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慕容晶蕊 给各位分享丹竹霜有什么用途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竹霜有什么用?(竹霜有什么用途和功效)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竹霜有什么用?
手抖打错身高.东北二线城市+不记外快.不向父母伸手.有积蓄温饱. 总结一下这些年我为数不多的相亲.均以失败告终.
***是什么药?有什么作用?
***,即***,是一种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和杀线虫剂。1963年由美国创制,1967年推广。纯品为白色结晶,25℃时水中溶解度为700ppm,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较稳定,在碱性介质中不稳定,水解速度随pH值和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按中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高毒农药,不能用在蔬菜和果树上。 ***对鸟类危害性最大,一只小鸟只要觅食一粒***足以致命。受呋喃中毒致死的小鸟或其它昆虫,被猛禽类、小型兽类或爬行类动物觅食后,可引起二次中毒而致死。
扩展资料:
***可用于多种作物防治土壤内及地面上的300多种害虫和线虫。并有缩短作物生长期、促进作物生长发育从而有效提高作物产量的作用。***对昆虫的致毒方式,主要是内吸杀虫作用。
药剂施于土壤作物的根基部分,根系吸收后随水分输送到茎叶部,以达到治虫的目的;***还有触杀作用。用于防治棉花蚜虫,水稻,玉米根虫,对水稻、玉米、花生等作物大部分害虫有效。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
丹参提取物有什么作用
您好!
丹参提取物具有丹酚酸和迷迭香酸等抗**成分,丹酚酸有很强的抗**作用,能有效清除人体内的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反应,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其作用强度高于维生素C、维生素E、甘露醇,是目前已知的抗**作用最强的天然产物之一;此外,丹酚酸还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之功效,有效改善人体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缺血、血管内皮增厚等症状,在抗肝脏纤维化、抗肿瘤以及抗衰老等方面也起到明显作用。
巴科医药-专注纯天然提取物生产,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合家欢乐!望采纳~
丹参泡水喝有什么好处
丹参已经有了很悠久的应用历史了,也是最常见的一种药材了,它的功效是很多的,它的味道是苦的,能够很好的通血脉,活血化瘀,在临床上已经有了很广泛的应用了,特别是能够治疗女性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很多人平时喜欢用丹参泡水喝,那么大家了解丹参泡水喝的功效吗。
丹参的价值是很大的,能够治疗很多的疾病,它的药用价值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了,在临床上也已经有了很多的应用了,能够治疗月经不调的症状,下面我们来看看丹参泡水喝的功效。
药理研究证明,丹参能明显改善肾功能,使肾小球滤过率(GFR)、肾血浆流量(RDF)、肾血流量(RBF)显著增加,流速加快。据研究,当远端肾小管液流量增加、流速加快时,能有效**肾小管皮质分泌钾离子,而尿中排出的钾大部分是远端肾小管及集合管所分泌的,即尿钾排泄量主要取决于远端肾单位分泌钾的速率。因此,长期服用丹参有可能引起尿钾增多,使得血钾降低。
泡水使用丹参片是一种保留有效成分的最好方法,所以建议您泡水使用丹参片。至于它的功效,跟其他的用法是一样的。下面介绍一下吧。
丹参片的主要作用是: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适当使用丹参片能保护心肌、扩张血管、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栓、改善微循环、调节组织修复和再生、抗菌消炎等作用,对其作用机制有了进一步的研究,同时又发现其具有抗肿瘤、抗**等作用.
用丹参泡水喝的功效是很多的,我们在平时不妨多了解一些丹参的功效,多喝一些丹参水,特别是它能够很好的预防心脑血管的疾病,抗血栓的效果是很好的,现在的脑血栓的现象已经是很常见的了,大家要能够在平时的生活中及时的预防。
丹参有哪些用途?
丹参的用途:丹参为常用重要中草药,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养血安神功能。丹参根中含有菲醌类化合物及其他具生物活性物质,丹参的菲醌类化合物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及较强较好的消炎抗菌作用,尤其对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有良好的疗效。许多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药配方和中成药,丹参都是主要成分之一。此外,丹参醌为红**素,在化妆品生产方面也有一定开发潜力。近年来,随着对丹参的化学药理研究日益深入,应用丹参药物及其中所含的药用成分进行防病治病亦日趋增多,而对丹参药物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放大力开展野生丹参转为人工家种栽培生产。
近年来对丹参的应用有较大发展,如用本品治疗脑栓塞、宫外孕、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绞痛、慢性肝病、肝硬化、脉管炎、硬皮病等均取得良好效果。且在剂型制备方面,近年来又发展了几种新剂型;如丹参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胶丸、复方丹参胶囊、丹参多相脂质体、复方丹参膏、复方丹参气雾剂、滴剂、复方丹参酊等。此外,由于丹参含有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锌、铜等。
因此,能促进毛发黑色素的生长亦能补足因微量元素等不足而造成的白发黄发,头发干燥等症。添加于发用化妆品中,具有促进头发生长,使发由白变黑的作用,如果与其他天然提取物配合使用,则有止痒、去屑、防治脱发,乌发等多种功能。可用于研制生产各种养发乌发、护发的系列保健产品。随着丹参药用范围的不断增大,其需求量日显巨增。
求一份精确的问道丹药材料表
炼丹方法 炼化物品
炼化物品
名称 图片 效果 限制 配方
返元露 加mp 、hp各2500-2500 无限制
使用对象:人、宠 炎龙鳞+冰龙筋+鱼尾+5级内丹
七宝回魂丹 加hp3500、mp3500 无限制
使用对象:人、宠 炎龙筋+乌龙鳞+鱼眼睛+6级内丹
宝花玉露丸 加mp上限100 每宠物与角色最多使用4个。宠物等级≥ 10 级才可使用
7级内丹+青花瓣+粉花瓣+火鸦嘴+青龙筋
三清丸 加hp上限 100 每宠物与角色最多使用5个。宠物等级≥ 10 级才可使用
7 级内丹+7 级内丹+6 级内丹
祥云丹 人物等级提升1 80 级前可使用; 24 小时内“梦清散、祥云丹、如意散”只可食用一颗。
使用对象:人 18 级内丹+10 级内丹+12 级内丹+白花瓣+蓝花瓣+紫花瓣
梦清散 技能等级提升1 技能 等级100 级以下可用(仅对师门可学习技能有效);24 小时内“梦清散、祥云丹、如意散”只可食用一颗。
16 级内丹+17 级内丹+虎掌+蓝花瓣+白花瓣+火鸦羽毛
如意散 宠物等级+1 宠物等级≤80 级可使用; 24 小时内“梦清散、祥云丹、如意散”只可食用一颗。
使用对象:宠 屈魂眼+怨鬼舌+12 级内丹+12 级内丹+15 级内丹
仙风散 给予一小时双倍经验时间 角色等级<80 级使用有效,身上所有的双倍最多不能超过五个小时。 黄精+茯苓+4 级内丹+龟壳+狼头+虎掌
**仙露 宠物初级技能使用限制减低1级 每宠物最多使用5颗
使用对象:宠 5 级内丹+4 级内丹+3 级内丹+2 级内丹+1 级内丹+柳根
清风散 增加道行 10 天 无限制
使用对象:人 8 级内丹+鹰爪+乌龙鳞+花妖瓣
偷天换日散 加经验 100 点 限 20-40 级内使用(不包括 40 级)
使用对象:人、宠 9 级内丹+9 级内丹+白花瓣+炎龙筋+虎耳
九转仙灵露 增加1点属性 上限为 30 点
使用对象:人、宠 12 级内丹+15 级内丹+3 级内丹+鱼眼睛+蝙蝠牙齿+鹰眼
龙鳞如意丹 增加 1000潜能 无限制
使用对象:人 乌龙鳞+炎龙鳞+冰龙鳞+青龙鳞+黄龙鳞+16 级内丹
潜金散 金相性+1 总相性点数不超过 30 点时可用,潜金散、神木丸、柔水丹、烈火散、三土丸五种仙丹总共只可服用颗数为 15 颗。 18 级内丹+15 级内丹+黄花瓣+白花瓣+黄龙鳞+黄龙筋
神木丸 木相性+1 总相性点数不超过 30 点时可用,潜金散、神木丸、柔水丹、烈火散、三土丸五种仙丹总共只可服用颗数为 15 颗。 18 级内丹+15 级内丹+青花瓣+白花瓣+青龙鳞+青龙筋
柔水丹 水相性+1 总相性点数不超过 30 点时可用,潜金散、神木丸、柔水丹、烈火散、三土丸五种仙丹总共只可服用颗数为 15 颗。 18 级内丹+15 级内丹+蓝花瓣+白花瓣+冰龙鳞+冰龙筋
烈火散 火相性+1 总相性点数不超过 30 点时可用,潜金散、神木丸、柔水丹、烈火散、三土丸五种仙丹总共只可服用颗数为 15 颗。 18 级内丹+15 级内丹+红花瓣+白花瓣+炎龙鳞+炎龙筋
三土丸 土相性+1 总相性点数不超过 30 点时可用,潜金散、神木丸、柔水丹、烈火散、三土丸五种仙丹总共只可服用颗数为 15 颗。 18 级内丹+15 级内丹+紫花瓣+白花瓣+乌龙鳞+乌龙筋
仙缘散 加 mp 、hp 各 5000 无限制
使用对象:人、宠 8 级内丹+花妖刺+地裂兽皮+金头陀指骨+火鸦羽毛+屈魂眼
归元露 使宠物等级回复为1级 无限制
使用对象:宠 17 级内丹+15 级内丹+白猿头骨+桃枝+猴毛+黄龙鳞
黄金龙鳞 任务物品 无限制 青龙鳞+黄龙鳞+乌龙鳞+炎龙鳞+冰龙鳞+17 级内丹
混元露 加hp10000 无限制
使用对象:人、宠 17 级内丹+青龙鳞+狗尾巴+乌龙筋
神兽丹 宠物增加寿命点数 500 点 宠物的寿命上限
使用对象:宠 4 级内丹+5 级内丹+5 级内丹+猴耳+狗尾巴+柳根
宝宝玲珑丹 增加宠物经验 宠物等级大于等于宝宝玲珑丹等级。
使用对象:宠 隐性 boss 任务获得
丹参滴丸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滴丸是对丹参片的剂型改进,改进之后可以舌下含服,能够快速缓解心绞痛发作症状。不过滴丸制剂有个缺点,就是制作药丸的辅料超过了一定剂量是对健康有害的,因此目前复方丹参滴丸在美国FDA申请上市就不敢直接用滴丸而是用胶囊,所以建议用更为安全的麝香保心丸。麝香保心丸长期坚持服用能够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促进心脏建立侧支循环,心绞痛发作时含服与西药硝酸**的作用类似都能避免西药的**反应,你可以跟医生了解一下。
1,中国茶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哪些历史时期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萌芽时期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在三国以前,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到魏晋南北朝时,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开始走入文化圈,形成了中国茶文化的萌芽阶段。
形成时期
唐代,物质基础丰厚,因此在精神文化方面人们也开始了更高层次的追求。中国茶文化在唐朝开始形成,标志就是780年陆羽著的《茶经》。以后唐代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
兴盛时期
有唐代的形成基础,中国茶文化在宋代就开始了兴盛发展。尤其是在普通百姓阶层,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这些都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普及时期
在经历了唐宋的发展,中国茶文化在明清时期开始了真正的普及。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到清朝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中国茶文化茶的渊源
(一)茶树原产于中国的西南部
我国是野生大茶树发现最早最多的国家,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湖北等地,自古以来就陆续发现过不少野生大茶树。早在三国时,《吴普·本草》引《桐君录》中就有“南方有瓜芦木(大茶树)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可通夜不眠”之说,唐代陆羽《茶经》中就称:“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明代云南《大理府志》载:“点苍山(下关)……产茶树高一丈”。近几年来通过考察和调查,已在全国10个省区近二百处发现有野生大茶树,有的地区甚至成片分布,如云南思茅地区镇源县九甲区和平乡千家寨就发现野生大茶树群落数千亩。1961年在云南勐海县巴达大黑山密林中,发现在株树高32.12米,胸围2.9米的高大野生茶树,估计树龄有1700年,是野生型的“茶树王”。还有勐海县南糯山的栽培型“茶树王”,树龄约800多年,最近在澜沧县发现的邦威过渡型“茶树王”,树龄1000年左右。这三种类型的“茶树王”都发现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这结古代大茶树已列为重点保护古树,供国内外学者参观,这是茶树发源地的历史见证。另外,从古茶树的分布地域来看,绝大部分分布在云南的南部与西南部以及广西、贵州、四川的部分地区,当然也有少数散见于福建、**、海南等地。因此科学家普遍认为,从古茶树的分布区域情况来判断,茶树的原产地应该是在中国的西南部,其起源中心可能就在云南的西双版纳一带。
(二)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谈茶的发现与利用
战国时期《神农本草》书中记述了“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传说。民间传说5000年前有位最早发明农业、医药的人叫神农,他为民解除病痛,尝遍百草,企图寻找出能治病的植物。有一天,神农前后尝到了七十二种毒草,毒气聚到腹中,使神农口舌麻木,五内若焚,不能自制,于是他躺在一株树下休息,一阵凉风吹来,从树上掉下一片树叶落入神农口中,清香甜醇,使神农为之一振,便将树下嫩枝叶放在口中咀嚼,顿时毒气退去,全身舒适,于是他认定此种树叶为治病良药,并称它为“荼”。还有一种流传甚广的传说,是说神农有个透明的的水晶肚,吃下去的食药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神农为了探明哪些食物能吃,哪些不能吃,总是尝遍百草,看看在肚中的变化以作判定。有一天,神农吃到了一种开白花的树叶,吃下去后,不仅口中感到苦尽甜来,而且肚子里的有毒食物被这种汁液清除的干干净净,似乎上下“查”了一遍一样,于是他就将这种树木叫做“荼”。从此,当他尝草寻药中毒时,便将随身带着的茶树叶吃下,就立即能解除毒害,神农把这种茶树叶介绍给人们,使人们一次又一次地从瘟疫灾害中解救出来。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也许就是我们的祖先最早吃茶的开始,唐代茶圣陆羽可能也就是依据这种历史记述,在其,茶经》中论及“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说明茶作饮料,开始于神农氏。陆羽在《茶经》中还认为饮茶在鲁周公时已为人所知,春秋时代齐国的晏婴,汉代的杨雄、司马相如,吴国的韦曜,晋代的刘琨、张载、陆纳、**、左思等人都爱好饮茶。后来流传广了,便成了风俗。陆羽说,到了唐代,饮茶之风已非常盛行,在东西两都—西安和洛阳以及湖北、四川一带,家家户户都饮茶了。从神农尝百草到饮茶成为风俗,可以说是先为药用后发展为饮用的历史过程。
(三)珍贵的茶叶历史文物和遗迹
长沙马王堆距今有2100多年的西汉墓出土的文物不少,有简文、帛书、帛画等,其中有一幅敬茶仕女帛画,这是汉代皇帝贵族享用茶饮的写实。在随葬清册中还有“木古月笥”的简文,据考证,“木大月”就是槚的异体字,即苦荼(茶),这是至今发现最早的茶叶随葬品。
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塔地宫出土地的唐代文物很多,这批稀世珍宝在地宫中封存了1100多年,其中有金银茶具多件,有琉璃茶碗和秘色瓷茶具,金银茶具中有烘团茶用的银笼子、贮存茶用的龟盒、碾茶用的茶碾子、筛茶的茶罗子、放调料的盐台和银坛子、取茶用的银茶匙、调茶用的调达子、煮茶用的银风炉和夹木炭用的银火荚。这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唐代宫廷茶具。
四川省***的蒙山是个古茶地,唐代就盛产多种名茶,至今还保存着不少历史遗迹。种有仙茶的“皇茶园”就是其中之一,皇茶园位于上清侧山岙处,相传为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3—前50年)邑人吴理真培植仙茶七株之地。皇茶园面积12平方米,石栏圈围,道旁立有门楼加锁,左边竖立石碑两座,记述仙茶的起源及甘露大师的功绩(现碑已毁),石围栏依存,现石门上新刻楹联一副:“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
另外在蒙山腰有一座“智矩寺,是汉代甘露道人吴理真创始,宋淳熙时重修,明万历时补修。自唐至清,每岁于此制造贡茶,是我国早期的贡茶院之一。
唐代第一部茶书《茶经》的作者陆羽,出生于湖北竟陵(今天门县仍保存有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学泉、陆子井、陆子泉、陆羽亭和陆公祠。陆羽晚年住浙江湖州吴兴杼山妙喜寺,如今杼山遗址还存,当年陆羽考察过的顾渚紫笋贡茶产地—浙江的长兴和江苏的宜兴,至今还有贡茶院的一些遗迹,如金沙泉、顾渚山(山介)等。
我国唐宋时的佛教圣地浙江天台山的国清寺和余杭的径山寺,是当时种茶、制茶和佛门茶道的孕育之地。唐代时日本高僧最澄在天台山学习佛教和茶道,回国时带去茶籽。为茶叶传日做贡献,现天台山国清寺留有碑文。径山寺创立了径山茶宴,日僧南浦昭明把这一佛门饮茶方式带回果本,以后发展成了现今的日本茶道。径山寺至今保存着南宋孝宗皇帝御笔“径山兴圣万寿禅寺”的御碑。
此外,宋代福建建安(今建瓯)北苑贡茶产地的“御茶园”、崇安县武夷山的“御茶园”、清代乾隆皇帝到过的浙江杭州龙井村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颗御茶”等,虽然历经世代风雨,都还依衡地保存着,供现今茶人研究和鉴赏。
(四)“茶”字的演变和形成
据考证,古代史料中指茶的名称很多,有荼、荈、诧、蔎、选、茗、槚、瓜芦等。公元前2世纪秦汉间我国最早的一部字《尔雅》中记有:“槚,苦荼”。东晋郭璞在《尔雅注》中称“早采者为荼,晚采者为茗”。唐玄宗《开元文字音义》中首次出现“茶”字,唐代中期陆羽《茶经》中提到“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作为历史的总结,陆羽《茶经》正式将“荼”字减去一横称之为“茶”。至于“荼”字的发音有两个体系,川、湘、江、浙、华北一带读作chai或cha;而福建福州读作ta,夏门和汕头读作te。这两种体系传至国外,在国际上也形成了两个外来语读音体系,英、美等一些欧洲、美洲国家写作tea或thea等;而俄罗斯、日本等亚洲国家多数按汉语“茶”的发音拼写,如俄语、日语。从茶字的读音也可看出,茶起源于中国,传播于世界。
(五)巴蜀是茶文化的摇篮
巴蜀是中国古代一个广泛的地域,是指现在的四川、湖北以及云南、贵州两省的部分地区。《汉书·地理志》称:“巴、蜀、广汉本南夷,秦并以为郡”。巴蜀地区,当时居住的民族除巴人和蜀人之外,还有濮、苴、共、*等少数民族,巴族 和蜀族是其中分布较广、人口较多的两个大族。巴蜀在春秋、战国时属“南夷”的化外之区,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巴蜀才设置为一郡。巴蜀地区在史前的神农时代,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中可知那时就发现和利用茶了,以后才开始有了饮茶的历史清初学者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考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指出各地对茶的饮用,是在秦国吞并巴蜀以后才慢慢传播开来的。因此巴蜀是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摇篮。西汉王褒《僮约》中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两句。三国魏张揖《广雅》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用葱姜 之。”西晋孙楚《出歌》中有“姜、桂、荼、出巴蜀”之句。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称:“……丹、漆、荼、蜜,皆纳贡之”。唐陆羽《茶经》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这些历史的记载,都说明了巴蜀地区从茶的发现、利用、饮用、茶市到贡茶,发展时期之早是史无前便的,巴蜀的茶业发展对整个中华茶文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