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柳忆罡 给各位分享猴头菇的种植方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猴头菇的土培种植方法?(猴头菇的土培种植方法和时间)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猴头菇的土培种植方法?

塑料袋栽培比瓶栽水分要小些,从栽培到子实体形成只需20天袋栽比瓶栽出菇要早上几天,袋栽灭菌难度大。灭菌过程中,袋子易炸口裂缝,塑料袋栽培灭菌时间要长,培养过程中杂菌易从缝中侵人。瓶栽猴头,在菌丝生长阶段温度较高。有利于杂菌滋生,所以装瓶时,把培养料装满,以缩小瓶口为准,接种应选用菌丝刚生长到瓶底的栽培种,接种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过程,接种后,培养室内保持25~30℃,使菌丝旺盛成长,以减少杂菌污染。

猴头菇种植需要什么水?

猴头菇的土培种植方法?

菌丝长至子实体时适当降低几度温度,将温度保持在18℃左右,猴头菇生产最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85%-95%之间,另外,还要根据子实体的实际生长发育状态来视情况而定,随着猴头菇数量和体积的增加,需要的水分也随着增加,一般每天要洒3-4次水,在下雨天可以不用喷水。

猴头菇什么时候开始人工养殖的?

猴头菇人工裁培在各地已形成不同程度规模。突出的问题是产蚤虽能达标,但高品位产品的比率不多,降低了商品价值,影响生产者经济效益。要想生产出猴头菇,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猴头菇的种植技术吧!

种植时间安排

猴头菇属中温发菌,低温变结实型的菌类,菌丝生长温度10℃~33℃,适25℃~28℃。子实体生长12℃~24℃,适16℃~20℃,高于25℃生长缓慢,低于12℃子实体变红。根据其生物学特征,顺应自然气温的佳生产季节,应以秋分((9月下旬)接种,至小雪(11月下旬)出菇1~2批,翌春再产一批菇。

山区也可采取早春1月接种,加温发菌培养,3~4月份长菇。

培养基配置

栽培原料应按无公害食用菌基质条件,要求新鲜、无霉烂变质、不含有毒有害菌丝的物质,添加剂含量不超5%,比较合理配方:

1、杂木屑4%,棉籽壳40%,麦麸18%,蔗糖1%,石膏粉1%。

2、棉籽壳82%,麦麸15%,石膏粉2%,磷肥1%。

3、棉籽壳38%,杂木屑20%,种过银耳废筒20%,麦麸16%,玉米粉3%,磷肥1%,石膏粉2%。配方的含水量60%左右,灭菌前pH6为适。

栽培袋规格为春栽12.3厘米×52厘米,秋栽13.5厘米×56厘米。装袋、灭菌、**按常规。

优质母体培育

猴头菇菌袋通常打3~4个接种*,为防止“病从口入”,接种时严格做到“三要求”:

1、袋温应降至28℃以下方可接种。

2、菌种要预处理,即刮除表层老化的菌丝和已形成瘤状或珊瑚状子实体。

3、选择晴天晚上或清晨接种,接种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接种后从菌丝萌发到培养成菌丝体大约20~25天,即可长满袋。

管理上主要调节好温度,接种后头4天,室内温室以26℃~28℃为好,使菌丝在适的环境中加快吃料,定植蔓延,造成优势,减少杂菌污染。5~15天内,随着菌丝发育,袋内温度上升,袋温比室温高2℃,此时室温应调至25℃左右为好。16天之后菌丝逐步进入新陈代谢旺盛期,应控制在20℃~23℃为适。春季栽培气温较低,可采取加温发菌,促进菌丝正常生长发育。秋季注意防止高温,发菌期要求室内干燥培养,空气相对湿度要求70%以下,而且注意避光。

定向出菇诱导

猴头菇是好氧性菌类,栽培场所要求空气新鲜,野外菇棚较为理想。菌袋经过室内发菌培育25天左右,菌丝生理成熟,便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猴头菇通常出现菌丝尚未走满袋,就开始现原基,分化成子实体。因此要注意观察,及时把菌袋搬到野外*棚内摆场,并进行搔去原菌种块表层,诱导定向整齐出菇,现有摆场常见3种方式:

1、搭架4~5层,集约化立体栽培。

2、搭架1层,排放2袋。1袋地面平卧摆放,*口朝上,1袋平卧摆放架上,*口向下。

3、模拟露地香菇栽培,斜靠摆袋,或两旁筑埂,单袋平卧摆放,*口向下。

以上3种方式对比,种,空间利用率高,形成立体,但保湿性差,易形成光头菇和萎缩菇。后两种有利菇体形成刺毛,色泽较白。因为猴头菇刺毛有明显“向地性”长势,但雨季畦床积水,通风**时,易出现烂菇。斜靠摆袋出菇期,不要轻易倒调菌袋,否则造成刺毛不顺势生长,变成畸形菇。

猴头菇养殖成本与利润?

猴头菇种植的成本并不是很高大概在2千元左右,一年可以种植三茬,其中包括菇房建设、租金、种植原料、人工管理费用,平均下来的话,每生产一斤猴头菇的成本大约是一块五一斤,而猴头菇的收购价是五块到六块,也就是说每一斤猴头菇可赚三块五到四块五左右。一般来说种植户种植一年的话,经济效益不会低于二万块钱。

猴头菇种植变红原因?

温、湿度过低是猴头菇子实体发红的主要原因。猴头菇培养温度低于10℃时子实体开始发红,随着温度下降猴头菇子实体颜色加深。因此,出菇期间要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有效防止子实体变红;,出菇期避免强光,光照度在1000lx以上子实体会变红。一旦发现病菌污染,应迅速同猴头菇培养基一起铲除,并重新调整培养条件和抑制病菌,促进新的子实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