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童傲萍 给各位分享制定标准的来源是什么意思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我想知道审计的所制定的标准?(审计标准的基本原则)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我想知道审计的所制定的标准?
所制定的标准是审计的依据,即判断被审单位的经济活动合法合规与否、经济效益如何、经济现象真实公允与否的尺度,如国家颁布的法律、规章和标准,职业团体制定的会计准则(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企业制定的各种消耗定额、计划、预算等。
质量管理发展经历了哪三个主要阶段,各有什么特征?
2-品质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海洋里有哪些资源?
1、水资源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海水不仅是宝贵的水资源,而且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加强对海水(包括苦咸水,下同)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解决沿海和西部苦咸水地区淡水危机和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措施,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海水淡化,是开发新水源、解决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紧缺的重要途径。
2、食物资源
仅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年产量已相当于世界年产小麦总量的15倍以上,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能为人们提供充足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海洋中还有众多的鱼虾,真是人类未来的粮仓。还有南极的磷虾,每年都产50多亿,我们只捕捞1亿~1.5亿吨,就能达到全世界鱼虾捕捞量的一倍还多。
3、油气
世界海洋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油气资源,其石油资源量约占全球石油资源总量的34%。世界海洋油气与陆上油气资源一样,分布极不均衡。在四大洋及数十处近海海域中,石油、天然气含量最丰富的数波斯湾海域,约占总贮量的一半左右;第二位是委内瑞拉的马拉开波湖海域;第三位是北海海域;第四位是墨西哥湾海域;其次是亚太、西非等海域。
4、锰结核
世界大洋海底锰结核的总储量达30000亿吨,仅太平洋就有17000亿吨,其中含锰4000亿吨,镍164亿吨,铜88亿吨,钴58亿吨。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其次是大西洋和印度洋水深超过3000米的深海底部。以太平洋中部北纬6°30′~20°、西经110°~180°海区最为富集。估计该地区约有600万平方千米富集高品位锰结核,其覆盖率有时高达90%以上。
5、砂矿
主要来源于陆上的岩矿碎屑,经河流、海水(包括海流与潮汐)、冰川和风的搬运与分选,最后在海滨或陆架区的最宜地段沉积富集而成。如砂金、砂铂、金刚石、砂锡与砂铁矿,及钛铁石与锆石、金红石与独居石等共生复合型砂矿。
产品质量标准有哪些?
产品质量标准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部颁标准)和企业标准。
1、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以及其它国际组织所制定的标准。
2、国家标准,是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订的标准。
3、行业标准,又称为部颁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在公布国家标准之后,该项行业标准即行废止。
4、企业标准,主要是针对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而产生的。
扩展资料:
1、产品质量(Quality)指的是在商品经济范畴,企业依据特定的标准,对产品进行规划、设计、制造、检测、计量、运输、储存、销售、售后服务、生态回收等全程的必要的信息披露。
2、产品质量是由各种要素所组成的,这些要素亦被称为产品所具有的特征和特性。不同的产品具有不同的特征和特性,其总和便构成了产品质量的内涵。
3、产品质量是产品实现全过程的结果,产品质量有一个从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在这一个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产品的质量。这些环节就是前文所说的质量职能。
4、产品的质量标准是根据产品生产的技术要求,将产品的主要的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从数量上加以规定,即对一些主要的技术参数所作的统一规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产品质量 百度百科_产品质量标准
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是什么?
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满足顾客要求。即公司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适用法律法规和组织自身要求的产品的能力。
1、树立企业形象
强化、规范企业管理,在宏观上树立优良企业形象,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具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形象。
2、增强客户信心,扩大市场份额
向客户和社会证明企业具有生产合格优质产品和提供优良服务的能力,让客户满意放心。负责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认证机构都是经过国家认可机构认可的权威机构。
对于企业来说,可按照经过国际标准化的体系进行管理,真正达到法治化、科学化的要求,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服务的优质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3、改善现有管理加强质控,降低成本
通过生产服务流程质控点的控制,加强内部整核,降低人为的损失,改善内部管理,减少管理失误,达到降低实物成本机会,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4、销售管理
通过合同评审程序和人力资源控制、考核程序,加强对市场及时常销售的管理,提升市场效益。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大力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