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冷知识百科网小编 魏傲国 给各位分享世界产业集聚有哪些地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4、世界主要的工业区域有什么和什么?(世界主要工业区及其特点)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4、世界主要的工业区域有什么和什么?
世界上已形成五大工业区,分别是:北美工业区;西欧工业区;东欧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亚洲东部沿海工业区。 北美工业区 主要位于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
什么是经济发展
简单的讲经济发展就是有钱,但钱从何来?钱只能印出来。那么到底是什么使印钞机不停的运转?
假设一个岛上有1000口人,与世隔绝,人与人之间交换物品过活,但有时候你手里用来交换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对方想要的,怎么办?于是人们就用都喜欢的金银作为交换的东西,于是交换方便了。但金银要磨损,携带也不方便,当交换活动频繁时,发现这个东西太繁琐,限制了交换活动,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由岛上的管理者发行一种符号,用它来代替金银,于是钞票出现了。
刚开始这种钞票可以随时得兑换金银。大家都很放心,因为钞票就是金银。可是岛上金银的产量太小,当人们的交换活动更加频繁时,钞票不够用了,只能暂停交换。暂停交换的后果就是大家不生产别人想要的东西了,因为虽然别人用,但交换不出去,套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经济发展减速了.于是大家想了一个办法,成立一家**,这个**是大家的,由**来发行钞票,印出的钞票借给想用钱的人,然后这个人有钱了再还给**。于是银行就出现了。银行的出现,能保证交换活动更持续的进行,大家都拼命的生产,岛上的东西越来越多,银行根据产品的生产数量,不停的印制钞票,以保证交换能更深入的进行。后来人们的交换活动更频繁了,一家**太少了,于是出现了很多**,总要有个管**的吧,于是指定一家**管理其他**,并且钞票只能由这家**印刷,然后通过其他**借给用钱的人,**银行就这么也出现了。
2、什么是对外贸易?
有一天岛上的人发明了船,于是就到处划船跑,发现了另一个岛屿,那上面也有人,也有钞票,也像自己岛上这么活动。但自己岛上生产的东西多,那个岛上生产的东西少,1元钱在自己的岛上能买1斤大米,那个岛上的一元钱只能买半斤大米,于是另外岛上的钱来这个岛上买东西时只能2元换1元才行。于是汇率出现了。算好汇率后,他们开始互相买卖东西到对方岛上,这就是对外贸易。对外贸易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生产需要,使交换活动到了一个空前的**。
3、什么是通货膨胀?
由于岛上生产的产品太多了,以至于没法准确估计到底该发行多少钞票,发行多了的时候,因为没有那么多产品可买,产品就开始涨价,发行少了呢就开始 降价,为了保证价格稳定,央行要求各**要把一部分钱放在央行里面用来调节产品的价格,根据价格情况多放和少放。这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可是有一部分聪明人开始怎么才能把钱弄到自己手上,他在海边捡了一颗石子,说这个石子值100万快钱,把它卖给了一个人,这个人觉得整个岛上的钱 加一起也没有100万啊,怎么办,于是向**借,**也没有这么多钱,于是把印钞机打开,印了这100万,借给了他买了这个石子,然后这个人开始卖这个石子,100万卖给了第二个人,由于第一个卖石子的人把钱花了,所以岛上的钱多了,所以这一百万可以筹集到,多买些产品就有了。但当把这个石子以200万转让的时候,**只能又印了100万钞票,就这样钞票越印越多,可是当这个石子不停的流动转让时,大家并不觉得岛上的钱多,产品价格还是原来的那样。可是当这个石子不流通或流通的慢时,大家觉得钱多了,可是如果当持有石子的人把它扔到大海里,那就等于岛上凭空多出N多个100 万来,怎么办,央行最害怕的就是这颗石子没了。它没了岛上产品的价格就会飞涨,就会通货膨胀。那么持有石子的人就绑架了岛上的经济。
4、房价能绑架中国经济吗?
中国的房地产已经使中国央行发行了太多的人民币,如果房价下降,等于把那颗石子投进了海里,那么多印出来的钱会使中国产品价格飞涨,会发生严重的 通货膨胀。看似房价与石子毫无相干,可是他们的属性是一样的,就是价格和价值严重的背离。实际上房地产的崩盘受害最大的并不是中国的商业银行,而是整个中国经济体系。为什么go-vern-ment迟迟没有把房价降下来,不是降不下来,如果真想降房价,只需要一道政令,房地产价格会在**之间土崩瓦解。可是后果谁能承担,严重通货膨胀谁来负责?
房地产业已经绑架了中国的经济,是无可置疑的,是客观实在的,没有人能改变。不管谁是总理,廉洁也好,**也好,都希望社会和谐,可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5、房价和通货膨胀有关系吗?
可更棘手的问题还不仅仅在这里。如果降房价,面对的是马上的通货膨胀,可不降房价,那么面对的就是更严重的通货膨胀,何去何从?
所以最可靠的办法就是稳定房价,然后在社会产品增加时,减少货币的投放量,加上其他政策如加息、增加商业银行准备金率、缩小信贷规模等辅助手段, 来使中国经济软着陆,这是最好的办法,我们看到的一切政令也是这个逻辑。不信的话,可以查阅一下近年来go-vern-ment发布的一系列调控房地产业 的措施。
可是为什么房价不稳定而且更加的疯长呢?难道是开发商与go-vern-ment在博弈吗?告诉你在中国没有人能和party叫板,几个肚子大点的开发商是没有这个实力的。实际上是幕后的另一只黑手在和中国go-vern-ment博弈,这支黑手就是外资,以美国为代表的帝国**攫取中国人民血汗的黑手。
6、房价高涨的原动力是什么?
使房价上涨的动力很多,房价上涨对其有利的人就是动力之一,比如:为了GDP和个人利益的地方go-vern-ment、为了赚钱的开发商、炒房族、以至于买了房的所谓“房*”都是是房价上涨的动力,可是最大的原动力不是这些,是外资,是美国的以攫取超额利润的各大财团。
开发商作为商人,为了赚取高额利润不是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可是各行各业都有商人,难道想赚就有吗?那除非是神话。房地产业的开发商也一样,不是 他们想赚多少就有多少的。根据价值规律,当商品的价格和价值严重背离时,会有一种趋向正常价格回归的力量钳制价格的上涨,可是在中国的房地产业,这种规律似乎不起作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忽视了一个参考范围的原因,如果以中国经济本身而言确实打破了这个规律,可是目前的情况是有一股力量在维持着房地产业的价 格,即托市,那么谁在托市呢?
谁能在房地产业失控能得到巨额利润的人就是托市的人。讨论这个问题前,现看一下中国的外汇储备情况。中国的外汇储备在近几年迅速由1、2千亿突破万亿,并且还在迅速的增长,难道是中国人民奋发图强, 挣来的吗?这个不需要证明,***的GDP增幅就知道,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明显大于GDP的增幅。显然不是挣来的,那么除了挣来的一部分,那么就是所谓的 “国际热钱”的涌入,而国际热钱的涌入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取得高额的回报。
国际热钱进入中国市场后,首先要兑换**民币,那么一下子哪有这么多人民币呢?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印钞机没日没夜的工作,然后这笔钱用来托住已是 烫手山芋的房地产市场,就是拼命的投资房地产业,当房地产价格因背离价值而向下波动时,通过托市再把它抬高,反复如此,给人的表象就是房产价格决没有偏离价值。导致房价越涨越高。
而开发商呢,他们一到房子将要卖不出去的时候,就有人出高价买下来,他们怎么会降价,如果没有这部分资金在运作,别说是开发商联盟,就是全国只有一个开发商,价格也会降下来,没有人买了,难道等房子发霉吗?那么外资持有这么多高价房产做什么?不怕砸到手里吗?不怕!为什么呢?在这个资本运作的过程中,有一个冤大头在最底下接着呢,是谁呢?就是中国的商业银行,由于火爆的房地产市场,一流的流通性,近年来没有看到任何萎缩的迹象,放了贷款就盈利,为什么不贷款呢?没有理由不放贷款。加之中国老百姓买房的心情,外资可以轻易的把高价房转嫁到中国的银行和消费者身上,连炒房的农民都能赚到一杯羹,职业的外资会赔钱吗?那么房价一直涨下去,会怎样呢?
7、房价一直涨下去,开发商会笑还是会哭?什么情况下会笑?什么情况下会哭?
在中国go-vern-ment近几年来密集的几十道金牌的调控下,房价还是如脱了缰的野马一样狂奔不止。暂且不论何时能停止上涨的势头,毕竟房价在目前还是上涨的,所以我们就看看房价上涨不止会带来什么。
首先:由于GDP上涨,中国go-vern-ment为了维持上文说的“保持产品交换的继续”要不断地投放人民币,即开动印钞机。只要房地产这个石子还没有投入到大海里去,还有一定的流通性,那么就不会有通货膨胀的发生。
其次:开发商会在这个过程中也赚取巨大的利润。
再次:能看到的是,炒房族会赚钱、所谓的买房的“房*”会增值。都赚钱!可是在这个过程中到底谁亏了呢?钱从哪里来呢?如果你是有炒股的经验就会 知道,如果投资价格和价值背离的商品,你赚的钱就是别人赔的钱,那么套用到房地产上,就是买房自住的人,现在看似增值,那是镜中月、水中花,你不变现就不是你的。
再有就是当价格完全回归真实价值的时候,有时甚至会到真实价值一下,被高价房套住的投资者。还有一个就是开发商!
为什么说开发商也有赔钱呢?大家知道商人的本性是赚钱,赚取利润。如果一个商人投机一次就永远都不做这个生意了,他是赚钱了,可他不是商人,这种 商业行为没有意义。由于商人的本性,所以赚来的钱会继续扩大再生产,在能赚钱的领域不断的加大投资。这个道理从生活中就可看出来,越是做大生意的人总喊没钱,因为要更大的流动资金来维持其扩大再生产的需要。
所以一旦房价回归真实的价值之时,就是有一大批开发商崩溃之日。这个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和任何行为为转移的。如果现在有开发商逃离房地产业的角斗 场,那么跑得慢的就是最后的输家。如果都不跑,就像击鼓传花一样,最后拿到接力棒的就是接盘者。有句话叫:“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也许只不过是方式不一样,看谁的运气好而已。
可是现在却没有任何的开发商赔钱的迹象,有的是开发商不断的赚钱,老百姓送钱都来不及。只是因为目前房价还在上涨,房产还在不断的流动。一个巨大的问题来了,这样不断上涨的房价何时是个头啊
8、坐在华尔街办公室的财团们是如何吸干中国山区一个农民的血汗的
毛**说过:“帝国**没有睡大觉,而是天天在蠢蠢欲动,在图谋不轨,想达到他们的罪恶目的。诚然他们的气焰的确没有以前那么嚣张,但他们确实在 活动着。”是不是冷战结束就代表着人类的和平得以实现呢?“一句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就能掩盖帝国**噬血的本质吗?人人平等的理念是对的,但它只不过是帝国**用来欺骗人们的伎俩罢了,说到和做到永远是两码事。
国际财团通过国际热钱涌入中国,使人民币加大发行量,然后通过房地产炒作,把中国的国内价格水平无限制的提高,GDP的增长又一次使人民币的发行量**提高。国际财团心黑手狠,**齐下,目的就是使中国经济热到烫手,热到让每个中国人为之疯狂。
我们暂不去关心这个过程,我们放眼未来,看看这一过程的结果是什么样呢?换句话说财团的目的是什么呢?
很明显,中国人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就是财团们最乐见的结果。先做个假设,比如国际热钱在投资的中国房地产领域里上演最后的疯狂后,然后把房产成 功解套全部变现,如果此时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达到美国预期最高时,汇率是热钱逃离时需要相乘的那个倍数,会发生什么谁都能想到,所有热钱会**之间全部兑换美元逃
离。财团们会赚得沟满壕平,中国市场上除了钱就是钱,能遮住天的大把人民币将成为中国人民的噩梦。
这是中国人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也是财团最乐见的结果。近期美国不断的通过**、贸易等手段逼迫人民币升值,而中国go-vern-ment迟迟不升值或小范围的升值,远远没有达到美国go-vern-ment的预期,这是在出口处的中美之间的博弈。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顺便提一句,如果真的这个升值预期达到了,中国楼市将重演日本上世纪90年代崩盘的历史。只是那时中国经济也会像日本一样进入一个连续低迷不振的不归路。
这种攸关民族生存的问题上,go-vern-ment会坐视不管吗?就算是退一步来讲,一个完全不负责任的go-vern-ment遇到这种情况,因为这个资本运作同时也极大侵犯了go-vern-ment的利益,也会拼命反搏的。
那么中国go-vern-ment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化解这一“经济危机”呢?
9、在有关这场围绕房价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各方博弈中可能选择的中庸路线 我一直相信:物极必反,中庸,是老**留给后人解决棘手问题的**锏!
既然是中国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的经济,那么我们就从“绑架”说起。何为“绑架”,应该是相对弱的一方,拿着相对强的一方的“要害”,使相对强的一方即便有能力对付弱的一方,但碍于投鼠忌器,无力可施。
我们先来看看绑架双方的阵容和各自手上的筹码。房地产业的主体是开发商,所以开发商算一方,它绑架的要害是中国经济,那中国经济是谁的要害呢?是中国人民的
要害,代表中国人民的,目前只能是中国go-vern-ment。中国go-vern-ment算一方。外资呢?它是煽风点火者,划到开发商一 方。中国go-vern-ment一方有公权力,可以通过税收、财政、经济政策、行政手段对开发商阵营施力,开发商阵营通过源源不断的后备资金来绑架中国经济,且不断的提高赎金。
问题已经摆在这里,怎么办呢?冲上去一*击毙,那歹徒非撕票不可,太极端不可行。所以有为go-vern-ment开出药方,只要实现了某某一条既可降低房价的主意,就犹如这一*击毙一样是不可行的。我们想象如何解救绑架事件的,首先要稳定住对方的情绪,再一步步地靠近,但这种靠近虽会引起歹徒的 敌意,但不会导致他撕票,然后再进一步稳定情绪,再靠近,然后条件成熟时,再稳准狠,即保证人质的安全,又要保证歹徒一举拿下。这才是真正的营救。
所以中庸才是解决棘手问题的**锏。极端、盲目、冒进是要不得的。
针对如何解决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绑架问题,就要围绕问题的关键部分一步步地施加反作用力,然后一举成功,才是正道。
第一个关键的部分就是汇率,中国go-vern-ment会严把汇率关,我们可以预期的是,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决不会过快升值,但会小幅升值,就是要稳定对方的情绪,如果一点不升,对方会狗急跳墙,如果升的过快,是给自己掘墓,所以为什么中国汇率升幅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看看美国go-vern- ment的态度跟一个绑匪是多么的贴切,我要一瓶果汁,为什么拿来半瓶水。可又说不出什么来,毕竟还能暂时 解渴。
第二个关键是限制资产流动性,既然房地产能绑架中国经济,说明它举足轻重,限制房产的流通性,就可以限制资产的流动性,注意这里是两个概念,“资 产流动性”和“房产流通性”。两者完全不同,但又息息相关。房产流通性减弱,资产流动性减弱,那么需要印刷的人民币就减少。就像那个石子,不流通马上通胀,不涨价流通没问题,可是行不通,外资也不同意。既然是不断的上涨价格,只能一步步地限制房产流通,只要房产流通性少一点,通胀就会显现一点,然后再通 过上调准备金率和加息等柔性政策来调整一点,用柳叶棉丝掌来化解泰森的一记重拳,以绵柔克强刚、化千钧于无形,这就是中国go-vern-ment的策略(这好像是中国人最擅长的事情)。
我们从官方媒体就能看到相关的消息,楼市签约率在下降,即流通性在下降,然后物价开始有所涨幅,如猪肉等副食产品,但央行马上上调准备金率和加息,来稳定物价。不知各位看官是否也看出些端倪。可预期的是,到完全化解危机之前,会不断地加息和调高准备金率,同时房产流通性会越来越弱,这个预言是否准确可在以后的央行政策上验证。等完全消除了由于经济过热导致的通货膨胀预期,那么就是房地产价格回归真实价值之时。
不管你看到没看到,这已是最后的疯狂,我们从两方面来分析:
第一,如果这场博弈以外资胜利而告终,那么中国经济将步日本90年代持续下滑的深渊,由于外资撤走,房市赖以生存的支柱坍塌,房价会一落千丈,可到时候不管是开发商还是老百姓都将承受经济下滑之苦,持有的货币迅速贬值,即便房价落下,也不一定买的起。这是中国go-vern-ment和中国人民不可接受的,也是无法接受的。
第二,如果外资以失败而告终,即在汇率上把住出口,让房价回归真实价值,把外资同样套在中国,这才是胜利的前提。那么以美国财团为首的帝国**噬血者必将疯狂报复,会在投资、出口等各方面对中国施加压力。我们今天人民币升值没有达到美国预期,已经导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受**,进而引起了众多的贸易摩擦,由此可见一斑。
我们知道,经济发展的三套马车是,投资、出口和消费,在投资、出口领域遭到报复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我相信不会影响我们的发展速度,别忘了还 有一套马车是“消费”,房价下降后,如果你是爱国者,请现在保护好你的钱包,到时千万别羞羞答答,要果断地出手买房,中国经济会在消费领域异军突起,继续独占世界经济引擎的鳌头。
欧洲工业区分布的范围?
1.欧洲西部工业区的分布特点:呈“十”字型,自英国向东经法国、德国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向南经丹麦、德国、瑞士至意大利,工业中心多,分布密集。
2.工业区的分布原因:欧洲西部的工业区分布与人口稠密基本一致,都呈十字型分市。因为工业需大量劳动力,所以在工业区中人口密度都较大。)
3、欧洲工业主要分布在两大地带:一是中西欧的德国、法国和英国,另一个是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和乌克兰南部等地。此外,意大利北部,瑞典和挪威的南部沿海地区,也是重要的工业区。
4、欧洲煤、铁资源十分丰富,欧洲的煤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从乌克兰南部向西直到英国中部,横贯一条储量丰富的煤带。这条煤带成为早期的工业走廊,工业发展历史悠久。
产业群和产业集群的区别
产业集群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研究的热点。当前国内对“产业集群”有不同叫法,如产业集聚、产业簇群、产业群集、产业集群,等等。对产业集群概念的界定,基本上是围绕地理特性、产业特性(或内部要素联结)两个方面展开。波特(即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和国际竞争力研究领域专家,著有《竞争论》、《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等作品。——编者注)认为,产业集群包括了一系列相关联的产业和其他一些与竞争有关的实体。集群也往往向下游拓展到销售渠道和客户,横向扩展到互补产品的制造商和在技术、技能上相关或有共同投入品的企业,还包括了**和其他机构,这些机构提供专门化的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本文把产业集群界定为,在某一地理空间上具有产业关联(包括同一产业中不同产业环节的企业或者与之相关产业的企业)的企业集聚体。 产业集群产生的途径主要包括: (一)从对产业集群形成的作用途径看,产业集群的产生包括了市场力量自发形成、**投资、**和市场共同作用三种途径 从国内外产业集群的案例看,大多数产业集群在具备相关基础条件下,通过市场力量自发形成。自发形成的集群多出现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虽然发达国家也有一定数量的产业集群是**促成的 。但是,完全靠自发形成,而没有**的引导、协调与服务,集群的形成会遇到种种障碍,势必会延缓集群的形成(通常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另一方面,成功的可能性也比较小,这也是为什么波特所认为的机遇的重要性的原因。 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出于加快经济发展、赶超发达经济的需要,很难等待自发形成产业集群。**出于发展经济的需要,往往采用相应措施加快产业集群形成。 **促进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投资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我国在计划经济下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形成,就是这种方式。这种方式的效果就是形成时间短,但由于国有企业的效率问题,从而产业集群的运行效率不一定好。目前在世界各国很少有这样的产业集群。 还有一种就是**的产业政策引导和各地工业园区建设。**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相关企业进入园区。这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采用的方式。但**规划的集群,容易出现产业结构雷同、低水平重复建设、设备大量闲置等问题。 (二)从经济活动或产业活动的角度出发,可以把产业集群的产生途径分为纵向形成和横向形成两种方式 根据产业集群中各企业之间的关系,把产业集群的形成分为纵向形成和横向形成。横向形成是指同类型企业的形成,而纵向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一种产业链的延伸。 纵向形成产业集群,更多的是表现为延伸产业链,是各企业之间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很多情况是某个区域有大型企业存在,一些中小企业作为其配套,形成了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之间密切合作的产业集群。纵向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的长短有关,而产业链的延伸则和产业特性有一定关系,那些能够专业化深化的产业容易延长产业链,如化工行业。目前我国许多地方都提倡这种产业集群的发展途径。 横向形成产业集群之初,企业之间更多的是表现为竞争关系,也就是产品属于同一种类。某个区域产生横向产业集群,第一批企业示范效应作用特别大,从而有更多的企业模仿出现。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许多产业集群的最初形成就是如此。但由于竞争的原因,产品之间在品种、规格、款式、造型、色彩、所用原材料、等级、品牌等方面,甚至在内在质量上都存在差异。随着企业的不断增加,形成了基础设施共用、专业化供应商的存在、专业化劳动力供应等优势,形成一种良性强化,甚至形成了一种以地域命名的产品品牌(如温州皮鞋),进而产生了产业集群。 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 产业集群能够为企业发展从三个方面提供发展优势,这也成为产业集群不断扩大的动力机制。 (一)分享外部经济 按照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单个企业生产能力的扩大给企业带来规模经济,但由此带来的是企业管理成本上升和灵活性下降。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可以实现单个企业规模扩大和内部垂直整合成本之间的平衡。集群内部的企业由于可以有效地接近产业专门性资源�包括原材料、人力资源、信息资源 以及共享制度资源和公共资源,使每个集群成员都可以低成本地使用互补性资产,因此,它们在不牺牲个体灵活性的前提下获取范围经济收益,这个收益远远超过单个企业的简单叠加,具有1+1>2的放大效应,具体表现为: 第一,同行业的企业利用地理接近性,通过合资、合作或建立联盟等方式共同进行生产、销售等价值活动,可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益。如共同举办博览会,共同出资进行广告宣传,共创区位品牌,可使企业以较少的投入获取较高收益;企业还可以联合起来与供应商、销售商诸方面进行集体谈判,以获取更大利益。第二,集群内企业便于采用和推广相同技术标准,提高该标准的认可程度,并且集群对新标准的制定也有较大的影响力,有时甚至可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第三,集群的知名度也能吸引更多供应商和销售商,扩大企业的交易范围,争取更有利的交易条件,提高企业的获利水平。 (二)降低交易成本 虽然企业可以选择纵向或横向一体化并购来降低交易成本,但正如前面所说,这将提高企业的管理成本。产业集群(这里主要是纵向形成的产业集群)同样可以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这主要表现在:一是降低企业谈判成本及合同执行成本。由于集群内的企业之间交往频繁,协作关系较稳定,容易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这有利于减少谈判环节,提高谈判效率,增进协作关系,从而降低谈判成本,提高合同执行的效率。二是企业之间要素交易成本的降低。企业地理位置的邻近,可以降低企业之间的运输成本,信息交换成本,寻找熟练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资源的成本等,为企业节约时间和资源,从而大幅度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三)促进企业创新 第一,集群形成创新激励效应。集群内企业的激烈竞争形成强大的压力,并转而成为多数企业的强烈创新动力,迫使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或者提升产品质量与产业层次,改善服务;或者将同质性竞争转变为差异化竞争,另辟蹊径,开发新的产品品种和工艺。 第二,集群形成创新溢出效应。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一是有的企业之间有正式的分工协作关系,为共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开发新产品,经常固定地交流技术创新信息;二是有的企业虽然属于一般的贸易来往,在彼此接触之间也产生信息和技艺的交流;三是集群内人员联系紧密,容易互相了解,人际关系的信任度较高,有利于形成长期配合、合作攻关的稳定创新环境。 第三,集群具有创新学习效应。集群内企业可以获取“干中学”经济。作为集群创新网络中的一个角色,企业各自在集群中发挥着自己的功能,由于功能互补性的存在,每个角色都可以从各种渠道,从竞争者、供应商、顾客和各种服务提供商那里学到很多知识,产生集群学习效应。 第四,集群具有技术积累效应。由于技术知识和能力的积累性特征,每一个新的技术创新都是在前期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因而积累了许多创新经验的地区拥有更多的储备信息和技术,从而有利于下一轮创新,具有途径依赖的技术积累过程会吸引更多的成员进入集群,并使该区域日益成为某一产业的中心。 第五,集群具有创新成本和风险降低效应。波特认为,产业集群的形成,“一个很明显的动机是,像专业化技能、大学的研究专长、有效率的地点、特别的或适当的基础设施等生产要素,不但充分而且容易取得”。集群的背后有大量的服务企业及提供研究开发和技术支持的机构,如学校、科研单位、管理咨询机构、培训教育组织、技术开发机构、行业协会等,这些机构为企业提供共性技术和基础设施,为企业创新提供了便利,降低了创新的成本和风险。 产业集群发展的机理:自组织强化 “自组织”是一个系统论和热力学名词,和“他组织”相对应,是指一个系统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降低自身的熵含量,且在内在机制的驱动下,自行从简单向复杂、从粗糙向细致方向发展演化,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结构有序度和自适应、自发展功能的过程。一个系统的变化、发展,其动力驱动来源于系统外部,则称为他组织,如果来源于系统内部,则称为自组织。实践已经证明,两种作用机理对系统的功效存在很大差异,后者高于前者。对于产业集群而言,**是“他组织”,在产业集群形成初期,也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不过产业集群从本质上就具备了“自组织”特性,如果做过多的**干预,可能会适得其反。产业集群的自组织特性为: (一)产业集群的开放性和发展性 充分开放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前提条件,不断发展是产业集群存在的基础。产业集群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系统,也不是一个静止的平衡状态。获取范围经济、降低交易成本和促进企业创新既是产业集群内企业追求的动力机制,也是集群内企业能够获取的竞争优势,从而一方面能够促进集群内部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将不断吸引集群外部的企业进入集群区域。产品的对外销售、劳动力的流入都给集群带来发展的能量和信息,这为产业集群和外部保持联系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二)作用机制:竞合 自组织系统内成员单位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自组织系统形成的根本动力。这种作用是非线性作用,是开放的、不平衡发展的系统中组成单位的自发的竞争和协作。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就是通过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实现的。 集群内企业依靠其地理位置的**,利用区域性市场的特点,增大市场联系的稳定性,减少市场交易费用,维护了社会分工产生的利益。一批产业相关的企业群集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地区,既彼此竞争又互相协作,竞争和协作互相转化。如联合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建立生产供应链,由此形成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合作竞争�Cooperative Competition 机制。这种合作机制的根本特征是互动互助、集体行动,它在意大利产业区特别盛行,是建立在信任和家庭联系的基础之上。通过这种合作方式,企业可以在培训、金融、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出口、分配等方面,实现高效的网络化的互动和合作,以克服其内部规模经济的劣势,从而能够与比自己强大的竞争对手相抗衡。这种集体行动的互动机制的形成,将可以顺畅信息的流通,加快观念、知识和技术的传播,缓和经济利益的冲突,减少交易的困难,从而获取集体效率�Collective Efficiency 。此外,采取合作竞争的方式,也有助于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和伙伴关系,实行灵活的专业化生产。 集群重塑了竞争形态,把竞争从单个企业之间提升到了更大的群体之间。群内企业的内部竞争是套在更大的竞争之中,所以群内企业对于大竞争的需求可以减弱内部摩擦,即集群间的竞争容易加强集群内部的合作。企业对于集群整体竞争优势的依赖以及寻求自身发展的压力,使得群内企业处于不断的竞合博弈中,形成了新型的竞合关系。单个企业在竞合博弈的网络化成长中寻求发展,并在这一竞合过程中影响整体的竞争优势。 (三)产业集群具有优胜劣汰的涨落特征 作为一个经济系统,既然存在竞争,肯定就会出现优胜劣汰的现象。在产业集群内更常见的涨落特征是,一方面实现了优胜劣汰,将弱者淘汰出局;另一方面则通过互相了解各自的优劣势,促成差异化生产,或者改产新产品,减少同一产品的直接面对面竞争,或者通过产品分工细化,专门生产原产品的某些部件,连那些被淘汰的企业也可能转而加入零部件的协作生产。这些都使竞争各方由竞争关系转化为协作关系。
我国四大高新产业密集区。是哪四个
1、中关村科技园
中关村科技园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也是京津石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核心园区。中关村科技园是我国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被誉为“中国硅谷”。
2、上海高新技术开发区
上海高新技术开发区经过12年的开发建设,已形成了“一区六园”的新格局,即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张江高科技园区、上海大学科技园区、中国纺织国际科技产业城、金桥现代科技园和嘉定民营技术密集区。
3、深圳高新
深圳高新区位于深圳经济特区西部,这里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亚太经合组织开放园区、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示范基地。
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科技与金融相结合全国试点园区以及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4、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3月经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国家级高新区,园区面积679.4平方公里。 25年来,西安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迅猛,综合指标位于全国56个国家级高新区前列。
扩展资料:
高新技术的判定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出于国际比较的需要,也用研究与开发的强度定义及划分高新技术产业,并于1994年选用R&D总费用(直接R&D费用加上间接R&D费用)占总产值比重、直接R&D经费。
占产值比重和直接R&D占增加值比重3个指标重新提出了高新技术产业的4分类法:即将航空航天制造业、计算机与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业、医药品制造业等确定为高新技术产业。这一分法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接受。
美国商务部提出的判定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指标有两个:一是研发与开发强度,即研究与开发费用在销售收入中所占比重;二是研发人员(包括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工人)占总员工数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三大领域。
此外,加拿大认为高新技术产业的认定取决于由研发经费和劳动力技术素质反映的技术水平的高低。
而法国则认为只有当一种新产品使用标准生产线生产,具有高素质的劳动队伍,拥有一定的市场且已形成新分支产业时,才能称其为高新技术产业。澳大利亚则将新工艺的应用和新产品的制造作为判定的显著标志。
中国目前还没有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明确定义和界定标准,通常是按照产业的技术密集度和复杂程度来作为衡量标准的。根据2002年7月国家统计局印发的《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的通知》
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统计范围包括航天航空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行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新技术产业
德国有个著名的工业区...是什么??
鲁尔区 联邦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位于北莱茵-威斯特**州西部。通常以鲁尔煤管区开发协会管辖范围为界,主体部分介于莱茵河及其东岸支流鲁尔河和利珀河之间,作东西向延伸;还包括周围边缘地带。面积4970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2%。人口524万(1983),约占全国总人口9.2%;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1174人。区内城市栉比,为欧洲著名的城市集聚区。以单一职能中小城市为主。1980年全区10万以上人口城市有19个,其中埃森、多特蒙德、杜塞尔多夫和杜伊斯堡四大城市人口在50万以上。 地理位置优越,处中、西欧和南、北欧的中心部位,水、陆交通的要道,与欧洲各国主要经济区相距不远。地形以平原为主,上覆黄土层,土地肥沃,适宜农作;南北有缓丘和高地,东部为山区,森林较茂密。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1月平均气温1℃,7月17℃,全年有235~260天气温在5℃以上,生长期较长。常年盛行偏西风,年降水量750~900毫米,雨日多,湿度大。莱茵河自南向北流经本区西部,发源于东部山区的鲁尔河、埃姆斯河和利珀河,均为东西流向,注入莱茵河,构成稠密的水网,为全区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以及航运之便。煤炭资源丰富,1200米内硬煤探明储量650多亿吨,约占全国硬煤总储量95%。煤的埋藏较深,但品种多,煤质好,其中约3/5为适于炼焦的肥煤。煤田遍及区内各地,是工业发展的动力和原料基础。 中世纪时,本区中部是朝圣要道,有“圣路”之称。13世纪末起已有原始采煤业,发展了初步的炼铁和金属加工,“圣路”沿线出现商业城镇。但早期经济仍以农业为主,平原地区是当时德国的“谷仓”。1835~1861年德国第一批铁路在鲁尔区建成,1850~1870年煤炭工业兴起,加以大批外籍技术工人移入,推动了经济发展。1871年普法战争后,德国统一,并从法国获得大量战争赔款,占有盛产铁砂的洛林地区和盛产钾盐的阿尔萨斯地区(经营40多年),促进了煤钢联营和重化工业的发展。19世纪末开始兴建运河,并和不断兴建的铁路和公路组成水陆联运。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鲁尔区已成为德国工业的核心地区。1939年,硬煤产量达到1.3亿吨的历史最高水平,占全国总产量65.5%;生铁和钢产量也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73.6%和66.9%。随着经济发展,一系列工业城镇应运而生,人口急剧增加。在两次世界大战和资本**世界经济危机期间,鲁尔区也经历多次衰退。1920年成立的全区最高规划机构——鲁尔煤管区开发协会,几十年来采取了一系列重振经济措施,如改造老企业,引进新技术,实行专业化、协作化生产,调整生产布局,发展第三产业和农业,改善经济和部门结构,以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交通运输网,注重环境保护等。鲁尔区至今仍在联邦德国经济中保持突出地位。 重化工业是鲁尔区经济的基础,形成采煤—炼焦—发电—炼铁—炼钢—钢铁加工—机器制造和采煤—炼焦—煤化学两大工业系列。煤炭和钢铁工业是主导部门,长期为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现仍集中全国硬煤和焦炭产量的80%以上、钢铁产量的70%左右。铁矿石全部从巴西、利比里亚、瑞典等国进口。煤、钢产地接近,产品70%左右就地加工、消费。全国年炼钢能力 400万吨以上的大型钢铁企业中有 6个位于本区。机器制造业和化学工业也是本区重点发展的部门,在全国居领先地位。前者以重型机械为主,面向区内其他工业部门,生产采矿、冶金、化工设备、建筑机械、铁路机车等;化学工业起源于煤化学,以炼焦和合成氨为基础,生产多种基本化工产品以及化肥、染料、药品等。炼铝、炼锌和炼锡业是有色冶金工业的重要部门,矿石依赖进口。电力工业发达,以火电为主,总装机容量约占全国30%,发电量自给有余。60年代以来,新兴的工业部门有汽车、电子、电器、精密机械和仪表、炼油、石油化工等。玻璃、啤酒、纺织、服装等轻工业也有一定规模。全区工业结构日臻完善。“圣路”历来是人口稠密、工矿业集中地带,有多特蒙德(东部)、埃森(中部)和杜伊斯堡(西部)三大工业中心。随着采煤区由南向北逐渐推移,工业分布也相应北移,已在利珀河以北形成了新的采煤和化工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本区工业又明显出现由东向西,即向莱茵河沿岸集中的趋势,以便利用廉价水运以及进口的铁矿石和原油等原料。杜伊斯堡是全区最大的钢铁和重型机械制造业基地,炼油、石油化工等也主要分布在莱茵河沿岸。 农牧用地约占全区土地面积的40%左右,东部和莱茵河以西地区较为集中,其他地区多为分散的小块农田。主要种植燕麦、冬小麦和大麦等饲料及粮食作物,饲养*牛、猪和家禽。农业生产面临工矿、交通和住宅建设占地日增的矛盾,环境污染等也是限制因素。 水陆交通发达。以莱茵河为主干的4条天然河道,与多特蒙德-埃姆斯、莱茵-黑尔讷、韦恩尔-达特尔恩、达特尔恩-哈姆4条运河,组成稠密的水运网,沟通了鲁尔区与沿海港口。河港密集,全区共计74个,其中杜伊斯堡为全国和欧洲最大的河港。由 5条铁路干线组成的铁路网,通往国内和邻国主要城市。铁路总长9850公里,年货运量1.5亿吨,分别占全国的1/3和2/5;铁路密度达每平方公里2.4公里,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17倍。公路四通八达,总长18900公里,有联邦一号公路、多特蒙德—哈根—吉森等重要干线,以客运为主。此外,还有遍及全区的油、气、化工产品的管道网。
产业集聚区的豫南地区
132、驻马店市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驻马店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24 ——主导产业:煤化工和医药产业133、驻马店市装备产业集聚区——所在市:驻马店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21 ——主导产业:机械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134、驻马店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经济开发区)—— 所在市:驻马店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7.82 ——主导产业:农副产品加工和机械制造135、上蔡县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驻马店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1.11 ——主导产业:轻工、化工、粮食加工136、正阳县产业集聚区——所在市:驻马店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1 ——主导产业:食品加工、轻纺服装、化工、铸造137、新蔡县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驻马店市——规划环评面积(km2):11.09 ——主导产业: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电子制造138、汝南县产业集聚区——所在市:驻马店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1.1 ——主导产业:食品加工、装备制造业、纺织业139、遂平县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驻马店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0 ——主导产业:食品加工、农副产品140、西平县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驻马店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1.08 ——主导产业:机械制造业、以电力设备制造为重点,培育食品机械制造业141、平舆县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驻马店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8.17 ——主导产业:重点发展食品工业医药化工工业,辅助发展建筑防水、毛纺绣品,兼顾仓储物流、商港142、泌阳县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驻马店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2.8 ——主导产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石材加工业143、确山县产业集聚区——所在市:驻马店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1.6 ——主导产业:建筑材料业、机械电子业 144、西峡县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南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20.2 ——主导产业:中药制药、汽车配件、钢铁及冶金辅助材料145、社旗县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南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2.35 ——主导产业:食品、纺织服装、高新技术产业146、南召县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南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6.83 ——主导产业:柞蚕加工产业和辛夷加工产业147、邓州市生态产业集聚区——所在市:南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5 ——主导产业:棉纺、食品加工、林板纸一体化148、南阳新能源产业集聚区——所在市:南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23.81 ——主导产业:生物能源、光电光伏、新能源装备149、新野县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南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3 ——主导产业:棉纺织150、唐河县产业集聚区——所在市:南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5 ——主导产业:机电电子、农副产品加工、新能源151、镇平县产业集聚区——所在市:南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6.4 ——主导产业:针纺织产业、机械电子制造业152、内乡县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南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1 ——主导产业:汽车零部件加工、机械加工、食品加工、冶金建材、造纸印刷为一体153、方城县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南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3.68 ——主导产业:新能源、农副产品加工154、南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南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所在市:南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5.68 ——主导产业:机电装备、超硬材料155、桐柏县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南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7.9 ——主导产业:新型化学材料制造业、机械加工、农副产品加工业156、淅川县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南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6.7 ——主导产业:新材料和化学工业、新能源、医药和机械制造180、南阳光电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南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30 ——主导产业:光电、仓储、物流 157、信阳金牛物流产业集聚区——所在市:信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9.86 ——主导产业:仓储物流业及拍套的食品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158、信阳市平桥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信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1.4 ——主导产业:机械装备和新型建材159、息县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信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9 ——主导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相关制造业、商贸物流产业和服务业160、潢川县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信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0.6 ——主导产业:食品加工161、潢川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潢川经济开发区)——所在市:信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2.9 ——主导产业:仓储物流业、食品加工、建材业162、淮滨县产业集聚区——所在市:信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7.9 ——主导产业:轻工纺织为主,副食品加工为特色163、商城县产业集聚区——所在市:信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9 ——主导产业:农副产品加工164、新县产业集聚区——所在市:信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9 ——主导产业:医药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165、固始县史河湾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信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4.4 ——主导产业:竹木加工、食品加工166、固始县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信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4.5 ——主导产业:特色食品加工、轻纺167、信阳市产业集聚区(信阳工业城)——所在市:信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37.7 ——主导产业:机电类产品加工为主的装备制造业168、罗山县产业集聚区——所在市: 信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8.5133 ——主导产业:化工和轻工机械169、信阳明港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信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8.68 ——主导产业:冶金下游产品、建材、机械产业、物流房地产170、上天梯非金属矿精深加工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信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9.6 ——主导产业:非金属矿产品的深加工业;以保温砂浆为主的保温建材产业171、光山县官渡河产业集聚区—— 所在市:信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9.3 ——主导产业:羽绒服装加工和以茶业为主的农副产品深加工(暂定)河南产业集聚区网,为河南产业集聚区相关联的决策者、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已经或潜在投资河南的客商提供一个企业与产业集聚区之间、产业集聚区与产业集聚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一站式整合云服务平台。
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特点
"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以前主要在东南。沿海珠三角 ,长三角,京津唐地区。现咱因为珠三角地区企业维持成本大规模增加,所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主要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何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唐。