)6. 汉诺威音乐与戏剧大学(德国)7. 巴黎高等音乐学院(法国)8. 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意大利)9. 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俄罗斯)10. 曼哈顿音乐学院(美国)11. 罗彻斯特伊斯曼音乐学院 (美国)12. 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美国)13. 科隆音乐学院(德国)14. 皮博迪音乐学院(美国)15. 里昂国立音乐学院(法国)16. 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大学(奥地利)17. 汉堡音乐和戏剧学院(德国)18. 佛罗伦萨音乐学院(意大利)19. 慕尼黑音乐与戏剧大学(德国)20. 克利夫兰音乐学院(美国)21. 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德国)22. 雅各布斯音乐学院(美国)23. 莱比锡音乐学院(德国)24. 罗马音乐学院(意大利)25. 图卢兹国家音乐学院(法国)26. 斯图加特音乐学院(德国)27. 威尼斯音乐学院(意大利)28. 巴塞尔音乐学院(瑞士)29. 福克旺根艺术大学(德国)30. 弗赖堡音乐学院(德国)31. 苏黎世音乐学院(瑞士)32. 博洛尼亚音乐学院(意大利)33. 马赛音乐学院(法国)34. 伯克利音乐学院(美国)35. 魏玛李斯特音乐学院(德国)36. 旧金山音乐学院(美国)37. 英国北方皇家音乐学院(英国)38. 曼尼斯音乐学院(美国)39. 都灵音乐学院(意大利)40. 伯明翰音乐学院(英国)41. 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俄罗斯)42. 国立曼海姆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德国)43. 维罗纳音乐学院(意大利)44. 帕尔马音乐学院(意大利)45. 卡尔斯鲁厄音乐学院(德国)46. 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匈牙利)47. 华沙肖邦音乐学院(波兰)48. 多伦多音乐学院(加拿大)49. 杜埃音乐学院(法国)50. 海牙皇家音乐学院(荷兰)51. 贝桑松音乐学院(法国)52. 代特莫尔德音乐学院(德国)53. 瑞士日内瓦音乐学院(瑞士)54. 英国圣三一音乐学院(英国)55. 费拉拉音乐学院(意大利)56. 法兰克福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德国)57. 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乌克兰)58. 德累斯顿音乐学院(德国)59. 东京艺术大学(日本)60. 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 (比利时)61. 拉斯佩齐亚音乐学院(意大利)62. 杜塞尔多夫罗伯特舒曼音乐学院(德国)63. 格拉茨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奥地利)64. 首尔大学(韩国)65. 帕多瓦音乐学院(意大利)66. 布拉格音乐学院(捷克)67. 瑞典皇家音乐学院(瑞典)68. 维尔茨堡音乐学院(德国)69. **音乐学院(中国)70. 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白俄罗斯)71. 亚历山大里亚音乐学院(意大利)72. 克拉科夫音乐学院(波兰)73. 辛辛那提大学音乐学院(美国)74. 科莫威尔第音乐学院(意大利)75. 纽伦堡音乐学院(德国)76. 格涅辛音乐学院(俄罗斯)77. 卢卡音乐学院(意大利)78. 吕贝克音乐学院(德国)79. 萨拉托夫国立音乐学院(俄罗斯)80. 上海音乐学院(中国)81. 波兹南帕德莱夫斯基音乐学院(波兰)82. 佩鲁贾音乐学院(意大利)83. 罗斯托克音乐与戏剧学院(德国)84. 韩国**大学(韩国)85. 加拿大皇家音乐学院(加拿大)86. 丹麦皇家音乐学院(丹麦)87. 利兹音乐学院(英国)88. 那不勒斯音乐学院(意大利)89. 南特国家音乐学院(法国)90. 敖德萨音乐学院(乌克兰)91. 悉尼大学音乐学院(澳大利亚)92. 不莱梅音乐学院(德国)93. 莱切音乐学院(意大利)94. 卡昂国家音乐学院(法国)95. 丹麦皇家奥胡斯音乐学院(丹麦)96. 巴里音乐学院(意大利)97. 萨尔布吕肯音乐学院(德国)98. 阿维利诺音乐学院(意大利)99. 国立特罗星根音乐学院(德国)100. 利沃夫音乐学院(乌克兰)

世界著名音乐学院排名?

1.科蒂斯音乐学院(美国)2.茱莉亚音乐学院(美国)3..罗彻斯特大学伊斯曼音乐学院(美国)4.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美国)5.汉诺威音乐学院(德国)6.柏林艺术大学(德国)7.曼哈顿音乐学院(美国)8.巴黎国立音乐学院(法国)9.印地安那大学音乐学院(美国)10.汉堡音乐学院(德国)11.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英国)12.维也纳音乐和戏剧艺术学院(奥地利)13.多伦多音乐学院(加拿大)14.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俄罗斯)15.克里夫兰音乐学院(美国)16.密歇根大学音乐学院(美国)17.奥柏林大学音乐学院(美国)18.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俄罗斯)19.曼尼斯音乐学院(美国)20.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皮博迪音乐学院(美国)21.科隆音乐学院 (德国)22.辛辛那提大学音乐学院(美国)23.莱比锡音乐学院(德国)24.里昂国立高等音乐学院(法国)25.耶鲁大学音乐学院(美国) 26.**音乐学院(中国) 27.东海岸音乐学院(英国)28.米兰音乐学院(意大利)29.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白俄罗斯)30.杜埃音乐学院(法国)31.布拉格音乐学院(捷克)32.佛罗里达州立大学音乐学院 (美国)33.南加州大学音乐学院(美国)34.斯德哥尔摩皇家音乐学院 (瑞士)35.马赛音乐学院(法国)36.亚历山德丽亚音乐学院(意大利)37.挪威音乐学院(挪威)38.格林卡音乐学院(俄罗斯)39.北德州大学音乐学院(美国)40.克利夫兰音乐学院(捷克)41.国立斯图加特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 (德国)42.巴里音乐学院(意大利)43.贝桑松音乐学院(法国)44.波士顿音乐学院(美国)45.博洛尼亚音乐学院(意大利) 46.格涅新音乐学院(俄罗斯)47.基辅音乐学院(乌克兰)48.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比利时)49.华沙音乐学院(波兰)50.布拉格音乐学院(捷克)

九月份到波兰,纠结去罗兹大学还是波兹南经济大学?

华沙肖邦音乐学院、克拉科夫音乐学院、波兹南帕德莱夫斯基音乐学院、卡托维兹音乐学院、骡子音乐学院、格但斯克音乐学院等等。

俄罗斯音乐学院附中好不好?

非常好。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附属中学在在白俄罗斯共和国的音乐学校中占据重要地位。不管以前,还是现在,该附属中学在培养高等专业水平的年轻音乐家方面,都遥遥领先。学校的很多教师和毕业生在国际上都享有盛誉。学校有近80年的历史,创建于1935年,历史悠久。但是与此同时,这里**了越来越多有才华的年轻人,他们渴望把国内外的音乐文化推向顶峰。学校受教育者获得了1000多个各种竞赛和电影节获奖者和外交官的头衔,其中包括很多享有盛誉的活动,比如柴可夫斯基国际竞赛(俄罗斯),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年竞赛(俄罗斯-圣彼得堡),肖邦国际钢琴竞赛(波兰-华沙),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青年竞赛(俄罗斯),国际协奏曲-布拉格比赛(捷克),手风琴国际比赛(德国),国际民间乐器比赛等。三百多名学生获得了白俄罗斯共和国总统为支持有才华的青少年而设置的专项基金的特等奖、奖学金、激励奖等其他奖项。毕业生坚持母校传统,维护学校国际权威,在白俄罗斯和世界不同地区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其中包括白俄罗斯和俄罗斯音乐协会的独奏者,白俄罗斯共和国国家大剧院和芭蕾舞剧院以及世界其他歌剧舞台的首席大师,世界一流乐团和创意团队的独奏者,白俄罗斯、俄罗斯和其他国家各个教育机构的老师、副教授、教授,白俄罗斯共和国文化部的领军人物,各级艺术团体和机构的负责人,音乐评论家等。

钢琴家的背景故事是哪个时间的?

这个故事是真实存在的Wladyslaw Szpilman和WilmHosenfeld他们相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一个是九死一生的波兰钢琴家,一个是对现实感到迷茫的nazi德军上尉。多年以后,幸存的钢琴家把自己的故事公诸世人,引起轰动。2002年,波兰著名电影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又把它搬上银幕,斥资3500万美元的大制作《钢琴家》在第55届戛纳电影节获金棕榈奖之后,又一举夺得2002年度美国影评家协会四项大奖。这里回忆的,就是历史上那个真实的故事。故事中的nazi军官叫维尔姆·霍桑菲尔德(WilmHosenfeld),生于1895年,是个乡村小学教师的儿子。随着父亲工作的更动,维尔姆的童年迁徙于德国伦山一个个高原小村庄之间。后来读了师范学校,维尔姆自己也当了教师。生就的浪漫气质,维尔姆从小就富于幻想。自中学时代,他就加入了一个叫“流浪鸟”的青年组织。这是一群理想**者,他们憧憬着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没有达官贵人,充满平等和博爱的世界。为实现这个理想而奋斗的事业使他们的生活有了意义。1914年8月,爱国热情高涨的“流浪鸟”们上了前线。维尔姆作战英勇,三次负伤,自豪地回到祖国。然而像许多同胞一样,他把《凡尔赛条约》视为对德国的侮辱。战后一年,在“流浪鸟”的一次**上,维尔姆遇到了让她心仪的姑娘安娜玛丽·克鲁马赫尔。他们结了婚,1927在塔洛的一个小村庄安下家,安娜玛丽先后生下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一家人过得宁静而美满.当希特勒赢得1933年大选时,维尔姆认为他的纲领接近“流浪鸟”所崇尚的平等思想--元首不是许诺说,所有德国人不论出身多么卑贱,只要参加国家社会*(nazi)都可以一展宏图吗?他参加了nazi冲锋队,两年后又加入了nazi*。年轻的维尔姆喜欢唱歌、郊游、森林、营火。他为能够参与祖国的复兴而心醉,根本没有想到第三帝国即将带来的灭顶之灾。波兰犹太钢琴家就在维尔姆投身nazi的时候,一个年轻的波兰钢琴家已是柏林音乐学院二年级的学生,他叫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WladyslawSzpilman),当时22岁。或许是家族基因的遗传,或许是后天的熏染,瓦迪斯瓦夫很早就在音乐方面显露了过人的天分,16岁便考进华沙的弗雷德里克·肖邦音乐学校。一首曲谱,他只要读一遍,就能无懈可击地弹奏出来,而且能以任何调式即兴弹奏一些完整的作品。父母在私下里不胜欣喜:“将来这是又一个鲁宾斯坦,又一个霍罗威茨!”瓦迪斯瓦夫的父亲塞缪尔是卡托维兹歌剧院的第一小提琴手。他一向仰慕德国的音乐文化,希望儿子将来在德国发展。“德国有300部歌剧,而波兰只有3部!” 他常对瓦迪斯瓦夫说。然而希特勒执政后开始**犹太人,父亲的希望破灭了。年轻的钢琴家回到华沙,他创作的歌曲折服了许多音乐厅的经理,机遇向他微笑。他应聘到广播电台工作,不久就开始给老家汇款了。后来,他在斯利斯卡街买了一套三居室的公寓房,把父母和弟妹都接来同住,那是什皮尔曼一家最幸福的时光。1939年9月1日,战争爆发了。23日,瓦迪斯瓦夫正在电台播音室演奏肖邦,一群德国轰炸机飞向华沙。一小时后,首都的供电中心首先被炸毁,电台的播音嘎然中断。“我感到羞耻”1939年8月底,维尔姆·霍桑菲尔德再次**入伍,这时他已44岁,被分配到后卫**,没有直接参与入侵波兰。10月,他被派往波兰的帕比亚尼采,管理一个临时战俘营。一天在战俘营外,一个女人上前用德语跟他搭话:“求求您,先生,我丈夫被关在这里,我现在怀着孕,他母亲快咽气了,只求临终前再见儿子一面,要是您能放他出来……求您了!”这个叫佐菲亚·切齐奥洛娃的女人其实是编了个故事,她并没有怀孕,她的婆婆也没有病危,但是霍桑菲尔德相信了,答应帮她。三天后,波兰军士长斯坦尼斯拉夫·切齐奥拉获得了自由,心存感激的夫妇俩把德**官请到家里,坦告真情。从那以后,他们成了常来常往的朋友。这期间,维尔姆对德**队在波兰的使命逐渐产生了怀疑。1940年冬的一天,他看到一群德国兵毒打一个波兰孩子,因为怀疑他偷了干草。这件事又一次深深触动了他,他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我的所有热情都熄灭了。看到我们的人在波兰的所作所为,作为一个德**人,我感到羞耻。”从这时起,他开始写战时日记,通过军邮一篇一篇地寄给妻子。1942年,维尔姆·霍桑菲尔德晋升上尉,负责管理华沙驻军的体育设施,组织各种运动项目的训练和比赛。他在驻地开了波兰语课,让德国官兵学习波兰语,请来授课的安东尼·切齐奥拉神父就是佐菲亚丈夫的哥哥。当德国人在战场上处于劣势时,神父对上尉说:“你们打败了,扔掉你的军装吧!我们会把你藏起来。”上尉拒绝了,他说:“我知道上帝在诅咒德国人,但我不能抛弃我的同胞。”“我们都死了,就在此刻。”德军在华沙将犹太人圈禁在犹太人居住区。由于斯利斯卡街就在其中,什皮尔曼一家不能迁居他处。瓦迪斯瓦夫在下等小酒馆弹琴,挣的钱不够**口,他们不得不一点点变卖家产。到1940年底,一直舍不得卖的钢琴成了最后一件没有保住的家当。坏消息不断传来,听说一些小城市的犹太人居住区都被洗劫一空,但父亲仍然心存侥幸:“华沙是大都市,我们有将近50万人,他们不能那么做。”灾祸还是降临了。1942年8月16日,什皮尔曼一家和数千犹太人一起被押送到Umschlagplatz车站,开往死亡营的列车即将从这里出发。人们在酷暑中挨了好几个小时,不知道会发生什么。**难耐的什皮尔曼一家以天价买了一块点心,分成六份,这是**人在一起的最后一顿午餐。士兵们接到命令,开始把人群赶进臭气熏天的车厢。忽然,瓦迪斯瓦夫听见有**叫:“瞧,这是什皮尔曼!”一个**--可能是在小酒馆里听过瓦迪斯瓦夫的演奏--跑来抓住他的衣领,把他拽出队伍。眼看着弟弟妹妹扶着母亲上了车,父亲正四处张望着寻找他,瓦迪斯瓦夫的眼泪夺眶而出,“爸爸!”他高喊着,挣扎着,要和亲人在一起。士兵们把他推开了,其中一个冷冷地说:“你犯什么傻?还不赶紧逃自己的命去!”瓦迪斯瓦夫一下子明白了等待着这些人的是什么,这些被强行塞进车皮的不幸的人!他转身拔腿飞奔……两三天后的一个夜里,他梦见了弟弟,弟弟俯身对他说:“我们都死了,就在此刻。”1943年2月,华沙犹太人区**的前两个月,一些朋友和广播电台的同事找到了瓦迪斯瓦夫,把他安顿在雅利安人居住区的普拉沃斯卡街。因为怕被抓住,他不敢出门,而且不得不一次次转移,更换住所。电台付重金让一个技术员照料他的生活。但是到了夏天,送饭突然中断了,瓦迪斯瓦夫困守藏身之所,无以果腹。几个星期后,当朋友们赶来时,钢琴家已奄奄一息。电台又为他另找到一个住所,房门从外面用挂锁锁上,瓦迪斯瓦夫在这里提心吊胆地躲了63天,直到1944年8月华沙起义。漫长的63天中,他听到巷战的轰隆声和嘈杂声,然后是居民随着德军的推进而撤退。一天,他从窗口看到德国兵正在放火焚烧他藏身的这座公寓。与其被活活烧死或者跑出去被打死,他宁肯**。他吞下了30粒***,默告家人:“我来了,和你们重聚来了。”“你要挺住!”公寓的大火在烧到瓦迪斯瓦夫住的地方之前熄灭了,昏迷许久的钢琴家竟又苏醒了过来。他恍恍忽忽走到外面,踯躅在废墟中。环顾四周,战前有131万居民的华沙如今已是一座空城,他好像当年的鲁滨逊,漂流在孤岛上。只是,不时还有德国兵巡逻,他只能找机会**钻进废墟下的那些厨房,找一点食物充饥。他蓬头垢面,瘦得脱了形,在饥饿、孤独和惶悚中苦苦挣扎。一天,他又摸进一个厨房,正埋头在撤离的主人没能带走的坛坛罐罐里聚精会神地翻找,没有听到身后的脚步声。突然一声德语问话:“你在找什么?你不知道德军参谋部要驻扎到这里来吗?”大难临头,衰弱不堪的瓦迪斯瓦夫已无力逃跑,他绝望了:“随你把我怎么处置吧!”“你是谁?” 军官又问,他正是维尔姆·霍桑菲尔德。“一个钢琴家。”维尔姆指了指隔壁屋里的一架钢琴:“弹吧!”瓦迪斯瓦夫在钢琴前坐下,开始弹奏肖邦的《g小调叙事曲》。飘荡在瓦砾堆上的优美旋律令上尉动容“我帮助你出城,送你到乡下一个小村子去,”维尔姆建议,“在那里就安全了。”“可是……我出不去。”维尔姆猜到了:“你是犹太人?”钢琴家把自己的隐蔽处指给上尉。在此后的几个月里,维尔姆多次回来。给他带来面包和大衣。一天,钢琴家问他苏联**到了哪里。“已经到了维斯瓦河东岸的普拉加,华沙的一个区。你一定要挺住!最多只有几个星期了,战争不会拖过春天。”维尔姆最后一次回来是在1944年12月12日,带着面包和被子。道别前他告诉钢琴家:“我的**要离开华沙了,**人随时可能过来。”1945年1月17日,维尔姆·霍桑菲尔德被苏联**俘虏。明斯克的囚徒恢复和平以后,瓦迪斯瓦夫回到波兰广播电台工作,在第一次直播节目中,他又演奏了肖邦。他开始撰写回忆录。凭着惊人的记忆力,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度过的每一段时光、交往过的每一个人的名字和住过的每一个地方。这部回忆录于1946年出版,书名为《城市的毁灭》。40年代末,瓦迪斯瓦夫娶了医科大学的女学生哈利娜,后来又有了两个儿子。新的天伦之乐医治了心灵的创伤,他把对逝去亲人的痛苦思念埋藏进记忆的深处。人们很久都没有维尔姆·霍桑菲尔德的消息。直到1946年6月,一个从苏联明斯克战犯营获释的犯人给安娜玛丽带来一封信,那是维尔姆写的,他在那里干着挖渠和养猪的活儿。维尔姆把他帮助过的波兰人的名单写给了妻子,并嘱咐:“去找切齐奥拉,他还可能找到我帮助过的其他犹太人。”安娜玛丽找到切齐奥拉神父,神父立即给明斯克战俘营的长官写了信,证明霍桑菲尔德在战争期间确实救助过一些波兰人和犹太人。但是上尉没有因此获释。1947年7月,霍桑菲尔德在战犯营中风,两年后拖着病体接受审判;1950年被判处死刑,后减判为25年苦役。直到1950年,什皮尔曼才得知霍桑菲尔德的悲惨命运,是另一个被上尉救助过的犹太人莱昂·沃姆写信告诉他的,信中说:“霍桑菲尔德在明斯克的战犯营,他被控犯有侵害波兰平民罪。”瓦迪斯瓦夫立即向***政权的一位重要***请求帮助,不久获得答复:“如果他在波兰,我们可能给他自由。但是我们的苏联同志不愿释放他。”判刑一年后,维尔姆·霍桑菲尔德再次中风,瘫痪在床;1952年死于狱中。他宁愿谈**1957年,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的第一次国外音乐会在德国举办,他利用这个机会拜访了维尔姆的遗孀安娜玛丽·霍桑菲尔德。安娜玛丽给对琴家讲了丈夫的战时日记,还找出丈夫的照片。两年后她也离开了人世。这时的瓦迪斯瓦夫已是华沙广播电台的音乐部主任,创作了1300多首歌曲,其中有些在当时的波兰家喻户晓。他很少提起战争,两个儿子读过他的回忆录,但这不是他们父子间的话题。劫后余生的钢琴家宁愿跟孩子们谈论他敬仰的**,还有战前德国的300部歌剧。他说:“不能憎恨整个民族。” 1963年,他离开电台组建了华沙乐队,举办音乐会2000多场,大多是在国外。80年代末,维尔姆的儿子赫尔穆特·霍桑菲尔德带着妻子和孩子们来到波兰,拜访了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抚今追昔,两家人涕泪交流。钢琴家的小儿子安杰伊·什皮尔曼在汉堡开诊所时和霍桑菲尔德家也有了来往。1993年的一天,德国著名诗人沃尔夫·比尔曼(他的父亲也死在奥斯威辛集中营)来到安杰伊的诊所,二人一见如故。安杰伊对诗人讲起父亲的回忆录和上尉的日记,比尔曼说:“这应该出版。”以什皮尔曼的回忆录为基础,又补充进霍桑菲尔德战时日记的一些内容,由卡琳·沃尔夫翻译的德文版自传体小说《钢琴家》于1998年问世。这部浸透着钢琴家生命体验的作品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迄今已被译成14种文字。当波兰著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他也有幼年从集中营逃生的经历,母亲死在集中营)看到这部自传体小说时,书中“客观到近乎冷酷和精确地步”的描写深深震撼了他,使他终于有勇气直面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并通过电影创作把它表达出来。2000年的一天,风烛残年的钢琴家突然出现在众多媒体的话筒和闪光灯前,道出他多年不肯触及的伤痛:“……每天清晨醒来,我都想起与家人永诀的那个火车站。我想念他们……如今他们在哪儿?他们是怎么死的?他们最后的时刻是怎样度过的?”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2000年7月6日辞世,享年8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