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袁森佑 给各位分享整体模具的标准要求是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衡量模具制造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准有哪些(衡量模具制造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准有哪些方法)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衡量模具制造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准有哪些

 模具生产的工艺水平及科技含量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与产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根据国内和国际模具市场的发展状况,模具专家罗百辉预测,未来我国的模具经过行业结构调整后,模具的精度将越来越高。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表、家电和通讯等产品中,80%~90%的零部件都依靠模具成形,模具的形状决定着这些产品的外形,模具的加工质量与精度也就决定着这些产品的质量。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数量也随之水涨船高。我们看到了那么多汽车的时候,也不禁意识到了生产厂家背后的巨大产量。无疑,中国的模具行业带动了汽车行业的发展,那究竟模具对汽车制造有什么影响,汽车制造业对模具行业又有什么要求。
  运用模具的好处在于可以降低成本,节省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现在能立于不败之地。不过,目前模具运用在汽车制造上的,还是塑料元件、车灯、钢板外壳等配件。真正的汽车核心发动机还是采用切削技术,没有采用模具技术。
  除了发动机不能采用模具技术之外,汽车中使用的曲轴也是不能采用这一技术。原因何在?我们都知道采用模具成型技术的元件有一定的适应性,它本身要求比较薄,还要有一定的成型。像曲轴、连杆这样有厚度,有直径的元件,要运用模具冲压还是比较困难的。现在最多能采用的还是先用模具造曲轴的毛胚,之后再采用切削进行精加工。
  在加工精度要求很高的时候,模具往往就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很好精密的模具所能达到的精度大约在0.1~0.01毫米的范围内,这个相比于之前的模具,精度已经算是提高了很大一步了。可是,象发动机这些元件,却要求精度在千分之一毫米之下,甚至更小。所以,现在还不可能用模具完全替代切削加工。
  模具现在自身的光洁度、粗糙度已经有了很大地飞跃。但是,模具本身也是机床制造出来的,如果制造模具本身的机床如果精度不能过关,制造出来的产品精度必然不高。因此,模具专家罗百辉认为,采用先进模具技术是当前适应激烈竞争必然的趋势,提高模具自身的竞争力来适应市场的需要更是重中之重。切实提高模具的高精度,是模具行业发展的要求,也是汽车及其他行业的心声。
  强化模具精度概念认识
  1.模具是指用作批量成形加工冲压等制品的精密成形工具。模具精度包括加工上获得的零件精度和生产时保证产品精度的质量意识,但通常所讲的模具精度,主要是指模具工作零件的精度。
  ①.模具加工中的精度概念是指模具零件加工及组装后的实际几何参数与设计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
  ②.模具生产中的精度概念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指导职工生产行为的一各思维模式,一种质量意识,即在企业职工的行为中,始终贯彻把握产品精度的质量意识。
  2.模具精度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表面精度。由于模具在工作时分上模、下模两部分,故在四种精度中以上、下模间相互位置精度最为重要。
  3.模具精度是为制品精度服务的,高精度的制品必须由更高精度的模具来保证,模具精度一般须高于制件精度2级或者2级以上。
  提高模具精度方法1。模具加工设备的精度保证2。模具制造的零件精度要求①。模具材料精度要求
  模具钢材加工公差控制标准模板大小精板厚度平面度300X300内+0.005-0±0.005300X500内+0.01-0±0.01500X800内+0.01-0.01±0.015800X1200内+0.02-0.02±0.02②。模具零件的精度要求a。影响模具精度的导向零件采用MISUMI导柱、导套系列,超精公差可控制在0.002mm以内。
  b.刃口成型冲针采用MISUMI标准材质:SKD-11硬度:60-62HRC刃口形状有:DREGTH冲针通常用于成形产品上的内孔或圆筒形状。冲针精度可控制在±0.01mm,特殊要求的可做到2um左右,且保持镜面化。
  3.模具间隙的大小是模具设计与制造精度的主要依据为保证模具生产的产品尺寸精度与形状位置精度,以及产品质量(如冲件截面质量与毛刺高度),则必须保证模具凹凸模之间的间隙。
  4.模具的结构精度要求①。模架精度的保证罗百辉表示,从加工及装配角度看,模架的精度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a。上、下模板的平面尺寸及导向孔位置的一致性;b。模板大平面的平面度及平行度;c。导向孔对大平面的垂直度;d。模板相邻侧面间的垂直度;e。导柱与导套间的配合精度。
  模架精度的保证方法主要有:a。一次加工法即模板的大平面加工完工后,将上、下模板一起装夹,一次加工出两块模板的平面尺寸及导向孔。
  b.将四个导向孔其中的一个偏离对称位,以确保模具的装配方位。
  c.加工基准位(Datum),用于校表加工。
  d.采用高配合精度的导柱、导套。
  e.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
  ②.凸模精度的保证罗百辉认为,从加工及装配角度看,凸模精度主要包括:a。凸模的形状尺寸精度;b。凸模相邻侧面间的垂直度。
  ③.凹模的精度保证从加工及装配角度看,凹模的精度主要包括:a。凹模的形状尺寸精度;b。凹模相邻侧面间的垂直度;c。凹模侧面对大平面的垂直度;d。凹模的位置度。
  5.成型加工的精度保证在加工成型结构时,无论是采用电脑锣、电火花、线切割还是普通铣床加工,均采用坐标加工法。该精度的保证主要取决于机床的精度及操作者校表、分中的准确性。与建立企业产品质量保证与管理体系的指导方针、指导思想一样,模具精度概念也应贯穿于模具设计与制造全过程。为保证模具装配尺寸链封闭环的精度要求,凡涉及模具的加工制造、外购(包括材料、标准件)的过程及对模具装配、试模、验收、包装与运输的全过程,对影响模具精度的关键环节和关键因素必须进行严格的控制与管理。

做模具设计需要具备什么?

衡量模具制造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准有哪些

做模具设计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掌握至少一种三维软件(UG\Catia)、一种CAD软件。
2、懂模具结构,头脑要有懂得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懂得力学以及材料学。
3、懂得模流分析,对调机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在试模时可发现问题进行更正。
4、对产品结构开发前期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提出模具方面的建议。
5、对模具开发过程有计划性,做到时间安排合理。
6、对现场加工有经验,可以对钳工进行技术方面的指导。
7、对CNC、电火花、线切割等加工有了解,可以清楚自己设计出的结构是否可以加工出来。
8、对模具的结构、材料等有一定的综合估算能力,设计时要考虑到保证强度的同时尽量控制模具成本。
9、要回看图纸、懂得机械制图方面的知识。
10、多看书,了解行业新动态。

塑料模制造应达到哪些技术要求

 铣六面到尺寸 250.3×250.3×21mm大平面与两相邻侧面用标准角尺测量达到垂直   5
  镗 四个型腔大孔达到要求  2.钻孔 型腔孔 导柱过孔 复位孔到达尺寸要求  3.〈〈模具制造工艺与设备〉〉 国轻工业出版社 孙凤琴主编  2. 将清洗后的模具,按原图样的技术要求检查损坏部位的损坏情况  用气割到尺寸261×261×23mm  4.〈〈塑料模具技术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6.〈〈模具钳工工艺学〉〉 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罗晓霞主编  12.总结这次毕业设计过程中,完成了落料模具设计,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一次系统的综合考察,深入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自己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一个结实的基础。在设计过程中,使得我学习了很多以前没有学到的知识,并且对以前所学的知识加深与巩固,在设计期间,指导老师给予很大的,关键性指导与帮助。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也发现自己还有很许多问题,有许多基准知识没有完全掌握,正因为如此,毕业设计有了许多可能,搜易我应该查漏补缺,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继续努力学习。  8  (2)合模后上下模板上的主分型面间的间隙值,需控制在塑料,溢料间隙以内,以防产生飞边。同时保证成型排气的通畅。  把平面尺寸磨到厚度要求  9  3  5. 将拆下的损坏零件,应按修理卡片进行修理  6. 将修理好的零件装配和调整进行试模,检查排气制作合格,方能交付使用  毕业设计真心去做,你就会感慨很多,才会感觉到它真实在的意义,在此再次感觉各位老师的精心指点,和教诲,也希望老师在今后能继续对我给予批评和教育,毕业设计时我读书生涯最值得回忆的的时光,使我留下美好的回忆  3. 根据检查结果编制解决方案,检查结果及主要损坏部位,确定修模方法及修理后能达到的性能要求  9.0.装配与试模模具的装配是模具制造中关键的一个环节也是体现模具钳工技术能力的标志。模具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不仅与模具零件的加工质量有关更与模具的装配质量有关  4  平面磨  1. 模具检修前要用汽油或清洗剂清洗干净  塑料模具在使用过程,常有模具的零件损坏或失去使用精度时应注意几点。  (4)当模板连接固定时,模板基准面偏移量应小于或等于0。02mm  塑料模总装技术要求:  7  13.致 谢:来校已经三年,毕业在即,自己在这三年到底有了多大的提高,学到了什么,应该说毕业设计时对自己学习最好的检验了,毕业设计虽然结束,但回顾这段时光,它对我的帮助地区非常大,总结有几点:第一,设计一套简单的模具对我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加深了我对课本的知识的理解,而且也是一次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第二,从整体提高了我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薄弱之处,当然设计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在此我非常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他是一位非常好的老师,感谢他对我们所作出的无私奉献,和对我的支持,老师从资料茶园方案选择,设计优化到设计计算过称中为我解决了许多困难,细心的指导我各方面出现的问题,使我的设计可以顺利完成。  2。〈〈实用注塑模具设计手册〉》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贾润礼主编  下料  14.的加工工艺分析 材料 Cr12 硬度 60~64HRC  2  (3)推件机构,侧分型,抽芯机构,定距分型装置等;需要运动灵活精确到位。  钳工  (1)定 动模的导向副的导套外径,导柱固定外径或导柱后端的定位段外径即导套 导柱分别与之相配合的定 动模 模板 垫板,或模座上的安孔外径均应相同  淬火 使硬度达到60~~64HRC  磨光两大平面厚度达到20.6 mm两相邻侧面到达四面垂直,垂直度到达0.02mm/100mm精度  (5)、模具装好后,待料筒及喷嘴温度上升到距离预定温度20度  10.试模:是指生产开发和制造流程中在产品完成模具制造后,批量生产前所进行的测试注塑步骤,然后通过样品检测才能确定模具的制作是否完全符合设计要求,试模合格后打上模具标记包括模具编号合模标记及组装基面  (4)、慢速开启模板直至模板停止后退为止,调节顶出装置,保证顶出距离。开闭模具观察顶出机构的运动情况,动作是否平衡、灵活、协调。  钳工  (3)、调节锁模机构,保证有足够开模距及锁模力,使模具闭合适当;  (2)、因模具的外形尺寸不大,故采用整体安装法。先在机器下面的两根导轨上垫好板,模具从侧面进入机架间,定模入定位孔,并放正,慢速闭合模板,压紧模具,然后用压板或螺钉压紧定模,并初步固定动模,然后慢速开闭模具,找正动模,应保证开闭模具时平稳,灵活,无卡住现象,然后固定动模;  1.划线 型腔过孔 导柱过孔 复位孔 孔径中心线  3.铰孔 铰导柱孔 复位孔 配合合适  镗床  7.〈〈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屈昌华主编  热处理  6  平面磨  总装配  1  11.模具的安装(1)、清理模板平面定位孔及模具安装表面上的污物、毛刺;  锻打(退火状态)尺寸260×260×22mm  备料  15.参考文献1.〈〈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光力主编  粗铣  4. 按修理方案上规定的修理方案,拆卸损坏部位,拆卸时,应尽量不要拆卸这样大大减少再重新装配的时间调整  5.〈〈成型模具设计〉〉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汤忠义主编

出口欧美的模具都有那些标准.

出口欧美的模具分为五大类,不同类型对应不同的标准,只有符合了所属类型的全部标准后,才能进行出口。
美国塑胶工业学会将模具分为五大类,这五大类型模具各有其不同的要求标准,具体如下:
101型:使用周期可达100万次,用于极高生产量的产品,选用最好模具材料制造,因此价钱极昂贵。
①需要有详尽的模具设计资料。
②模胚硬度要求最少要有BHN280
(HRC
30)

③模具表面(包括上模和下模)必定最少要在BHN450
(48RC)硬度范围。所有其它配件如滑块、斜顶、压顶等应使用硬工具钢。
扩展资料:
设计原理:
因为不同的成型模具已应用很多领域,加之专业模具的制造技术在这些年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发展,因此在这部分,总结了真空吸塑成型模具的一般设计规则。
真空吸塑成型模具的设计包括了批量大小、成型设备、精度条件、几何形状设计、尺寸稳定性及表面质量等内容。
1、批量的大小实验用,模具产量小时,可采用木材或树脂进行制造。但是,如果实验用模具是为了获得制品有关收缩、尺寸稳定性及循环时间等的数据时,应该使用单型腔模具来实验,且能保证其能在生产条件下运用。模具一般用石膏、铜、铝或铝-钢合金制造,很少用到铝-树脂。
2、几何形状设计,设计时,经常要综合考虑尺寸稳定性及表面质量。例如,制品设计和尺寸稳定性要求采用*模(凹模),但是表面要求光泽度较高的制品却要求使用阳模(凸模),这样一来,塑件订购方会综合考虑到这两点,以使制品能在最佳条件下进行生产。经验证明,不符合实际加工条件的设计往往是失败的。
3
、尺寸稳定,在成型过程中,塑件与模具接触的面要比离开模具部分的尺寸稳定性更好。如果日后由于材料刚度的需要要求改变材料厚度,可能导致要将阳模转换为*模。塑件的尺寸公差不能低于收缩率的10%。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模具

出口欧美的模具都有那些标准.

出口欧美的模具分为五大类,不同类型对应不同的标准,只有符合了所属类型的全部标准后,才能进行出口。
美国塑胶工业学会将模具分为五大类,这五大类型模具各有其不同的要求标准,具体如下:
101型:使用周期可达100万次,用于极高生产量的产品,选用最好模具材料制造,因此价钱极昂贵。
①需要有详尽的模具设计资料。
②模胚硬度要求最少要有BHN280
(HRC
30)

③模具表面(包括上模和下模)必定最少要在BHN450
(48RC)硬度范围。所有其它配件如滑块、斜顶、压顶等应使用硬工具钢。
扩展资料:
设计原理:
因为不同的成型模具已应用很多领域,加之专业模具的制造技术在这些年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发展,因此在这部分,总结了真空吸塑成型模具的一般设计规则。
真空吸塑成型模具的设计包括了批量大小、成型设备、精度条件、几何形状设计、尺寸稳定性及表面质量等内容。
1、批量的大小实验用,模具产量小时,可采用木材或树脂进行制造。但是,如果实验用模具是为了获得制品有关收缩、尺寸稳定性及循环时间等的数据时,应该使用单型腔模具来实验,且能保证其能在生产条件下运用。模具一般用石膏、铜、铝或铝-钢合金制造,很少用到铝-树脂。
2、几何形状设计,设计时,经常要综合考虑尺寸稳定性及表面质量。例如,制品设计和尺寸稳定性要求采用*模(凹模),但是表面要求光泽度较高的制品却要求使用阳模(凸模),这样一来,塑件订购方会综合考虑到这两点,以使制品能在最佳条件下进行生产。经验证明,不符合实际加工条件的设计往往是失败的。
3
、尺寸稳定,在成型过程中,塑件与模具接触的面要比离开模具部分的尺寸稳定性更好。如果日后由于材料刚度的需要要求改变材料厚度,可能导致要将阳模转换为*模。塑件的尺寸公差不能低于收缩率的10%。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模具

模具的检测标准是什么?

从设计角度讲:
1、模具的材料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
2、模具的加工装配是否符合设计图纸

从模具实用的角度来讲
1、能生产完全合格的产品(或者客户接受的);
2、生产效率高、易于安装调试、寿命长;
3、利于安全生产、便于生产人员操作;
4、外观良好、标识正确清晰;
5、是否有相应的文件资料(设计加工图档、生产工艺资料、样品检查报告等);
6、具备完整的模具生产维修记录履历表
……

注塑模具设计几个基本要点

注塑模具设计几个基本要点
第一点模具浇口一点要设计合适得位置,分析是热流道还是冷流道
第二点顶出方式选择顶针还是脱料板
第三点西诺模具采用镶入试还是整体式
第四点模具钢料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