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阮森波 给各位分享建筑标准有哪些书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哪些建筑规范比较重要?(建筑规范有哪几种)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哪些建筑规范比较重要?

我认为最重要的: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配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图示看)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配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看)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配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看)
施工图深度编制示例
以上是国标规范或图集最最重要的。

构造细部看
200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
建筑设计资料集(要注意鉴别过时的内容)
没事时翻翻相关的国标和省标图集也会对你熟悉构造很有帮助的。

关于土建方面的书籍

哪些建筑规范比较重要?

1、《建筑工程施工》

《建筑工程施工》全面地介绍了目前广泛采用的一些传统的施工技术,还介绍了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同时还概略介绍了建筑设计与施工的关系。

2、《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技术》是根据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编写的职业技术院校系列教材之一。

3、《土木工程概论》

《土木工程概论》是2010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立伟,本书参照高职高专和应用型本科教育土建类专业土木工程概论的基本要求编写的。

4、《建筑工程管理与实物》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物》是2011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

5、《土建工程》

《土建工程》的另一个特色是编制时选择典型、大型工程,其涵盖的工程项目丰富而广泛。

建筑规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建筑规范由有兴趣提高某些商业活动中安全运营的国家研究院和相关组织制订。建筑行业最重要的建筑规范类型有两种,分别是:结构建筑规范(Structure Building Codes)和国家电力规范(National Electrical Code)。

结构建筑规范
当景观项目涉及到任何结构建筑时,标准的结构建筑规范将对其起到指导和约束作用。建筑规范提供了大量信息,尤其是结构安全规划信息,并且也包括材料标准、联接件、地区规划、规划区域范围、建筑施工的其他细部等。国家中不同地区应用的规范不同,比如:乡村俱乐部的建筑部门和规范的管理人员(Buiding Officials and Code Adminis—trators,based in Country Club Hills,Illinois),南部国际建筑规范协会(Southern BuildingCode Congress International,based in Birmingbam,Alabama),标准建筑规范(UniformBuilding Code)。由于各地采用的建筑规范不同,因此要邀请当地**官员或建筑办公室检查建筑公司在执行项目时是否履行建筑规范。

国家电力规范
国家电力规范创建与开发了电力指南用于保护电线和电力。电力规范指导电力系统的规划和安装,包括安全防范、电路承载量、电线尺寸、连接部件、材料选择,以及其他许多安全保护标准。电力规范可以从建筑管理部门或电力协会那里得到。

相关建设规范
除了结构和电力规范以外,标准配管规范、统一配管规范、气规范标准、统一机械规范,以及BOCA国家配管与机械规范对执行项目都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关于建筑施工,土建方面的书籍

不知道你是说什么方面的?你的说清楚你是施工还是监理还是设计。
我是施工的,给你推荐一些施工方面的书。
首先是钢筋:就读101图集就行了,最重要的是101-1~6,补充图集09G901**。这是钢筋工程的基本性图集。钢筋连接也是有专门的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和JGJ18-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当然了,还要钢筋下料的一些前辈们的经验总结。
推荐一本书就是房建里施工大全的书《建筑施工手册》,立面囊括了房建所有的基本知识。

现场安全文明施工一般采用哪本规范呀?有哪些常用的规范书呢?谢谢啦

我是学建筑学的,想找些与建筑有关的书籍,谁推荐几本,求精!!!

1《建筑师的 20 岁》 作者: 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 安藤忠雄研究室编 译者: 王静 王建国 / 费移山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推荐理由:浅显易懂,整本书洋溢的是建筑界巨人对建筑学的热爱 和坚持,具有感染力。 2《型和现代**》 作者: 贾倍思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推荐理由:对于大一的构成课时非常好的参考资料,对训练造型能力、表现手段很有帮助。 比起清华出的那本构成书要好不少, 有意思的多。 但是图片够多够好容易让低年级同学落入 简单的抄袭,还是应该学习造型的逻辑方法。 3《外部空间设计》 作者: 芦原义信 译者: 尹培桐推荐理由:每年大一要做的一个课程设计,但是找到有点难,必看的。 4《交往与空间》 作者: (丹麦)盖尔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推荐理由:本书从住宅到城市的所有空间层次上详尽地分析吸引了人们到公共空间中散步、 小憩、驻足、游戏,从而促**们的社会交往的方法,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是在讨论空 间的基本问题。 5《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第二版) 》 作者: 程大锦 出版社: 天津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10 楼就有,很多高年级同学有,够基础从一个点讲起,够厚够打基础,够分量。 这种书是要反复的翻反复的看的大一看大三也要看, 一遍掠过不如不看。 觉得基本功差的同 学尤其推荐。相类似的书其实挺多的像彭一刚的《建筑空间组合论》 ,与它显得枯燥。 6《DOMUS》杂志 推荐理由:出了中文版后,中国的建筑人很有福,大一的同学常翻翻 DOMUS 的近期杂志, 了解建筑界设计界关注的人物关注的问题,如今不知道 Koolhaas 、Zaha 是谁,枉学建筑。7《勒·柯布西耶与学生的对话》 作者: (法)勒·柯布西耶基金会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推荐理由: 勒·柯布西耶, 一个学习现代建筑的人无法绕过的名 字,就像读哲学的人绝对绕不过康德。阅读柯布西耶是一种奇怪的感觉复杂、悖别、矛盾, 还是那句话他是一枚种子。8《勒·柯布西埃全住宅》 作者: 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安藤忠雄研究室 译者: 曹文珺 出版社: 宁波出版社推荐理由: 安藤忠雄的研究生把柯布西耶的 106 个住宅用详尽的图形模 型形式表达出来,价值不言而喻。 (大一可能看不完,或是一定看不完,反复的看,反复的 画、分析,会有收获的。 ) 9《走向新建筑》 作者: 勒·柯布西耶 译者: 陈志华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现代**建筑的伟大宣言。了解现代**最基本的概念。 10《街道的美学》 译者: 尹培桐 作者: 芦原义信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推荐理由:作者把当代许多建筑理论、丰富的知识寓于通俗易懂的流畅文字中,通俗而不浅 薄。并且,作者又把这些理论应用于自己的建筑创作,通过自己的大量作品说明这些理论, 故理论性强但又不脱离实践。 是一本非常好的书,推荐。 11《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 作者: (德)托马斯·史密特 译者: 托马斯·史密特著 / 肖毅强 推荐理由:我开始以为是本挺大的书,其实是本很小巧的书,道理讲得很明白,入门的时候 应该看看,理性是我们做设计时比较缺失的。12《设计与分析》 作者: [荷]卢本 出版社: 天津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 《设计与分析》一书内容共分 6 章,各章分别与以下这些设计因素有关:组织布 局、实用功能、建筑结构、类型研究、背景环境及分析技巧。作者以时间为验证,介绍各种 分析图,以求更深入了解建筑设计的过程。书中援引为例的图解多达百幅以上。 若你是正对教科书类的话,有这些书:1、**工程施工与管理(第2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本书分为4篇20章,全面地介绍了**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的系统知识;根据当前**工程施工技术的新发展,增加了部分新内容;书中围绕**工程的建设,着重介绍了目前广泛使用的**工程施工方法和技术,此外,还介绍了近年来越来越被重视的工程科学管理技术。
本书是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大类**工程专业方向本科生、研究生的教科书,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2、铁路选线设计(第3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本书曾获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作者易思蓉教授为国家名师。
本书主要阐述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全书共分八章,主要介绍铁路能力、线路平面纵断面设计、铁路定线、方案比选、车站设计和既有线改建与增建二线设计;同时为适应铁路发展方向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需要,介绍了高速铁路和重载运输、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等内容。本书在内容编写上以培育21世纪高级专门人才为宗旨,改革旧的教学内容,尽可能纳入铁路选线设计中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更加注重内容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3、土木工程地质(第2版)(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共八章。基础地质部分三章:第一章是**和土的类型、地质特性和工程性质;第二章是地质构造、地史及地质图的基本知识;第三章是地表水和**水的地质作用。工程地质部分五章:第四章是常见地质灾害,包括滑坡、崩塌及岩堆、泥石流、岩溶、地震等;第五章是**工程地质问题;第六章是边坡工程地质问题;第七章是地基工程地质问题;第八章是工程地质勘察。
本书采用了岩土工程和工程地质的新标准和新规范,吸取了近十几年来在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学科中的新进展和新成就。
本书可作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专科教材或教参,也适用于水利工程、采矿工程等相关专业,还可供上述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3、**工程概论 本书为土木工程专业大类编写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工程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全书分四章。前两章概述**工程的基本形态和发展重点,以及**工程的力学、物理特性。第三章重点介绍**工程应用的各个领域,为本书重点。第四章介绍**工程的基本技术,包括规划、设计、施工、经济管理等技术。 4、**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 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概论,介绍**结构计算理论的发展与现状,**结构体系的组成及结构形式、计算特性、力学模型、设计方法和内容;第二章**工程结构物的工作环境;第三章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相互作用;第四章现代支护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第五章结构力学的计算方法;第六章连续介质力学的计算方法;第七章**结构信息反馈设计方法。
本书在阐述**结构的计算原理与方法的同时,列举了大量的工程实例,并辅以算例,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章后附思考题与习题,便于教师指导和学生练习。
本书可作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方向的本科、专科教材或教参,也可供从事相关工程工作的科研、设计和施工技术人员参考。5、钢桥构造与设计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各类钢桥的构造特点、组成部分以及设计计算方法,我国钢桥技术的发展现状,包括新钢材的采用及新的疲劳计算方法等;具体介绍了铁路钢板梁桥、结合梁桥、钢箱梁桥、大跨度及下承式连续钢桁梁桥的构造特点及设计计算方法,同时对钢斜拉桥和悬索桥的构造特点及计算方法也进行了介绍。
本书可作为本科大土木专业桥梁工程及铁道工程方向的教材。6、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理 本书系统阐述了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与布置;高层建筑结构的荷载;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要求;高层建筑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简体结构与高层钢结构等的特点、布置和分析计算方法。对高层建筑抗风、抗震设计及结构截面设计等也作了详细介绍。全书安排了一些例题和适量思考题、习题、
本书可作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结构设计、施工及研究人员参考。7、建筑材料(第2版) 本教材内容涵盖了交通、土建、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结构工程等多个专业。本书重点讲述了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无机胶凝材料(重点是水泥)、混凝土和沙浆、钢材与铝合机金、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沥青及防水材料、墙体材料及石才等以及建筑材料实验和采用的实验规范。本书除可作铁道桥梁、铁道工程、**工程、工民建等专业的教学外,还适合建筑学、工程管理等专业的教学。8、房屋建筑工程 本书是在原《房屋建筑工程》的基础上,按照我国新修订的有关规范全面增删修改而成。全书共六章,包括建筑结构体系与选型,建筑结构设计概论,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设计,钢筋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结构设计,砌体结构设计,建筑施工。该书不仅详细论述了房屋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的理论,还列有若干房屋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实例及经验总结,同时也尽可能地反映国内外近年来的一些科研成果,理论联系实际,便于自学和实际工程应用。
本书可作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参考。9、另外还有 建筑工程测量、建筑工程制图、监理概论、建筑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施工、建筑工程抗震、建筑工程经济、地基与基础等等,不知道你需要那类书籍,范围更小一点。如果觉得还可以的话,请采纳一下哦、

关于古代建筑方面的书籍

1 《中国建筑史》 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本书完成于1944年,是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比较完善、系统的中国建筑史。梁思成是“第一个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学者”,他对中国建筑有着十分独到的见解。本书处处体现出梁先生融东西方文化于一体的研究方法。针对每一具体的历史时期,作者都是先将文献上该阶段的建筑活动表述于前,并将相关的**、经济、文化背景简要穿插其中。这样既有利于读者整体把握,又为后继学者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本书描述生动,文字精炼。
2 《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插图珍藏本)(梁思成/著 )
其他:
11月22日
梁思成著作一览表
列入读书计划 所幸离开北京之前已经读了其中几篇了

1 《我们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 营造学社汇刊3卷1期,1932.3
2 《蓟县独乐寺山门考》 营造学社汇刊3卷2期,1932.6
3 《宝坻县广济寺三大寺殿》 营造学社汇刊3卷2期,1932.6
4 《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 营造学社汇刊4卷,1933.4
5 《云岗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 营造学社汇刊4卷,1933.12
6 《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 (与刘敦桢合写) 营造学社汇刊4卷,1933.12
7 《赵县大石桥》 营造学社汇刊5卷1期,1934.3
8 《修理故宫景山万寿亭计划》 (与刘敦桢合写) 营造学社汇刊4卷,1934
9 《汉代建筑式样与装饰》 (与刘敦桢、鲍鼎合写) 营造学社汇刊4卷,1934
10 《清式营造则例》 (单行本) 1934
11 《杭州六和塔复原状计划》 营造学社汇刊5卷3期,1935.3
12 《清故宫文渊阁实测图说》 (与刘敦桢合写) 营造学社汇刊4卷,1935
13 《故宫文渊阁楼面修理计划》 (与蔡文荫、刘敦桢合写) 营造学社汇刊4卷,1935
14 《曲阜孔庙之建筑及修葺计划》 营造学社汇刊6卷1期,1935.9
15 《建筑设计参考图叙述》 营造学社汇刊6卷2期,1935.12
16 《建筑设计参考图集简说及(一)台基、(二)台栏杆、(三)店面、(四)斗拱(元明清)》 营造学社特刊,1935.12
17 《中国建筑史》(单行本) 1945
18 《中国建筑和艺术》(英文稿) 为美国百科全书作, 1946
19 《城市计划大纲序》(单行本) 1951
20 《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 文物2卷5期,1952.21
21 《中国建筑与中国建筑师》 文物,1953.(10)
22 《中国建筑的特征》 建筑学报,1954.(1)
23 《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 (与林徽因、莫宗江合写) 建筑学报,1954.(2)
24 《东亚城市建设与改造》 在国际建筑协会会议上的报告,1958
25 《建筑创造的几个重要问题》 建筑学报,1961.(7)
26 《中国的佛教建筑》 清华大学学报,1961
27 《广西容县武真阁的杠杆结构》 建筑学报,1962.(7)
28 《闲话文物建筑的重修与维护》 文物,1963.(7)
29 《日本唐招提寺与中国唐代建筑》 鉴真纪念集,1963
30 《营造法式注释(上)》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31 《A Pictorial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MIT PRESS,U.S.A,1984
32 《图像中国建筑史(汉英双语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33 《图说中国建筑史》 都市改革派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