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和鼎鼐有什么意思?调和鼎鼐的读音是什么
1、三足两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调味。比喻处理国家大事。多指宰相职责。 出处 & 用法 成语出处: 《旧唐书·裴度传》:“果闻勿药之喜,更喜调鼎之功。”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多指宰相职责。
2、调什么鼎什么的成语是:调和鼎鼐[tiáo hé dǐng nài]。鼎: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三足两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调味。比喻处理国家大事。多指宰相职责。成语出自《旧唐书,裴度传》:“果闻勿药之喜,更喜调鼎之功。
3、成语调和鼎鼐读音tiáohédǐngnài释义鼎: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三足两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调味。比喻处理国家大事。多指宰相职责。
4、词目 调和鼎鼐 发音 tiáo hé dǐng nài 释义 鼎: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三足两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调味。比喻处理国家大事。多指宰相职责。
5、百科解释如下:调和鼎鼐 tiáo hé dǐng nài 〖释义〗鼎: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三足两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调味。比喻处理国家大事。多指宰相职责。〖出处〗《旧唐书·裴度传》:“果闻勿药之喜,更喜调鼎之功。
6、鼎鼐的词语解释是:鼎和鼐。古代两种烹饪器具。比喻宰相的职位。鼎鼐的词语解释是:鼎和鼐。古代两种烹饪器具。比喻宰相的职位。注音是:ㄉ一ㄥˇㄋㄞ_。拼音是:dǐngnài。
鼐訾怎么读
拼 音 zhái dí 部 首 羽 笔 画 14 基本释义 [ zhái ]姓。[ dí ]长尾山雉(野鸡)。古代乐舞用的雉羽。古同“狄”,称中国北方的民族。组词:金翟 [jīn zhái]首饰名。
鼐的读音:[nài]。訾的读音:[ zī ]、 [ zǐ ] 。鼐组词:鼎鼐[ dǐng nài ] 鼎和鼐。古代两种烹饪器具。 喻指宰相等执政大臣。
上面一个乃字下面一个鼎字念什么?
1、详细字义 ◎ 鼐 nài 〈名〉(形声。从鼎,乃声。
2、鼐 nài 部首笔画 部首:鼎 部外笔画:2 总笔画:14 五笔86:EHNN 五笔98:BHNN 仓颉:NSBUL 笔顺编号:53251115132125 四角号码:1722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F10 基本字义 大鼎。
3、● 鼐 nàiㄋㄞˋ◎ 大鼎。English incense tripod 详细字义 ◎ 鼐 nài 〈名〉(形声。从鼎,乃声。
4、基本字义 ● 鼐 nàiㄋㄞˋ◎ 大鼎。English incense tripod 详细字义 ◎ 鼐 nài 〈名〉(形声。从鼎,乃声。
鼎鼐怎么读
1、鼎鼐读法是[dǐng nài],词语详细介绍如下:基本释义:鼎鼐,汉语词语,意思是鼎和鼐,古代两种烹饪器具,《战国策楚策四》故昼游乎江湖,夕调乎鼎鼐。
2、鼎鼐的读音是:dǐngnài。鼎鼐的拼音是:dǐngnài。结构是:鼎(半包围结构)鼐(上下结构)。注音是:ㄉ一ㄥˇㄋㄞ_。
3、鼐的读音:[nài]。訾的读音:[ zī ]、 [ zǐ ] 。鼐组词:鼎鼐[ dǐng nài ] 鼎和鼐。古代两种烹饪器具。 喻指宰相等执政大臣。
4、鼎鼐读音:dǐng nài 词语释义:鼎和鼐。古代两种烹饪器具。喻指宰相等执政大臣。注释:大臣:官职尊贵之臣。清代用为官号。如内官有总管大臣﹑军机大臣等﹐外官有参赞大臣﹑领队大臣等﹐特遣的称钦差大臣。
5、成语调和鼎鼐读音tiáohédǐngnài释义鼎: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三足两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调味。比喻处理国家大事。多指宰相职责。
关于本次鼎鼐怎么读和鼎鼐的拼音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